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研究
摘要:工业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不仅有利于企业的总体成本降低使得经济效益增强,而且对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有显著提高的作用。本文从我国工业企业现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并针对问题结合现代管理方法和成本核算方法提出了四点对策。
关键词:工业企业;成本核算;作业成本法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1
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程度和竞争力度的不断增加,企业的成本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和成效越来越重要。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对于工业企业来说不仅仅是降低成本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加强市场价格竞争力,提升企业市场份额。
一、工业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成本的经济实质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提现,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所耗费的资金总和。
1.工业成本会计核算和观念更新速度缓慢
在我国的很多工业企业之中,依然存在使用老式报账制度,而成本会计的核算还停留在总成本的概念上,没有考虑到相关成本和非相关成本、沉没成本和非沉没成本等最新的成本管理理念。这样最直接的结果是多数企业至多为了降低成本而盲目对企业的工作程序随意定下方案,不能从产品市场的经济效益和产品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方向分析成本问题。
传统的成本控制观念,常以节约为标准,重点强调缩减费用开支,对成本效益关注不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种观念还算适宜,因为那种经济环境中工业企业降低成本开支,不用顾忌产品质量的变化,会达到利润增长的目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如果工业企业仍坚持那种旧观念,一味追求成本的节约,就造成产品品质下降,在竞争中失去市场,非但不能带来利润增长,相反会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2.具有工业企业特征的成本管理体系尚未形成规模
对于成本的核算单纯就一个产品或者某些产品进行分析控制是毫无意义的。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是所有会计成本核算中最为复杂繁琐的分支之一,因为其产品的种类多样化,跨期生产的情况经常发生,而对于其核算方法多种多样,这使得工业企业如何制定一套适应于自己的成本管理体系增加了难度。但是成本管理体系的建立不仅能全面的分析出产品组合的最大效益比例,而且对于企业财务会计整体战略部署有着重大的意义。
3.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的权责分工不够明确
工业企业成本管理责权利分工不明确。适当的分工能够增加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创造力。然而工业企业中设计到的成本费用分类众多,不同的工业企业成本费用的名目也不尽相同,这就增加了企业明确员工权利和责任的难度[1]。比如,在企业生产产品的过程中,各个部门各个负责对自己的责任不清楚,使得成本费用归类不恰当,最终使得费用失控,而企业还找不到是谁对这个结果负责。其次,有些企业还没有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对预算编制的重要性理解不清楚,有些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也不高,对预算的编制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最后,部门与部门之问的责任权利也不明细,他们各自为政,满足本部门的利益需求,往往没能站在企业本身的高度来思考成本管理中的问题。
二、加强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对策
1.转变成本控制观念,加强对企业人员培训
企业的最终目的是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而效益的最大化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对于利润的最大化,将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管理水平提升,把握好成本与效益的关系是达到利润最大化的主要方式之一。这就需要企业对于企业的员工进行成本控制的培训,使其在工作中为企业养成勤俭结节约的习惯,让财务人员的资金方案潜移默化地考虑到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并使生产人员在工作生产中为企业出谋划策降低生产环节的成本和原材料的成本。
2.加强工业企业成本的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工业企业要走向世界的舞台就必须采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化管理方式,工业企业要完善成本管理现代化就必须采用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成本管理中心。简单地说就要求企业建立会计电算化,抛弃原先的工作做账体系。相应的财务人员也要具有相应的资质,具有相关财务专业资格证的人员才能上岗,期间还必须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计算机操作能力培训,在成本管理总体高度对其有个全新的认识。工业企业在选择电算化软件方面也要认真思考,是自己独立研发还是采用外包,如何开发出适合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的财务软件,这些都是企业面临的新问题。笔者认为,作为工业企业来说,我们最好采取软件开发外包的方式,不断与开发人员进行沟通,把我们的实际需要反馈给开发者,使得最终开发出来的财务软件能够与工业企业成本管理相适应。
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运用ERP系统降低企业成本,ERP系统是以现代科学的管理思想作为基础、通过应用现代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优化组合而成的企业管理系统。ERP系统为企业提供了决策、计划、控制和经营业绩评估全方位的管理平台。它通过对制造资源的综合优化平衡和管理,协调企业间的各个生产和销售环节,以市场为导向开展各项业务活动,使企业全方位提高激烈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大幅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2]根据美国生产与库存系统学会的统计,企业在使用EPR系统后,企业的生产成本平均降低了12%-15%。
3.提高工业企业资金管理能力
加强工业企业资金管理能力。资金具有流动性大的特点,但是它的收益率相比其他资产是比较低的。在工业企业中应该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留有一定资金作为企业的临时开支。然而在把流动资金用于其他项目活动时,没有充分考虑到资金的使用效率,只重视项目的投资,没有精细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不能满足企业的经济效益原则。因此,企业应该对资金管理采用现在的财务管理方法,比如说资金管理随机模型,对资金的成本管理进行综合筹划,保证企业产品的生产占用资金较少,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三、总结
本文从我国现阶段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问题入手,以企业的人员观念、成本核算方式、成本管理体系和企业组织分工等方面的问题加以详细说明分析,来尽可能全面的描述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存在的缺陷,最后从对应的问题结合现代管理方法和成本核算方法,解决了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突出问题。
参考文献:
[1]徐丹.工业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管理纵横,2012.
[2]孙艳斌.浅谈ERP环境下的成本控制[J].现代商业,2008.
上一篇:成本会计中沉没成本效应分析
下一篇:浅析环境修复成本会计计量与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