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教学考试 >

中学语文美育渗透教学工作总结

| 来源:网友投稿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摘要语文是最具有美育特征的人文课,被视为纯艺术的文学作品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家的心血和独特风格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自然的美,社会的美,人文的美,生活的美都汇集在这里,因此,语文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阵地。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美育渗透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需要理论”中也认为,“审美需要”是人生的高层需求。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五育并重”的观点,已经在教育界达成了广泛的共识。而语文是最具有美育特征的人文课,被视为纯艺术的文学作品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家的心血和独特风格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自然的美,社会的美,人文的美,生活的美都汇集在这里,因此,语文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阵地。

1 在美的朗读中,感受美

就初中语文教材而言,所选的文学作品均是经典之作,各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其中许多华美的诗篇,精妙的散文都是极理想的朗读材料,非读不能领悟其美。因此,要让学生感受语文材料的美,就必须实施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美读既指老师富有魅力的范读,也包括学生自己在掌握朗读技巧后的表情朗读)。美读能够把文章美的思想,感情用“原法原味”的美的声韵传达出来,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朱自清语)。因此,语文教师应充分地利用好这些朗读材料,并采取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使学生在语言的流动中充分感受课文各种形式的美,以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音,心同其情,耳醉其声”的艺术效果。

2 在美的素材中,发现美

空洞的讲解不如形象的现身说法,强行灌输的知识哪比得水到渠成的自然。同时,美文教会学生欣赏,美物引导学生爱惜,美趣指领学生高雅,至理促使学生聪睿。由此,我们应该选择美的素材,对学生更好地进行美的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章数不胜数。这当中,有着无数美仑美焕的意象,有着风流倜傥的气质,羽扇纶巾的神韵,有着挽雕弓、射天狼的豪迈,也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寒,有着“夜阑卧听风吹雨,尚思为国戊轮台”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大义,还有无数让人终身受用的治学、做人的哲理„„这些素材或让人神往,或使人心仪;可叫人豪情万丈,亦可催人潸然泪下,让你倍感“慷慨悲凉为家国,雀跃沉思缘诗文”„„这些材料无不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良好载体,让学生从中发现美,欣赏美,意识到自己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美之中。

3 在美的形象中,鉴赏美

文学作品中典型的人物形象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物形象是美育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因此,通过课文中美的人物形象、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审美心里的诱因,中学阶段学生的情感不够稳定,情绪极易冲动。因此,以美育人,以美冶情,培养高尚的品德和高雅的情趣,是语文学科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例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谈骨气》中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白杨礼赞》中白杨树的伟岸、正直、严肃、不折不挠的坚强意志;《有的人》中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光辉形象;《勇气》中法国妇女坚信世界和平的大无畏精神。上述课文中这些美的人物形象对学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润物无声的感染,学生在感受美的形象和理解美的内涵中,不断领悟,同时产生共鸣,使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同时也提高了审美的鉴赏力。

4 在美的语言中,品味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是借助生动、优美,凝练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文学语文有别于生活语言和理论语言,其形象性、生动性、概括性令人惊叹。因此,只有通过对文学语言的细致品味,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驾驭语言的技能,如果不理解文学作品中语言的真正内涵,便不可能真正把握作品的艺术精髓,更不可能和作者情感产生共鸣,那么,就更谈不上艺术感染和美的享受了。

例如《荔树蜜》中有这样一句话,“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单从表象上看,“仅仅是作者做了个梦而已”。殊不知,如果深层揣摩语言,前后关联,学生就会通过自身的想象力,在脑海里浮现“梦境”。然后进一步的理解到对蜜蜂的热爱,作者卒章显志,赞颂劳动人民的情感也就无疑了。再如《选场》一文中,只要对黄世仁的语言“我家自有谷满仓,哪管他穷人饿肚肠”细加品味,就不难理解战争年代曾有一位战士向演“黄世仁”的演员开枪的情境了。这样,学生就能把作者欲表达的思想领悟得深透。从而也把握了作品的言外之意,自然地培养了学生语言鉴赏和审美能力。

5 在美的活动中,创造美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语文教师可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校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在校内课外活动中可组织语文课外兴趣小组,办手抄报、黑板报、举行演讲比赛、书法比赛、作文竞赛等活动,学生自然会在各种活动中表现美,创造美。在校外课外活动中可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实践实习,观看电影,演出或文体比赛等,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审美领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的美是丰富的,进行审美教育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将美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并使之成为语文教学的一条基本思想,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存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存在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因此,我们要长期坚持,不断挖掘,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他们热爱美、追求美的激情,进而切实提高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摘 要】美育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必须体现语文教学的特点。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文中的美育素材,选择适当的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美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对美的事物和美的形象有回味的机会,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品味语言美,在语言教学中挖掘美的因素,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特征,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发现美、创造美。把握语文美育的实施途径,做到以语文教学为手段,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以美育教育为方式,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关键词】语文教学;
美育;
审美教学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不再单纯是智育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的过程。教学实践证明,美育渗透于阅读教学中是贯彻新课改精神的良好途径。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的情趣。”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应当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中也认为,审美需要是人生的高层要求。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会学生审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加强美育工作,让学生学会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情操,是教育、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美育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自然、社会以及文化艺术的鉴赏和创造能力,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趣味,使人们变得更高尚、积极,在思想感情上得到健康成长的教育。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美育呢?

