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开灵注射液在呼吸系统感染中的疗效观察
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11月门诊及住院呼吸系统感染患者200例,其中男102例,女98例;年龄6~60岁,平均(35.35±9.02)岁。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治疗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6-59岁,平均(35.34±9.01)岁;疾病类型:上呼吸道感染22例,急性扁桃体炎20例,急性支气管炎18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25例,肺炎15例;病情程度:轻度36例,中度47例,重度17例;体温:39.2-41.00℃,平均(39.11±0.1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正常者32例,白细胞减少者36例,白细胞增加且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者32例;肺部X线透视或摄片:正常者27例,肺纹理增粗者38例,一侧肺叶或肺段有炎性阴影者35例;病程1~7天。
对照组:男50例,女50例;年龄6~60岁,平均(35.32±9.03)岁;病情程度:轻度38例,中度43例,重度19例;疾病类型:上呼吸道感染21例,急性扁桃体炎20例,急性支气管炎17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26例,肺炎16例;体温:39.1~41.00℃,平均(39.12±0.12℃);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正常者30例,白细胞减少者35例,白细胞增加且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者35例;肺部x线透视或摄片:正常者25例,肺纹理增粗者40例,一侧肺叶或肺段有炎性阴影者35例;病程1~7天。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疾病类型及辅助检查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清开灵注射液(神威药业生产)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滴(成人40 ml/次,1-2次/日;小儿根据年龄用药,一般<10岁患者6 ml,10-15岁20 m1,>15岁35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500ml中静滴,1次/日)。对于明确合并细菌感染者应用青霉素(成人予240万~480万U、小儿根据年龄予5万-20万U/(kg·日),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100-250 ml,静滴,2次/日。若青霉素过敏者改用洁霉素(成人予1.8g/次,儿童按10-20mg/(kg·日)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0~500ml,静滴,1次/日,疗程3-7天。
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巴韦林0.01g/(kg·日),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滴,1次/日,疗程3-7天。合并细菌感染者应用抗生素,用法同治疗组。
治疗期间为防止惊厥,对于重度超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或解热镇痛。
观察项目 观察患者一般症状变化情况,包括神志、寒战、头痛、咽痛、咳嗽、鼻塞、流涕及扁桃体肿大情况;观察记录所有患者高热持续时间及程度,每2个小时检测体温1次,记录高热持续、缓解的时间及程度变化;评价患者实验室及X线检查结果。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医内科急症诊疗规范》,即:①临床控制:用药24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且无反复,咳嗽、咳痰、咽痛、胸痛、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感染症状及体征消失,体格检查正常,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均为正常;②显效:用药后24小时内,全身症状及局部主要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体温降低>1.5℃,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正常或接近正常,X线提示正常或炎症基本吸收;③有效:用药24-48小时内,全身症状及局部主要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体温降低0.5~1.5℃,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接近正常,X线提示正常或炎症有所吸收;④无效:临床症状及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均无改善。
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体温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体温变化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治疗组在72小时内,平均体温基本降至正常水平;对照组在72小时内,平均体温仍高于正常水平。这表明,在相同时间内治疗组较对照组体温变化大,降低幅度大且体温无反复变化。
临床疗效比较 根据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结果,统计分析各疾病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95.00%、92.00%,与对照组76.19%、80.00%、73.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支气管炎及肺炎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6。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1例,表现为轻微瘙痒,通过更换输液部位、减慢输液速度,不良反应自行消失。通过血生化检测,两组在肝、肾功能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目前,由于大气污染、吸烟及其他因素,使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呈骤增的趋势。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主要是指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的感染性病变,包括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腺咽结膜热、疱疹性咽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以及扁桃体炎,急慢性气管、支气管炎,各种肺炎等,临床表现轻者腰背四肢酸痛乏力、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咳痰、胸痛等,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引起本病的原因包括各种病毒和细菌,其中病毒是引起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的病原菌,占70%以上。
目前对于细菌性及病毒性混合感染的患者多采用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对症治疗即解热镇痛、休息、营养支持等,对因治疗即抗病毒联合抗细菌的治疗。
中药制剂清开灵注射液系安宫牛黄丸衍化的一种纯中药复方针剂,具有抑菌、抗病毒双重作用,其主要成分是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金银花。板蓝根和金银花具有抗病毒、清热解毒作用;胆酸、猪去氧胆酸可清热解毒开窍;水牛角提取物可清心解热安神。本药应用历史悠久,主要应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
本文应用清开灵注射液在常规基础上治疗常见几种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整体退热方面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对于各种疾病的临床效果显示,治疗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及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特别是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总有效率更加显著。结果提示,清开灵注射液对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效果较好;对于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的肺部感染,清开灵与抗生素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且具有退热快的优点。
综上所述,除对过敏体质的患者慎用外,清开灵注射液可作为治疗呼吸系统感染的常规用药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下一篇:“请遵医嘱”遵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