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党团工作 >

初中数学招教面试试讲教案模板

| 来源:网友投稿

初中数学试讲教案:一元二次方程复习

试讲人:谭笑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解法

重点、难点:二元一次方程四种解法,直接开平方、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教学形式:例题演示,加深印象!学完即用,巩固记忆!你问我答,有来有往!

1、自我介绍:30s 大家下午好!我叫谭笑,2014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学的行政管理,现在教的是初中数学,希望能与大家有一个愉快的下午!

2、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系数、根的判别式:8min30s 我们今天的课堂内容是复习一元二次方程。首先请同学们看黑板上的这4个等式,请判断等式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是请说出该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以及常数项:

(1)x²-10x+9=0 是 1 -10 9 (2)x²+2=0 是 1 0 2 (3)ax²+bx+c=0 不是 a必须不等于0(追问为什么)

(4)3x²-5x=3x² 不是 整理式子得-5x=0所以为一元一次方程(追问为什么) 好,同学们都回答得非常好!那么我们所说的一元二次方程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从它的名字可以得出它的定义! 一元:只含一个未知数

二次:含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为2 方程:一个等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²+bx+c=0 (a≠0)其中,a为二次项系数、b为一次项系数、c为常数项。记住,a一定不为0,b、c都有可能等于0,一元二次方程的形式多种多样,所以大家要注意找系数时先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式! 至于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有没有根怎么判断,有同学能告诉老师吗?(没有就自己讲),好非常好!我们知道Δ是等于b2-4ac的,当Δ>0时,方程有2个不相同的实数根;
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同的实数根;
当Δ<0时,方程无实根。

那我们在求方程根之前先利用Δ判断一下根的情况,如果小于0,那么就直接判断无解,如果大于等于0,则需要进一步求方程根。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0min 那说到求方程的根我们究竟学了几种求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方法呢?我知道同学们肯定心里有答案,就让老师为你们一一梳理~ (1)直接开方法

遇到形如x²=n的二元一次方程,可以直接使用开方法来求解。若n<0,方程无解;
若n=0,则x=0,若n>0,则x=±n。同学们能明白吗? (2)配方法 大家觉得直接开平方好不好用?简不简单?那大家肯定都想用直接开方法来做题,是吧?当然,中考题简单也不至于这么简单~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配方法来将方程往完全平方形式变化。配方法我们通过2道例题来巩固一下:
简单的一眼看出来的:x²-2x+1=0 (x-1)²=0(让同学回答) 需要变换的:2x²+4x-8=0 步骤: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左右同除2得:x²+2x-4=0 将常数项移到等号右边得:x²+2x=4 左右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得:x²+2x+1=4+1 所以有方程为:(x+1)²=5 形似 x²=n 然后用直接开平方解得x+1=±5 x=±5-1

大家能听懂吗?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道练习题,2min时间,大家一起报个答案给我!

题目:1/2x²-5x-1=0 答案:x=±7+5 大家都会做吗?还需要讲解详细步骤吗?

(3)讲完了直接开方法、配方法之后我们来讲一个万能的公式法。只要知道abc,没有公式法求不出来的解,当然啦,除非是无解~ 首先,公式法里面的公式大家还记得吗? x=(-b±b2-4ac)/2a 这个公式是怎么来的呢?有同学知道的吗?就是将一般式配方法得到的x的表达式,大家记住,会用就可以了,如果有兴趣可以课后试着用配方法进行推导,也欢迎课后找我探讨~这个公式法用起来非常简单,一找数、二代入、三化简。

我们来做一道简单的例题:
3x²-2x-4=0 其中a=3,b=-2,c=-4 带入公式得:x=((-(-2))±(2)2-4*(-4)*3/(2*3) 化简得:x1=(1-13)/3 x2=(1+13)/3 同学们你们解对了吗?

使用公式法时要注意的点:系数的符号要看准、代入和化简要细心,不要马失前蹄哈~ (4)今天的第四种解方程的方法叫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大家会吗?好那今天由我来带大家一起见识一下因式分解的魅力!

简单来说,因式分解就是将多项式化为式子的乘积形式。

比如说ab+a²b可以化成ab(1+a)的乘积形式。

那么对于二元一次方程,我们的目标是要将其化成(mx+a)*(nx+b)=0 这样就可以解出x=-a/m x=-b/n 我们一起做一个例题巩固一下:4x²+5x+1=0 则可以化成4x²+x+4x+1=0 x(4x+1)+(4x+1)=0 (x+1)(4x+1)=0 所以有x=-1 x=-1/4 同学们都能明白吗?就是找出公因式,将多项式化为因式的乘积形式从而求解。

练习题:x²-5x+6=0 x=2 x=3 x²-9=0 x=3 x=-3

4、总结:1min 好,复习完了二元一次方程我们熟知它的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项最高次数为2的等式,叫做二元一次方程。我们还要会找abc系数,会用Δ=b²-4ac来判别方程实根的情况。还需要熟悉四种方程的解法,这是中考的重点考察内容。当然,具体用哪一种解题方法就需要结合具体的题目来选择了。如果形式简单可以直接用开平方则直接用开平方,否则首选因式分解法,再者选择配方法,最后的底线是公式法~当然每个人的习惯不一样,熟悉的方法也不一样,同学们可以自行选择万无一失的方法,像老师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用公式法,哈哈哈哈~好啦,上完这一个复习课希望大家都能有收获!同时非常感谢同学们能够来上我的第一堂课,以后一定会有第二堂、第三堂...欢迎课后骚扰~

联系方式:13427143243 联系邮箱:Samantha_Tan@163.com Wechat:smiletantan

初中数学试讲教案模板

初中数学试讲教案模板

【篇1:教师招聘面试教案(初中数学)】

教师招聘面试教案——初中数学

11.2.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及利用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会应用“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边边边”判定全等三角形的过程,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三、重、难点与关键

(一)重点:掌握“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二)难点: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学会综合分析法.

(三)关键:掌握图形特征,寻找适合条件的两个三角形.

四、教具准备

一块形状如图1所示的硬纸片,直尺,圆规.

五、教学方法

采用“操作──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形成直观形象.

六、教学过程

(一)设疑求解,操作感知

【教师活动】(出示教具)

问题提出: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损坏后,只剩下如图2所示的残片,?你对图中的残片作哪些测量,就可以割取符合规格的三角形玻璃,与同伴交流.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回答教师的问题.方法如下:可以将图1?的玻璃碎片放在一块纸板上,然后用直尺和铅笔或水笔画出一块完整的三角形.如图2,?剪下模板就可去割玻璃了.

【理论认知】

如果△abc≌△a′b′c′,那么它们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反之,?如果△abc与△a′b′c′满足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即ab=a′b′,bc=b′c′,ca=c′a′,∠a=∠a′,∠b=∠b′,∠c=∠c′.