一、品味语文教学中的语言美

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语言和文字源自生活,反映着生活,语文教学即生活教育,它在教会学生听说读写的同时,也在引导学生审美和向善。所以,一位好的语文教师,语言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课堂上要尽量做到语言准确、鲜明、生动,富有逻辑性,富有吸引力。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 在语言分析中体味美

课堂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只是学生与课本的关系,其中间有教师的参与,而且教师起着某种主导作用。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做到讲好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语言是人们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也是人们欣赏美,创造美的基础。美育离不开语言,也离不开语文。我们通常说的“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即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语文教学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汉语美的认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从中有序的提高其审美能力。教师还应寓语文教学于美的欣赏当中,将学生带入艺术的境界,娱乐其耳目,激动其心灵,一词一句能使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情趣。通过适当的文学性语言渲染课堂的整体气氛,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受到良好的语言环境的熏陶,投身于美的文学氛围中。语文是语言的艺术,它是借助于生动、优美、凝练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文学语言有别于生活语言和理论语言,只有深刻体会,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驾驭语言的技能。如果不理解文学作品中的真正内涵,便不能真正把握作品的艺术精髓,更不可能和作者情感产生共鸣。那么,就谈不上艺术感染和美的享受了。

比如教材中往往涉及到许多题材不一的篇章。如情调高雅的散文,刻画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的小说,短小精悍的诗歌,严谨论证某观点的议论文等。在分析讲解每一篇课文的同时,教师则需要把自己的教学情感通过语言表现出来,这种语言要求精炼、简洁、生动。教材的精髓与精炼、优美的语言的完美统一,才能使学生对语文课产生浓厚兴趣,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对文学有进一步的了解。杨朔的《荔枝蜜》中有这样一句话,“梦见了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单从表象上看,“仅仅是作者做了个梦而已”,殊不知,如果深层的揣摩语言,前后关联,学生就会通过自身的想象力,在脑海里浮现“梦境”。然后进一步的理解到对蜜蜂的热爱,作者卒章显志,赞颂劳动人们的情感也就明白无疑了。自然的培养了学生语言鉴赏和审美能力。

(二) 在作品朗读中品读美

语言文字是思想和情感的载体,鲁迅先生说过“音美以感耳”。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要体味作品的语言美,要从朗读开始,朗读作为有声语言艺术,能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叶圣陶先生说:“美文需要读。”朗读的过程是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过程。朗读,特别是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从多方面立体化感知教材的美,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觉。可以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

感,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的共鸣。在愉悦的审美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强烈的思想教育,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精神世界,美化了心灵,指导了言行。朱自清写的散文《春》一文中“春风图”的描写,写出春风温暖柔和的特点,而这一特点,又是通过触觉、视觉、听觉表现出来的,这是一幅充满春天气息、充满春的活力的画面。朗读是对学生在停顿、速度、节奏、语调上加以指导,让读者感到耳畔似乎响起一支充满青春活力的春天交响曲,仿佛感受到春风的柔和,闻到春风的芳香,看到一幅美丽的“春风图”。因此,朗读是激发学生美的情感,树立美的意识,增强美的感受的重要途径。作为语文教师,要重视对课文的朗读。朗读要掌握语调、重音、停顿、速度,充分传达作品所蕴涵的情感。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创设一定的情境,必须带着学生设身处地的进入到文章中去,细细品读语言文字的奥秘,“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叶圣陶语)。如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脍炙人口的宋词,应首先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人间的美好祝愿,这种感觉是愉悦的。但词中为何流露出惆怅的、无奈的情绪?接着向学生介绍苏轼在这一时期的经历——他因朝廷内部纷争被贬到密州任太守。此年中秋,他想到自己落得如此结局,又不能与亲人相见;
想到朝廷的气氛令人不寒而栗,令他不想再回到那个伤心之地。故不免对月感伤。然后再请学生反复朗读词的上阕,读出词中淡淡的惆怅和忧郁。接下来在进行引导,令学生感悟到诗人的心态„„渴望手足相逢的愿望既然不能成为现实,何不将这美好的祝愿遍洒人间?继而再组织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整首词,并熟读成诵,从而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了解诗人的心境,体会他的旷达胸怀。

又如,在朗读《白杨礼赞》时,在把握全篇高亢豪迈的基调的同时,还要揣摩作者情感化的波澜。文章在议论白杨树不是“好女子”,却是“伟丈夫”时,朗读的语调应由沉稳低缓转为昂扬刚劲。之后的四个“难道”,以排比的句式,反诘的语气,层层深入的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朗读的语气应由较为缓和开始逐渐加强,形成一种盘旋上升的气势。朗读过程中这些细微处的情感的把握,语调的处理,教师都应适时的加以点拨。如果不对朗读加以指导,任其漫读,学生就难以准确地把握作者寄寓的深意和凝聚着的巨大情感魅力,审美也就无从谈起。

二、挖掘作品中美的因素

(一) 立足教材内容挖掘美的因素

我们应该选择能够作为审美体裁的语文教材对学生进行语文课堂上的审美教育,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明确新编语文大纲对培养学生品质情趣及审美教育能力的要求,以此为标准来推行语文教学,重视学生的审美能力、创美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出具有高雅情趣和高尚情操的新时代的合格人才,实现语文教学和育人的目标。

空洞的讲解不如现身说法,强行灌输的知识哪比得水到渠成的自然。同时美文教会学生欣赏美,从而引导学生爱惜美,美趣指领学生变得高雅,至理让学生更加聪明。由此,我们应选择美的素材,对学生更好地进行美的教育。如在诗歌中,有《诗经》的反压迫追求自由,有《离骚》的忧国家爱人民;
在散文里,有《白杨礼赞》对民族脊梁的讴歌;
在戏剧中,有

莎士比亚对友谊和爱情的称赞„„这些材料都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良好题材。总之,我们要从教材内容中挖掘美的因素,去教育学生,去感染学生,让他们意识到他们生活在美育中,从而自然而然地学习审美和创美。

