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误诊为胃肠疾病3例
病历资料
例1:患者,女,51岁,因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纳差1天来院。患者1天前因空腹饮酒后出现上腹不适,伴恶心、呕吐、纳差,无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等,在当地诊室就诊,诊断急性胃炎,给予抑酸、抗炎、补液等治疗,症状无改善。第2天仍进行原方案治疗,症状仍不能缓解,故来我院就诊。入院后患者神志清,精神欠佳,心肺听诊阴性,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急查血常规:WBC 11.2×109/L,RBC 4.83×1012/L,HGB 145.0g/L,PLT 230×1012/L,N 86.3%。心电图:Ⅱ、Ⅲ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心肌酶谱:肌酸磷酸激酶(CK)872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238U/L,甘油三酯2.8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52mmol/L,肌钙蛋白阳性。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此患者无既往病史)此患者经积极治疗不适症状消失,因不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支架植入术,带药出院。
例2:患者,男,75岁,因上腹胀痛、恶心、呕吐、纳差、乏力1周来院。患者在1周前无明显诱因突发上腹胀痛、恶心、呕吐、纳差,无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等,在当地诊室就诊,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给予口服抑酸、促胃动药物等口服治疗。患者服药1周呕吐症状缓解,但不能进食,且上腹胀痛、恶心等症状无缓解,故来我院要求行胃镜检查。门诊医生先给予心电图检查,示:Ⅰ、Ⅱ、Ⅲ、Ⅳ、Ⅴ导联ST段抬高,T波倒置。查体:T 36℃,R 28次/分,P 110次/分,BP 110/70mmHg,神志清,精神差,双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心脏听诊未及病理性杂音。血常规:WBC 13.5×109/L,RBC 4.52×1012/L,HGB 135.0g/L,PLT 190×1012/L,N 88.0%。心肌酶谱:肌酸磷酸激酶(CK)1132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235U/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85mmol/L,肌钙蛋白阳性。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Ⅳ级(Killip),原发性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诊断符合2001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此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服药不规律,血压控制不详。此患者经及时抢救治疗症状好转,心肌酶下降,肌钙蛋白转阴性,但心电图ST段下降不明显,考虑室壁瘤形成;在患者住院2周时因患者进食过量突发室颤及时抢救无效死亡。
例3:患者,女,73岁,因上腹胀、纳差1天来院。此患者有类风湿关节炎病史,曾行两次关节置换手术,长期卧床及口服自购抗风湿药物。1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饱胀不适,伴纳差,无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等,在家自购所备药物(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甲氧氯普胺等),症状无改善,第2天患者来我院就诊,门诊以“急性胃炎”收住消化科,入科后查心电图示:Ⅱ、Ⅲ导联ST段抬高,T波倒置。血常规:WBC 10.5×109/L,RBC 4.22×1012/L,HGB 123.0g/L,PLT 190×1012/L,N 80.0%。心肌酶谱:肌酸磷酸激酶1106U/L,肌酸激酶同工酶185U/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88mmol/L,肌钙蛋白阳性。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此患者尚在住院治疗中。
讨 论
心肌梗死的发病在我国近年来逐渐增多,男性多于女性,是在粥样硬化病变使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发生心排血量骤降,或在前负荷剧增时,使心肌严重缺血,引起心肌坏死,可发生于原无症状者中。典型症状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或向颈部、左肩部放射,不典型的症状可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痛、肠胀气、食欲差、右胸痛、下颌部疼痛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是消化科常见症状,以此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易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等。急性心肌梗死有发病急、病程进展快、病死率高的特点,需引起急诊、门诊、消化科及基层医院医生的重视。急性心肌梗死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的发病机制:心肌坏死刺激迷走神经和心排血量减少或休克,引起胃肠系膜血流速度下降,胃肠道缺血,从而引起胃肠痉挛,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因此老年人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胀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不能仅考虑胃肠疾病。
原因分析:①对于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症状认识不足。②有些老年人疼痛阈值较高,甚至不能清楚表述自己的不适症状。③有些临床医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缺乏,只注意消化系统症状及检查,忽视了心血管系统的检查,腹部正中掩盖心脏症状,缺全面、客观的分析和详细的临床动态观察而误诊。④未能及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如:心电图、心肌酶检查而致误诊。
经验教训:①腹痛、恶心、呕吐既是消化道疾病的常见症状,又是其他系统疾病常见的消化道表现,需进行鉴别。②医生在采集病史时应尽可能全面、详细、真实、具体,且多方面考虑、分析。③老年患者,无论有无冠心病易患因素,只要出现消化道症状,均应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常规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肌钙蛋白等检查,并动态观察,以免误诊或漏诊而延误病情。且我们要加强对心肌梗死等危重症基本知识的传授,以利于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和确诊,减少误诊,挽救患者生命。
参考文献
1 廖丹,王海龙.不典型症状急性心梗46例诊断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6):3871-3872.
2 周中银,罗和生.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内科疾病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2):84-85.
3 钱学贤,胡大一,李天德.现代冠心病监护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29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