这六个条件,就能保证△abc≌△a′b′c′,从刚才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只要两个三角形三条对应边相等,就可以保证这两块三角形全等.

信不信?

【作图验证】(用直尺和圆规)

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一个△a′b′c′,使a′b′=ab,b′c′=bc,c′a′=ca.把画出的△a′b′c′剪下来,放在△abc上,它们能完全重合吗?(即全等吗)

【学生活动】拿出直尺和圆规按上面的要求作图,并验证.(如课本图11.2-2所示)

画一个△a′b′c′,使a′b′=ab′,a′c′=ac,b′c′=bc:

1.画线段取b′c′=bc;

2.分别以b′、c′为圆心,线段ab、ac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a′;

3.连接线段a′b′、a′c′.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引入课题:“上述的生活实例和尺规作图的结果反映了什么规律?”

【学生活动】在思考、实践的基础上可以归纳出下面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定理.

(1)判定方法: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

(2)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三角形全等.

【评析】通过学生全过程的画图、观察、比较、交流等,逐步探索出最后的结论──边边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同时增强了数学体验.

(二)范例点击,应用所学

【例1】如课本图11.2─3所示,△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接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求证△abd≌△acd.(教师板书)

【教师活动】分析例1,分析:要证明△abd≌△acd,可看这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否对应相等.

证明:∵d是bc的中点,

∴bd=cd

在△abd和△acd中

∴△abd≌△acd().

【评析】符号“∵”表示“因为”,“∴”表示“所以”;
从例1可以看出,?证明是由题设(已知)出发,经过一步步的推理,最后推出结论(求证)正确的过程.书写中注意对应顶点要写在同一个位置上,哪个三角形先写,哪个三角形的边就先写.

(三)实践应用,合作学习

【问题思考】

已知ac=fe,bc=de,点a、d、b、f在直线上,ad=fb(如图所示),要用“边边边”证明△abc≌△fde,除了已知中的ac=fe,bc=de以外,还应该有什么条件?怎样才能得到这个条件?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巡视、引导学生,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后,再发言:“还应该有ab=fd,只要ad=fb两边都加上db即可得到ab=fd.”

【教学形式】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师生互动.

(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p8练习.

【探研时空】

如图所示,ab=df,ac=de,be=cf,bc与ef相等吗??你能找到一对全等三角形吗?说明你的理由.(bc=ef,△abc≌△dfe)

(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全等三角形性质是什么?

2.正确地判断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利用全等三角形处理问题的基础,你是怎样掌握判断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

3.“边边边”判定法告诉我们什么呢??(答:只要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度确定了,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完全确定了,这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1.课本p15习题11.2第1,2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把黑板平均分成三份,左边部分板书“边边边”判定法,中间部分板书例题,右边部分板书练习.

(八)疑难解析

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这些根据,可以是已知条件,也可以是定义、公理、已学过的重要结论.

【篇2:初中教师试讲必备: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下

册经典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下册经典教案)

1.1 勾股定理(一)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2.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3.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促其勤奋学习。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证明。

2.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例1(补充)通过对定理的证明,让学生确信定理的正确性;
通过拼图,发散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这个古老的精彩的证法,出自我国古代无名数学家之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例2使学生明确,图形经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进一步让学生确信勾股定理的正确性。

四、课堂引入

目前世界上许多科学家正在试图寻找其他星球的?人?,为此向宇宙发出了许多信号,如地球上人类的语言、音乐、各种图形等。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曾建议,发射一种反映勾股定理的图形,如果宇宙人是?文明人?,那么他们一定会识别这种语言的。这个事实可以说明勾股定理的重大意义。尤其是在两千年前,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让学生画一个直角边为3cm和4cm的直角△abc,用刻度尺量出ab的长。

以上这个事实是我国古代3000多年前有一个叫商高的人发现的,他说:?把一根直尺折成直角,两段连结得一直角三角形,勾广三,股修四,弦隅五。?这句话意思是说一个直角三角形较短直角边(勾)的长是3,长的直角边(股)的长是4,那么斜边(弦)的长是5。

再画一个两直角边为5和12的直角△abc,用刻度尺量ab的长。

你是否发现32+42与52的关系,52+122和132的关系,即32+42=52,52+122=132,那么就有勾2+股2=弦2。

对于任意的直角三角形也有这个性质吗? 五、例习题分析

分析:⑴让学生准备多个三角形模型,最好是有颜色的吹塑纸,让学生拼摆不同的形状,利用面积相等进行证明。

⑵拼成如图所示,其等量关系为:4s△+s小正=s大正

a

b

1

4〓2ab+(b-a)2=c2,化简可证。

⑶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拼出不同的图形,进行证明。

⑷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达300余种。这个古老的精彩的证法,出自我国古代无名数学家之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分析:左右两边的正方形边长相等,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左边s=4〓1/2ab+c2右边s=(a+b)2

左边和右边面积相等,即4〓1/2ab+c2=(a+b)2化简可证。

b b

b

六、课堂练习

1勾股定理的具体内容是:

b

b

e

⑴两锐角之间的关系:

⑵若d为斜边中点,则斜边中线 b

4.根据如图所示,利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七、课后练习

⑴c= 。(已知a、b,求c)⑵a= 。(已知b、c,求a)⑶b= 。(已知a、c,求b)

2.如下表,表中所给的每行的三个数a、b、c,有a<b<c,试根据表中已有数的规律,写出当a=19时,b,c的值,并把b、c用含a的

4.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d在cb的延长线上。

求证:⑴ad2-ab2=bd〃cd

⑵若d在cb上,结论如何,试证明你的结论。

课后反思:
八、参考答案 课堂练习

秒2cm的速度移动,问当p点

db c

1

11

3.∠b,钝角,锐角;
4.提示:因为s梯形abcd = s△abe+ s△bce+ s△eda,又因为s梯形acdg=2(a+b)2,

11111

s△bce= s△eda=2 ab,s△abe=2c2, 2(a+b)2=2〓2 ab+2c2。

课后练习 1.⑴c=

b?a;
⑵a=b?c;
⑶b=c?a

222222

?a2?b2?c22

2a?1a?1

?

c?b?12.? ;
则b=2,c=2;
当a=19时,b=180,c=181。

3.5秒或10秒。4.提示:过a作ae⊥bc于e。

1.2 勾股定理(二)

一、教学目标

1.会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2.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勾股定理的简单计算。

2.难点:勾股定理的灵活运用。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例1(补充)使学生熟悉定理的使用,刚开始使用定理,让学生画好图形,并标好图形,理清边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确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任意两边都可以求出第三边。并学会利用不同的条件转化为已知两边求第三边。

例2(补充)让学生注意所给条件的不确定性,知道考虑问题要全面,体会分类讨论思想。

例3(补充)勾股定理的使用范围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因此注意要创造直角三角形,作高是常用的创造直角三角形的辅助线做法。让学生把前面学过的知识和新知识综合运用,提高综合能力。

四、课堂引入

复习勾股定理的文字叙述;
勾股定理的符号语言及变形。学习勾股定理重在应用。

要求学生能够自己画图,并正确标图。引导学生分析:欲求ab,可由ab=bd+cd,分别在两个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和特殊角,求出bd=3和ad=1。或欲求ab,可由ab?ac?bc,分别在两个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和特殊角,求出ac=2和bc=6。

讨论后,发现添臵ab边上的高这条辅助线,就可以求得ad,cd,bd,ab,bc及s△abc。让学生充分讨论还可以作其它辅助线吗?为什么?