(二) 分析作品,增强美的鉴赏能力

审美的初期阶段是审美感知。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很多时候,被作品中的美所感染,并不需要通过理性认识和逻辑思维的反复作用,而仅仅是一种直觉在刹那间就让我们感觉到了美。但是,审美活动若仅仅停留在感知阶段,那么审美体验也将是浮光掠影,稍纵即逝。因此,直觉性审美之后,还需要向理智境界提升,在审美对象的分辨和评价过程中,深层次的感悟文学作品的意趣和悠悠情韵。鉴赏美要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思维和分析,进一步领会作品所蕴涵的意义,是在发现美的基础上的深化和升华。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防止学生的审美活动浮于表面。高原上昂然挺立的白杨美在哪里?同是岳阳楼,同为洞庭水,为何阴晴两景会使“迁客骚人”产生忧、喜两种览物之情?搏风击浪的海燕美具有怎样的象征意蕴„„应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发觉其深层意味和文章主旨,对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价,从而把握审美对象的真谛和本质。

这个层面上的审美活动,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和宏观观照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品评。让学生学会针对不同文体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切入点。从审美的高度鉴赏各类文体,应根据文体特征来把握,具体有以下几个审美角度:

首先,体会写人的文章中人物的人格美。

初中语文课本中,为我们展示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或乐于助人、或勤劳、或机智、或勇敢„„如机智善辩的晏子,巾帼不让须眉的木兰,善良厚道的老瓦匠等。要引导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领悟道德的意蕴,使学生深深的感悟到文中人物所具有的人格美,感受到人物的精神力量,受到美的震撼。

其次,体会散文、诗歌的音乐美、形象美和意境美。

散文诗歌以其所具有的节奏、音韵与深刻的形象与意境打动着人们,带给人们强烈的审美体验。就散文而言,写景类散文的境界美值得我们关注与感悟。这类散文的美往往是意境优美诗情浓郁。如老舍的《五月的青岛》,意境优美、壮阔,所写的景物均为鸟瞰式的大视野镜头。写花,便是百花怒放;
写绿,便是“绿到天边,绿到山脚,绿到鱼帆的外边去”。写景状物铺张扬厉,形神兼备,给人以强烈的美感。所以教学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引导学生将写景的文字内化为想象中的壮丽景象,与作者同享那诗意般的境界所给予的壮阔之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然的热爱。

最后,体会说理类文章中蕴涵的深刻的哲理之美。

许多说理类文章具有耐人寻味、发人深思的“理趣”之美,在思辩的过程中闪烁着人文精神和智慧之光,能够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充实自己的经验,使他们的思想、情感、意志朝更深刻的方向发展。因此,鉴赏这类文章,重在品评其中的美。

鉴赏美的阶段是由感性认识进入理性认识的阶段,是审美教育认识过程中的一次飞跃,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领略朝晖夕阴、风霜高洁、春燕飞舞、万花怒放等风格迥异的美,并赏析语言美、结构美、形象美、意境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 激发情感,培养审美感情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学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确,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能力。人的审美,总是与自己的审美情境、审美情趣、审美经验有关。同样的自然的景物,由于各自所处环境不同产生的美感也不同。年轻人与老年人同在湖边欣赏山水的美,产生的美感是不同的,人的心情舒畅和沉郁痛苦,对自然景物的情感也迥然有异。在审美过程中,学生是审美的主体,他们会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和想象。从而得到审美体验,使得作品的意蕴融于胸中。寓抽象于形象中,寓理性于感情中,唤起想象,学生才能拥有广阔的天地,才能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建造意象,教师必须饱含着感情,把文中的精华艺术展现出来,让学生自觉的汲取精神养料,受到美的感染。如鲁迅的《故乡》里有这样一句话:“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些成为人们生活中座右铭的语言,原因在于它寓抽象于形象中,寓理性于感情中。所以,教师应重视情感的引导,善于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创设一种与被感知对象相似的熟识的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从而过渡到对认知对象的审美体验上。

如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文字很优美、浅近、动人。作者仅仅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在教学中,教师不妨让学生们像老舍说的那样“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会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呢”?即使是没有见过雪的南方人,这时眼前也仿佛出现了一片白茫茫的大地,手中仿佛触摸到了那冰凉的雪花,让学生随着文章提供的意象展开联想,具体地感知情境。这样的情感诱导,易于将学生带入文体创设的意境之中,较自然地获得审美感受,同时也培养了审美感情。

三、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美 (一) 感受作品中的自然美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大自然的美是无处不在的,文章的自然美主要表现在对自然风光的描述上,它不同于工艺美,也不同于音乐美,而是各种美的综合。并且不同季节,不同地点,展示出不同的风姿。对于这样的篇章和段落要反复诵读,让学生感知体会自然美的形象。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教学时可以首先让学生纵观全篇,总体把握作者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

绘图的“特写”,从直观上欣赏到绚丽多彩的春天,从感情上领略到春天生机勃勃,催人向上的活力。又如:“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的“绿”字,把春风写活了,且透过这一个字,仿佛看到了绿草如席的江南美景,抒发了赞美之情。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那些优美片段背诵下来,加深对自然美的理解。这样可以使他们开拓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性情,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

(二)体会作品中的社会美

社会美又称社会生活美(现实美),它包含两种基本方式:扬美和抑丑,即对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的歌颂、扶持和对假、丑、恶的揭露和抨击。语文教学中,社会美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对于那些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教师应引导学生鉴别和评价文学作品的典型形象,正确把握作者所寄寓的思想感情和艺术形象的美学意义。例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深受封建教育的毒害,“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分析这样的人物艺术形象时,如果只停留在笑声之余对他遭遇的惋惜与同情,那就太肤浅了,没有充分发挥这篇小说所应有的悲剧的审美作用。所以应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讨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探讨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真正原因,这样使学生不但在感性上,而且在理性上认识到封建教育的毒害,并进而痛恨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教会学生什么是真善美和假丑恶。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课文具体内容出发,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美的事件和美的素材来陶冶学生情感。例如《岳阳楼记》中所表现出来的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可以培养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
《我与地坛》中所体现出来的母子情深,可以培养学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社会亲情美。

