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酶在病毒性心肌炎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对照组健康人270例,正常对照组与心肌炎组均做心肌酶检测,记录每次酶升高的例数,并计算其在总例数中所占的百分比。将对照组与心肌炎组的乳酸脱氢酶(LDH)和α-HBDH两次酶的结果分别记录,计算其(),并将两组加以比较,分析升高的幅度及敏感性,计算每一例样本的α-HBDH/LDH,求出对照组和心肌炎组的α-HBDH/LDH的均值和标准差。对所研究的心肌炎观察对象进行分组,按就诊时间分为3天以下、3-7天、7-14天三组,分别记录各期间每个心肌酶升高的例数,并依此计算在总例数中所占的百分率,由此判断某一酶升高与时间的关系。结果 LDH、α-HBDH两种酶活性持续时间长,体内存留时间长,检出率高,96%以上的心肌炎患者都升高。结论 α-HBDH主要在心肌损伤时显著升高,持续时间长,在心肌炎患者的检出率要高于其他心肌酶。对于较晚就诊的心肌炎患者检测该酶临床意义尤为突出。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心肌酶;心肌损伤;α-羟丁酸脱氢酶
[中图分类号] R542.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8650(2009)09-023-02
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的活性是以α-酮丁酸为底物时所测定的乳酸脱氢酶(LDH)亚型(主要是LDH1,少量LDH2)的活性,测定α-HBDH可间接反映LDH1的活性,而LDH1、LDH2主要来自心脏,心肌受损时开始升高。已证明LDH1较其他同工酶对α-酮丁酸有更大的亲和力,因此当用α-酮丁酸作为底物时,含LDH1多的组织如心肌、血清、红血球等就具有较高的活性,即α-HBDH活性高,而肝、骨骼肌具有较低的活性,即α-HBDH活性低。常用α-HBDH来测量血清中LDH1的含量。我们在心肌炎疾病中对α-HBDH进行了研究,因为心肌炎是心肌本身的炎症病变,心肌炎会造成心肌的病理性损伤。在我们对心肌炎深入的研究中发现,α-HBDH升高可以判定心肌的病理性损伤,灵敏性及特异性较强,持续时间较长(1-2周),在其他酶已降至正常范围的时候,对于较晚就诊的心肌炎患者检测该酶临床意义尤为突出。另外在心肌炎早期,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尚未出现典型改变时,发现α-HBDH与LDH比值已明显升高,实验表明α-HBDH与LDH比值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专一性,其比值升高>0.8时可作为心肌炎的诊断指标之一。本文主要研究α-HBDH在心肌炎进程中的变化,通过大量临床资料的分析比较,为心肌炎患者的诊断提供简便、易操作、准确性更高的检测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入选标准
根据1999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研讨会提出的成人急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为依据[1],入选病例来自2005年1月-2008年12月在张掖医专附属医院和甘州区医院收治的心肌炎患者176例,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1.2对照标准
对照组健康人主要通过询问病史及心电图检查来筛选,病史中无感冒、发热、腹泻等病毒感染史,无心慌、心悸、胸闷、头晕、乏力等心脏疾患史者入选,同时做心脏体检及心电图检查无异常,上述人群共270人列为对照组。
1.3方法
1.3.1 采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心肌酶的检测。
1.3.2 正常对照组与心肌炎组均做心肌酶检测,记录每次酶升高的例数,并计算其在总例数中所占的百分比。比较各项酶在心肌炎时出现的几率,找出有显著意义的酶。
1.3.3 将对照组与心肌炎组的LDH和α-HBDH两次酶的结果分别记录,计算其( ),并将两组加以比较,分析升高的幅度及敏感性。计算每一例样本的α-HBDH/LDH,求出对照组和心肌炎组的α-HBDH/LDH的均值和标准差,研究α-HBDH/LDH在两组间差异以及与心肌炎的关系。
1.3.4 对所研究的心肌炎观察对象进行分组,按就诊时间分为3天以下、3-7天、7-14天三组,分别记录各期间每个心肌酶升高的例数,并依此计算在总例数中所占的百分率。每一种酶因出现异常和恢复的时间不同,在这三个时间段检出异常的几率也就不同,由此判断某一酶升高与时间的关系,找出在心肌炎发病过程中不受时间限制最具代表性的酶。
1.3.5 统计方法:全部数据采用SPSS10.0for windows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
1.4主要的技术要求
1.4.1 试剂必须是正规企业生产。心肌酶测定严格按说明书操作,仪器为日立7060,试剂选用北京利得曼公司生产的心肌酶测定试剂盒。试剂均采用国际标准化委员会CIF推荐的连续检测法,对α-HBDH的试剂成份要求α-酮丁酸准确在3.3mmol/L,否则LDH4、LDH5将参与反应,使结果偏高,不能反映实际的LDH1的水平。仪器要有满足实验的相关参数,操作时按试剂说明严格输入测定参数。试剂与标本的比例要合适,一般为1:10,过低影响试剂的敏感性,过高会导致反应不够完全,降低其准确性[2]。注意并解决空白吸光度过大、超技术界限、底物耗尽等现象,这些因素都会引起结果的误差。
