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党团工作 >

世界是普遍联系教学设计

| 来源:网友投稿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马哲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包括唯物论、认识论和辩证法,唯物论揭示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辩证法揭示的是世界的状态“怎么样”咱们从今天开始就来继续学习第三单元,也就是辩证法部分的内容,那老师手里有一个鱼缸,鱼缸里面有鱼、水草和水,需要说明下老师的这条鱼是一条食草性的鱼,哪个同学能回答,在这个小小的鱼缸里,鱼、水草和水等要素之间有什么联系?

鱼吃草,鱼和草都离不开水,草释放氧气给鱼,鱼的粪便分解出氮等营养成分供给水草。

很好,那鱼缸作为一个事物,又与其他哪些事物有联系呢?

阳光、温度、空气„„

鱼缸与周围的事物存在联系、同时鱼缸内部诸要素之间也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处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联系之中。那我们可以把鱼缸比作自然界生态系统的缩小版,地球所有的生物和所处的环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那是不是生物圈中的事物也是普遍联系着的啊?

这一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联系。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有没有同学来列举下生活中有哪些事物是相互联系着的呢?

联系的事物无处不在,你我他也是因为靖宇中学这个大家庭联系在一起。

首先明确一个概念:联系的含义

能不能概括出哲学中的联系概念。哲学上所阐述的联系的含义是从具体的联系中抽象概括出来的,是一个共性的概念。

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事物之间,指的是外部的联系,包括横向的“四面八方”的联系,纵向的“前后相继”的联系,事物内部诸要素的联系是说事物的内部联系。相互影响、制约和作用,相互说明联系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相互的。

明确的联系的含义之后,我们来共同学习下联系的三个特征。咱们同学知道在自然界生物圈中,有很多元素组成,森林、草原、海洋、动物等,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维持着生物圈的生态平衡。人们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的经济往来频繁,让世界变成了村庄。思维层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一脉相承。

老师从三个角度来说明联系,你能告诉我说明了什么问题吗?我们说,世界上有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和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联系普遍性的表现。

提问:你还能用哪些事例来证明联系的普遍性?(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好,在蓝字标注:联系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那同学们思考是不是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有联系?

答案是否定的,比如,你和美国西海岸的一条鱼有没有联系?我与喜马拉雅山上的一块石头有没有联系?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这么说是正确的表述。

那有的同学说了,那好了,联系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那我想和胡锦涛建立一个父子联系可不可以?不可以,因为联系是不是以你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是。因为联系具有什么性?

客观性。那教材上画上,联系的客观性的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客观性是说联系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主观臆造的,比如说,老师我啊 要换个手机号,听说888这个号吉利,谐音就是发发发,所以8和发之间就是有联系的?错,8和发之间有没有客观的联系,这是人们主观想象的,凭空创造的。那联系能不能凭空创造?不能?那好了,那我来消灭联系吧,把固有的联系消灭了,我要吃鸡蛋,我就杀鸡取卵,我要吃鱼,我就竭泽而渔,可不可以。既不能凭空创造联系,也不能消灭固有的联系。

那根据事物联系和实践的关系上来讲,我们把联系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自在事物的联系,风雨雷电是客观的能不能理解?那人为事物的联系呢?它是不是客观的呢?

有了神州九号载人飞船,再一次将中国人与太空联系起来,那这种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不是客观的呢?为什么?

主体航天员是客观的,神舟九号是客观的,太空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有个最大的特点,他只有通过什么才能完成?——实践,实践又是具有客观实在性的,那由实践建立起来的联系是不是客观的?

联系是客观的,人类在客观联系面前就无能为力了吗?显然不是的,我们不仅可以把握固有联系,同时也能改变条件,创造新的联系。

比如“载人飞船”“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等,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 建立新的联系。

记下,联系的客观性原理以及方法论。

原理: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把握固有联系。改变条件,创造新的联系。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探究框

为什么丢弃旧电池能危害人类健康,人们还要丢呢?他们没有认识到什么?

联系的客观性。只看到了表面上的旧电池丢弃,但有没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只看到了眼前的联系,没看到长远的联系。只看到直接联系,没看到间接地本质的联系,忽视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

电池丢弃,危害人类健康。表面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但是材料里把电池丢弃引起危害人类健康的环节一一列出,比如土壤、水让我们通过这些中间环节看到废旧电池的丢弃是怎么影响我们人类健康的。

因此我们应知道,不能忽视间接的、本质的联系,不能忽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

成功发射神九,证明我们国家强大的综合国力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水平,那国家的财政支出为神九发射提供可能,那我们就说财政支出与发射是直接联系;
成功发射与每一位纳税人的贡献是分不开的,我们就说神九发射与纳税人之间的联系是间接联系,那联系又是有条件的,我们想要发射成功,让中国人与太空建立联系,祖国强大是条件,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是条件。

请同学们思考,除了老师说的条件之外,还有哪些条件是神九发射成功的条件。

(天气、宇航员的刻苦训练、工作万不一失、(曾经哥伦比亚机毁人亡、航天精神与民族精神)是条件等等)

只有这些主观条件、客观条件、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都符合了,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才能共同构成神九发射成功的重要保证。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记下“联系的多样性、条件性原理和方法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联系的含义和它的三个特征。

将课本知识联系实际,哪位同学能用联系的知识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 比如政史地之间是有联系的,你应该怎么办?