小结:可见解一般三角形的问题常常通过作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并指出如何作辅助线? 解略。

ba

d c

2

2d

c

a

48=43 ∵de2= ce2-cd2=42-22=12,∴de==23。

11

∴s四边形abcd=s△abe-s△cde=2ab〃be-2cd〃de=63

小结: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可转化为特殊图形求解,本题通过将图形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把四边形面积转化为三角形面积之差。例4(教材p76页探究3)

分析:利用尺规作图和勾股定理画出数轴上的无理数点,进一步体会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的理论。

变式训练:在数轴上画出表示六、课堂练习略

3?1,2?

2的点。

1.3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 一、教学目标

1.体会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探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

3.理解原命题、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及关系。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证明。

2.难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

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例1(补充)使学生了解命题,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例2(p82探究)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画好图形后剪下放到一起观察能否重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再通过探究理论证明方法,使实践上升到理论,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

例3(补充)使学生明确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步骤:①先判断那条边最大。②分别用代数方法计算出a2+b2和c2的值。③判断a2+b2和c2是否相等,若相等,则是直角三角形;
若不相等,则不是直角三角形。

四、课堂引入

创设情境:⑴怎样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⑵怎样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进行对比,从勾股定理的逆命题进行猜想。

五、例习题分析

例1(补充)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这些命题的逆命题成立吗? ⑴同旁内角互补,两条直线平行。

分析:⑴每个命题都有逆命题,说逆命题时注意将题设和结论调换即可,但要分清题设和结论,并注意语言的运用。

⑵理顺他们之间的关系,原命题有真有假,逆命题也有真有假,可能都真,也可能一真一假,还可能都假。

解略。

例2(p82探究)证明: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分析:⑴注意命题证明的格式,首先要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然后写已知求证。

⑵如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现在只知道若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从而将问题转化为如何判断一个角是直角。

⑶利用已知条件作一个直角三角形,再证明和原三角形全等,使问题得以解决。

⑷先做直角,再截取两直角边相等,利用勾股定理计算斜边a1b1=c,则通过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证。

⑸先让学生动手操作,画好图形后剪下放到一起观察能否重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再探究理论证明方法。充分利用这道题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由实践到理论学生更容易接受。

证明略。

分析:⑴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步骤:①先判断那条边最大。②分别用代数方法计算出a2+b2和c2的值。③判断a2+b2和c2是否相等,若相等,则是直角三角形;
若不相等,则不是直角三角形。

16.1.1从分数到分式 一、教学目标 b

a1 b

c

c1

1. 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

2.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二、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2.难点: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三、课堂引入

10

s

200v

1.让学生填写p4[思考],学生自己依次填出:7,a,33,s.

2.学生看p3的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实践,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为多少? 请同学们跟着教师一起设未知数,列方程.设江水的流速为x千米/时.100

60

100

60

轮船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的时间为20

100

60

?v

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20

?v

小时,所以20

?v

=20

?v .

sv

3.以上的式子20?v,20?v,a,s,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与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例题讲解

p5例1.当x为何值时,分式有意义.

[分析]已知分式有意义,就可以知道分式的分母不为零,进一步解 出字母x的取值范围.

[提问]如果题目为:当x为何值时,分式无意义.你知道怎么解题吗?这样可以使学生一题二用,也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到分式及有关概念.

(补充)例2.当m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2

m)mm?12 (1)?m?1m?3

[分析] 分式的值为0时,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分母不能为零;
○2分子为零,这样求出的m的解集中的公共部分,就是这类题目的解.m?1

[答案] (1)m=0 (2)m=2(3)m=1 六、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79?y

m?

48y?

321

9x+4, x , 20, 5, y,x?9 2.当x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5 (3)2 3.当x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1) (2) (3) (1)

3(2) x?5x21?3xx?4x?x3?2xx?

2 16.1.2分式的基本性质

一、教学目标1.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2.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

二、重点、难点1.重点: 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2.难点: 灵活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变形.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p7的例2是使学生观察等式左右的已知的分母(或分子),乘以或除以了什么整式,然后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相应地把分子(或分母)乘以或除以了这个整式,填到括号里作为答案,使分式的值不变.

2.p9的例3、例4地目的是进一步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通分.值得注意的是:约分是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最后的结果

2

2x?5x?77x

x?

12

要是最简分式;
通分是要正确地确定各个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

教师要讲清方法,还要及时地纠正学生做题时出现的错误,使学生在做提示加深对相应概念及方法的理解.

3.p11习题16.1的第5题是: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这一类题教材里没有例题,但它也是由分式的基本性质得出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

?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是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应用之一,所以补充例5.

四、课堂引入 153931.请同学们考虑:

与8 42024 15933

2.说出与4 与24208

3.提问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类比猜想出分式的基本性质.五、例题讲解 p7例2.填空:

[分析]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已知的分子、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p11例3.约分:

[分析] 约分是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同除以同一个整式,使分式的值不变.所以要找准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约分的结果

要是最简分式.p11例4.通分:

[分析] 通分要想确定各分式的公分母,一般的取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以及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最简公分母.(补充)例5.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不含?-?号.?6b?5a

?x

6n, ?4y。

, 3y, ?n,

[分析]每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和分式本身都有自己的符号,其中两个符号同时改变,分式的值不变.

?

2m

?

?7m

?

?3x

?6b6b

?x

6n=6n , ?4y=4y。

解:?5a= 5a, 3y=3y,?n=n,

16.2分式的运算

16.2.1分式的乘除(一)

一、教学目标:理解分式乘除法的法则,会进行分式乘除运算.二、重点、难点

1.重点:会用分式乘除的法则进行运算.

2.难点:灵活运用分式乘除的法则进行运算 .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p13本节的引入还是用问题1求容积的高,问题2求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多少倍,这两个引例所得到的容积的

?

x

?

2m2m

?