1.4.2 标本溶血也可使α-HBDH结果升高,因为红细胞内也含有少量LDH1 。分离标本要及时,防止红细胞内的酶进入血清。需要保存的标本,要将血清分离后保存,避免溶血。
1.4.3 正常对照组中AST和LDH升高的标本,均做ALT检测,排除AST、LDH升高是由肝脏损害所致。ALT升高,说明这些标本的AST、LDH偏高是由肝损害所致。
2结果
2.1从表1中可以看出,心肌炎组LDH、α-HBDH两种酶96%以上的心肌炎患者都升高,主要是因为LDH、α-HBDH两种酶活性持续时间长,所以检出率高。CK、CK-MB在心肌炎早期可以升高,因持续时间短,所以升高例数分别为9.0%和8.3%。AST升高例数为65.0%,较CK、CK-MB高,是因为相对活性持续时间较长。正常对照组中有少数AST(5.6%)和LDH(6.6%)升高的标本,经过检测ALT,其中86% AST、LDH升高者ALT也升高,说明正常人中AST、LDH升高大多数是来自肝脏的AST、LDH引起。
2.2正常人LDH为80-285U/L(37℃),α-HBDH为74-180 U/L(37℃),经过统计发现,心肌炎患者LDH测定值为(365±8) U/L,超过正常人1倍以上,α-HBDH测定值为(303±4) U/L,超过正常人2倍以上。在正常人群的血清酶中α-HBDH占LDH总活性的60%左右,而心肌炎患者中,α-HBDH占LDH总活性的80%以上,即α-HBDH/LDH>0.8。该实验说明心肌炎时LDH、α-HBDH显著升高,α-HBDH/LDH>0.8是诊断心肌炎的有力证据之一。见表2。
2.3CK-MB仅在心肌损伤时早期升高,但其持续时间短,2-4天恢复正常,大多数患者在发病一周左右就诊时CK-MB已降为正常。AST和CK在心肌炎早期也可升高,但持续时间短,AST 3-5天,CK 3-4天。上述三种酶在心肌炎发病4天、4-7、7-14天,均有显著差异(P<0.001)。在心肌炎的病程中,LDH与α-HBDH活性自始至终升高,当心肌受损时,持续升高时间长,一般在发病2周左右的患者均能检测到高含量的LDH与α-HBDH,在心肌炎发病4天、4-7、7-14天,无显著的差异(P>0.05)。见表3。
3讨论
α-HBDH主要在心肌损伤时显著升高,持续时间长,在心肌炎患者的检出率要高于其他心肌酶。心肌损伤时α-HBDH/LDH>0.8,正常人α-HBDH/LDH≤0.64,据此,可以早期鉴别心肌损伤。
CK-MB仅在心肌损伤时升高,特异性强,早期可作为诊断心肌炎酶类升高的指标,但其持续时间短,2-4天恢复正常,而大多数患者在发病一周左右就诊,而此时,CK-MB已降为正常,因而无法诊断心肌炎,AST在肝脏及心肌中存在,CK在骨骼肌、脑组织、心肌中存在,因而特异性差,且持续时间短,AST3-5天,CK2-4天,即可降至正常,因而敏感性差,无法准确诊断心肌炎。
LDH伴随α-HBDH升高是由主要来自心脏的LDH1升高引起,测定α-HBDH就代表LDH1的活性,心肌受损时,α-HBDH升高很快且持续时间长,可超过正常人1-3倍,而且α-HBDH/LDH>0.8。实验证明,测定α-HBDH对心肌炎所引起的心肌受损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α-HBDH在体内存留时间长,对于较晚就诊的心肌炎患者检测该酶临床意义尤为突出,在实际临床工作当中,绝大部分心肌炎患者不会像心肌梗死患者在第一时间就诊,他们往往错过了心肌标志物的检测,而此时检测α-HBDH对于确诊心肌炎诊断的意义就更为明显了。我们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检测α-HBDH为心肌炎的诊断提供一项可靠的依据,可大大提高心肌炎的诊断率,减少漏诊,避免延误治疗,造成心脏不可逆的损害。另外,1999年全国心肌炎心肌病专题研讨会提出的成人急性心肌炎诊断参考标准关于心肌损伤的参考标准有两条:“病程中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或肌钙蛋白T(cTnT)(强调定量测定)、CK-MB明显增高。”目前国内对此仍有一定异议,[3]有人认为“CK-MB对心肌损害诊断的敏感性较cTnI及α-HBDH差,且α-HBDH与cTnI阳性率有较高的一致性,对心肌损害的特异性亦较强,建议临床工作者对α-HBDH增高引起重视。”也有人认为“心肌标记物在体内留存时间较短,对许多症状不典型延迟了检测时间和用药后的患者确诊不利,认为α-HBDH在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治疗过程中仍然有重要意义。”[4]上述研究结果,与我们研究的结果一致。如果有大样本的研究参与其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检测α-HBDH可以作为诊断急性心肌炎关于心肌损伤的参考标准之一。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 周新,涂职光.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 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54.
[3] 周海鹰,刘希玲,钟桂珍.感染性疾病患儿几种心肌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4):319.
[4] 王长中,杨美贞,王同兴.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LDH与α-HBDH检测的意义.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5,20(5):45-46.
(收稿日期2009-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