(三)欣赏作品中的艺术美

艺术美是最高形式的美。语文教学中的艺术美,是上述自然美与社会美在作品中的“立体化”反映。具体表现在作品中有血有肉,完整丰满的人物形象塑造,情景交融、绘声绘色的意境创设,完整有序、主题明确的结构安排,个性鲜明、准确精妙的语言运用等等多个方面。语文教学内容中的艺术美,可以使学生在熏陶中有序提高对美的鉴赏、分析、判断、思维等综合能力,在“润物细无声”中表达美育的效果。语文教学中的艺术美主要通过语言上的遣词造句和结构上的匠心独运来表现。并通过这些,再现美术、音乐、戏剧式的美。如《天上的街市》诗中的第一节,“远远”二字写出了诗人与街灯之间的距离,用词准确,具有音律美。在欣赏作品时,教师一定要正确引导学生体会艺术美。

四、指导学生在写作中发现美、创造美

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任务,除了激发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将前人积累下来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成果加以迁移,在品评、借鉴中按各自的审美理想去创造美。作文就是这一能力的最好表现。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内心所要表达的情感的需要,择词选句,借景抒情,真实、生动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创造新的图景、新的形象。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都会感觉到学生的生活积累少,而且平时不善于观察和思考,对生活没有审视的能力,思考的角度不够深广,不能发掘出生活中的真善美来,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显得肤浅而又程式化,感觉是千篇1律,没有创意。因此,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掘美的事物、美的对象,从而受到直观熏陶感染。教师同时强调,观察决不能单纯停留在形式上,它还应是一种能力,还须融进作者自我内心体验,是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它带着鲜明的审美特征。

在具体的写作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引导学生获取具有审美的生活素材,为语文美的创造作准备。

应该让学生明白,写作就是发现生活,丰富心灵,就是从当下的生活中去认识世界,认识青春和生命,去获取生存的智慧。叶圣陶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流,泉涌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因此,要从平凡生活中发掘具有审美价值的生活素材。

2、具体指导学生进行美的创造。

为引发学生创造美的动机,教师命题和审题必须十分切合学生的生活感受,把学生写作文的被动心态转变为渴望自我表现的创造性冲动。另外,在主题、结构方面不要有硬性规定,而要给予学生创造的自由天地。

3、在评价创造成果时,要坚持审美的标准,重视作文在和谐性、感染力等方面的得失成败,尊重和保护学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创造个性。如有些学生喜欢写一些童话类的作文,有时会出现前后衔接不当的问题,文笔也稍嫌稚嫩。对这类学生的作品不应全盘否定。教师可以肯定学生构思有新意,想象力丰富,并鼓励学生将这种丰富的想像力拓展到其他类型的作文之中,全面提高写作水平。总之,教师要小心呵护学生的创作热情,予以积极的引导。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应使学生感受到语文教学之美,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目的,使他们摆脱一切低级趣味的东西,以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真正受到“教书育人”“以美育人”的教学效果。只有将美育教育的外延扩大,内涵细化,才能真正地进行好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透。在语文教学中更要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用手中的写谱写歌颂祖国篇章。

参考文献:

[1]贺清贞.文学作品教学中如何实施审美教育[M].大连:东北师范大学出版,2002. [2]朱自清.论诵读[M].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2.[3]王向锋.文艺美学辞典[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7, 8.[4]李吉鸿.语文教学渗透的尝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6.[5]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M].北师大出版社,2002.

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耿镇中学(710204)王娟

摘要文章阐述了语文教学中美育的重要性,并从美的朗读,美的素材,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活动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美育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理论”中也认为,“审美需要”是人生的高层需求。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五育并重”的观点,已经在教育界达成了广泛的共识。而语文是最具有美育特征的人文课,被视为纯艺术的文学作品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家的心血和独特风格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自然的美,社会的美,人文的美,生活的美都汇集在这里,因此,语文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阵地。

一、在美的朗读中,感受美

就初中语文教材而言,所选的文学作品均是经典之作,各有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其中许多华美的诗篇,精妙的散文都是极理想的朗读材料,非读不能领悟其美。因此,要让学生感受语文材料的美,就必须实施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美读既指老师富有魅力的范读,也包括学生自己在掌握朗读技巧后的表情朗读)。美读能够把文章美的思想,感情用“原法原味”的美的声韵传达出来,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朱自清语)。例如:朱自清的《春》一文,不朗读就不能感受春的生机和活力,不会体味到“小桥流水”般的意境;
不朗读鲁彦《听潮》中的“海怒段”,绝不会理解“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雄壮;
不朗读高尔基的《海燕》,就不能感受到海燕搏击风浪,高傲飞翔,热切叫喊的壮美形象;
不朗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就不能感受到诗中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情感。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因此,语文教师应充分地利用好这些朗读材料,并采取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使学生在语言的流动中充分感受课文各种形式的美,以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音,心同其情,耳醉其声”的艺术效果。

二、在美的素材中,发现美

空洞的讲解不如形象的现身说法,强行灌输的知识哪比得水到渠成的自然。同时,美文教会学生欣赏,美物引导学生爱惜,美趣指领学生高雅,至理促使学生聪睿。由此,我们应该选择美的素材,对学生更好地进行美的教育。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章数不胜数。这当中,有着无数美仑美焕的意象,有着风流倜傥的气质,羽扇纶巾的神韵,有着挽雕弓、射天狼的豪迈,也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寒,有着“夜阑卧听风吹雨,尚思为国戊轮台”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大义,还有无数让人终身受用的治学、做人的哲理„„这些素材或让人神往,或使人心仪;
可叫人豪情万丈,亦可催人潸然泪下,让你倍感“慷慨悲凉为家国,雀跃沉思缘诗文”„„这些材料无不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良好载体,让学生从中发现美,欣赏美,意识到自己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美之中。