?7m7m

?

?3x3x

b??a????

n?倍.引出了分式的乘除法的实际存在的意义,高是abn,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m进一步引出p14[观察]

v

m

从分数的乘除法引导学生类比出分式的乘除法的法则.但分析题意、列式子时,不易耽误太多时间.

2.p14例1应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计算,注意计算的结果如能约分,应化简到最简.

3.p14例2是较复杂的分式乘除,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应先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再进行约分.

4.p14例3是应用题,题意也比较容易理解,式子也比较容易列出来,但要注意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可知a1,因此(a-1)2=a2-2a+1a2-2+1,即(a-1)2a2-1.这一点要给学生讲清楚,才能分析清楚?丰收2号?单位面积产量高.(或用求差法比较两代数式的大小)

四、课堂引入

v

1.出示p13本节的引入的问题1求容积的高ab

[引入]从上面的问题可知,有时需要分式运算的乘除.本节我们就讨论数量关系需要进行分式的乘除运算.我们先从分数的乘除入手,类比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p14[观察] 从上面的算式可以看到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3.[提问] p14[思考]类比分数的乘除法法则,你能说出分式的乘除法法则? 类似分数的乘除法法则得到分式的乘除法法则的结论.五、例题讲解 p14例1.

[分析]这道例题就是直接应用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进行运算.应该注意的是运算结果应约分到最简,还应注意在计算时跟整式运算一样,先判断运算符号,在计算结果.p15例2.

[分析] 这道例题的分式的分子、分母是多项式,应先把多项式分解因式,再进行约分.结果的分母如果不是单一的多项式,而是多个多项式相乘是不必把它们展开.p15例.

[分析]这道应用题有两问,第一问是:哪一种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最高?先分别求出?丰收1号?、?丰收2号?小麦试验田的面积,再

500

2?

m

b??a

???

n,问题2求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mn?倍.500

2

分别求出?丰收1号?、?丰收2号?小麦试验田的单位面积产量,分别是a?1、?a?1?,还要判断出以上两个分式的值,哪一个值更大.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可知a1,因此(a-1)2=a2-2a+1a2-2+1,即(a-1)2a2-1,可得出?丰收2号?单位面积产量高.

16.2.2分式的加减(一)

一、教学目标:(1)熟练地进行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2)会把异分母的分式通分,转化成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二、重点、难点

1.重点:熟练地进行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2.难点:熟练地进行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的运算.三、例、习题的意图分析

1. p18问题3是一个工程问题,题意比较简单,只是用字母n天来表示甲工程队完成一项工程的时间,乙工程队完成这一项工程的时间

【篇3:八年级

试讲模板】

xxx试讲教案模板

初中数学试讲教案

初中数学试讲教案

【篇1: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试讲教案】

顶尖教育初中数学教师招聘试讲教案

二次函数

考点一、二次函数的概念 1、二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y?ax2?bx?c(a,b,c是常数,a?0),那么y叫做x 的二次函数。

y?ax2?bx?c(a,b,c是常数,a?0)叫做二次函数的一般式。

2、二次函数y?ax?bx?c(a,b,c是常数,a?0)中,a、b、c的含义:

2

有实根x1和x2存在时,二次函数y?ax2?bx?c可转化为两根式

y?a(x?x1)(x?x2)。如果没有交点,则不能这样表示。

已知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x1,0).(x2,0) 考点三、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1、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关于x??

b

对称的曲线,这条曲线叫抛物线。

2a

抛物线的主要特征:①有开口方向;
②有对称轴;
③有顶点。

2、二次函数的性质 函数

a表示开口方向: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

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

∣a∣越大开口越小

y?ax2?bx?c(a,b,c是常数,a?0)

a0

(1)伸;

a0

b与对称轴有关:对称轴为x=?

b

2a

图像

(0,c) c表示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考点二、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三种形式:

(1)一般式:y?ax?bx?c(a,b,c是常数,a?0)

已知任意三点坐标

(2)顶点式:y?a(x?h)?k(a,h,k是常数,a?0)

已知顶点坐标、对称轴或最值

2

(3)当抛物线y?ax?bx?c与x轴有交点时,即对应二次方程ax?bx?c?0

2

22

(1性质

伸;

(2)对称轴是x=?

bb,顶点坐标是(2)对称轴是x=?,顶点坐标是2a2a

b4ac?b2

(?,);

2a4ab

(3)在对称轴的左侧,即当x?

2a

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在对称轴的右侧,即当x?

b4ac?b2

(?,);

2a4ab

(3)在对称轴的左侧,即当x?

2a

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在对称轴的右侧,即当x?

例2、我区某工艺厂为迎接建国60周年,设计了一款成本为20元 ∕ 件的工艺品投放市场进行试销.经过调查,其中工艺品的销售单价x(元 ∕ 件)

b

时,y随2a

b

时,2a

2b

时,y2a

x的增大而增大,简记左减右增;

(4)抛物线有最低点,当x=?

随x的增大而减小,简记左增右减;

(4)抛物线有最高点,当x=?

y有最小值,y最小值?

4ac?b 4a

b

时,2a

2

与每天销售量

y(件)之间满足如图所示关系. 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1)请根据图象直接写出当销售单价定为30元和40元时相应的日销售量;

(2)①试求出

y有最大值,y最大值?

4ac?b

4a

②若物价部门规定,该工艺品销售单价最高不能超过45元/件,那么销售单价定为多少时,工艺厂试销该工艺品每天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利润=销售总价-成本总价)。

(2)设cp=x,问当x为何值时△pdq的面积达到最大,并求出最大值;

(3)探究:在bc边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四边形pdqm是菱形?若存在,请找出点m,并求出bm的长;
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篇2:教师招聘面试教案(初中数学)】

教师招聘面试教案——初中数学

11.2.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及利用全等三角形进行证明.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会应用“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边边边”判定全等三角形的过程,解决简单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

三、重、难点与关键

(一)重点:掌握“边边边”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

(二)难点: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学会综合分析法.

(三)关键:掌握图形特征,寻找适合条件的两个三角形.

四、教具准备

一块形状如图1所示的硬纸片,直尺,圆规.

五、教学方法

采用“操作──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形成直观形象.

六、教学过程

(一)设疑求解,操作感知

【教师活动】(出示教具)

问题提出: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损坏后,只剩下如图2所示的残片,?你对图中的残片作哪些测量,就可以割取符合规格的三角形玻璃,与同伴交流.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回答教师的问题.方法如下:可以将图1?的玻璃碎片放在一块纸板上,然后用直尺和铅笔或水笔画出一块完整的三角形.如图2,?剪下模板就可去割玻璃了.

