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党团工作 >

教师资格证幼儿试讲教案模板

| 来源:网友投稿

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

学科:八年级《数学》(上)沪科版

课题:14.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试 讲 人:张磊

试讲地点:城西小学

试讲时间:2014年5月10日

编写时间:二 零 一 四 年 四 月 二 十 三日

高校教师资格证 试讲教案

试讲人:

试讲教材:《战略管理》 教材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工作单位:

试讲时间:二○一五年六月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是 ,今天我所要讲的是“企业的一般竞争战略”, 这节课是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战略管理》第六章的内容。

一、教材内容、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一般竞争战略的讲授,这是在学习了企业战略管理基本理论之后,开始涉及竞争战略的一个关键步骤,也是企业在行业市场上开展竞争活动的纲领,学好本节课的内容有助于为后续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学生日后进行各种战略分析与选择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企业战略的具体步骤及掌握三种基本经营战略;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课的重点是一般竞争战略的的定义与形成动因,难点是区分三种基本经营战略以及使用情景。如果单从理论来讲的话,可能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可以通过引用格兰仕、如家酒店、吉列剃须刀等案例的分析,来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主动回答问题。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案例法与启发式教学,结合现实案例,通过在授课中不断设问,指导学生开动脑筋,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再加以启发引导,运用问答法,课堂讨论法等等,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六章 企业的一般竞争战略

一般战略的定义

竞争战略属于SBU层面的战略,也称事业部战略(Strategic Busine Units)。对经营单一产品的中小企业而言,其战略也是竞争战略。竞争战略主要针对企业如何在所选定的行业或事业领域与竞争对手展开有效竞争的问题。也就是主要解决竞争手段问题。它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一般竞争战略”。

竞争力大师迈克尔·波特说过:“在竞争中,企业为了建立与五种力量抗衡的有利的战略地位,并超过其他竞争者,有三种‘一般竞争战略’可供选择: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战略”。

一般竞争战略,就是无论在什么行业或什么企业都可以采用的竞争性战略。

迈克尔﹒波特把竞争战略描述为:采取进攻性或防御性行为,在产业中建立起进退有据的地位,成功地对付5种基本竞争力量,从而为公司赢得超常的投资收益。

2 基本竞争战略有三种: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

企业必须从这三种战略中选择一种,作为其主导战略。

1、要么把成本控制到比竞争者更低的程度;

2、要么在企业产品和服务中形成与众不同的特色,让顾客感觉到你提供了比其他竞争者更多的价值;

3、要么企业致力于服务于某一特定的市场细分、某一特定的产品种类或某一特定的地理范围。

第一节 成本领先战略

一、概念描述

成本领先战略又称低成本战略,是指企业的全部成本水平低于竞争对手,即在追求规模效益的基础上降低成本。

20世纪70年代由于“经验曲线”理论的流行,使成本领先战略得到了普遍应用。尽管企业对产品质量、服务以及其他方面也不可忽视,但成本领先战略的主旨是使企业的成本水平低于竞争对手。

采用成本领先战略,意味着企业可以通过其低成本地位来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从而成为行业中高水平的经营企业。

一、低成本战略的类型:

根据企业获取成本优势的方法不同,我们把成本领先战略概括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1、简化产品型成本领先战略;
就是使产品简单化,即将产品或服务中添加的花样全部取消

2、改进设计型成本领先战略

3、材料节约型成本领先战略

4、人工费用降低型成本领先战略

5、生产创新及自动化型成本领先战略

三、采用低成本战略的动因

1、形成和提高产品的进入障碍

2、增加讨价还价的能力

3、降低替代品的威胁

4、保持领先的竞争地位

四、实现成本领先战略的条件

1、产品利润空间小,价格弹性高

2、现有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非常激烈

3、短期内创新难度大

4、现有市场份额大

企业实施成本领先战略,除具备上述外部条件之外,企业本身还必须具备以下技能和资源:

(1)持续的资本投资和获得资本的途径;

(2)生产加工工艺技能;

(3)认真的劳动监督;

(4)设计容易制造的产品;

(5)低成本的分销系统。

五、企业获取成本领先的有效途径

1、扩大规模

2、控制成本驱动因素

4 (1)降低企业的人工成本

(2)降低原材料成本 (3)降低企业固定成本 3.对价值链进行改造

六、成本领先战略的风险分析

1、新进入企业的冲击

2、顾客需求的变化

3、外界环境的变化

4、差异化竞争

七、成本领先战略实施中的误区

1、重视生产成本而忽视其他活动

2、因为降低成本而忽视产品的质量

3、忽视影响成本的所有活动之间的联系

4、忽视创新

案例1:格兰仕,总成本领先战略的成功典范

格兰仕企业选择的是总成本领先的战略,价格战只不过是表现形式。格兰仕自进入微波炉行业以来,咬定青山不放松,从未游离于这一战略。为了使总成本绝对领先于竞争者,格兰仕先后卖掉年赢利上千万元的金牛型产业——羽绒厂、毛纺厂,把资金全部集中到微波炉项目上。

这也反映了格兰仕决策者的高瞻远瞩,因为中国的微波炉业起步于90年代初,在格兰仕进入微波炉的93年,整个中国的市场容量仅

5 为20多万台,此时的龙头老大蚬华内销规模为12万台,且大半市场集中在上海,连许多城市的居民也不知微波炉为何物,更不习惯于用微波炉来烹饪。即此时行业还未充分发育,主要对手也很弱,只要全力投入,就很容易在规模上把对手远远甩在后面,单机成本亦会随之远低于竞争品牌。

这导致了格兰仕的迅速崛起,93年销量为1万台,94年10万台;
95年销量达25万台,市场占有率为25.1%超过蚬华成为全国第一(蚬华为24.8%);
96年销量为60万台,市场占有率达34.7%;
97年125万台,市场占有率达49.6%;
98年总产量315万台,内销213万台,市场占有率为61.43%,而原来的老大蚬华目前年内销规模已不到15万台。

格兰仕的价格战也打得比一般企业出色,规模每上一个台阶,就大幅下调价格。格兰仕降价的特点之一是消灭游兵散勇的目标十分明确。当自己的规模达到125万台时,就把出厂价定在规模为80万台的企业的成本价以下。此时,格兰仕还有利润,而规模低于80万台的企业,多生产一台就多亏一台。除非对手能形成显著的品质技术差异,在某一较细小的利基市场获得微薄赢利,但同样的技术来源又连年亏损的对手又怎么搞出差异来。

当规模达到300万台时,格兰仕又把出厂价调到规模为200万台的企业的成本线以下,结果规模低于200万台的且技术无明显差异的企业陷入亏本的泥淖,使对手缺乏追赶上其规模的机会,在家电业创造了市场占有率达到61.43%的创举。堪称把微观经济学、管理会计

6 中的量本利分析与营销学科学结合的典范,难怪连海尔的张瑞敏都直呼“预想不到”。

格兰仕降价的特点之二是狠,价格不低则已,要低就要比别人低30%以上。营销学鼻祖菲利浦·科特勒在其营销宝典《营销管理》中谈到价格策略时,第一句话便是“没有降价二分钱不能抵消的品牌忠诚”,再说中国市场上比格兰仕更优秀的微波炉品牌少之又少,消费者也没别的品牌可忠诚的。格兰仕的绝对低价不仅令消费者趋之若鹜,同时又对竞争对手有足够的威慑力。竞争对手如果敢降,他会比你降得更狠。

格兰仕发动的价格战于国于民都十分有利。于国,格兰仕把微波炉行业的利润率降到很低点,提高了行业进入门槛,使许多想进入微波炉行业的资本失去兴趣,不战而屈人之兵,避免了重复建设和大量社会资源的浪费。至少微波炉业未出现过彩电、冰箱那样的巨额重复投资;
于民,格兰仕使微波炉平均零售价近3000元降到600多元,最便宜的仅为380多元,连一个刚工作的年轻人都能轻松买一台微波炉来享受享受。国内市场容量从93年的20多万台上升到98年的350多万台,微波炉以几何级递增速度进入千家万户

格兰仕不仅选对了战略,可贵的是始终未曾偏离这一战略,多年来几乎不做电视广告以确保总成本领先并让利于消费者,终于获得消费者的至诚回报。格兰仕今年的产销计划是500万台,明年六期工程完工后将达到1200万台,居全球第一,其地位又岂是国内年产才50万的二号选手所能撼动。这充分印证了竞争战略大师迈克尔·波特的

7 观点“只有在较长的时间内坚持一种战略而不轻易发生游离的企业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 !

