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例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患者贫血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研究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患者的贫血发生率及其与患者年龄、化疗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996年1月~2005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泌尿生殖系统肿瘤292例,按照NCI贫血诊断标准分级,分析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患者贫血相关因素。结果:泌尿系统肿瘤患者贫血的发生率为49.6%(60/121),男性生殖系统肿瘤患者贫血的发生率为51.0%(26/51),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患者贫血的发生率为51.7%(62/120),总贫血发生率为50.7%(148/292),Ⅰ/Ⅱ级患者明显多于Ⅲ/Ⅳ级患者。泌尿系统肿瘤组的年龄与血红蛋白值,贫血发生率都有关(分别P<0.05,P<0.01)。男性生殖系统肿瘤组的年龄与血红蛋白值有关(P<0.01),而与贫血发生率无关(P>0.05)。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组的年龄与血红蛋白值,贫血发生率都无关(均P>0.05)。男性、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化疗与否与血红蛋白值变化都有关(分别P<0.05,P<0.01)。结论: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患者贫血的发生与年龄、化疗等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贫血以轻中度为主。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肿瘤;贫血;年龄;化疗
[中图分类号]R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b)-122-02
贫血是各种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其临床发生率高达50%以上[1,2]。贫血可影响肿瘤的治疗,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本研究对我院1996年1月~2005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病29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患者的年龄、化疗因素与贫血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1996年1月~2005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病例292例,分3组。泌尿系统肿瘤组(A 组)121例,其中,膀胱癌75例,肾癌36例,输尿管肿瘤8例和肾上腺肿瘤2例,男82例,女39例,年龄3~84岁,平均62.9岁,<16岁1例。 男性生殖系统肿瘤(B 组)51例,其中前列腺癌28例,睾丸肿瘤11例,阴茎癌7例,阴囊肿瘤4例和尿道肿瘤1例,年龄18~86岁,平均59.3岁,其中21人进行了化疗。女性生殖系统肿瘤(C组)120例,其中卵巢癌52例、子宫内膜癌32例、宫颈癌23例、葡萄胎4例、外阴癌4例、绒癌3例、阴道癌和畸胎瘤各1例,年龄20~99岁,平均52.8岁,其中43例进行了化疗。每例患者进行了包括性别,年龄,分期,有无贫血,失血,化疗等数据的采集。因本院无放疗设备,故无放疗相关信息。
1.2方法
按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贫血诊断标准分级:0级正常,Ⅰ级100.0 g/L正常,Ⅱ级80.0~99.9 g/L,Ⅲ级65.0~79.9 g/L,Ⅳ级<65.0 g/L。老年患者以60岁为界,≥60岁为老年患者,<60岁为非老年患者。B、C组各有部分患者采用了不同方案化疗。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贫血发生率
292例中总贫血例数148例(50.7%),其中,Ⅰ级86例(58.1%),Ⅱ级44例(29.7%),Ⅲ级9例(6.1%),Ⅳ级9例(6.1%),Ⅰ/Ⅱ级患者(87.8%)明显多于Ⅲ/Ⅳ级患者(12.2%)。在各组中Ⅰ/Ⅱ级患者也明显多于Ⅲ/Ⅳ级患者。具体各组贫血发生情况及NCI分级见表1。
2.2 贫血与年龄的关系
对三组均再以年龄分为≥60岁和<60岁两个小组进行比较,分别观察血红蛋白值和贫血发生的情况,各组的具体情况见表2。由表2可见,A组(泌尿系统肿瘤组)中老年患者的血红蛋白值明显低于非老年患者,而贫血发生率则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分别P<0.05, P<0.01)。B组(男性生殖系统肿瘤组)中老年患者的血红蛋白值明显低于非老年患者,年龄与血红蛋白值有关(P<0.01),而贫血发生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C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组)中老年与非老年患者的血红蛋白值和贫血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2.3 贫血与治疗的关系
51例男性生殖系肿瘤(B组)中有21例有治疗记录,而120例女性生殖系肿瘤(C组)中有43例有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变化情况见表3。
由上表可以看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血红蛋白,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癌症本身可引起贫血,各种治疗方法也可导致贫血。癌性贫血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肿瘤类型、分期、病程、治疗方案等等因素相关。宋国红等报道263例肿瘤患者,贫血发生率为48.3%,其中泌尿生殖系肿瘤的贫血发生率最高70.6%,高于我们的49.3%;但其中Ⅰ/Ⅱ级患者明显多于Ⅲ/Ⅳ级患者,与我们的结果相一致。膀胱癌是我国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肿瘤,其发病率、死亡率占泌尿生殖系肿瘤首位。80%以上的病人以血尿为第一症状,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最常见,发生率达80%~90%,但血尿及其所致贫血程度不一定与肿瘤的严重性成正比[3]。