【理论认知】

如果△abc≌△a′b′c′,那么它们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反之,?如果△abc与△a′b′c′满足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即ab=a′b′,bc=b′c′,ca=c′a′,∠a=∠a′,∠b=∠b′,∠c=∠c′.

这六个条件,就能保证△abc≌△a′b′c′,从刚才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只要两个三角形三条对应边相等,就可以保证这两块三角形全等.

信不信?

【作图验证】(用直尺和圆规)

先任意画出一个△abc,再画一个△a′b′c′,使a′b′=ab,b′c′=bc,c′a′=ca.把画出的△a′b′c′剪下来,放在△abc上,它们能完全重合吗?(即全等吗)

【学生活动】拿出直尺和圆规按上面的要求作图,并验证.(如课本图11.2-2所示)

画一个△a′b′c′,使a′b′=ab′,a′c′=ac,b′c′=bc:

1.画线段取b′c′=bc;

2.分别以b′、c′为圆心,线段ab、ac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a′;

3.连接线段a′b′、a′c′.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引入课题:“上述的生活实例和尺规作图的结果反映了什么规律?”

【学生活动】在思考、实践的基础上可以归纳出下面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定理.

(1)判定方法: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

(2)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三角形全等.

【评析】通过学生全过程的画图、观察、比较、交流等,逐步探索出最后的结论──边边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同时增强了数学体验.

(二)范例点击,应用所学

【例1】如课本图11.2─3所示,△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接点a与bc中点d的支架,求证△abd≌△acd.(教师板书)

【教师活动】分析例1,分析:要证明△abd≌△acd,可看这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是否对应相等.

证明:∵d是bc的中点,

∴bd=cd

在△abd和△acd中

∴△abd≌△acd().

【评析】符号“∵”表示“因为”,“∴”表示“所以”;
从例1可以看出,?证明是由题设(已知)出发,经过一步步的推理,最后推出结论(求证)正确的过程.书写中注意对应顶点要写在同一个位置上,哪个三角形先写,哪个三角形的边就先写.

(三)实践应用,合作学习

【问题思考】

已知ac=fe,bc=de,点a、d、b、f在直线上,ad=fb(如图所示),要用“边边边”证明△abc≌△fde,除了已知中的ac=fe,bc=de以外,还应该有什么条件?怎样才能得到这个条件?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巡视、引导学生,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后,再发言:“还应该有ab=fd,只要ad=fb两边都加上db即可得到ab=fd.”

【教学形式】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师生互动.

(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p8练习.

【探研时空】

如图所示,ab=df,ac=de,be=cf,bc与ef相等吗??你能找到一对全等三角形吗?说明你的理由.(bc=ef,△abc≌△dfe)

(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全等三角形性质是什么?

2.正确地判断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利用全等三角形处理问题的基础,你是怎样掌握判断对应边、对应角的方法?

3.“边边边”判定法告诉我们什么呢??(答:只要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度确定了,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完全确定了,这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1.课本p15习题11.2第1,2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七)板书设计

把黑板平均分成三份,左边部分板书“边边边”判定法,中间部分板书例题,右边部分板书练习.

(八)疑难解析

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这些根据,可以是已知条件,也可以是定义、公理、已学过的重要结论.

【篇3:教师证初中数学面试教案】

七年级(上)第一章 有理数

单元教学内容

1.本单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列举了学生熟悉的用正、负数表示的实例,?从扩充运算的角度引入负数,然后再指出可以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使学生感受到负数的引入是来自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引入正、负数概念之后,接着给出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集合及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2.通过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一条东西走向的马路旁的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引入数轴.数轴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可以把所有的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形象地表示出来,使数与形结合为一体,揭示了数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体现出以下4个方面的作用:

(1)数轴能反映出数形之间的对应关系.

(2)数轴能反映数的性质.

(3)数轴能解释数的某些概念,如相反数、绝对值、近似数.

(4)数轴可使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形象化.

3.对于相反数的概念,?从“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点分别在原点的两旁,且离开原点的距离相等”来说明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同时补充“零的相反数是零”作为相反数意义的一部分.

4.正确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是难点.

根据有理数的绝对值的两种意义,可以归纳出有理数的绝对值有如下性质:

(1)任何有理数都有唯一的绝对值.

(2)有理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即最小的绝对值是零.

(3)两个互为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a│.

(4)任何有理数都不大于它的绝对值,即│a│≥a,│a│≥-a.

(5)若│a│=│b│,则a=b,或a=-b或a=b=0.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正数、负数的实际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掌握数轴的画法,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解.

(3)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4)会利用数轴和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经过探索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体会“类比”、“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鼓励学生探索规律,并在合作交流中完善规范语言.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
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2.难点:准确理解负数、绝对值等概念.

3.关键:正确理解负数的意义和绝对值的意义.

课时划分

1.1 正数和负数 2课时

1.2 有理数 5课时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4课时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5课时

1.5 有理数的乘方 4课时

第一章有理数(复习) 2课时

1.1正数和负数

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能用正数或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过程与方法

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体会负数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正确理解负数的意义,掌握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的方法.

2.难点:正确理解负数的概念.

3.关键:创设情境,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四、课堂引入

我们知道,数是人们在实际生活和生活需要中产生,并不断扩充的.人们由记数、排序、产生数1,2,3,?;
为了表示“没有物体”、“空位”引进了数“0”,?测量和分配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为此产生了分数和小数.

在生活、生产、科研中经常遇到数的表示与数的运算的问题,例如课本第2?页至第3页中提到的四个问题,这里出现的新数:-3,-2,-2.7%在前面的实际问题中它们分别表示:零下3摄氏度,净输2球,减少2.7%.

五、讲授新课

(1)、像-3,-2,-2.7%这样的数(即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而3,2,+2.7%在问题中分别表示零上3摄氏度,净胜2球,增长2.7%,?它们与负数具有相反的意义,我们把这样的数(即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有时在正数前

11面也加上“+”(正)号,例如,+3,+2,+0.5,+,?就是3,2,0.5,,?一个数前面33

的“+”、“-”号叫做它的符号,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

(2)、中国古代用算筹(表示数的工具)进行计算,红色算筹表示正数,黑色算筹表示负数.

(3)、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数.

(4)、0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如今天气温是0℃,是指一个确定的温度;
海拔0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

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5)、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正数和负数在许多方面被广泛地应用.在地形图上表示某地高度时,需要以海平面为基准,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例如: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4m,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155m.记录账目时,通常用正数表示收入款额,负数表示支出款额.

(6)、请学生解释课本中图1.1-2,图1.1-3中的正数和负数的含义.

(7)、你能再举一些用正负数表示数量的实际例子吗?

(8)、例如,通常用正数表示汽车向东行驶的路程,用负数表示汽车向西行驶的路程;
用正数表示水位升高的高度,用负数表示水位下降的高度;
用正数表示买进东西的数量,用负数表示卖出东西的数量.