案例2:福特公司成本领先的成与败

20 世纪初,一辆汽车在美国的售价大约是4700美元。这相当于一个普通人好几年的收入。在这种价格下,汽车仅仅是少数有钱人的奢侈品,是社会高级地位的象征。这时,汽车市场自然只能是一个很小的市场。亨利·福特认为,要想把汽车市场变成 一个能够创造巨大利润的市场,就必须把汽车变成普通人也买得起的消费品,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大幅降低价格是关键。也就是说,福特公司要想获得大的发展,必须设法生产出价格低得多的汽车。

1908年T型车诞生,定价只有850美元,相当于当时一个中学教师一年的收入。这背后的生产效率差异是,同时期其他公司装配出一辆汽车需要728个小时,福特仅仅需要12.5个小时,而且,随着流水线的不断改进,十几年后,这一速度提高到了惊人的每10秒钟就可以生产出一辆汽车。与此同时,福特汽车的市场价格不断下降,1910年降为780美元,1911年下降到690美元,1914年则大幅降到了360美元。最终降到了260美元。

福特公司先进的生产方式为它带来了极大的市场优势。第一年,T型车的产量达到10660辆,创下了汽车行业的纪录。到了1921年,T型车的产量已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56.6%。T型车的最终产量超过了1500万辆。福特公司也成为了美国最大的汽车公司。可以说,福特创造出了现代工业史上的奇迹。

20世纪20年代,福特公司通过限制车型及种类、采用高度自动

8 化的设备、积极实行后向一体化,以及通过严格推行低成本化措施等取得了所向无敌的成本领先地位。

然而,当许多收入高、同时已购置了一辆车的买主考虑再买第二辆车时,市场开始更偏爱具有风格的、车型有变化的、舒适的和封闭的汽车而非敞篷型的T型车。通用汽车公司看到了这种趋势,因而对开发一套完整的车型进行资本投资有所准备。而福特公司由于把被淘汰车型的生产成本降至最低而付出了巨额投资,这些投资成了一种顽固障碍,使福特公司的战略调整面临极大代价。

第二节 差异化战略

一、概念描述

差异化战略,是指将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实现特色化,使企业的产品和企业提供的服务与竞争对手有明显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的一种战略。

二、采用差异化战略的动因

1、形成进入障碍

2、给企业带来超额收益

3、降低顾客的价格敏感程度

4、防止替代品的威胁

三、差异的分类

1、思维差异——企业不随流俗,进行逆向思维,找准市场的“空白点”,并及时去填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2、功能差异——功能效用是满足消费者潜在需求或显在需求的

9 载体。企业应以产品的功能差异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差异,在两者的结合中形成、发展自己的目标顾客群。

3、质量差异——质量是产品的生命,“零缺陷”的产品质量无疑是消费者所追求的。产品质量又是具体而实在的。许多情况下,需要以质量的差异来满足顾客群的需求差异。

4、品牌差异——品牌的基本功能是辨识卖者的产品或劳务,以便同竞争者及其产品相区别。品牌是一种知识产权,更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

四、差异化战略的风险分析

1、在竞争对手的模仿和进攻下,企业不能保持差异化

2、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

3、企业形成差异化成本过高

4、差异化无法长时间地持续 案例1:农夫山泉:演绎差别化战略

10

第三节 集中战略

一、概念描述

重点集中战略也称为聚焦战略,是指企业把经营战略的重点放在一个特定的目标市场上,并为这个特定的目标市场提供特定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战略。

二、采用集中战略的动因

集中的企业由于其市场面小,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和顾客,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

集中战略可以防御行业中各种竞争力量,使企业在本行业中获得高于一般水平的收益。

采用集中战略的逻辑依据是:企业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为较窄范围的目标顾客群服务。从总体市场上看,也许集中战略并未取得成本领先或差异化优势,但是,它却能在较窄的市场范围内,取得成本方面或差异化方面的竞争优势。

两种表现形式:

成本集中战略,即企业在所处的目标市场中寻求低成本的优势;

差异化集中战略,即寻求企业在目标市场中的独特的差异化。

三、重点集中战略的实施条件

1、购买者群体之间在需求上存在显著差异,或习惯以不同方式使用产品

2、这一特定的顾客群或地区市场不是竞争者取得成功的关键因

11 素

3、目标市场在市场容量、成长速度、获利能力、竞争强度等方面都具有相对吸引力

4、企业缺乏足够的资源用于广泛的、较宽的市场面

5、行业内存在许多不同的细分市场

四、集中战略的风险

1、竞争对手采取同样的战略

2、失去了重点集中战略的基础

3、企业失去竞争优势 案例:吉列的故事

吉列刮胡刀公司数十年来都是一家经营单一产品的公司。1901年创办该公司的金.C.吉利,想把全世界组织成一家庞大的公司,每一位公民都是股东。经过6年的敲敲打打之后,他发明了刮胡刀片,很快就将之投入生产。1904年,该公司取得专利权。

吉利成功建立在以下因素上:创意、专利权、行销方法、制造刮胡刀片的机械方法,专利权的保障。吉列安全刮胡刀确实变成了一个具有非常竞争实力的公司体。到1920年,该公司的触角已经伸到全球,大约2000万人都在使用“吉列”的刮胡刀和刀片。尽管后来吉列公司也走上了多元化经营之路,但是它的经营中心还是聚集在男性剃须品上,这种战略无疑是极为成功的。

What’s the matter, Mike?

1.Knowledge object: 能够听说读写单词和短语:have a cold, have a toothache,

一、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教学目标与要求 have a fever, hurt, have a headache, have a sore throat.2.Ability object: 能够听说读句型:What’s the matter, Mike? I feel sick.I have a fever.并进行关键词的替换操练。

3.Emotional object: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teaching key point and diffcult point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是掌握单词和短语,并询问别人的身体状况。

2.难点是正确拼写单词和短语。

三、teaching aids课前准备(根据抽到的题而定)

1、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单词卡

2、教师准备本单元的挂图。 3.体温计一支

四、teaching procedure教学过程

1、Warm-up (1)最好唱首歌 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推荐使用情景导入

2、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这个部分建议略写,视自己的时间定) (1)教师出示Let’s start的教学挂图,说:Look! We have some new friends here.Who are they? What’s the matter with them?…帮助学生回答,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教师的肢体动作来帮助学生熟悉答句中的新单词和短语。

(2)播放Let’s chant的录音,重点领读句子:I have a headache.I have the flu.(3)教师出示一支体温表,说:This is a thermometer.If I have a fever, it will tell me.Let’s see Mike.Mike doesn’t feel well.He has a fever.指着Let’s learn的图片的Mike,教学“have a fever”。让学生看图片,教授单词和短语:hurt, have a cold, have a toothache, have a headache, have a sore throat.注意headache和 toothache的共同之处,帮助学生简单了解构词法。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单词。

(4)教师让学生读单词,叫到的同学,给他图片(have a fever),问他:“What’s the matter, xxx?”引导学生说:I feel sick.I have a fever.解释sick单词。用同样的方法教授句型:What’s the matter, xxx? I

.要求学生回答并做出相应的表情。可以让学生两个进行操练。

(5)“看病”游戏。

将学生分成五大组,每组选一张短语卡片。教师提问:Cold, cold, who has a cold? 如第一组选中的是have a cold,这组学生就边做动作或表情边吟唱:Cold, cold, I have a cold.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操练,各组调换卡片继续该活动。

3.summary

学生听读P14-16五遍。

复习所学单词及短语和语法、。

4、Homework

学生背诵和抄写单词和短语3遍。回家跟家人和朋友联系对话。

五、板书设计:

Unit 2 What’s the matter, Mike?

have a fever

hurt

have a cold

have a toothache

have a headache

have a sore throat

What’s the matter, Mike?

I feel……( sick,.I have a fever.)

当时我抽到的题目是这个 (一模一样)

have a fever

hurt

have a cold

have a toothache

have a headache

have a sore throat

What’s the matter, Mike?

I feel……( sick,.I have a fever.)

单位:

班别:
姓名:

Junior

Unit14 The birth of a festival

Ⅰ.Teaching aims 1.Talk about festival and customs

2.Practice expreing and supporting an opinion 3.Introduced a festival of China

Ⅱ.Knowledge aims Words: harvest, honors, ancestor, creatively, generation, purpose, faith, commercial, similar, salute, celebration…..Phrases:

hear about, so that, as well as, believe in, get together, play a trick on sb… Sentence:

1.Kwanzaa was born in 1966, when people created a new festival so that African American would be able to celebrate their history and culture.2.The African first-fruit festivals had many things in common. 3.We must do as much as we can to make our community better and more beautiful.4.Since Kwanzaa is a time for learning as well as joy, people celebrate it

2

by lighting a candle each day and discuing one of the seven principles of Kwanzaa.Grammar hear about=learnt about

hear of sb.=have a knowledge of sb.have much/great faith in sb./sth.

have little/no faith in sb./sth.keep faith with sb.

as well as+clause

do as much as sb.can do have honour to sb.=do honour to sb.(do sb.honour)

Ⅲ.Teaching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Teaching key: understand the text and using your own words to retell the text.Difficult point:how to use phrases: as well as, so that, have … in common.

IV.Teaching aids:

1) Raising question approach 2) Discuion approach

3) task-based approach

*Teaching means: use the multi-media as an aistant means in teaching.

3

Ⅳ.Teaching steps: Step 1 Lead-in

1)Have a free talk about festival in China, and then discu the question in Pre-reading on page 10.1.How does your family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 2.Why do we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 3.Do festivals help us understand our history and culture? 4.What kind of gifts and things do people buy during major festival like Christmas and the Spring Festival? 2)Show the student 3 pictures about Kwanzaa and then discu what’s the picture about ?

Step 2 Listening comprehensions

1) Present the students the questions before listening to the text.2) Get the students to listen to the tape and then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① Why did people create Kwanzaa? ② Many festival around the world are celebrated around the same time.Why do we celebrate these festivals at these times?

Step 3 Fast reading

1) Tell the students the task of reading before they read the text.

4

2) After reading then summary the main idea of this text.

Step 4 Language points

Phrases: hear about, seven-day, celebrating, get together, so that, have…in common, harvest, honour, as well as, as much as we can do, believe in, so that, keep faith with, show honour to sb., in honour of.Sentence: 1.Kwanzaa was born in 1966, when people created a new festival so that African American would be able to celebrate their history and culture.2.The African first-fruit festivals had many things in common. 3.We must do as much as we can to make our community better and more beautiful.4.Since Kwanzaa is a time for learning as well as joy, people celebrate it by lighting a candle each day and discuing one of the seven principles of Kwanzaa.

.

Step 5 Intensive reading

1) Tell the students the task of reading before they read the paage once again.2) Get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paage more carefully and then discu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 groups.

