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一定要切除吗?等
胆囊息肉一定要切除吗?
胆囊息肉一般没有明显症状,通常在体检做B超时发现。一般对直径在0.5厘米以下、有细蒂可活动的息肉不主张手术,因为这多数系良性病变。对直径在0.5~1厘米的单发有蒂息肉或无蒂息肉,或位于胆囊颈部的较小息肉,应严密观察,定期随访,做B超,了解息肉变化倾向。一般可3~6个月复查1次,如在随访中出现明显症状,或息肉有明显增大,附着胆囊壁有增厚,提示有恶变倾向,则应及早手术。
由于B超仅为影像诊断,所以如不手术,术前很难明确病变性质。为避免贻误诊治,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病人应考虑及早手术:①伴有明显胆绞痛症状,且近期内症状加剧者;②年龄在50岁以上者;③伴有胆囊结石;④胆囊息肉直径在1厘米以上,且为单发者;⑤B超随访时发现息肉在短期内明显增大,或病灶附着处胆囊壁增厚。以上这些情况就怀疑肿瘤性息肉,有恶变的倾向,或易发生胆囊癌,所以宜及早手术。
大多数胆囊息肉属于良性病变,所以不必为此忧心忡忡、惊虑不安。B超是一种无创伤性检查,对检查胆囊息肉敏感又方便,只要定期检查、严密监察,一旦发现变化及早手术,多数病人预后良好。
胃癌晚期
无法进食怎么办?
胃癌晚期不能进食主要是由于癌细胞已转移,侵犯了幽门管和十二指肠,导致消化道梗阻。对于这种已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可采取“扩张+支架”进行治疗。
支架治疗虽不能阻止肿瘤生长,但可以解决患者的进食问题,可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生存期,是一种有效的姑息性疗法。由于金属支架有遇冷收缩的特性,所以,安放支架后患者不宜吃冷的东西。另外,饮食都要煮得稀软熟烂,以富含营养的鸡、鸭、鱼、蛋、牛奶为主。
另类腰椎间盘突出需要治疗吗?
我们平常所说的腰椎间盘突出,是指腰椎间盘向侧后方或正后方突出压迫后方的神经根,引起坐骨神经痛。
腰椎间盘上下是椎体骨,相当坚硬,但与椎间盘紧密相连的软骨板(也可将它看作是椎间盘的上、下面)却比较薄弱,故可能发生破裂。椎间盘可由此裂口突进椎体内,引起慢性压迫,造成椎体上或下缘半圆形凹陷,在普通X光照片上即可看出来。医生将它特称为“许摩(Schmorl)氏结节”,有的医生将它也算作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个类型。但它既不会影响椎体负重,更不会压迫神经引起疼痛等症状,完全不必处理。
少数情况下,腰椎间盘也可向前方突出。腰椎间盘前方是动静脉主干和腹膜后组织。动静脉主干管壁相当厚,十分坚韧,不像神经根那么“弱不经压”,与腰椎也不是贴得很紧;腹膜后组织没有神经根,也不怕压,所以不会引起任何症状,故腰椎间盘向前方突出也不碍事。
除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外,腰痛原因颇多。如果有腰痛症状,应查明病因后再采取治疗措施。
拔牙后
隔多久才能镶牙?
一般来说,由于拔牙后牙槽骨会发生吸收,二三个月后,吸收的速度明显减慢,以后逐渐趋于平稳,所以,牙齿拔除后要过二三个月才能镶牙。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对于活动义齿,如果要拔除的是个别重度松动的、牙根大部暴露的牙齿或松动的、表浅的残根,则可以考虑进行即刻修复。因为这种牙齿或残根,一般已经存在很大程度的牙槽骨吸收,拔牙后的牙槽窝很浅,拔牙创口愈合较快,拔牙或牙槽骨的变化较小。具体方法是先取好模型再拔牙,将取好的模型立即送技工室制作义齿,一周左右,义齿完成即可戴入使用。二三个月后,约患者复诊,视情况对义齿稍作修改即可。这种即刻修复的优点是:拔牙后数日之内即可完成缺牙的修复,恢复失牙的功能,而不需要忍受二三个月的“失牙之苦”。
长了脂肪瘤怎么办?
脂肪瘤系正常脂肪样组织的瘤状物,是最常见的软组织良性肿瘤。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发病率稍高于女性。好发于躯干、四肢及腹腔。多为单发性,少数为多发,境界清楚,呈分叶状,质软,可有假囊状样感、无痛。瘤体生长缓慢,多数体积较小。如纤维成分较多者称纤维脂肪瘤,如血管含量丰富者称血管脂肪瘤。
单发的皮下脂肪瘤如致运动功能障碍可行手术切除;多发性小脂肪瘤不必处理,因为有自限性,可能自行消失;深部脂肪瘤有恶变的可能,即变成脂肪肉瘤,故需密切观察,定期B超复查。若增生迅速或出现压迫症状,应手术切除并病理切片检查;若已变成脂肪肉瘤,术后还应考虑化疗或放射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总胆红素略高于
正常值需治疗吗?
建议从下面三个方面考虑。
(1)做B超和碱性磷酸酶检查,看是否患有胆道疾病;再做转氨酶检查,看是否患有肝细胞性黄疸。
(2)若上述几项检查结果均正常,则需根据医生的指导采用熊去氧胆酸、思美泰、茵栀黄、丹参等药物进行试验性治疗。
(3)治疗一个月后,若总胆红素仍没降至正常,则停止上述药物治疗,定期(如三个月一次)复查B超、肝功能等检查,长期随访。
另外,也有极少部分人由于个体的差异,总胆红素始终高于正常值10个单位左右,在医生的严密观察下,可定为正常,无须治疗。
上一篇:浅谈腹腔镜在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