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地区胃癌癌前病变危险因素的探讨
检查和胃镜检查,如果患者活检和胃镜不相符,则应将活检结果作为标准。患者个体间不存在血缘关系,检查前并没有进行抗H.pylori治疗。400例浅表性胃炎患者中,男性184例,女性216例;年龄31~70岁,平均年龄(52.4±6.2)岁。400例胃癌癌前病变患者中,男性193例,女性207例;年龄34~71岁,平均年龄(53.3±6.7)岁。在基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选择结构式调查表来调查全部患者,调查前应对调查员进行统一培训;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H.pylori感染、家族胃病史、食管癌家族史、生活饮食习惯、个人史、精神心理因素等。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H.pylori感染史引起胃癌癌前病变的主要致病因子,和胃癌的发生有直接关系。临床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发现,H.pylori感染会直接影响胃癌癌前病变的发生。现阶段关于H.pylori感染导致胃癌癌前病变的机制还并不清楚。相关研究报道结果显示,在H.pylori感染患者中,有70%的患者可能检测到Cag致病岛(CagA)基因,CagA蛋白会导致细胞凋亡,进一步则会引起胃上皮细胞过度增殖,增加DNA合成,最终引起肠化生、胃粘膜萎缩,恶性转化[3]。分析本研究结果发现,食管癌家族史、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慢性萎缩性胃炎家族史以及胃癌家族史是胃癌癌前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但是关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慢性萎缩性胃炎家族史以及胃癌家族史、食管癌家族史在胃癌癌前病变发病中的机制还并不明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和分析。
显著增加胃癌癌前病变发病危险性的一类疾病则为个人史,包括恶性贫血、使用非甾体抗炎药、胃食管反流病、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及胃下垂等[4]。对分析本研究结果可知,应用非甾体抗炎药、胃食管反流病、胃溃疡以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等和胃癌癌前病变的发生有直接关系,是胃癌癌前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物以及胃食管反流病可能导致胃溃疡;萎缩性胃炎则被认为是胃癌癌前病变的先兆,随着炎症的发展可能引起异型增生和肠腺化生。不良生活饮食习惯也会让胃癌癌前病变的发生危险性增加。精神心理因素也是胃癌癌前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不良情绪还会导致交感神经被激活,让肾上腺髓质的释放增加,降低自身免疫力,进而引起胃癌癌前病变[5]。
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国三江地区患者,具有一定地域特点,虽然不能代表全部情况,但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我国三江地区胃癌癌前病变的发生特征。内在遗传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是引起我国三江地区胃癌癌前病变的主要因素,而慢性萎缩性胃炎个人史则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在对胃癌癌前病变进行预防时,应养成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心理也应保持健康,情绪应保持稳定,如果患者存在个人史和家族史,则应定期检查,进而实现早期诊治。
参考文献:
[1]范尧夫,魏睦新.胃癌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及防治对策[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2,20:1807-1812.
[2]黄昌明,陆俊.胃癌癌前病变的诊断和处理[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4,01:30-32,36.
[3]张叶丽,胡梅洁.胃癌癌前病变相关研究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02:236-239.
[4]芦兰,金建军.胃癌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01:76-78.
[5]苏帅,陈鑫,姜葵,等.CDX2COX-2和NF-κB在胃癌和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和意义[J].中国肿瘤临床,2013,22:1387-1390.
编辑/赵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