六、巩固练习

试讲教案模板初中数学

【篇1:试讲教案模板初中数学】

初中数学教师资格面试—《平行四边形》教案2015-12-21 11:23 【导读】初中数学教师资格面试—《平行四边形》教案 qq群:423128805

课题:《平行四边形》(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有关概念

(2)能根据定义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 (3)了解平行四边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证明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用平行四边形描述、观察世界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2)在进行性质探索的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3)在对性质应用的过程中,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演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探究讨论中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在性质应用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教学重点:

(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2)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探究 教学过程:

一、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活动:介绍四边形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指出长方形、正方形、梯形都是特殊的四边形。提出问题(1)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91页章前图)(2)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有怎样的从属关系? 学生活动:(1)利用章前图寻找四边形 (2)说说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设计意图】指明学习任务,理清四边形与特殊的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引出课题 二、问题探究

(1)教师活动: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庭院的竹篱笆,电动伸缩门,活动衣架等

学生活动:欣赏图片并举例结合小学已有的知识以及对图片的观察和思考,归纳: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动手根据定义画出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由现实生活入手,使学生获得平行四边形的感性认识,同时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教师活动:提出问题根据定义画一个平行四边形,观察这个四边形,除了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以 外它的边角之间还有其他的关系吗?度量一下,是否和你的猜想一致?然后深入到小组中参与活动与指导 学生活动动手画图,猜想,度量,验证,得出 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3)教师活动: 你能证明你发现的结论吗?

学生活动:小组内交流,并与前面所学知识联系,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办法是三角形全等,而四边形问题转化成三角形问题是作对角线

学生活动: 独立完成证明,一名同学板演

【设计意图】经历猜想 实践---验证的过程,从中体会亲自动手实践学到知识的乐趣,获得成功得体验在寻找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办法---三角形全等,一方面体会知识的前后连贯性,另一方面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完成证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以及严谨的学习态度

三、讲解例题,巩固练习

教师活动:例1.小明用一根36米长的绳子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场地,其中一边长16米,其它三边长多少?引导学生审题 学生活动:弄清题意,自己尝试 教师活动:示范解题过程

强调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几何表达 在 中

①ab‖cd ad‖bc ②ab=cd ad=bc ③ a= c b= d

学生活动:生练习课后习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审题,这是解题的关键,同时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训练学生能清晰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 言之有理,落笔有据 四、小结

教师提出问题:

1.通过学习,本节课你学到了那些知识?

2.在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过程中,你有那些认识? 3.在应用平行四边形性质解题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活动:交流获得的知识和得到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整理,一方面让学生理清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感受探究过程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自信心。

布置作业:教材99页第1题,第2题,第6题 板书设计: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表示: 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①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相关推荐:

上一页1 【篇2:试讲教案模板初中数学】

初一数学_试讲教案相交线 大家好,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xxx,来自xx 大学。我今天试讲的是有关相交线的内容。

说起相交线,其实咱们在座的各位同学并不陌生,生活中许许多多有关相交线事例,比如说:包头市 区里的街道,盖楼房用的塔吊,还有就是家里的窗户等等。

要想了解有关相交线的特征,那么首先由我来想大家介绍一下与相交线相关的一些角:
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他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 邻补角。(注意其中的两个条件) 特别说明:1、邻补角是具有特殊关系的两个角,是两个角互补的特例,如果两个角互为邻补角,那 么这两个角一定互补,但是互补的两个角不一定互为邻补角。

2、一个角的补角很多,但是邻补角只有两个。

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其中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 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为对顶角。(注意其中的两个条件) 特别说明:1、对顶角一定相等,且成对出现,但是相等的两个角不一定是对顶角。

垂直: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当提到线段与线段、线段与射线、线段与直线垂直时, 是指他们所在的直线相互垂直。

1、两条直线垂直是,四个角都是直角,反过来,当两条直线相交时,有一个角是直角, 那么这两条直线就垂直。

垂线:两条直线相互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他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的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距离,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特别说明:1、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垂线段的长度,而不是垂线段。垂线段是一个几何图形。而距离 是一个数量。

2、过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证明方法:
反证法:
假设直线l 与直线外一点a,过a 条直线与l垂直。

作abl,垂足为b;
作acl,垂足为c。

则ab 与ac 交于a。

又abl,acl abac “ab 与ac 交于a”与“abac”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

即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于已知直线垂直。

3、垂线段的性质:连接直线外的一点与已知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证明方法 由平行线一点向另一条线做无数个连线, 垂线的平方 垂点与连接点线段的平方根据直角三角形两短边平方和等于斜边平方 得知平行线间垂线段最短 “三线八角”的判定 所谓的 “三线八角”就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8 个角。这八个角中共有 对同位角,2对同旁内角,2 对内错角。

同位角的特征:位于截线同一方,被截两线的同侧。呈“f”型。

初中英语面试试讲教案

【篇1:初中英语面试教案万能模板】

teaching aims: knowledge aim:

students will know lin fei’s daily life and some good habits at their home. ability aim:

students will improve their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emotional aim:

after this leon students would like to learn to arrange their life and form good habit in the daily life. teaching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teaching key points:

students will understand this paage by listening and make a time line of lin fei’s life.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how to describe their own life style of the school day?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warming-up

do a survey: ask students to fill the questionnaire (with different daily activities and time point, students just need to mark the activities in their time) and invite some students to share.

step 2 pre-listening

show some pictures about lin fei’s day and ask students “what does lin fei do in a day? step 3 while-listening

play the tape recorder and ask students some question. q: what is the distance between his school and home?

play the tape recorder another time and give students some other questions to practice their listening again. q1: when should lin fei go to school?

q2: how long will it take lin fei to ride to the bus station? listen to the tape for the thi

rd time and then students should describe lin fei’s daily life in their own words.they will have 3 mines to prepare it. step 4 post-listening ask students to look their questionnaires which they fill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la and give them 5 min to make a short story of their daily life, later some students will share the stories in front of the cla.

teacher should give them a guidance of health life style. step 5 summary and homework

summarize this leon with students, and then ask them to design a new schedule of their daily life after the cla, they will share during next leon, they also need to read the new paage two times to consolidate the new knowledge. blackboard design teaching reflection

【篇2:中学英语教师证面试speaking 试讲模板】

speaking teaching( period 1: 第一课时)

开场白

good morning, everyone.my name is xxx.it’s my pleasure to stand here and show you my trial teaching.i hope you will enjoy my performance and have a great time here.now let’s get ready for cla.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xxx.at first, let’s review the words and phrases in the last cla.……

very good.now, let’s go to the reading part.please turn to page xxx.step1.lead-in

look at the picture.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yes.we can see…….then, let’s talk about xxx. step2.pre-speaking (individual work)

reading the materials on page xx, and ask me please if you having anything confused.

step3.while-speaking (pair work)

please make a dialogue with your partner using the sentences in this unit.step4.post-speaking (talk show)

everyone did a good job.now i need a pair to come here and do a role play.who wants to have a try.don’t be shy, show me your paion please. step 5.summary

that’s the useful expreions of this topic.let’s go through these points once again. step6.homework

preview the next part. 结束语

that’s all for may trial teaching.ive always dreamed to be a teacher,and if i paed the interview, i will have a chance to go further on this souls journey.thanks for your listening.