化疗可以引起贫血,并且与化疗的次数相关[4,5]。不同类型癌症应用不同化疗引起的贫血发生率各不相同,同类型癌症应用不同化疗引起的贫血发生率也各不相同[1,2,4,5,6]。本研究表明男性与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患者化疗后的血红蛋白值均明显低于化疗前,说明化疗的确可以引起贫血,与文献结果相一致。如Dalton等对28个肿瘤中心接受化疗的2 821例肿瘤患者进行调查,其贫血发生率由化疗后第1周期的17.0%升至第6周期的35.0%(其中肺癌51.0%,卵巢癌49.0%),说明癌性贫血程度随化疗周期增加而加重。本次研究中B,C组各有部分患者采用了不同方案化疗,结果显示化疗后血红蛋白值的下降都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我们先前的两项研究得出的结果一致[7,8]。Groopman JE等[1]用Topotecan治疗卵巢癌,1/2级、3/4级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68%和32%。Campos S[9]报道不同化疗药物治疗卵巢癌患者引起Ⅰ/Ⅱ级、Ⅲ/Ⅳ级贫血的发生率分别为紫杉醇18.0%~19.0% 、6.0%~64.0%,多西紫杉醇58.0%~87.0%、27.0%~42.0%,卡铂或顺铂8.0%~68.0%、1.0%~26.0%,环磷酰胺与卡铂或顺铂联合32.0%~98.0%、2.0%~42.0%。现认为化疗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主要是由于对造血干细胞的直接损伤和对骨髓基质细胞或微循环的结构或功能损伤引起,包括多能干细胞和红细胞前体细胞的坏死、红细胞前体细胞周期的阻滞与延迟、红细胞生成素相对不足或功能减退,成熟细胞的氧化骨髓发育不良及化疗药和相关性的水钠潴留。本研究对不同的肿瘤和不同的治疗方案未进行分组,有待于今后作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深入揭示化疗与癌性贫血之间确切关系。
本研究还发现患者的年龄与贫血也有一定的相关性。泌尿系统肿瘤组中≥60岁老年患者的血红蛋白值明显低于<60岁的非老年患者,而贫血发生率则明显高于非老年患者(分别为P<0.05和P<0.01)。男性生殖系统肿瘤组中≥60岁老年患者的血红蛋白值明显低于<60岁非老年患者,年龄与血红蛋白值有关(P<0.01),而贫血发生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年龄与贫血有一定的关系。至于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组中老年与非老年患者的血红蛋白值和贫血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此,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扩大病例数继续研究,以进一步明确年龄与贫血的确切关系。
[参考文献]
[1]Groopman JE,Itri LM.Chemotherapy-induced anemia in adults:incidence and treatment[J].J Natl Cancer Inst, 1999,91(19):1616-1634.
[2]Heinz L,Simon B,Peter Bl,et al.The European cancer anaemia survey(ECAS):A large,mutltinational,prospective survey defining the prevalence,incidence,and treatment of anemia in cancer patients[J].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2004, 40:2293-2306.
[3]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第2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9,1183.
[4]Kosmidis P, Krzakowski M. Anemia profiles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the European Cancer Anemia Survey(ECAS)?[J].Cancer, 2005, 50(3):401-412.
[5]Gauthier I, Ding K, Winton T, et al. Impact of hemoglobin levels on outcomes of 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rest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The JBR.10 trial experience[J].Lung Cancer, 2007, 55:357-363.
[6]周金超, 李毅忠, 程静.紫杉醇与顺铂联合介入疗效观治疗膀胱癌的察[J].中国现代医生, 2007, 45(2):26-42.
[7]程旭, 陆晔,潘湘涛, 等.癌性贫血患者血清红细胞生成素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7,12(11):858-859.
[8]李蓉,陆晔,潘湘涛,等.化疗对肿瘤患者血红蛋白和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影响[J].医学创新研究,2007,8(23):26-28.
[9]Campos S.The inpact of anemia and its treatment on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 m alignancies [J]. Semin Oncol, 2002, 29(3suppl8):7-12.
(收稿日期:2008-03-1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AKT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