5

① compare Kwanzaa with 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In which way are they similar and in which war are they different? ② Look at the seven principle of Kwanzaa.Which one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Why? Are there any other festivals which have one or more of the same principles?

Step 6 Task—based activity 1) Ask the students act as an announcer and introduce Mid-autumn festival to the cla.2) Show some picture for the students to watch.3) Give them some key words.August, traditional, Mid-autumn festival, moon cakes, Chang E, celebrate, get together, big dinner.4) Give the students an example when neceary.

Step7 Summary

1) Go through the important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of this leon with the students once again.2) come to the screen ① To know about the brief history of the Kwanzaa.② To get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Kwanzaa.③ To master the important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6

④ To retell the text.

Step 8 Homework 1) Finish some exercises.2) Write a paage about a festival of China.3) Preview Leon15.

7

Junior

Unit14 The birth of a festival

Ⅰ.Teaching aims

1.Talk about festival and customs

2.Practice expreing and supporting an opinion 3.Introduced a festival of China

Ⅱ.Knowledge aims Words: harvest, honors, ancestor, creatively, generation, purpose, faith, commercial, similar, salute, celebration…..Phrases:

hear about, so that, as well as, believe in, get together, play a trick on sb… Sentence:

1.Kwanzaa was born in 1966, when people created a new festival so that African American would be able to celebrate their history and culture.2.The African first-fruit festivals had many things in common. 3.We must do as much as we can to make our community better and more beautiful.4.Since Kwanzaa is a time for learning as well as joy, people celebrate it by lighting a candle each day and discuing one of the seven principles of Kwanzaa.

1

Grammar hear about=learnt about

hear of sb.=have a knowledge of sb.have much/great faith in sb./sth.

have little/no faith in sb./sth.keep faith with sb.

as well as+clause

do as much as sb.can do have honour to sb.=do honour to sb.(do sb.honour)

Ⅲ.Teaching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Teaching key: understand the text and using your own words to retell the text.Difficult point:how to use phrases: as well as, so that, have … in common.

IV.Teaching aids:

1) Raising question approach 2) Discuion approach

3) task-based approach

*Teaching means: use the multi-media as an aistant means in teaching.

Ⅳ.Teaching steps: Step 1 Lead-in

2

1)Have a free talk about festival in China, and then discu the question in Pre-reading on page 10.1.How does your family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 2.Why do we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 3.Do festivals help us understand our history and culture? 4.What kind of gifts and things do people buy during major festival like Christmas and the Spring Festival? 2)Show the student 3 pictures about Kwanzaa and then discu what’s the picture about ?

Step 2 Listening comprehensions

1) Present the students the questions before listening to the text.2) Get the students to listen to the tape and then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① Why did people create Kwanzaa? ② Many festival around the world are celebrated around the same time.Why do we celebrate these festivals at these times?

Step 3 Fast reading

1) Tell the students the task of reading before they read the text.2) After reading then summary the main idea of this text.

3

Step 4 Language points

Phrases: hear about, seven-day, celebrating, get together, so that, have…in common, harvest, honour, as well as, as much as we can do, believe in, so that, keep faith with, show honour to sb., in honour of.Sentence: 1.Kwanzaa was born in 1966, when people created a new festival so that African American would be able to celebrate their history and culture.2.The African first-fruit festivals had many things in common. 3.We must do as much as we can to make our community better and more beautiful.4.Since Kwanzaa is a time for learning as well as joy, people celebrate it by lighting a candle each day and discuing one of the seven principles of Kwanzaa.

.

Step 5 Intensive reading

1) Tell the students the task of reading before they read the paage once again.2) Get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paage more carefully and then discu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 groups.① compare Kwanzaa with 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and Christmas.In which way are they similar and in which war are they different?

4

② Look at the seven principle of Kwanzaa.Which one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Why? Are there any other festivals which have one or more of the same principles?

Step 6 Task—based activity 1) Ask the students act as an announcer and introduce Mid-autumn festival to the cla.2) Show some picture for the students to watch.3) Give them some key words.August, traditional, Mid-autumn festival, moon cakes, Chang E, celebrate, get together, big dinner.4) Give the students an example when neceary.

Step7 Summary

1) Go through the important points and difficult points of this leon with the students once again.2) come to the screen ① To know about the brief history of the Kwanzaa.② To get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Kwanzaa.③ To master the important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④ To retell the text.

5

教案 一.1.2.教材分析: 使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本课的内容及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 本课在教材中共占两个页码,在版面安排上形成一个对称蝴蝶页。内容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为课程内容部分,下部分主要为参考素材部分,也是课程内容的一个步骤。课程内容部分可以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半部分是两幅中国古代山水画名作和本课的简单提示,主要起引导作用;
右半部分介绍了运用电脑图像处理软件创作“山水画”的基本步骤和几种变化形式。创作“山水画”所参照的就是沈周的《庐山高》。

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的课程,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第四学段的阶段目标设课。

本课希望学生能在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和形式美认识、理解并有一定体会的基础上,学会运用适当的电脑美术技巧,选择并利用适当的图片素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作出一幅“山水画”作品。本课其实是给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利用电脑图像处理软件中的“滤镜”功能提供一个平台,其目的在于借助电脑美术可以对多种多样的素材进行随心所欲的造型和色彩处理的功能,将自己在前面课程所学的内容结合现代化的创作手段进行综合的处理,全面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同时认识和理解传统绘画的独特创作方法结合电脑美术的特点所带来的新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

本课希望学生能在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和形式美认识、理解并有一定体会的基础上,学会运用适当的电脑美术技巧,选择并利用适当的图片素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一副“山水画”

作品。其目的在于借助电脑美术可以对多种多样的素材进行随心所欲的造型和色彩处理的功能,将自己在前面课程所学的内容结合现代化的创作手段进行综合处理,全面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

3.教学思想方法分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学会根据自己创作的需要收集和选择适当的图片素材。②学会运用电脑图像处理软件中的“滤镜”功能美术技巧,选择并利用适当的图片素材,创作出一幅“山水画”作品

2.能力目标: 学生能在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和形式美认识、理解并有一定体会的基础上, 认识利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可以对多种多样的素材进行随心所欲的造型和色彩处理的功能,将自己在前面课程所学的内容结合现代化的创作手段进行综合的处理,全面提高自己的美术素 养,同时认识和理解传统绘画的独特创作方法,及对意境和形式美的运用,结合电脑美术的特点所带来的新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

4.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成就及有关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

巩固对中国传统绘画美的认识和理解,锻炼和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在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上,运用电脑图像处理功能进行创作。

(2)难点:如何在选择素材和创作中,融入自己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如何将“滤镜”功能进行合理组合使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演示法、比较法等………..、多媒体电脑网络教学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photoshop软件 五.学具准备

提前向学生布置作业:结合自己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寻找图片素材,进行创作构思。

六.教学过程

㈠组织教学。

1、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素材。

2、筛选图片(对已选素材进行汇总,特别需要结合自己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进行色彩、造型方面调整)

㈡导入新课 教室里响着古琴曲

在悠扬的古琴声中,让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用电脑画山水画》.国画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一提起国画,人们就立刻会想起独有情趣的花鸟小品,或是细致典雅的工笔画,或是气势磅礴的写意山水画.通过同学们下去对山水画资料的查找,相信同学们对中国传统绘画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下面让我们一起再来回味一下.

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编写指导

我们知道,在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环节中,在20分钟的时间里,要写一份完整的教学详案,并预留几分钟的熟悉教案的时间,对绝大部分的考生来说,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一般建议考生写一篇教学简案。

那么,如何在20分钟的时间内写一份内容详实又方便考生理清思路的教学简案,就成了摆在大多数考生面前的问题。

片段教学的概念

教师资格考试面试中的试讲环节一般采取的是片段教学,所谓片段教学就是相对于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而言。

一般说来,截取某节课的某个局部的教学内容,让考生进行教学,时间大致限定在十分钟。也就是说,片段教学只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断面,考生通过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来表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片段教学除了内容少、时间短之外,与一篇课文、一节课的准备和教学并没有什么区别,它是一篇课文、一节课的浓缩。

无论抽取到的教学片段是哪一部分,一篇完整的教学简案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

(一)教学课题;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

(四)教学难点;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一、教学简案中几个重点内容的设计

(一)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即预期学生身心各方面发生的变化。它主要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部分。

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主要有:

(1)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总目标和对本课的教学要求;

(2)本节本框的具体教学内容;

(3)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以往学生学习本课的实际情况。

(二)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三)教学重点是指教学内容中最基本、最主要的部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

(四)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知识体系的关节点、确定教学重点的依据是:

(1)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的知识体系,即在整课或整个单元甚至全书中起重要作用的那部分知识。

(2)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

(3)社会生活实际。

(三)设计教学过程

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复杂过程,应该有合理的程序和步骤。在备课时,要考虑好本部分内容分为几个环节,每个环节安排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花多少时间,板书什么内容,提什么问题,怎样处理重点和难点问题,各个环节应该如何过渡衔接等问题。教学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1)新课导入;
(2)新课讲授;
(3)巩固提高;
(4)小结作业。

(四)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根据教学需要在黑板上以文字或其他符号传递教学信息的形式。一般而言,板面是由正板面和副板面两部分组成,正板占板面的3/4,副板占板面的1/4,正板书的内容一般是稳定不变的,副板的内容则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随时改变书写内容。在书写姿势上,一定不能“上提式”或“下蹲式”,因为它有碍于考生的形象。进行板书设计时,一定要注意板书的形象性、直观性、条理性、间接性。板书的类型主要有:问答型、提高型、要点型、图表型。考生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选择恰当的板书类型。