附:
listening comprehensions

1.present the students the questions before listening to the text

2.get the students to listen to the tape and then answer the questions.

【篇3:2017英语教师招考面试英语教案】

教师招考面试教案范文

——

课题:unit twolook at me look at me

教学目的:本课主要引导学生掌握英语日常用语中最常用的交际语,为学生在以后日常交际中可以自如运用简单的交际语。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情景法和视听法等外语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重点:学生学习早上(上午)问候语 good morning.及介绍人物用语 this is …

教学难点:介绍人物用语 this is …一句的发音较难,口型和发音不易到位,教师要适当提示,切不可盲目纠正发音,从而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教具准备:

1、cheng jie ,mike, wu yifan, sarah, zip, zoom 的头饰。

2、为 let’s play 准备所需要的 kitty, mickey 等卡通人物的手偶或头饰。

3、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 [unit 2 let’s talk/a] 4、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5、教师准备一个小木偶

【五年前曾创下笔试百分之百通过率,那时候华图还"小"、那时候大家都认为参加培训很"丑",今天的你还这么认为吗?】

【不是你不强,而是你的对手越来越强!而湖北华图,我们一直在努力着......】

记得咱们的group:11076`9362 【任何不以学员最终通过率及综合素质提升为根本目的的辅导和教学都是在糊说八道!!!】

教学过程:

1、热身、复习 (warm-up/revision)

(1)教师播放第一单元的歌曲 hello,师生共唱。教师边唱边用体态语示范和学生问候,并鼓励学生边唱边和戴有歌曲中人物头饰的同学打招呼。

(2)用所学打招呼用语,师生互相问候。hello/hi, what’s your name?hello/hi, i’m…

(3)让学生用自己的英语名字,自由下座位同别人打招呼并询问姓名。此时,学生可将制作的英文名卡戴在胸前。(还可戴上其它一些头饰,扮演不同人物,练习打招呼和自我介绍。)

【点评】该部分用游戏和歌曲吸引学生,将学生注意力由课外转向课堂,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课堂环境下开始新课程的学习。

2、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1)教师用木偶的形式介绍自己和朋友的姓名。

将本单元的单元双面对开情景图展现在学生面前,(熟悉的木偶剧表演现场,学生们如亲临其境一样。教师可将此项内容再现)自然形成打招呼的氛围。

(2)教师告诉学生英语的打招呼用语有很多,除hello/hi 以外,在早上或上午可用 good morning.来进行。同时教师出示表示上午的图片,或在黑板上画一个升起的太阳,并在旁边标上时间7:30和 good morning.一句。(在图案旁边板书good morning.)然后教师用学生的英文名字,以不同的身份和学生打招呼。

用hello/hi, a.和good morning, a.两种方法同时进行(a代表人名)。

(使学生了解到,这两种方法都是在打招呼,但不同点在于good morning.可用于上午或早上,hello/hi 可用于所有时间段。)

(3)师生共同观看本部分的教学课件。[unit 2 let’s talk/a]

(4)再次观看本部分课件,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件内容,并用中、英文提问,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句子练习回答this is … 。

t: who’s this? 这是谁呀? t: this is john.这是john 。

t: where are they going? 他们要去哪? t: to school.去学校。(t代表教师说)

(5)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练习let’s talk/a 。

(教师向学生打招呼:t: good morning.i’m mi wang /mr.… what’s your name? 学生回答 s: my name’s … 此时,教师主动与学生握手并说t: nice to meet you.鼓励学生回答 s: nice to meet you, too.)

(6)教师介绍卡通人物kitty, mickey并进行交流。还可用头饰或简笔画,并让学生先简单了解称谓词mi, mrs , mr。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s: good morning, mi wang. t: this is kitty. s: hi, kitty.

k: nice to meet you.

s: nice to meet you, too.k: let’s go to school.ok? s: ok!

此时强调let’s go to school.和this is kitty.两句话。提示学生let’s go to school.一句,在第一单元b 部分的let’s do 活动中的“go to school” 曾学过。教师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和结合,从 “go to school” 导入到let’s go to school.一句的理解“让我们一起去上学”。this is kitty.是介绍人物的方法,本句的发音较难,口型和发音不易到位,教师要适当提示,切不可盲目纠正发音,从而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在简笔画旁板书this is…)

(7)学生跟读并模仿let’s talk 部分的内容。(使用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8)再次观看本部分的教学课件,给学生分小组,扮演对话中的人物或其他人物,进行实际交流。教师在可鼓励学生说mi, mrs , mr (此时,学生可以运用教材中人物的头饰,也可运用其他卡通人物手偶或头饰)此处的练习也是与 let’s play 的活动相结合。

(9)学生展示练习情况。

此时,教师可给予一些小贴画儿,适当鼓励和表

扬学生的展示情况,尤其是运用多人物或运用 mi, mrs , mr …进行练习的小组。用以进一步培养学生敢于开口、勇于运用英语的习惯并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

3、趣味操练 (practice)

(1)游戏1:

玩 “击鼓传花” 的游戏。首先,将全班学生分为两大组。教师可有节奏地敲击小鼓,两组学生同时开始传花,当老师的鼓声停止时,两组各有一名学生拿到花,这时,拿到花的学生先自我介绍说hello, i’m …/hi, i’m …/good morning, i’m… ,之后再介绍一名好友说this is…没被介绍的学生向大家问好 nice to meet you.(这个游戏也可用放音乐来代替击鼓,学生可待音乐停止时起立做自我介绍、介绍他人等。)

(2)游戏2:

玩 “听声音,猜朋友”的游戏。教师请一些学生上讲台前,分别戴上cheng jie ,mike, wu yifan, sarah, zip, zoom的面具或头饰,以及 kitty, mickey 等卡通人物的手偶或头饰,其他没有上讲台的学生闭紧双眼,等待上面的学生和大家打招呼说 good morning.之后猜猜他或她是谁,说 this is cheng jie /mike/ wu yifan/ sarah/ zip/ zoom/kitty…猜对的同学为小组赢得一分。

4、课堂评价 (aement) 此环节可灵活处理,根据需要设置。

做活动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部分练习。

(1)学生看图,说说图中学生在做什么、说什么。

(2)让学生听录音做练习。

(3)再次播放录音,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一句一句地跟读并相互核对答案,最后通过给小花涂色进行自我评价。

5、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游戏:
walk to the corner

方法:(1)教师请6--8个学生上来。

(2)让他们每人选择一个头饰或面具戴上,并说出他们所戴面具的人物。this is …

(3)教师任意给每个人物指定一个角落。比如指着一个角落说:sarah ,指着另一个角落说:
zip ,分别指着其它两个角落说:
mike, zoom.