每门功课的知识联系,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

与人交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新型社会主义和谐关系。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我们得出结论,在我们认识世界和对待周边事物的时候,我们需要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就这样,我们才能考虑自己的行为对周边的影响,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实践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安排生活与实践,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联系的含义。

(2)理解联系的特征及其方法论要求。

(3)正确理解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以及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关系。

●能力目标

(1)通过联系含义的提炼与概括,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2)能运用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及其意义的原理分析社会生活中一些现象和具体事例,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本的学习,学会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2)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作到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为转移,形成辩证的思想方法。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教学难点: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关系(人们能够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3、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问题探讨法、图表归纳法、联系实际法。

4、教学过程

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导入新】

第一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部分,它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是物质的)。那么这个物质世界的状态又是“怎么样”的呢?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变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学习的题就是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首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

多媒体播放《唇亡齿寒》

学生思考:

1、典故中唇和齿是一种什么联系?

2、“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池鱼、水、城门之间是如何联系起来的?

3、世界上有没有孤立的事物存在?

教师:这个故事充分体现了不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他们之间是有联系的。那什么是联系,联系有什么特征,以及学习了联系的有关原理,对你有什么启示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要学习的内容。

【进入新】

【板书】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一).联系的含义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教师:在我们生活中你发现哪些事物是存在着联系的?

学生举例:(略)。

过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联系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板书】

(二)、联系的特点

展示图片:《蝴蝶效应》

学生讲述: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导致其身边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引起四周其他系统的相应变化,可能两周后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教师:从这些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出,联系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学生:联系是普遍的。

教师:联系的普遍性具体怎么理解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板书】1.联系的普遍性

(1)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事物内部)

(2)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事物之间)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整个世界)

【学生讨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联系,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那么能不能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联系呢”?

引导思考:美国大西洋彼岸的一块石头和××同学有没有联系?

师生小结:联系是普遍的,并不是指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而是说任何事物都和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联系是有条的。

教师: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对于我们做事情有什么启示呢?

【板书】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过渡:联系具有普遍性,这是联系的第一个特点。下面我们看联系的第二个特点

新华社报导:一女大学生毕业后求职四处碰壁,究其原因,并不是女大学生能力不够或水平不高,而是因为她姓“裴”,招聘人员认为者个姓与“赔”同音,不吉利,所以把她拒之门外。

请大家讨论一下:报道中招聘者的做法正确么?

学生:(略)

教师:“赔”和“裴”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招聘者的做法是在用主观幻想的联系代替客观存在的联系,是一种错误的做法。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那么我们一起看看联系的客观性。

【板书】2.联系的客观性

(1)联系客观性的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3)联系客观性的方法论: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提出问题】既然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么面对事物的联系,比如全球变暖,人们是不是无能为力了呢?如果不是,我们在面对全球变暖这个问题,可以做些什么?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

(4)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展示图片: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长江大桥

教师:这些都是人们建立的新的联系的表现,说明人们能够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过渡: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大家看看下面材料:

据有关材料显示,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失去耕种价值;
一粒纽扣电池可以使600吨水受到污染,而这600吨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随手丢弃,渗出的汞等重金属物质就会渗进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影响到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动物和植物,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并最终危及人类的健康。

思考:材料中有什么联系?除此之外世界上还有其他形式的联系吗?

学生回答:……

【板书】

3、联系的多样性

(1)

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学生活动:判断所给的成语或漫画属于哪种形式的联系。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唇亡齿寒。

时势造英雄。

无风不起浪。

虚心使人进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提出问题】:联系具有多样性,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有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这些联系对事物发展作用一样吗?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的特点 理解: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分析: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2、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材料归纳基本观点的能力

培养同学们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观察、说明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会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二、【重点、难点】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011日本大地震》

每当我们提到512,每一个中国人脸上都会显现出一股哀伤、痛苦的神情,一次里氏8级的汶川大地震让我们牢牢地记住了这一天,而2011年3月11日这一天,无疑又是让无数人难以忘怀的一天,同学们知道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在这一天日本发生了里氏9级大地震,有的同学可能会问:日本发生大地震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那么到底有没有关系呢?我相信关于这次日本的大地震,我们的地理老师已经给同学们做了一定的分析了,下面我就请咱们的同学们针对这次大地震谈谈你们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见解。

学生活动:(提示学生可以从地震原因和影响两个角度来谈)

提问:好的,通过我们对日本大地震的分析,我们得知,这次地震虽然发生在日本,但是它的影响会波及到全世界,那么从哲学角度来看,这说明了什么呢?(学生回答)

得出结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和周围其他的事物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七课第一框《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二)讲授新课:

刚才我们通过日本大地震得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那么到底什么才是联系呢?请同学们从课本中把它找出来。