三、在美的形象中,鉴赏美

文学作品中典型的人物形象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物形象是美育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因此,通过课文中美的人物形象、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情感是审美心理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审美心里的诱因,中学阶段学生的情感不够稳定,情绪极易冲动。因此,以美育人,以美冶情,培养高尚的品德和高雅的情趣,是语文学科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例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醉翁亭

记》中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谈骨气》中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
《白杨礼赞》中白杨树的伟岸、正直、严肃、不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有的人》中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光辉形象;

《勇气》中法国妇女坚信世界和平的大无畏精神。上述课文中这些美的人物形象对学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润物无声的感染,学生在感受美的形象和理解美的内涵中,不断领悟,同时产生共鸣,使情操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同时也提高了审美的鉴赏力。

四、在美的语言中,品味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是借助生动、优美,凝练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的。文学语文有别于生活语言和理论语言,其形象性、生动性、概括性令人惊叹。因此,只有通过对文学语言的细致品味,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驾驭语言的技能,如果不理解文学作品中语言的真正内涵,便不可能真正把握作品的艺术精髓,更不可能和作者情感产生共鸣,那么,就更谈不上艺术感染和美的享受了。

例如《荔树蜜》中有这样一句话,“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单从表象上看,“仅仅是作者做了个梦而已”。殊不知,如果深层揣摩语言,前后关联,学生就会通过自身的想象力,在脑海里浮现“梦境”。然后进一步的理解到对蜜蜂的热爱,作者卒章显志,赞颂劳动人民的情感也就无

疑了。再如《<白毛女>选场》一文中,只要对黄世仁的语言“我家自有谷满仓,哪管他穷人饿肚肠”细加品味,就不难理解战争年代曾有一位战士向演“黄世仁”的演员开枪的情境了。这样,学生就能把作者欲表达的思想领悟得深透。从而也把握了作品的言外之意,自然地培养了学生语言鉴赏和审美能力。

五、在美的活动中,创造美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语文教师可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校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在校内课外活动中可组织语文课外兴趣小组,办手抄报、黑板报、举行演讲比赛、书法比赛、作文竞赛等活动,学生自然会在各种活动中表现美,创造美。在校外课外活动中可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实践实习,观看电影,演出或文体比赛等,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审美领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中的美是丰富的,进行审美教育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将美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并使之成为语文教学的一条基本思想,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存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存在于教师的一言一行中。因此,我们要长期坚持,不断挖掘,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他们热爱美、追求美的激情,进而切实提高他们表现美、

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2.杨思赛.《审美教育》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渗透之管见

474166 邓州市元庄二初中 王光海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教学的艺术性,尤其要注重美育的渗透。那么,作为语文教学如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适时地渗透审美教育,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呢?第

一、引导学生发现自然美,感悟自然美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结合自己的经验,去理解课文所描绘的景观,感受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的壮丽雄浑美,茂林修竹,绿草鲜花的生机勃发美,珍禽异兽的独特美,让学生在美的体验中,激发起对祖国河山的爱,激发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提高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如在教学郦道元《三峡》时,我引导学生领悟整体布局的结构美,音韵的和谐美,正面、侧面结合,虚实相生的手法美,更从中感受到祖国山川的壮美雄奇,清幽秀丽。那隐天蔽日的群峰,乘奔御风的江流,雪白的浪花,碧绿的潭水,回旋的清波,美丽的倒影,奇松怪柏,林寒涧肃,一幅幅画面摇曳多姿,清新俊雅,让人着实感受到大自然的纯净美好,为现代自然环境所不及。从而使学生的人格气质得到发展和完善,在现实生活中追求更高层次的美。

1

当然,作为一名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去感悟自然美的伟大,净化心灵也是一本较好的教材„„

第二、着力创设感染情境,激发美感。

1、加强诵读,由读引情。

朱自清先生说过“对于写在纸上死的语言可以从声音里得其意味,变成活的语气。”可见,朗读能够把作者的言语生动地“复现”为听得到的动人话语,它具有移情的作用,能激发美感。在讲授《春》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把语文书放在投影上,为学生示范朗读。把作者的感情的运动直接诉诸学生的感觉,加之伴随着语义的理解,故能摇荡人心,打动感情。为他们作完示范,让他们自己结合自己看到春天的感受来读,然后小组读,学生之间互相指导,最后指名来读学生和我一起来指正。这样学生的朗读水平提高了,审美教育也得到了渗透。

2、运用多媒体,创设审美情境。

多媒体最能展现光、色、形、声的丰富变化与组合,对于创设审美化的教学情境有着无比的优越性。《春》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在课上,讲解每一幅图画的时候,都适时出示了相应的精致的图片,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视觉感受,直接感受到“春”的美。学生有的能当堂课背诵其中的一段。这就是视听媒介所创设的情境,推动了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并加深领会了文章的意境美,产生了强烈的效应。

第三、启迪想象、入境动情、入境求美。

黑格尔认为:“对于艺术家来说,如果说到本领,最杰出的艺术

本领就是想象。”在教学《春》这篇课文的时候,我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课件展示的图片和自己亲身的经历,让学生自己想一想、说一说描写春天的各种景物,我适时的为他们补充、指导,课下留了一个作业,让学生画一画自己想象的春天,并让他们讲一讲画中的景物。这样学生就能“入境动情”,设身处地地体味文中的情感和美的内涵,这样,学生眼前的文字符号就会变成充满激情的语言,字里行间就会出现栩栩如生的画面,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并受到审美形象的深深的感染,从而得到美的享受。

第四、在写作教学中,表现美。

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就是学生心灵的外化。在作文指导中要渗透审美素质教育,让学生写作的同时,感受审美的愉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因而语文教师可以在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将生活中积累的美感材料,通过思维的加工,熔铸笔端写好作文来表达美。