提示大家,考生们经常忽略的复习环节就是教案,虽然是写教案,但是详细的授课思路,不同课型的授课要点一定需要参考详细教案,教案写的简单,不代表你的思路也简单,所有的思路你都是为了试讲的方法在做准备,思路清晰,思路广,方法多,才能在试讲的环节中,把具体怎么教的方法拓展出来,环环相扣的,教案的思路是写给自己的,思路清不清晰,关系到你试讲顺不顺畅,切记教案写一套,讲的又一套。

2014年教师资格证试讲流程

(7月1日贵州省毕节地区XX县,本人试讲科目为高中英语)

1.分组提前一周在当地教育局网站上发布了试讲时间地点(没有按学科和学段分,我们那天下午的有化学,数学,英语,计算机等科目,初中高中都有,所以不管试讲的是哪个学科,评委老师都是相同的20多人,并不是专门某个学科的老师。

2.抽签7月1日下午1点45进入备考室签到,开始抽签,即试讲的顺序,再抽自己讲课的内容。试讲的内容是自带一本高一下的教材,比如这本教材共有10章,那就给你10张标有1-10的纸条,抽到哪个数字就讲哪章,再看这章有多少节,比如有3节,又抽1-3抽到哪节讲哪节。本人去借高一的英语书,结果共有4本,老师说随便哪本都可以,而且英语只分单元,就只抽了单元数,然后任意讲其中的一部分。(本人还是作了点弊,因为对第五单元比较熟悉,在老师打乱抽签纸条顺序的时候死盯着5那张纸条,无论她怎么倒腾就是死盯着那张,然后就如意的抽到了,记忆力可以,哈哈哈哈!)

3.备课抽完讲课内容之后就是45分钟的备课时间,包括写教案。发了两张信笺纸,但重点一定不要放在写教案上,因为那个不影响打分,随便拟个大纲意思下就可以了,千万不要把45分钟都用来埋头写。还是多花点心思想想在讲台上该讲些什么。

4.讲课上一名同学讲完后会到备课室通知下一位,自信满满的上台(扫视一眼台下,老师们都坐得挺乖的嘛,现在这个台子是我的了,你们就被我拿下吧!哈哈哈)报上顺序及试讲科目,无须自我介绍,像一个真正的老师去上课吧。引入课题,开始板书,才写了两个单词就有老师说你不用写了,太费时,直接讲。讲了两分钟提了一个问,随便抓了一个女老师来回答,英语磕磕巴巴不是很流利,但也勉强不算冷场,又继续讲不到半分钟,这个女老师又用磕磕巴巴的英文问我绝不觉得自己的上课方法太死板,我说接下来会安排小组讨论活动,又接着讲了一分钟左右这个女老师就说把你的教案交了就可以结束了。我有些吃惊,交了教案就赶紧出来叫下一位同学,前后不过三四分钟,心想是不是我表现太差了他们很不满意才这么快,准备看看下一位会讲多久。谁知下一位进去大概

8、9分钟才出来。 别人给我分析,要么表现极好,要么极差!

5.皆大欢喜 3天后怀着忐忑的心情打开教育局公布的名单,Congratulations! Paed!

教师资格证试讲环节

一、具体流程

具体来说试讲一般是这样进行的:首先在网上报名,然后去现场确认。试讲一般是自己提前准备一课时的教案拿到考场,考试一般采取抽签方式,抽到哪个章节就现场写教案。接下来就是讲课,学会把如何上好该节课的思路或安排说出来,考察考生如何把握这节课的重难点。讲完之后是现场答辩,通过了就可以放心了。

二、教学内容

试讲所选的教学内容对于没有教学经验初上讲台的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教学经验的积累也是很有帮助的,而教学内容的选择有自主选题和特定题目两种。下面将就这两种选择教学内容的不同方法进行分析。

第一种∶自主选题。对于初次准备讲课的人员,可以选择自己较为熟悉或者相对比较容易讲授的教学内容。由于很少有过教学经验,在最初走上讲台时,难免会有紧张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语速不稳定、语言表达不连贯、甚至出现忘记所要讲述的知识点等状况。如果所选择是自己非常熟悉或者是相对简单的教学内容,就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克服上述问题。当然,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但对于需要积累教学经验的试讲人员来说,自主选择对适合于自己讲解的教学内容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二种∶特定题目。在实际的试讲教学中,不可能都让面试人员选择自己所愿意讲授的教学内容。所以,在准备试讲的过程中,尽量多备些教案,或者尝试不同类型的教法教学,以提升应对特定题目试讲的能力。虽然准备多种多样的试讲方式会遇到更多的问题,但随之而来的也应该是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教学绎验。

三、备课

充分而完整的备课是讲好一节课的必备的前提,在任何一个教师走上讲台讲授教学内容之前,都必须有充分的准备,对于试讲时的面试人员更是如此。所谓备课,主要是指掌握教学内容,领会编者意图,确定目的要求,选择教学方法。显然,深入钻研教材是提高备课质量的核心。关于备课,重点要从列大纲、搜集素材、详写教案、试做实验、再次完善教案、细写讲稿六个方面进行分析。

四、试讲技巧

讲课前面所做的选题以及备课当然都是为了讲课而准备的,整个讲课过程所应注意的有∶导入技巧,重难点及详略的把握,各知识点间的过渡,板书内容及字体大小,课堂小结,教师的语言、语速、语气及语调等。那么在这些部分中,面试人员应该学会掌握导入技巧、重难点及详略的把握、各知识点间的过渡、板书内容及字体大小和教师的语言、语速、语气及语调等等问题。

五、结课

一节课下来,评委们有些疲倦,对最后期待往往比较高,因此,试讲人员要特别重视,寻找新颖合理的结束形式完成最后的结课,设计一段精彩的试讲的结尾会给评委留下良好的印象。建议从总结教学和设计告别语两方面入手。

自我介绍: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_____号考生。

说课: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____________》。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出自______________出版社出版的高中《________》第__册第__章第__节。

1、本节课分____个部分内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节课贯穿了______以后的整个教学,是学生进一步顺利、快捷操作____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这条基本上通用)

3、本节课联系了________和_________,在以后学习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4、本节课是在学习______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___________的关键。

(以上4条,灵活运用,不用全部说上就行。可以参考序言中的句子,主要是说学习本节课的意义。)接下来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2、

能力目标;

1、通过讲练结合,培养学生处理____、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分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分工合作的能力。

3、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2、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对学习计算机的热情。 当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并且了解了教学目标之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难点:

(对于重点、难点,依然是说出本节课的内容就行,可以参考本节课的题目和各部分的标题)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呢?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

1、范例、结合引导探索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3、采用类比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从而体验到独立获取知识的喜悦感。

4、通过“教”“学”“放”“收”突破重点和难点。

(根据需要任意选取教法。2-3个就行。根据时间自行安排。) 教学相长,本节课我所采用的学法主要有两个。

学法:

1、主动学习法:举出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能力。

2、反馈补救法:在练习中,注意观察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优扶差,满足不同。

最后我们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本节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所需教具是教师机---学生机、投影仪、黑板、等。

我将本节课分为三个部分。

用约5分钟时间进行导入部分,主要是复习和引入新课。

用约20分钟时间进行正体部分。主要是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完成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部分的学习。

最后,用约5分钟的时间进行尾声部分,主要是小结和作业。

或者说是,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以及布置作业。

1、关于讲练结合,如果是理论课,练就表示做习题,如果是操作课,就表示上机实际操作

2、我是按一节课40分钟分配,待考证。

3、大概模式是这样的,你根据时间要求自行取舍吧。

4、声音一定要大,语速不能太快。对于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表示你说课流程的词汇要突出。但是,不要板书,浪费时间。

5、注意,偶尔要看一下评委,眼神交流。

最后要说“说课完毕”

对于试讲,引出这节课,之后顺手把本节课的题目写黑板上。要用力写清楚。

如果觉得整节课讲不完,你可以说我今天主要讲____几部分。因为没有学生,所以讲的不要太散,要有思路.如果能显出你跟学生交流的过程就显一次,不然的话,就直接讲自己的。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幼儿大班《找位置》

试讲教案

教学名称:大班数学活动“找位置”

教学目标:

1、让幼儿在熟练掌握序数的基础上,能够用第几排、第几列说出物体的准确位置,并依据所给的排列序数,在平面、空间上找出相应的位置。

2、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及空间感知能力,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应用序数知识。

教学重点:使幼儿能够用排和列(第几排第几列)说出物体的准确位置。

教学难点:在平面、空间上根据所给的排列序数,找出相应的位置。

教学准备:

知识准备:手指游戏“手指上课”

物质准备:操作表格1张/人,门票1张/人,彩笔1支/人,故事图片5张,熊图片1张,方格图片1张,幼儿坐3排,并在每排小椅子背面贴上按顺序排列的座位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手指游戏:
手指上课

大门开开进不来

小门开开进不来

前门开开进不来

后门开开进不来

中门开开老师走进来

全体集合,稍息,立正

小朋友们好!

老师好!

2、故事导入主题:

教师:昨天老师看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故事,今天老师就讲给小朋友们听,故事的名字叫《找萝卜》。(出示前4张图片)(后面附故事)

3、根据故事内容提问,引入主题:

(1)故事听完了,小朋友们,小兔多多为什么没有找到长虫子的萝卜?(兔爸爸没有说出萝卜的准确位置)兔爸爸是怎样说的呢?

(2)通过听这个故事,老师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日常生活中,说出一个物体的准确位置很重要,它可以减少很多麻烦。那么,有没有小朋友告诉我,你现在的位置?你坐在什么地方?

(3)小朋友都说出了自己的位置,可是怎样才能让不认识你的人听了你的话后一眼就找到你,那该怎么说呢?今天,老师就教小朋友怎样说出自己的准确位置。

(二)学习找位置

1、我们小朋友一共坐了几排?(3排)

2、如果从前向后数,这是第一排,第二排,„„请你告诉我,你坐在第几排?如果反过来说,从后向前数,这是第一排,第二排,„„你坐在第几排?

