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就地城市化推进策略研究
李 艳 (湖南师范大学资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5) 摘要: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民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农村“就地城市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之一,是农村城市化的新途径。这种新型城市化不仅表现为农民就业转型和收入增加,更多的表现为价值观念、人居环境、生活方式、文化内涵等生活品质的全面提高。本文分别从产业、文化、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等角度阐述就地城市化策略,为就地城市化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 关键词:就地城市化;基础设施;户籍制度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 1 农村城市化现状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学术界对城市化发展进行了多视角、多层面的研究,涌现出一大批研究成果。 中国的城市化和计算机技术被认为是20世纪对人类影响最大的两件大事。中国的城市化对中国乃至对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8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达到45.68%,城市化水平以年均1.07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0%。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城市化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城市居民的城市化,农村居民并未真正包括在内。它是牺牲农村和农民利益的城市化,是出现几千万失去土地耕作又没有社会保障的农民的城市化,是再一次剥削农村和农民利益的城市化。在中国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1.1 环境问题污染严重 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不到1%;全国大、中城市的总悬浮微粒和降尘基本都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1996我国酸雨的面积已超过国土面积40%;8%的城市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源,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固体垃圾累计堆存量达65亿吨,占地5万余公顷;全国耕地面积以每年平均30万公顷左右的速度递减。 1.2 “城中村”现象日益明显 城中村是中国快速城市化的产物,是不完全城市化的典型代表。从区域上看,它是城市的一部分,但是城市居民来看,它俨然是农村。人们生活方式已经无异于城市,但人们的思想意识却像农村;土地利用的高效率已经像城市,但土地缺乏合理规划。据调查结果显示,“城中村”不仅在大城市大量存在,同时在一些中小城市也开始出现。大城市深圳市有241个,北京市五环内有231个;中等城市太原有75个,昆明288个;“城中村”不同的管理体制,思想观念,基础设施条件,对城市的危害极大,不仅影响城市的形象、功能,同时对城市的社会治安带来很大的隐患。 1.3 就地城市化是中国城市化的必然选择 我国有着7亿农村人口,在短期之内把大部分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采取“就地城市化”的途径,建成众多在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等方面与城市无异的适宜人居的村镇,或者建设一系列的中心镇,吸引农村人口向镇集中,减轻大城市的交通、住房、就业压力,防治“城市病”。从更加深远的意义来看,农村“就地城市化”有利于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实现和谐社会。 2 就地城市化推进策略 “就地城市化”是我国城市化历程中的一大创举。它是指通过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水平,社会服务水平,经济发展水平,使农村居民过上和城市居民同质不同类的生活的一种城市化方式。本人分别从产业、文化、政策、公共服务等角度叙述了我国现阶段农村就地城市化的推进策略。 2.1 产业推进策略 倡导每个县、乡、村都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挖掘或创造出可以成为本地区标志性的产品,并尽快形成特色品牌,带动一方群众共同致富,进而促进农村经济会全面发展的一种经济模式。 具体措施包括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推进“一村一品”,实现增值增效,实行生态与文化的结合,农业与科技的结合。在保护好原有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系统、深入地发掘当地的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并通过引进现代农业科技,提高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产业活动的文化、科技、教育和参与功能,以丰富活动内容,提高产品档次。通过树立鲜明的农业意象,创建富于特色的“一村一品”产业品牌,实现特色农产品基地规模化,农民生产专业化,农产品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全面提升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和层次。 2.2 文化推进策略 推进农村就地城市化的过程中,大力发展传统工艺和传统文化,一方面有利于发展传统工业,提高经济效益,同时有利于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有利于实现农民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城市化。积极保护、利用、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创造自己的文化品牌,使传统文化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产业化规模,实现传统文化的社会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共赢。如陕西省安塞县,将积淀着上千年文化传统的安塞腰鼓、安塞剪纸、安塞歌舞等民俗文化打造成品牌推向市场,结果无形的文化资源变成了“文化大产业”。 2.3 公共服务推进策略 把公共服务逐步向农村延伸,让现代生活方式逐渐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中。以改进农村的教育体系建设作为中心,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弥补农村人才的断层。加强政府在农村建设中的指导和中介作用,为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供领导和指挥保障。 2.4 基础设施提升 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加大资金投入,利用各种渠道来筹集建设资金,不断扩大资金投入,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共同负担的办法。二是全面规划“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发展能够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软件”基础设施,增强从事农业劳动的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思维素质、科学技术素质、现代管理素质。 2.5 生态环境推进策略 就地城市化,不能理解为高楼大厦和宽阔的马路,而应该在保持地方特色风貌的基础上,用生态化的思想和理念来推进农村建设和乡村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小城镇和乡村的生态化水平,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就是促进发展。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经济,通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和农业旅游休闲业,从而带动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民生活富裕。 2.6 政策推进机理 3 结论 就地城市化是中国特色的城市化之路的又一创举,农村就地城市化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推动城乡之间统筹协调发展和共同发展的过程,最终实现城乡之间功能的融合、空间的融合、文化的融合、产业的融合和生态的融合。 参考文献 [1] 周大鸣,郭正林.论中国乡村都市化[J].社会学研究, 1996,(5). [2] 杨世松,曹一萍.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J],沈阳大学学报2009,(4). [3] 钱良群.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模式[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3). [4] 杨世松.“就地城市化”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实践[J],县域经济. [5] 张鼎如.中国农村就地城市化刍议[J].中国农学通报, 2006,(11). [6] 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7). 作者简介:李艳(1985-),湖南益阳人,湖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规划研究。
下一篇:马铃薯密度试验初探 相关推荐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背景协调心得体会感想
欠发达县市城市化的思考
论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工业建设
关于推进电信体验式营销的思考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教进程
充分运用金财工程积极推进乡镇财政改革
关于某村整村推进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拓展策略性思维,提高公务员的行政执行效率
动物园景区市场策略与广告宣传策略策划书
高校贷款风险与控制策略
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的问题与策略分析
农村信用社内控制度学习心得
与农民“三同”后对农村工作的体会
农村信用工程中期推动会议上的发言
农村经济管理局2005年工作总结及下步工作打算
研究性学习自我总结范文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省水电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2005年工作总结
公司项目及研究报告评级办法
热门排行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篇1我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篇1为切实提高支部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夯实党建基础,挖掘支部党建特色,创新支部党建工作做 七言绝句古诗精选【十首】【 能力训练 导语】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篇120xx年度我校新党员发展工作已经开始。根据学校党委3月21日会议精神,今年新党员发展 统计工作如何为企业管理服务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统计工作,在企业的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作用,它为企业的经营 乡镇创建无毒社区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以禁吸戒毒为中心,全面落实禁毒工作责 四年级我家菜园日记500字菜园子,就是种菜的地方。种菜的时候为了防止家禽进入菜地,于是农夫用篱笆或者栅栏将菜地围起来形成的一个 哈尔移动城堡电影观后有感范本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篇1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对于加强支部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健全党的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充分发挥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