在写作课上除教给学生以写作技巧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提高感知美、认识美、评价美的能力。如笔者在春游活动中组织学生游览花州书院、卧龙岗,游览丹江水库,参观博物馆时,就有意指点学生从形态、色彩、光线等角度去感受、发现山石的奇特、湖水的清澈、林木的葱郁、庙宇的古朴等美的事物,从中积累美的表象,成为作文中表现美的材料。在社会实践时我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厂矿企业参观实习,指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中的美。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热爱美、追求美的意蕴,更提高了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第五、在课外活动中,创造美。

课外活动是课堂活动的延续发展。我们可以通过校内和校外活动对学生进行美育熏陶。在校内课外活动中可组织语文课外兴趣小组,办手抄报、黑板报,举行演讲赛、书法比赛等活动,学生会在各种活动中自然地去表现美、创造美。在校外课外活动中可组织学生参观访问、实践实习,观看电影、演出或文体比赛等,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审美领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创造美的能力。

第六、提高自身的美学理论修养

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有效的实施美育就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丰富学生美的感受,切实提升学生赏美和创美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师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美学理论修养,要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具备发现、辨别和赏鉴美与丑的素质,拥有表达和创造美的能力。使自已成为能胜任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者。总之,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教学,更要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情感的体验。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能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审美情境,适时的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形成审美意念,从而获得美的熏陶。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

语文课进行美育不是外加的,教师应该有意识、有计划地将美育渗透到教学中去。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像艺术创作一样,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使语文课诸任务融合一起,成为有机的统一体,使教学本身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如何将美育任务渗透并融化到语文教

学中去呢?

一、必须通过形象思维的途径

美育是以鲜明的蕴藏着人生真理的形象和强烈的情感,来感染人和教育人的。美和形象始终是凝结在一道的多离开了具体形象,就谈不上美和美感。审美教育必须通过形象思维的途径。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导之入境。好的文学作品都有着优美的境界。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境界就是作家描绘的,包含深意的艺术形象。一般来说进行自然美、社会美、情感美方面的教育,都首先要引入意境,不入境就不可能有对美的强烈感受,也就谈不上鉴别和表达了。

怎样导之入境呢?教师可凭借视听工具提供有关的音乐形象和图画形象使学生产生广泛的联想和想象,进而理解教师的语言形象;
或者凭自己的范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意境,全身心地进入作品中,深深受到感染和激动;
更多的是依靠分析作品描绘的生活画面和形象。意境的创造依赖于作品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及其形象,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把作者描绘的形象再现出来,“状难写之景”于学生面前,将“不尽之意”适当发挥。教师要通过准确的语言、贴切的比喻助之以手势、表情,形象地、富有情趣地、绘声绘色地再现作品的人物和事件,把学生带进文章的境界中去。

当然“导”的手段还很多,具体运用起来也是很灵活的。如讲授《荷塘月色》一课,可采用多种手段“导之入境”。一开始,教师范读,要求学生闭目静听,把学生引进课文意境;
又可配合教材选读一组有关写月、月色、赏月的古今名家诗词散文作补充教材;
还可组织一次静夜赏月活动,赏月时,让学生欣赏《春江花月夜》等中外名曲。试想,此情此景,学生的心灵,在月白风清的夜晚,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到的是一次多么生动的感情的净化。

(二)动之以情。语文教学必须运用感情的力量。人们 常说,语文教学影响学生心灵,应该像春雨那样“润物细无声”,这个“润”,靠的就是情感。美感美感,关键是感。课堂上教师应抓住时机,在情感的关键处点拨、诱发学生的感情,引起共鸣。

都德笔下的《最后一课》,就是一个十分成功的例子。这一课,连班上最不用功的调皮蛋小弗郎士也安静地坐在课堂上认真地听讲,而且听懂了。原因之一,就是韩麦尔老师倾吐的真情,造成了一种特殊的课堂气氛,影响了每一个学生的情绪可见,老师的情感活动在情感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三)启发想象。别林斯基说:艺术中起着最积极和主导作用的是想象。”想象是形象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文艺欣赏不能只是消极地享受,必须充分调动欣赏者的生活积累,美感经验,发挥欣赏者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对作品的形象给以补充和丰富。在语文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通过作品展示的生活画面,结合自己的生活画面来“想象、补充、增加”作品所提供的“画面、形象姿态、特征”。让具体形象在头脑中“活”起来。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这都是审美教育所必需的。如《井冈翠竹》中,五百里林海,郁郁苍苍,重重叠叠。山路上走来的两位提竹筒的老表,让人想起了红军的硝盐罐和竹筒饭,这是从具体事物展开的想象。

《桃花源记》描绘的桃源胜景是推测想象。这种推测,虽是虚幻的,但活画出了诗人美好的理想。

1 / 5 又如契诃夫塑造的别里科夫,把他叫做“装在套子里的人”,一系列描写,是比拟想象。阅读时,就要启发学生通过比拟想象掌握这个典型。

在教学中,还要启发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作品的形象加以补充、发挥。如《琵琶行》中描写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就需要学生去领会,让他们去补充想象:究竟这无声中包含了多少的幽愁暗恨。启发学生补充想象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由教师提示,或示范。另一种方式是在学生创造想象被挑动的时刻,留给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提一个问题,作一个表情,或者做一个手势,引导联想,设置悬念,唤起学生的想象。如教《梁生宝买稻种》一课,可让学生设想:假如你是梁生宝,怎样去买稻种?假如你碰见了梁生宝,他是什么样呢,会同他谈些什么呢?假设想象,有一种移植作用,能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感其情。现实生活是想象的基础。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活积累;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积累。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通过阅读,学习作家如何观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多要鼓励创新鼓励“立异”。那种硬要把学生的思路纳入教师的轨道的做法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的。当然,这个“异”,应该是美的、好的、正确的、健康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必须考虑要求他们以什么思想境界,用什么立场观点去想象,这非常重要。有美好的心灵,才有美好的想象;
引导学生美好的想象,在于铸造他们美好的心灵。语文课进行美育,应利用教材中美的因素,尽量诱导学生去开拓想象的天地,使想象的境界得到某种程度的升华。