3、我们小朋友一共坐了3排,那么在同一排中,如果我们从左向右(教师和幼儿同一方向,让幼儿伸出左手感知左,教师则平伸双手),这是第一位,第二位,„„请你想一想,在你的那一排,你坐在从左向右数的第几位?

4、现在问题的难度提高了,听好了,你坐在从前向后数的第几排?从左向右数的第几位?

5、小朋友都说出了自己的准确位置,那么你能不能说一说你的好朋友的位置呢?她坐在从前向后数的第几排?由左向右数的第几位?(要求幼儿不允许说出好朋友的名字,只能说出位置,让幼儿猜猜是谁,并且被说到的小朋友向大家挥一挥手)

6、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可是我们班还有一个小动物在为找那个长虫子的萝卜而着急呢,它是谁呀?(小兔多多)让我们来帮小兔多多找一找那个长虫子的萝卜好吗?

7、提出问题:“谁能告诉我,长虫子的萝卜是什么样子的?(叶子发黄、长得小而且颜色浅,让幼儿在图片上指出长虫子的萝卜)但是我们得告诉小兔多多这个萝卜的准确位置,我们从上向下看,这是第一排,第二排,„„从左向右看,这是第一个坑,第二个坑,„„请你说一说,长虫子的萝卜在第几排第几个坑里呢?”让我们一起来告诉小兔多多„„

8、小兔多多按照我们的答案去找萝卜会找到吗?(出示图5)

小兔:啊,找到了,小朋友谢谢你们啊!

(三)练习找位置

1、对号入座

(1)为了感谢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小兔多多给我们每人送来了一张门票,请小朋友们参加智力竞赛,小朋友们敢不敢去?

(2) 请幼儿根据门票上的号找座位

•确定方位:“赛场位置的排列是这样的:排:从前向后数;位:从左向右数。大家一定要记住呀!”

•幼儿找座位。要求:静悄悄入场,可以帮助他人。

2、智力竞赛

(1)智力竞赛开始了,比什么呢?请看黑板。

•黑板上有什么?(有许多花格子,每个花格子里都有不同的图案)

•规则:竞赛的规则很简单,在这个花格子后面藏着一个小动物,我们只要回答出它提出的三个问题,就可以顺利闯关,而且每答对一道题我们就会看到它的一部分,直到最后揭开它的真面目,小朋友们,有没有信心?

(2) 竞赛开始:Are you ready?

第一个问题:请听第一题。在这个花格子里,有一个平面几何图形,这个平面几何图形有四条边、四个角,两组对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请告诉我,一,它是什么图形?优路教育二,在从上向下数第几排,从左向右数第几个格子里?

教师:对了,是长方形,这位于从上向下数第二排,从左向右数第一个格子。小朋友们,谁来揭开这个花格子,看看能否看到它是谁?我们继续努力,一定要看看它是谁!

第二个问题:我这里有一个谜语:黑,黑不过它,白,白不过它,臭,臭不过它,香,香不过它。仔细听问题:一,谜底是什么?二,从上向下数、由左向右数,请说出它的准确位置。

教师:恭喜你们答对了,是小猪,它位于从上向下数第一排,从左向右数第四个格子。谁来揭开这个花格子?这个小动物真小气,一点儿也没有露出来。听下一道题,还有最后一道题,我们就胜利了,加油啊!

第三个问题:这一道题有一点点难度:有一个两位数,它的个位上的数是6,十位上的数是1。请听好我的问题:一,这个数是多少?二,请你从上向下数、由左向右数,说出这个数的准确位置。

教师:这个数是16,它位于从上向下数第三排,从左向右数第二个格子。谁来揭开这个花格子?又露出了一点点。

我们答对了全部的题,可是这个小动物只让我们看到了很少的一部分,你们猜猜,他是谁呢?让我们来看看它的真面目。(揭开表格,露出后面的小熊)

3、送礼物

(1)导语: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图片上这只小熊吗?它是怎样的一只小熊?小熊来到我们班级,让我们一起送它一些礼物!但是礼物不能乱放,我们要按照一定的要求把礼物放到指定的位置,而且礼物送完后,还有惊喜等着大家。

(2)提出要求:在每个小朋友的椅子下面都有一张带格子的纸,还有一支笔,请按照我的要求在指定的格子里画上礼物。

(3)幼儿操作:(先让幼儿感知纸的上、下、左、右方位)

导语:因为小熊太胖了,我们让它多吃些水果吧。

•请你在从上向下数第二排、从左向右数的第二个格子和第四个格子里分别画上一个樱桃;

•请你在从上向下数第三排、从左向右数的第三个格子里画一个桃子;

•请你在从下向上数第四排、从左向右数的第一个和第四个格子里分别画一个香蕉;

•请你在从下向上数第三排、从左向右数的第一和第五个格子里分别画一瓣桔子;

•请你在从上向下数第四排、从左向右数的第三个格子里画一块切好的西瓜(弧形)。

注:在幼儿操作时,教师可随时提问所送食物的准确位置,以巩固所学知识。

然后,让幼儿说一说画得像什么?并让幼儿发挥想象,画出完整的形象作为小熊的伙伴。

最后,让幼儿在自己的作品上写上名字,将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全体幼儿欣赏,并请个别幼儿说一说画的是什么?

(四)延伸活动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说出自己和他人的准确位置,还能够按照一定要求找位置,小朋友们,你们真棒,一会儿老师带你们到户外走一走,看一看我们大一班教室的窗户在我们幼儿园大楼的什么位置。

好!手指集合:

稍息,全体报数,12345678910

稍息,立正,齐步走,121,121,„„立定,12

稍息,2号出列,齐步走,121,121,„„立定,12

2号归队,全体注意,立正

稍息,立正,跑步走,121,121,„„立定,1234

稍息,6号出列,跑步走,121,121,„„立定,1234

6号归队,全体注意,立正,稍息

小朋友们再见!

老师再见!

解散„„

2016年上半年幼儿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

2016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已经在5月21-22日结束,小编在此特意整理了有关幼儿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真题,请考生做一个准备,好在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中取得好成绩。

1、第一个三角形的世界

第二个猫和老鼠(游戏小老鼠上灯台)并回答问题,这个游戏能让幼儿获得什么经验?

答辩你的重难点是什么?评价一下你的试讲。

2、元宵节教室抢画布置,表现儿童的情感,现场做一幅画。

3、故事《礼物》。模拟表演后半一部分故事情节。

4、音乐《小鸭回家》。

要求:能够连贯性的演唱歌曲并弹奏;
能够符合4-5岁幼儿的接受能力,并让他们接受歌曲。

5、体育游戏:勇敢的小兔子!

6、一群小兔子在拔萝卜,突然来了一只大灰狼,小兔子们赶紧夹着萝卜跳回家。要求幼儿用腿夹萝卜,场地布置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要求10分钟内完成。

7、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想表演《喜羊羊与灰太狼》,但是不知道如何表演?请指导表演。面试时间共10分钟,展示才艺3分钟,讲故事7分钟。

8、教会幼儿数1~30的数。

9、题目:下雪啦

要求:故事中黑体字部分要求进行肢体表演;
要求普通话流畅自然。

10、绘画主题:植物面具

11、做劳动教具的模仿操

12、游戏:小兔乖乖。

要求:1做出狼敲门和小兔开关门的动作。2动作示范,讲清楚动作要求第二个:我们的环境,要求配画

13、儿歌《小蚂蚁》配插图

14、绘画:我的爸爸要求:通过绘画表现出对爸爸的爱。

15、快乐的儿童节装饰画模仿操:模仿四种幼儿生活能力,如刷牙

16、诗歌插画《雨花》:雨花是会叫的花,雨花是不会开的花,长在雨伞上,长在水面上,长在爱玩水的小弟弟头上……

17、弹唱《小鸟》

18、幼儿故事:动物职业介绍所

19、弹唱《小鼓》

20、幼儿故事:《美丽的花环》:要求提问幼儿两个问题。

21、绘画:清洁工人。

22、故事:《福气猫》

要求:教师模拟给幼儿讲故事,讲故事中回答幼儿对故事的什么最兴奋,故事哪里最难以理解。

申请高校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

试讲人:

试讲内容: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

1 工作单位:

试讲时间:

第五章 声调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声调的相关内容 2.准确掌握普通话的声调和声调的辨正

3.不同方言区学生进一步了解方言与普通话的声调区别 【教学重点】:

1.了解声调的作用和调值、调类 2.五度标记法 【教学难点】:
1.声调的辨正

2.方言区学生准确掌握调值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示范,互动练习。

【讲授课时】:
15分钟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互动提问:

2 问题1:您来自哪里?

问题2:掌握几门外语(发音)?这些语言固定字或词有固定字调吗?

