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杀菌剂毒力测定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菌株:从贵阳市花溪区湖潮乡磊庄村的辣椒基地采集疑似炭疽病的典型的自然发病的辣椒果实,带回实验室进行组织分离、培养。
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马铃薯200.00 g、葡萄糖20.00 g、琼脂15.00~20.00 g、蒸馏水1 L,pH为7.0。121℃灭菌40 min,用于辣椒炭疽病的分离、纯化及培养。
供试药剂:20%噁霉·乙蒜素可湿性粉剂(WP),河南省南阳卧龙农药厂;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SC),青岛星牌作物科学有限公司;25%咪鲜胺乳油(EC),重庆双丰化工有限公司;22.5%啶氧菌酯懸浮剂(SC),美国杜邦公司;50%多菌灵·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WP),山东省潍坊海宇生物化学农药公司;22.7%二氰蒽醌悬浮剂(SC),江西禾益化工股份有限公司;40%百菌清悬浮剂(SC),日本史迪士生物科学株式会社;27%春雷·溴菌腈可湿性粉剂(WP),陕西汤普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 试验方法
1.2.1 病原菌的组织分离
用75%乙醇擦拭辣椒果实表面,杀死果实表面的杂菌,用消毒的剪刀在辣椒果实病健交界处切取大小为2 mm2的组织,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培养[13]。挑取具有典型真菌菌落特征的单菌落分离纯化,采用斜面保存法对纯化后的目标菌株编号并于4℃冰箱中保存备用。
1.2.2 病原菌致病力测定
根据柯赫氏法则进行回接试验,测定分离菌株的致病力。参考高杨杨等[14]的方法,并做改进。采用针刺接种法和直接涂抹法在辣椒果实上接种。接种后将辣椒置于含滤纸和脱脂棉的保鲜盒(34 cm×27 cm×10 cm)中保湿培养24 h,滤纸和脱脂棉用灭菌的去离子水浸湿,辣椒果蒂用润湿的脱脂棉包裹保湿,控制培养的湿度条件,每隔1~2 d观察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