以上所述,是通过形象思维的途径,对青少年进行美的熏陶。其感召力往往胜过说理的力量总之,在讲授语文课时,切忌运用政治图解的办法,或单纯作基础工具来讲,必须抓住形象性、感染性两大特点,从语言因素着手,从动之以情入口。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语文课适于进行美育的特长。

二、组织教学过程要尽可能体现审美过程的特点

在语文教学中,美育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融化于全过程。

教学过程是有阶段性的,审美过程也是有阶段性的。它们都必须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由已知到未知。前面已说到,教学过程与审美过程在各阶段都有相共的特点,因此两者是可以协调步伐的。

一般来说,语文教学的程序,可分做“预习--整理一总结、深究和练习--发展与应用”四个阶段。

预习性阅读阶段,就是对美的感知阶段。这一阶段要创造出适合于欣赏的课堂情境,并运用形象直观的手段,使学生获得美好的第一印象,产生审美的兴趣。如教《荷塘月色》一课,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生动地创造课堂情境,教师首先组织学生学习描写荷花的古诗,一唱三叹造出气氛,然后,教师用深情的语言,介绍作者及这篇散文的成就,再次震动学生的心弦,并用设问造成悬念:“它美在什么地方呢?”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将他们带到课文中去。接着,教师又简要地介绍作品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情况,把握感情的基调并通过范读以声传情,再让学生自读,体味作者波澜曲折的思想感情。这一切,都是为了熟悉课文,获得一个总的印象,初步感知它的美。

在整理阶段,通过讲、读、议等一连串教学活动,由预习性阅读推进到理解性阅读。这阶段的审美要求,就要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美点,认识作品所表现的各种美的属性、程度和关系。这时,要带领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之中,变“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在美的天地里张开想象的翅膀,以教师的描述、分析、启发作向导,探幽访胜。

仍以《荷塘月色》为例,教师通过画面教学,让学生置身于荷塘之上,月色之中,领略作品的意境美;
在关键词句的咀嚼品味中,让学生体味这篇散文语言的形象性、丰富性和

2 / 5 音乐性,领略其语言之美;
通过作品经纬交织、情景交融等艺术特点的分析,认识其构思之美。这个阶段是阅读教学中最花力气的,由此而完成审美活动的第一个飞跃。

在总结阶段,应当启发学生通过讨论、比较,对美作出评价。换句话说,就是要把学生获得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上去,让学生从个性化的形象中看到生活的本质,从而使学生获得更深刻的美感。当学生感受到作品中所描绘的一幅幅流动、多彩的画面和鲜明生动的形象时,感受的主要是审美客体的“外在美”。再以《荷塘月色》为例,朱自清先生为什么要把荷塘写得这么美呢?原来在描绘中寄托了作者不愿同国民党反动派同流合污的感情,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向往追求的心愿。教这一课,应该从荷塘月色的外在美,进而见到作者的情操美,这就是美感的深化有人把这一步骤称为“晓之以理”。从美育角度说,这个“理”,就是正确的审美观点。

到了发展应用阶段,则要把学生的审美活动再向前推进一步,引导他们抒健康之情,吐时代之声,激发他们讴歌美、表现美、“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美的热情。

以上所说,是要求在设计教学时尊重审美过程的一般规律。一般规律的具体运用又是很灵活的。例如我教《海滨仲夏夜》,设计了这样六个问题:①根据你自己的感知,你发现文中哪些景物具有强烈的美感?(要求学生用美的语言畅谈美的所在)②作者运用哪一个词概括抒写海滨仲夏夜的美?为什么? (幽美)(3)海滨仲夏夜的幽美,首先表现在晚霞的美上,文中怎样描绘晚霞的?④作者是怎样捕捉夜色加浓时海滨景物的特征,设置新的情境,再现这一情境的?⑤文中为了突出威海海滨的个性美,进一步写了什么?怎样写?⑥读了这篇散文,你感知和领悟了作品中的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后想到了什么?六个问题,贯穿着一个意图,意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培养他们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才能。这种设计既尊重一般规律,具体处理又非常灵活,说明尊重规律决不会束缚教师的手脚,决不会形成僵死的程式。

在设计教学时,必须注意课文和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审美作为认识现实的一种方式,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具体地、整体地去掌握事物。当然,完整性和形象性密切相关。如果在处理教材时,不注意从艺术形象分析入手,零碎地讲解生字、生词,硬性地划分段落、串讲课文、总结段意,那自然会把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化为一种抽象概念或肢解成散肉碎骨,结果必然情感枯干,味同嚼蜡了。

教学过程自始至终要贯穿着审美的情趣,要善于创造和保持课堂情境。美育主要靠美的事物的感染,是“出于审美者的内心的愿望和要求,采取一种自由的方式来进行的”,犹如游览一处名胜,聆听一首动人的乐曲,欣赏一幅迷人的图画,观看一场婀娜多姿的舞蹈,语文教学也要能引起人的愉悦之情,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设计教学,一定要注意体现这个特点。

三、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灵活地、有侧重地确定各课的美育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水平,应该成为语文教学贯彻美的教育的中心环节,因此,文学作品的教学是进行美育的重点。不同文体的文学作品,其美育内容各有侧重。

意境美,语言美,是诗歌和散文教学中审美的重点。意境美是自然美、社会生活美、思想感情美等美的综合,诗歌和散文一般应从意境美入手,首先找到展开意境的思路或线索,让学生循着这条线索,一步一步走进诗情画意的境界中去,得到美感教育。教诗歌散文,还需要通过反复朗读体味它们语言的美。我教《诗八首》时,努力实现两个要求:①引导学生开展想象,领会诗中展现的种种意境;
②反复吟诵,体会诗歌语言的精炼和音乐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深厚感情。这两点都是从美育角度提出的,又是针对诗歌的特点提出的。当然,同样是诗歌、散文还有各自的个性特点,如《春》,《济南的冬天》、《海滨仲夏