世界上许多语言是没有声调的,目前明确的只有汉藏语系的语言有声调。在中古汉语就有四个声调,隋代《切韵》(qiē yùn)一书为我们提供了完整而确切的资料。至于上古汉语有没有声调,如果有的话,有几个声调,由于文献不足,比较难以确定。声调这也是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重要特征。

汉语普通话讲究的是声、韵、调的完美结合和灵活掌握,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掌握普通话不仅要会说,还要说得准确、说得清晰、说得动听。声调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我们今天要一起进行学习和实践。

二、教学过程

(一)声调的定义和作用 1.什么是声调

声调就是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

要注意的是声调的音高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相对音高是用比较的方法确定的同一基调上的音高变化形式和幅度,也就是说声调高低升降的比例关系则是固定的。

2、声调的作用

(1)一个音节或同样的两个音节,由于声调不同就完全可以表示两种甚至更多的意思。普通话中音节大概是400多个,声调在区别语意方面尤显重要。

3 (2)汉字因为有了抑扬顿挫的声调变化,汉语的音韵美才得以体现和发挥,才能充分地用来表达情感。(众里寻她千百度,幕然回首她在灯火阑珊处)

(3)声调还可以用来调节气息,纯正字音。可以通过对两字词及四字词的夸张练习来体会气息的运动,使字音准确、响亮。(王菲改名)

(实例2)电台工作中的实际事例

(二)调类和调值(五度标记法)

调类:即声调的分类。普通话里有四种基本的调类,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是根据古汉语“平、上、去、入”的名称沿用下来的

当前最公认的七大方言区是:官话方言(又称北方方言)区,吴语区,湘语区,赣语区,粤语区,闽语区、客家话区。

北方方言一般以 4个声调为多,少数5个声调,西北有的地方少至3个。长江以南保持 4个声调,其余各方言的声调都在5个以上:湘方言5~6个,吴方言一般7~8 个(只有上海是 5个),客家方言、赣方言都是 6个,闽方言7~8个,粤方言8~10 个。

来自不同方言区的学生准确规范的掌握普通话四个调类,是讲好普通话的重要基础。以四川话为例,除了调类不同,各方言区之间调值也有很大区别。

问题3:您觉得外国人说中国话最难的是什么?(请学生模仿)

4 (实例1)大部分外国人在学习汉语普通话的过程中最难掌握的就是声调。这不是说外国话就没有调子,主要因为他们的语音系统中不太会出现用声调区别语意的现象。所以在外国友人的眼里有时候“同窗”和“同床”也许没什么区别,“答辩”和“大便”也许是一回事。

调值:声调的实际读法,即声调高低升降的具体变化。

调值有五度:低(1度)-半低(2度)-中(3度)-半高(4度)-高(5度)。一般采用赵元任先生的“五度标记法”来表示。(图解)

如果以12345来表示相对音高从低到高的五个等级,那么阴平是一个高平调,调形为[55];
阳平是一个高升调,调形为[35];
上声是一个降升调,调形为[214];
去声是一个全降调,调形为[51]。发高音时,声带相对紧张;
发低音时,声带相对松弛。其中上声的音长在四个声调中最长,去声则是最短。

1、阴平 念高平,用五度标记法来表示,就是从5到5,写作55。声带绷到最紧,始终无明显变化,保持音高。例如:

青春光辉 春天花开 公司通知 新屋出租

2、阳平 念高升(或说中升),起音比阴平稍低,然后升到高。用五度标记法表示,就是从3升到5,写作35。声带从不松不紧开始,逐步绷紧,直到最紧,声音从不低不高到最高。例如:

人民银行 连年和平 农民犁田 圆形循环

5

3、上(shǎng)声 念降升,起音半低,先降后升,用五度标记法表示,是从2降到1再升到4,写作214。声带从略微有些紧张开始,立刻松弛下来,稍稍延长,然后迅速绷紧,但没有绷到最紧。例如:

彼此理解 理想美满 永远友好 管理很好

4、去声 念高降(或称全降),起音高,接着往下滑,用五度标记法表示,是从5降到1,写作51。声带从紧开始到完全松弛为止,声音从高到低,音长是最短的。例如:

下次注意 世界教育 报告胜利 创造利润

总之,普通话的声调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平、二升、三曲、四降”,调型差别较大,不易混淆

课后练习:
1.绕口令

2.试用同声调字词造句

6

上海华图

2015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小学数学教案范文

2015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范文-小学数学,上海华图本文分享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数学教案:《有趣的拼搭》

有趣的拼搭

(小班教学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P28—29有趣的拼搭 教学目标

1、通过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球、圆柱,感知这四种形体的特征。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3、通过小组形式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师:在“认物体”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4个好朋友,它们分别是:(教师出示模具,学生说出它的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引入

师:今天,我们要通过活动继续研究这些形体,看看它们有什么特征。

全班分为4组进行活动,每组选一种形体作为本组的代表。哪个小组爱动脑、合作好,就从老师的智慧袋里摸出代表这组的一个形体,记一分,最后比一比哪组得分最多。

上海华图

●这里将教材中“摸一摸”这一教学环节贯穿于整节课中,在学生发言或小组活动评价后都可以进行摸一摸,增强了教学的整体性。在“摸一摸”这一环节中,学生要将习得的形体表象与手中能触摸到的形体进行一一对应,才能将所需要摸的一种形体从众多形体中挑选出来,因此一个学生虽然只摸一种形体,事实上对四种形体都进行了识别。

二、活动安排

1、滚一滚

师:老师这儿有个滚板,如果让这4种形体同时从上滚下来,小朋友们猜猜看,哪个会滚得快些?哪个会滚得慢些?

不管学生预想的是什么样的结果,教师先不给予评价,让各小组进行活动,学生通过滚一滚、看一看可以发现:球和圆柱滚得快一些,长方体、正方体滚不起来,只能从滚板上慢慢滑下来。

再让学生通过讨论、思考,说一说为什么球和圆柱滚得比较快,而长方体、正方体却不行呢?

●通过滚一滚这一活动,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曲面与平面的不同:曲面可以滚动,而平面却不可以。从而感知了球、圆柱与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2、堆一堆

发给每组10个相同的形体,堆一堆,看哪组堆得稳、堆得好。

活动后,对堆的结果进行评讲:正方体组与长方体组堆得比较顺利,而圆柱组与小球组未能堆成功。

师:正方体组与长方体组堆得好,而圆柱组与小球组堆得不好,所以我们要给正方体、长方体组各加一分,同意吗?

上海华图

这时会立即引起学生的思辩:圆柱组与小球组之所以没能堆好,不是小组合作得不好,而是材料本身的特点决定的。

●教师用这种方式很自然引导学生在思考:为什么长方体、正方体能堆得好,而球与圆柱不容易堆得好,从而体会到曲面的不稳定性与平面的稳定性这一特征。

再让小球组、圆柱组分别与长方体组、正方体组交换材料,再次进行活动体验。

3、说一说

通过滚一滚、堆一堆的活动,学生已初步感知了四种形体的特点,再让学生说说这四种形体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得到了运用。

如:汽车轮子的形状近似圆柱,为什么不把轮子做成正方体呢?盖房子的砖头是长方体的,为什么不做成球的形状呢?……

●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可以加强学生对各种形体特征的认识,并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是数学。

4、猜一猜

让这四种形体中的一种从窗口中露出它的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这会是哪种形体,如图:
(长方体)(正方体或长方体) (圆柱)(圆柱)

●这样的练习不做统一要求,目前,学生是通过完整的观察来识别形体,而这里是通过局部的观察识别形体。一部分学生有困难是正常的,但大部分学生可以进行正确的判断。对于第2种情况,如果学生认为可能是正方体,也有可能是长方体,要给予表扬。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体现了分层次教学的思想。

5、搭一搭

上海华图

学生分小组搭一搭,比比哪组搭的快搭得好。评讲时,可以让学生说说选择积木的理由。如房子为什么选择长方体或正方体,车轮为什么选择圆柱体等等。

6、数一数 如图P29数一数。

这三幅图的出现是按由易—难的层次安排的。在数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数,如从左往右,从上到下地数。

三、课堂小结

统计各组得分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综合性评价:
是否有很好的合作意识;

是否敢于与老师进行辩论;

是否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

课前准备

1、4快滚板,4套积木;

2、完全一样的长方体积木、正方体木快、乒乓球、圆柱各10个;

3、4种形体模具;

4、准备一个智慧袋,里面装有4种形体各10个;

5、一个挖空的木版;

上海华图

http://www.dawendou.com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语文试讲《恐龙》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 教学重难点: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说出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及其特点,领悟课文是怎样把它们的特点给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是一种曾经是地球的主人,但今天已不复存在的爬行动物,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2、这篇课文是以这种动物的名称为题的。当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会读田字格前面的生字。

(3)并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指导观察字形,弄清每个生字的结构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然后让学生有重点的书写。

(3)指名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4)齐读生字词语。

3、各自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5、理清层次

(1)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2)给文章分段。

第一段(1节)交代了恐龙的生活年代、生活环境的优越、活动范围广、数量多。

第二段(2——5节)介绍了恐龙以及近亲的种类和生活习性。

第三段(6节)恐龙消失了,但其原因至今还是一个谜。

6、师总结:恐龙是两亿年以前地球的主人,属爬行动物,它们与神话传说的“龙“无关。恐龙的种类繁多,一般体大个小,生活在陆地或者水中。约在6000千年前消失了。文章直截了当地以“恐龙”为题,既可突出文章描写的对象,又可引发对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导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说一说,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抓住“两亿年”、“大片大片”、“密密”、“到处漫游”、“遍及整个世界”等词语来感悟恐龙生活年代之久远,生活条件之优越,活动范围之广及数量之多。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齐读。

http://www.dawendou.com

四、布置作业

1、出示生字。

2、讲解生字要领。

3、学生描红。

来源:中师教育 www.dawendou.com

模块一

资金时间价值

一、资金时间价值计算方法

资金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周转使用过程中,随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价值增量。资金时间价值计算方法分有单利和复利两种。

1.单利

单利是只对本金计息,对利息不计息。

2.复利

复利是不只是对本金计息,对利息也计息。

二、资金时间价值计算的复利公式

(一)终值

现值终值(已知现值求终值):现在一次性支付(或收取)一定数额的资金,经过若干计息期后可获得(或支付)的本利和。已知现值求将来值,现值终值的计算公式:

F=P×(1+r)n

(二)现值

现值,即现在的价值,指发生在现在时点的资金价值。

把终值按适当的折现率折算成现值的过程称为折现。

终值现值(已知终值求现值),已知将来值折算成现值,其计算公式:
Fn(1r)P=

(三)年金

1.年金终值(已知年金求终值) 年金终值是一定时期内每期末等额收付款项,n期末的复利终值之和。其计算公式为:

(1r)n1rF=A

2.终值年金(已知终值求年金)

终值年金是指为了在第n期末一次性收取(或支出)一笔款项,现在需在每期期末等额投入(或存入)的金额。

rn(1r)1 A=F3.年金现值(已知年金求现值)

年金现值是指为在每期末收取(或支出)等额款项,现在需一次性投入(或存入)的金额。其计算公式为:

(1r)n1nP=Ar(1r)

4.现值年金(已知现值求年金)

现值年金是指现在一次性投入(或存入)一定的金额,则在每期末等额收取(或支出)等额款项的数额。其计算公式为:

r(1r)nn(1r)1 A=P

模块二

收益法

一、收益法的基本含义

所谓收益是指一定期限内收入超过费用的部分。收益法是指通过估测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来判断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方法的总称。

二、收益法的基本前提

(1)被评估资产的未来预期收益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衡量。

(2)资产拥有者获得预期收益所承担的风险也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衡量。

(3)被评估资产预期获利年限可以预测。

三、收益法的基本程序

(1)收益预测。

(2)确定折现率或本金化率。

(3)用折现率或资本化率将评估对象未来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

(4)分析确定评估结果。

四、收益法中的基本参数的确定

1.收益额 2.折现率 3.收益期限

五、收益法的主要技术方法

(一)预期纯收益不变

1.预期纯收益不变,收益永续,未来收益年金化

如果评估对象的预期收益可永续,且预期纯收益不变,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预测其年收益,然后对其年收益进行本金化处理,即可确定评估值。在资本化率固定条件下,有以下计算公式:

2.每年收益相同,收益年期有限,资本化率大于零 在这种情况下,有以下计算式:

这是一个在估价实务中经常运用的计算公式,其成立条件是:
① 纯收益每年不变;

② 资本化率固定且大于零;

③ 收益年期有限,为n。

(二)预期纯收益是非等额的

1.资产预期纯收益是非等额的,且是有限期的

如果评估对象的预期收益是有限期的,且预期纯收益不等,在这种情况下,首先预测其有限期内各期的收益额,然后以适当的折现率对各期的收益额进行折现后求和,各期的收益额折现之和即为评估值,计算公式为:

2.预期纯收益在前期是非等额,但在若干年后保持不变

其成立条件是:

① 纯收益在n年(含第n年)以前有变化;

② 纯收益在n+1年以后(含第n+1年)保持不变;

③ 收益年期无限;

④ r大于零。

(2) 有限年期收益。预期纯收益在前期是非等额,但在若干年后 保持不变,且收益年限为有限期,其基本公式为:

其成立条件是:

① 纯收益在n年(含第1年)以前有变化;

② 纯收益在n+1年(含第n+1年)以后保持不变;

③ 总收益年期有限,为m;

④ r大于零。

六、收益法的优缺点

模块三

市场法

一、市场法的基本涵义

市场法是指利用市场同样或类似资产的近期交易价格,经过直接比较或类比分析来估测资产价值的的各种评估技术方法的总称。

二、市场法的基本前提

采用市场方法进行资产评估需要满足两个最基本的前提条件:
1.要有一个充分活跃的公开市场;

2.公开市场上有可比资产,及其交易活动。

三、市场法的基本程序

通过市场法进行评估大体上要经历以下程序:
1.选择参照物

2.在评估对象与参照物之间选择比较因素 3.指标对比、量化差异

4.在各参照物成交价格的基础上调整已经量化的对比指标差异 5.综合分析确定评估结果

四、运用市场法评估单项资产应考虑的可比因素

1.资产的功能。

2.资产的实体特征和质量。 3.市场条件。

4.交易条件。

五、市场法中的具体方法

(一)直接比较法

直接比较法是指直接利用参照物的交易价格及参照物的某一基本特征与评估对象的同一基本特征进行比较,进而判断评估对象价值的一类方法。

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评估对象价值=参照物成交价格×评估对象特征参照物特征 或评估对象价值=参照物合理成交价格

(二)类比调整法

1. 市场售价类比法。

2.成本市价法。

3.价值比率法。

(三)间接比较法

间接比较法也是市场法中最基本的评估方法。该方法是利用资产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市场标准(标准可以是综合标准,也可以是分项标准)中间物作为基准,分别将评估对象与参照物整体或分项与其对比打分,从而得到评估对象和参照物各自的分值;
再利用参照物的市场交易价格,以及评估对象的分值与参照物的分值的比值(系数)求得评估对象价值的一类评估方法。

六、市场法的优缺点

(一)市场法评估资产的优点

市场法评估资产的优点包括能够客观反映资产目前的市场情况,其评估的参数,指标直接从市场获得,评估值更能反映市场现实价格,评估结果易于被各方面理解和接受。

(二)市场法评估资产的缺点

市场法评估资产的缺点包括适用范围有限,使用前提严格,需要有公开活跃的市场,有时因缺少可对比数据及资料而难以应用。

《理想》教案

一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②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

①朗读训练。

②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赏析诗歌的语言。

教学难点

①反复朗读这首诗歌。

②把握诗歌的结构。

③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方法

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②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及主要句子的含义。

③启发法。④讨论法。

教学课时:4课时 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理想

流沙河

(总)理想的意义(1节),(分)历史意义(2-3节);
人格意义(4-7节);
人生意义(8-11节),(总)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而奋斗(12节)。

课前准备

①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②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③教师准备录音。

(一)、导入 (两种方式)

1.同学们,在第一单元里,我们研讨过现代诗《在山的那边》。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同学们,这里的“海”指的是什么呢?是指理想的境界。那么,什么是理想的境界呢?人生为什么要有理想?我们应当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2.同学们,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
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恰值青春年少的我们,该怎样用理想做挂天征帆,驾长风破巨浪;
以一柄木桨,引领生命之舟驶入金色港湾?今天我们一起赏读流沙河《理想》,共同唱响理想赞歌。在上课前,老师想请几位同学来谈谈自己的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

(二)、作者介绍:
流沙河,当代诗人。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经常被揪去批斗,挂黑牌、戴高帽、被毒打、关押,这种生活一直持续了12年。但诗人仍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一直坚持勤奋写作。“十年浩劫”结束,诗人终于重见光明,迎来了文学事业的又一春。《理想》这首诗歌,写出了诗人饱经磨难之后对理想的深刻而真切的感悟。

(三)、诵读感知:

1.学生轻声朗读,疏解字词,熟悉诗歌内容和语言节奏。

缀连(zhuì) 船舶(bó) 倔强(jué jiàng):(性情)刚强不屈 洗濯:(zhuó)洗 寂寥(liáo):寂静;
空旷。

扒窃(pá) 玷污(diàn):弄脏,比喻辱没 蜕(tuì) 功勋(xūn) 诅咒(zǔ zhòu)原指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今指咒骂 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触 2.教师范读全诗。

3.学生放声自由诵读,理清文章的脉络,充分感受诗歌积极昂扬的情感。

4.学生集体朗读。提示:集体朗读可模仿合唱和交响乐的形式:依诗歌脉络而安排2~

3、4~

7、8~11节男女生分读,开头和最后一节全班齐读。

(四)、作业:

1.抄写全诗。

2.背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有气势、有感情地齐读全诗。

(二)、指名读1-7节,研讨诗歌的内容及形象化的语言。

第1节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它对于表现思想内容有什么作用?这一节在全诗召起什么作用?

(比喻、顶真,作用是语言形象。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逐步推进,在全诗中起统领作用。)有关提示:采用比喻、顶针和修辞方法。作用是使语言形象、生动,在形式上环环相扣,在内容上步步推进。这一节总说理想是前进的方向;
在全诗中起到统领的作用。

第2节,表达了什么意思?能试着举例说明吗? 教师应启发学生举例证明。

第3节,这一节是从什么角度谈理想的?谈谈“珍珠链”和“脊梁骨”的比喻作用。

有关提示: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理想,连缀在一起,正像“珍珠链”一样,推动着历史的前进。理想也如同“脊梁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精神支柱和动力。

第4节,在内容上是怎样安排层次的?第

三、四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第5节,揣摩各句的意思,理解树立远大理想的重大意义。

提示:a.理想使人积极乐观。b.理想使人斗志顽强。c.理想使人永远年青。d.理想使人充满活力。

第6节,怎样理解“获得”与“牺牲”?你对诗歌所说的“理想”是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什么“理想既是一种获得,又是一种牺牲”,这是矛盾的吗? (不矛盾。诗人所说的“理想”,是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为社会进步、为多数人谋利益的理想。树立理想,拥有信念,拥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而这一切又是以牺牲个人利益为前提的,他要牺牲个人利益,他要抛弃黄金梦 ,所以又是一种牺牲。)

第7节,“副产品”的本体是什么?有理想的人为什么也会“酸辛”?