(4)学生听到老师的指令后走到与自己名字相同的地点,做在座位上的学生说:this is zoom/ sarah/ zip/ mike…

(5)角落处的学生则要与大家打招呼说:good morning! nice to meet you.

(6)教师可以不断更改人物的位置和学生继续这个游戏。

板书设计:

unit 2look at me

在黑板上出示表示上午的图片,或在黑板上画一个升起的太阳,并在旁边标上时间7:30和 good morning.一句。

在黑板的另一侧写出介绍人物的句子this is… 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化学面试试讲教案【篇1:化学试讲教案】

化学课试讲教案

第四单元课题2元素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元素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元素,原子的概念,区分元素与原子。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素概念的形成及理解。

难点:元素与原子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四、教学方法:

⑴课堂讲解,提问,总结

⑵课后探究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

老师复习提问:说明以下物质是怎样构成的?

氧气→氧分子→氧原子

水→水分子→氧原子和氢原子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分子→氧原子和碳原子

以上这些物质分子的微粒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我们把此类原子称之为氧元素。此外,把核电荷数为6的同一类原子称为碳元素;
把核电荷数为1的同一类原子称为氢元素。

请同学们给元素下定义:[学生讨论归纳]

⑴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学生讨论思考:

a、判断是否为同种元素的根据是什么?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是判断是否为同种元素的根据。

b、学习元素这个概念的目的何在?

元素是一个描述某一类原子的种类概念,在讨论物质的组成成分时,只涉及到种类的一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c、元素与原子有什么区别?

c、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幻灯片展示]

⑵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元素)

①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氧、硅、铝、铁。[幻灯片展示:教材图4-4地壳中所含各种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

②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氧、碳、氢;

③空气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氮、氧。

⑶学生讨论思考(课本p73页讨论)

反应物和生成物相比,分子、原子、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原子种类,元素种类均不变。

七、作业:

1、从本书中或者上网查找几种食品、药品的元素组成。

2、预习下节内容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

【篇2: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面试教案】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面试教案:化学式与化合价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化学式与化合价》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4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在此之前,学 生已经学习了元素以及一些物质化学式的写法,这位过渡到本课题起到了铺垫作用。为之后学习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的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整个教 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九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化学式的涵义;
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能用化学是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求化学式;
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来计算物质的组成;
能看懂某些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化学式,知道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2.用化学是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利用化合价求化学式。

3.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会应用解决问题。

二、说学情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元素的概念和物质的微观构成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数字的基本运算能力有一定的把握,这为化学式的 有关知识学习打下了基础。但学生在化学学科中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的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直观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三、说教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采用谈话法与讲解法。

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面向全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不同难度的问题,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 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习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 生学习兴趣和动机。

四、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本节课内容,我将本节课的学法确定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前面学过的一些物质的化学式引入:元素可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那么我们前面学习的氧气、二氧化碳这些由元素组成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怎样来表示呢?把教学 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习 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二)新授

1.化学式的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81页相关内容,对于化学式的定义有一个初步认识。然后以h2o为例,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该化学式的意义,教师进行指导并及时指出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并讲解,得出化学式的定义及其意义。

讲解结束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意义是否相同?为什么?并组织学生讨论符号h、2h、h2、2h2各 具有什么意义?在学生有初步认知的基础上,我进行归纳总结:化学式前面的数字与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意义不同,因为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 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该元素的原子个数。

的事项。

2.化学式的学习

学生学习了化学式,为化学价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实验测知,化合物均有固定的组成,及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如不是这个数目之比,就不能形成 稳定的化合物。在化学上,就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引导学生看课本83页 表

4-6“ 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针对表格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讨论,问题如下:

(1)化合价有几种?是哪几种?(让学生明白元素化合价有下负之分)

(2)在化合物中,氧元素通常显多少价?氢元素通常显几价?金属元素通常显什么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什么价?

(3)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多少?

(4)在单质分子里,元素的化合价为多少?

在此基础上,组织两个活动。活动一: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化合价记忆比赛,看谁记得多,记得准,评出“记忆之星”;
活动二:让学生编写能帮助记忆的的化合价韵 语、歌谣。活动结束后,展示同学们的化合价韵语、歌谣或快板。通过活动,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及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在学习了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之后,应用化合价来推求实际存在的化合物的化学式。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练习的方式完成此部分知识的学习。练习如下:根据在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已知氧元素为-2价,计算二氧化硫(so2)中硫的化合价和三氧化二砷(as2o3)中砷元素的化合价。练习结 束之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一般读作某化某,如:nacl读作氯化钠。有时还要读出化学式中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 如:co2读作二氧化碳。

3.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引导学生复习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了解相对分子质量跟相对原子质量一样,也是相对质量。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发学生讨论,从而引出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相关内容。由于计算比较简单,启发学生自己学习,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纠正错误。

在有关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教学完成之后,可让学生传看几种商品(如医药、化学试剂、洗涤剂、食品等)的标签或说明书,教给学生如何查看它们的成分、含量或纯度,并适当讲解化学试剂按纯度分级的情况。

更多教师资格证考试相关的问题请关注宏鹏教育官网。

初中历史面试试讲教案模板

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试讲教案模板

初中数学面试教案撰写模板

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初中数学教案模板

教师资格面试教案模板初中数学

推荐访问:试讲 教案 初中数学 面试 模板

热门排行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篇1我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篇1为切实提高支部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夯实党建基础,挖掘支部党建特色,创新支部党建工作做

七言绝句古诗精选【十首】

【 能力训练 导语】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篇120xx年度我校新党员发展工作已经开始。根据学校党委3月21日会议精神,今年新党员发展

统计工作如何为企业管理服务

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统计工作,在企业的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作用,它为企业的经营

乡镇创建无毒社区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以禁吸戒毒为中心,全面落实禁毒工作责

四年级我家菜园日记500字

菜园子,就是种菜的地方。种菜的时候为了防止家禽进入菜地,于是农夫用篱笆或者栅栏将菜地围起来形成的一个

哈尔移动城堡电影观后有感范本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篇1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对于加强支部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健全党的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充分发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