(1)联系的含义

学生活动:谈一谈我们身边有哪些联系?能否找到一事物和周围的事物没有联系的呢? 在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联系以后,下面咱们就一起来探讨联系有什么特点呢?首先咱们先简单把这一框浏览一下,看看课本中总共讲到了联系的几个特点?并且根据联系的特点结合上诉材料先来分析一下分别体现了联系的哪个特点? (2)联系的特点:
1、普遍性

材料一:《蝴蝶效应》

1

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导致其身边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引起四周其他系统的相应变化,可能两周后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材料二:《2008世界金融危机》

2008年爆发的这场世界金融危机,来势凶猛,波及面广,影响度深,给全球经济带来了重大损失。

原理与方法论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①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事物内部) ②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事物之间)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整个世界)

方法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教师进行总结提问: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联系,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那么能不能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存在联系呢”?

引导思考:美国大西洋彼岸的一块石头和××同学有没有联系?

师生小结:联系是普遍的,并不是指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而是说任何事物都和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

2、客观性

材料一:《地球在变暖》

原因:砍伐树木、破坏草皮、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氧化氮等,引起了全球变暖。专家预测,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摄氏度至4摄氏度,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8厘米至59厘米,而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至少有90%要归咎于人类活动。

我们不愿全球气候变暖,不愿自然灾害增多,可它发生了,这说明联系具有什么特点呢? 材料二:现象一:有人把“8”视为吉利的数字,而把“4”视为不祥的数字。

现象二:“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教师总结提问:

2

【提出问题】既然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那么面对事物的联系,比如全球变暖,人们是不是无能为力了呢?

(4)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例证】:我国目前兴建的四大工程——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舟山跨海大桥大桥等都是人们建立的新的联系的表现。

【提出问题】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对吗?为什么?

不对,人为事物的联系与自在事物的联系一样,都是客观的,不一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3、多样性

材料一:据有关材料显示,一节一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失去耕种价值;
一粒纽扣电池可以使600吨水受到污染,而这600吨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若将废旧电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随手丢弃,渗出的汞等重金属物质就会渗进土壤,污染地下水,进而影响到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动物和植物,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并最终危及人类的健康。

材料二:与联系有关的成语,分析分别属于哪种联系?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唇亡齿寒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时势造英雄;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无风不起浪,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

方法论: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

教师总结提问:

【提出问题】:联系具有多样性,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有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这些联系对事物发展作用一样吗? 学生回答:不一样的。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和次要的联系只能促进和延缓事物的发展,而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主要的联系决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

四、【课堂练习】迁移运用

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我国面临着资源缺乏和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在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某企业利用当地丰富的小麦资源生产味精,形成了四次增值和生态循环,构建起粮食加工和养殖产业链,实现了生态农业产化。这四次增值和生态循环是:①生产味精带动小麦种植,小麦加工成味精、氨基酸、面粉等;
②对生产废水、副产品进行生物技术加工,变成优质饲料和肥料;
③用加工处理后的饲料养牛;
④将牛肉、牛奶和皮革制品销往国外。

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材料中实现资源循环与价值增值的哲学依据。

3

答:(1)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小麦、味精、废弃物、饲料、牛羊、市场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四次加工中的废弃物既有废弃物的特性,同时也有资源的特性。一次循环过程中的废弃物可以成为下一次循环过程的资源。

(2) 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小麦一味精一废弃物一饲料一牛羊一市场的产业链形成的过程体现了在正确认识联系的规律性和条件性的前提下,可以改变某些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从而达到目的。

1.(09江苏卷30)2009年京沪高铁投资600亿元,这将带动200万吨钢材和1200万吨水泥的需求,提供近60万个就业岗位,同时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的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等。这表明( )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②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事物的联系是人为的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9北京卷24)“蝴蝶效应”由气象学家洛伦兹于1963年提出,其大意是: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不仅体现惊人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魅力,更蕴涵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它揭示了( )

①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 ②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③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论的结果 ④某个微小因素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系统产生决定性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五、【板书设计】:
(一)联系的含义 (二)联系的特点

联系的特点

普遍性 客观性 多样性

①原理 ②方法论

4

美术世界教学设计

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

世界地形教学设计(共8篇)

世界气候教学设计(共11篇)

北京版《海底世界》教学设计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世界

热门排行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篇1我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篇1为切实提高支部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夯实党建基础,挖掘支部党建特色,创新支部党建工作做

七言绝句古诗精选【十首】

【 能力训练 导语】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篇120xx年度我校新党员发展工作已经开始。根据学校党委3月21日会议精神,今年新党员发展

统计工作如何为企业管理服务

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统计工作,在企业的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作用,它为企业的经营

乡镇创建无毒社区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以禁吸戒毒为中心,全面落实禁毒工作责

四年级我家菜园日记500字

菜园子,就是种菜的地方。种菜的时候为了防止家禽进入菜地,于是农夫用篱笆或者栅栏将菜地围起来形成的一个

哈尔移动城堡电影观后有感范本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篇1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对于加强支部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健全党的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充分发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