有关提示: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是社会进步、人类幸福等,决不是个人荣誉。理想的实现可能给会个人带来荣誉,但这正像“副产品”不是主要的。在这里作者告诉我们,应当正确对待荣誉。

为什么说“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为什么“ 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寂寥里怎么有欢笑?欢笑里怎么又有酸辛? 制造某种物品时附带产生的物品叫做副产品。理想所追求的是社会的温饱、文明、安定、繁荣等等,而不是个人荣誉。理想实现了,社会给你荣誉,这种荣誉只不过是理想的副产品。寂寥,就是寂静、空旷。怀有崇高理想的人却被误解,好像是不可理解的,历史上往往有这种情况。理想,就是要改变现状。而尚未觉悟的人,总认为现状是天经地义的,要改变现状,在他们看来就是大逆不道,是疯子,是狂人,躲避他,反对他,奋斗者的处境就陷于寂寥。

(三)、分组朗读1-7节。

(四)、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朗读、研讨和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语言,并深入地谈了学习体会。理想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旅。愿大家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我想,一个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

散文特点:形散神不散

散:取材广泛,笔法灵活,形式多样 神:结构紧凑、主题集中,中心明确

(五)、作业:

1、朗读背诵全诗。

2、下列拟人化的话语,都有一定哲理,请同学们选择感兴趣的一种,并以之为线索,写一篇“感悟生活”的诗文。

(1)鸟:笼子即便是金的,也不如没有的好。(2)虾:哈哈!你们怎么都倒着走哇!(3)啄木鸟:真挚的爱,往往是残酷的爱。(4)昙花:人们都说我很美,是因为我生命很短暂吗(5)放大镜:在我眼里,芝麻便是西瓜。(6)锁:在强盗眼里,我是不存在的。(7)彩虹:我七色的光彩,来自那最普通的阳光。(8)窗户:我的原则是该开的时候开,该关的时候关。(9)镜子:只有看得起我的人,我心里才会装着他。

第三课时

(一)、浏览全文,梳理层次:

1、理想的意义(1) 历史意义(

2、3) 人格意义(

4、

5、

6、7)人生意义(

8、

9、

10、11) 鼓励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12)

2、主旨感悟:这首诗反复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理想对人生、对社会的重要性,号召人们树立远大理想,坚持不懈地为理想而奋斗。

(二)、朗读8-12节,研讨与赏析,课堂讨论(8——12节)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语形象化语言。

1、第8节,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
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 教师引导学生举出实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认识理想的人生意义。

2、第9节,这一节与上一节有什么关系?第

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作者列举“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义?

提示:并列关系,都是写理想对人生的意义。上一节是从正面写,这一节是从反面写。第

三、四句是两个倒装句,分别强调“给罪人新生”和“唤浪子回头”。典型意义是连“罪人”和“浪子”都因为有理想而改变了自己,何况是一般人呢。

3、第

10、11节,这两节诗歌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将“蜕”字改换成“变”字?为什么?

提示:层进关系。第10节从被动方面写理想被曲解、玷污和糟蹋,应该怎么办。

4、第1l节写有些人因主动放弃理想而产生的后果。不能换,“蜕”是由好向坏转化,而“变”可变好也可变坏。

5、第12节,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第

一、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体验

组织学生对照课文,联系自己,谈谈应怎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教师应让学生自由论谈,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作业:研讨与练习

第四课时

(一)、齐诵诗歌。

(二)、语言运用

①语言运用并交流,模仿第一段写几句话。例如: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

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

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这个练习难度比较大,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析这段文字的结构特点,鼓励学生大但尝试。

②修辞训练 :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贴切而又生动,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诗人给理想打了许多比方,异彩纷呈,含义深刻。花季少年对未来充满憧憬,多彩的理想画笔绘出壮美的人生蓝图。请同学们模仿诗作,用很美的话来概括、赞美理想。

(三)、课堂练习,交流讨论研讨与练习一。 教师示例:

理想是茫茫大海上那灯塔雪亮的眼光。理想是十字道口那路标醒目的手臂。理想是驱逐寒夜那火种熊熊的烈焰。理想是钥匙,打开成功的大门。理想是生命的阳光,照耀你的一生闪射光芒。

理想是青春的翅膀,带领你向美好的未来飞翔。理想是生活的双桨,推动你驶向美好的前方。

(四)、拓展延伸,重温经典,关于“理想”的名言警句:

⑴.只有向自己提出伟大目标并以自己的全部力量为之奋斗的人,才是幸福的人。—加里宁 ⑵.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做生活的目的——这种伦理基础,我把它叫做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

⑶.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张闻天

⑷.一个人若是没有确定航行的目标,任何风向对他都不是顺风。

—(法)蒙田

⑸理想如星辰——我们永不能触到,但我们可像航海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史立兹

⑹.理想并不能够被现实征服,希望的火花在黑暗的天空闪耀。

——巴金 ⑺.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 ——罗曼•罗兰

⑻.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人。

——屠格涅夫 ⑼.我们如果没有理想,我们的头脑将陷入昏沉;
我们如果不从事劳动,我们 的理想又怎样实现? ——陈毅

⑽.人需要理想,但是需要人的符合自然的理想,而不是超自然的理想。—列宁 ⑾.理想是需要的,是我们前进的方向,现实有了理想的指导才有前途;
反过来,也必须从现实的努力中才能实现理想。

——周恩来

⑿.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苏格拉底

(五)、课堂小结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举凡那些历史上有所建树的风流人物,无不在青春年少就显露出非凡的远大志向。“自古英雄出少年”,一代伟人周恩来正是抱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鹏程壮志而发奋攻读,终有所作为。恰如诗中所言“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愿同学们插上理想的翅膀,在蔚蓝的天空划出美丽的弧线。

(六)、作业:

读了这篇文章,你对理想有了怎样的新认识,对照课文,联系自己,谈谈怎样才能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呢?写300字左右的随笔。

七 教学反思

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模板——政治

2016-12-27中人教师资格证考试培训

政治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模板

一. 出题方向

政治:时政新闻

经济:经济案例(股票、投资)

哲学:名人名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等)

法律:相关法律案件(主要是《宪法》的解读)

文化:引用生活当中的道理(创新:功夫熊猫的取材)

二. 试讲课题

初中

1.“根本”类

(1)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3)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4)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6)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9)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0)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

(11)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12)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3)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4)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根本是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1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6)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17)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8)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最”类

(1)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2)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共同富裕。

(4)最富有责任心的人的共有情感: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5)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6)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

(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8)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或最具权威的是:宪法。

(9)最能考验公民责任意识的是:国家处在危难时刻。

3.“本质”、“实质”、“性质”类

(1)我国改革的实质(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

(3)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是:共同富裕。

(4)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

高中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1.必修一 经济生活

(1)必修一第三课 第二节 树立正确消费观

(2)必修一第四课 第一节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3)必修一第五课 第二节 新时代的劳动者

2.必修二 政治生活

(4)必修二第一课 第三节 政治生活:积极参与 重在实践

(5)必修二第三课 第二节 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

(6)必修二第九课 第二节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3.必修三 文化生活

(7)必修三第一课 第一节 体味文化

(8)必修三第三课 第一节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4.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

(9)必修四第一课 第一节 生活中处处有哲学

(10)必修四第五课 第一节 意识的本质

三. 政治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模板

1.导入(1分钟)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这幅图片(或视频),从这幅图片(或视频)中我们能获取哪些信息?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是一个在我们生活当中普遍存在我们都会(以后或许)遇到的问题,那如果我们遇到了,我们应当如何处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相关的知识,为我们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基础!

2.新授(6分钟)

(1)互动分组

现在大家开始分组讨论,每一列(变换形式)为一个小组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主题明确),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相互交流,一会儿我们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回答问题。分组时,老师注意要参与到讨论中对学生进行指导。

(2)针对课文内容讲解

政治:时间;
地点;
人物;
原因;
社会影响,结合课本相关知识进行引申讲解。

经济:涉及的法律;
引申到生活当中的实践;
经济规律或原则;
生活当中的经济学问和启示。

哲学:哲学起源;
哲学原理;
容易混淆的观点(哲学最容易出题点);
哲学经济学(与经济相关的部分观点)。

法律:通过的时间;
颁布的时间;
法律地位;
法律效力;
涉及的管理人员和事物。

文化:文化的特征;
文化的代表观点;
对待文化的态度(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发扬文化;
国际地位;
文化软实力。

3.课堂小结(1分钟)

回顾今天我们所学的知识,我们又给自己增长了见识,谁来说一说今天你的收获,我们都学了什么?

4.家庭作业(1分钟)

请同学们在放学以后问问你的家人,他们在面对这样的事情时是怎样处理的?

5.结束语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大家今天表现的都非常好,下课!

6.注意

(1)学员问题的评价中鼓励、表扬性语言的使用。例如:她的回答很清晰,逻辑思维很清楚,请坐,大家还有想要说说的吗?她的想法很好,角度很独特,同学们有没有不同的想法?

(2)贯穿整个课堂,请同学回答问题时要注意语言的规范性。例如:请后排(前排)学来回答;
请举手举得最高(最快)的这位同学来回答;
请左边的这位女同学来回答等,定语不要太多太复杂,同时手眼要同步看向(指向)该同学。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教案模板(共8篇)

幼师教师资格证教案模板(共18篇)

教师资格证语文面试试讲教案模板(共10篇)

考幼师资格证面试教案模板(共11篇)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面试试讲教案模板(共14篇)

推荐访问:试讲 资格证 教案 幼儿 模板

热门排行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篇1我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篇1为切实提高支部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夯实党建基础,挖掘支部党建特色,创新支部党建工作做

七言绝句古诗精选【十首】

【 能力训练 导语】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篇120xx年度我校新党员发展工作已经开始。根据学校党委3月21日会议精神,今年新党员发展

统计工作如何为企业管理服务

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统计工作,在企业的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作用,它为企业的经营

乡镇创建无毒社区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以禁吸戒毒为中心,全面落实禁毒工作责

四年级我家菜园日记500字

菜园子,就是种菜的地方。种菜的时候为了防止家禽进入菜地,于是农夫用篱笆或者栅栏将菜地围起来形成的一个

哈尔移动城堡电影观后有感范本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篇1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对于加强支部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健全党的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充分发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