3 / 5 夜》、《香山红叶》都是散文,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学会观察,但反映美的角度和表现美的方式又各有特点。

对于叙事性的文学作品,如小说之类的教学,则首先要抓住人物形象的美,应该引导学生从作品展示的鲜明真实的生活画面中,抓细节,抓人物,让学生脑中浮现出典型的环境和典型性格从而引起思想情绪上的共鸣,关心人物的命运,爱作者之所爱,憎作者之所憎。如讲《故乡》中的闰土这个形象,就可以从他形貌、心灵、性格的鲜明对照中,让学生感到正是旧社会的生活重担压弯了闰土,造成了他和“我”的隔阂,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感情波澜,更爱勤劳质朴的劳动人民,更加憎恨黑暗的旧社会。

除了文学作品,议论说明的文章也有美育的机缘。

议论文的美,首先在于它所揭示的真理。凡掷地作金石声的作品差不多总是包含着鲜明的思想,结结实实的思想,有闪光的思想之焦点,飞跃着不灭的思想之火焰的。

《谈骨气》的开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句话概括了一个无可比拟的光辉灿烂的思想,是非常之美的。在议论中,这种美的思想通过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来展现}舍生取义的文天祥,拒绝嗟来之食的穷人,拍案而起的闻一多,他们都是有骨气的,作的观点在这里得到了证实。通过这些形象,我们才能发掘议论文的美。

教说明文,似乎没有多少美育因素可挖,容易“板”。其实不然。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说明文都有一定的文学性。如《晋祠》描写的逼真传神,维妙维肖的手法,富有情趣的语言,很有艺术魅力。《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等作品也写得很美。描绘性的文宇,褒扬赞美的感情,富有魅力的艺术情趣,在说明文中经常出现,好比珍珠宝石,镶嵌在平实、朴素的说明性文字中闪烁着其美的光辉,如忽略它们,实在是很可惜的。

总而言之,语文教材,包括论说文,都包涵着审美的内容,但比较起来,文学作品,特别是那些久经考验的、广为传诵的名篇,是语文课最好的美育教材。教学中,应该因文而异,各得其所,而不能平均使用力气,勉其所难,使美育变成外加之物。

四、语文教学中的美育要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语文课与现实生活,有着十分直接、密切和广泛的联系。因此,课外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居有特殊地位。有人说“学生的全部语言生活,是我们进行语文教育的起点和归宿。”这话很有道理审美教育,也必须把学生引向大自然和社会生活这个美育的最大课堂。认识美的世界不能囿于课堂的范围,即使是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课本所涉也是非常有限的。要扩展接触美的领域,就应该打通横在课内和课外之间的那垛墙,使语文教学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

事实上,课外的语文学习,课外的审美活动,自觉不自觉地总在进行着。我们讲延伸,就是

要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和正确指导,提高开展课外活动自觉性,提高它的效率。

语文教学活动有一些传统的做法,如指导课外阅读,开展课外写作和评论活动,举行朗诵会;
故事会,排演话剧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行之有效的做法。从美育的角度看,开拓的面还可以更开阔些。如组织游览,参观,组织学生欣赏音乐、美术、电影、戏剧等艺术,都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与审美情趣。问题在于如何与课内的教学联系配合。关键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活动中把美育的内容充实进去。前面介绍的《荷塘月色》就是一例。有些学校开展的“寻春”、“赏月”、“题花”活动,顾名思义就是富有审美的情趣。但是,必须补充说明一点,集体组织的课外活动不宜搞得太多,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广义的课外活动,是面向生活。

4 / 5 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意识、有计划地加强美的教育,这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立志改革的语文教师,都应该不断地试验、探索,这就要求我们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不仅要掌握美学的常识,还要扩大生活面,涉猎广阔的艺术领域,不断提高对现实美的艺术鉴赏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提高文学修养。教师的仪表、语言、心灵也应该符合美的要求,成为学生的表率。语文教师要努力掌握‘迅速、准确、愉快地使学生接受”的教学艺术,特别要在语言的艺术方面下功夫。语文教师应是培养学生语言美、心灵美的“工程师”和“艺术家”。

5 / 5

德育渗透教学工作总结

语文学科渗透德育教学工作总结(共5篇)

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

(临泽县职业中专学校+张军)+中职语文教学中美育渗透

小学体育渗透德育教学工作总结

推荐访问:美育 工作总结 中学语文 渗透 教学

热门排行

张祖庆创意教学心得体会

头脑风暴与创意写作课前谈话:1 你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举手。2 你喜欢怎样的动画片?3 你有没有想过

富有诗意和生命活力的教学

武汉市武昌区是全国新课改实验区之一。我们不敢说武昌区的课堂教学就是最好的,但可以肯定地说,他们是代表

一年级汉语拼音α、o、e教学三法

一年级汉语拼音α、o、e教学三法  平田小学曹文有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汉语拼音教学应尽可能有趣

青少年学生的武术教学与训练问题探讨

摘要:在学校中,武术教学也是体育教学的一种,其教学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体质。然而,武术教学与其他课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的报告三篇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的报告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的报告一篇近年来,市城

音乐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摘要:音乐教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结合学生生活创新音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注重强调生活化。关键词:音乐

乡镇党校教学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乡镇党校教学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发挥党校在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搭建农村党员

2021年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报告13篇

夹杂多种声音,未经官方证实就经微信、微博等公文微信公众号途径广泛迅速传播,往往言之凿凿、先声夺人,使

2022年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 导语】制定工作计划的过程是个思考的过程,制定好工作计划以后,在心中基本上对某个项目已经

仁爱版七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2015年七年级仁爱版英语上册教学工作总结舍得乡中心学校谢成基本学期我承担七年级和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