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物流管理的边缘化策略
[摘 要]针对规范化的车辆运输在城镇以外区域的执行难问题,分析了农村物流市场高成本与摩托车使用经济性共存的特征,以及农村物流的原始性与不规范并存的现状,提出了农村物流管理的边缘化特征,用SWOT矩阵分析法分析了农村物流管理的优劣势和机会与风险,给出了农村物流管理的边缘化策略和人本谅解方案,提出加强服务一体化、区域化自治管理、打击违法与保护并进等农村物流策略。
[关键词]农村物流;边缘化策略;安全管理;人本谅解
[中图分类号]U492.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28-0031-03
Marginalization of the Rural Area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Strategy
ZHUO Liuling1,LIANG Rongquan2,XING Yuerong2,DU Yuning2
(1.Liuzhou Small and Mediumsized Service Center,Liuzhou 545006,China;
2.Gu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Liuzhou 545006,China)
Abstract:The standardization of vehicles for transportation in cities and towns outside the reg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difficult issues,an analysis of the logistics market in rural areas and motorcycles to use highcost of the coexistence of economic features,as well as in rural areas of the logistics of the original coexist with nonstandard status,the rural area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marginaliz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trix analysis using SWOT analysi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in rural areas and opportunities for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risks,given the marginalization of the rural area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strategy and programs of this understanding,to strengthen service integration,regional selfgovernment management,the fight against keep pace with the protection of the law in rural areas such as logistics strategy.
Key Words:rural logistics;the marginalization of the strategy;security management;people understanding
1 引 言
农村物流属于物流运输的边缘化区域,由于公路建设、交通设施、农民的习惯、管理的边缘化等原因,致使规范化的物流在城镇以外区域执行困难,甚至伴随着各种安全事件频发。近年来,摩托车作为经济、实用的交通工具,已成为普通家庭的大众化财产,其数量几乎可与20世纪90年代初自行车数量相当,即便是城镇化之外的农民阶层,摩托车也成为日常交通首选。因此,在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如何让农村物流安全发挥最大效能则更具现实意义。
2 农村物流的边缘化特征
2.1 农村物流的边缘化
尽管农村路网能力得到极大改善,但农村道路偏僻、标准低、基础建设滞后,依然不能满足物流运输的实际需求。农村物流呈现如下边缘化特征。
(1)农村物流的潜在需求和潜在能力依然较大,由于农村的辐射面广、地域分散,按照常规的物流方法,农村物流的运营成本显然高于城市物流,因此形成了总体需求大和具体运营成本难以降低的矛盾,阻碍了农村物流的发展。
(2)农村物流货损处理程序复杂,按照现有的物流运输管理办法,物流流程和物流设施已经形成规范的标准化的模式,但农村物流的车辆、人员和管理方法均处于原始状态,一般物流公司不屑于投资农村物流。
2.2 车辆使用的经济性和普适性
农村运输以摩托车和农用车为主要工具,据调查,在农村平均每三户农民就能拥有一辆摩托车,个别农户甚至拥有2~3辆摩托车。就连子女结婚,父母也将其作为礼物赠送子女,这与摩托车的经济性和普适性是分不开的。轻便、灵活的摩托车是交通代步的好工具,更能体现使用的经济性,在能源紧张的形势下,油耗小的特点使人们对摩托车具有依赖性,但是,摩托车和农用车用作物流运输车辆显然有悖于当前的物流运输需求。
在农村,特别是较偏僻地区,公路设施尚不完善,汽车运输受限,出行不便,而摩托车却解决了农民出门难问题。甚至在农忙时节,摩托车还承担了运送种子、农具、农药、肥料的任务。在农闲时节,摩托车又成为农民的致富工具,可用于经商、做小生意、进城务工等,摩托车虽然因其不安全而受限,但却在城镇周边地区承担着繁重的物流运输任务。
2.3 交通事故与案件的频发源
由于无证无牌车多、安全意识差、管理漏洞等原因,农村物流管理呈现不可控状态。
(1)摩托车轻便灵活的特性,使摩托车成为农村物流的重要设备,但由于经济利益驱使,违章、超载、无牌无证等现象反而呈现增长趋势,肇事者存在侥幸心理,一旦发生事故,给交通事故处理和物流货损赔偿带来极大的困扰。
(2)在农村,多数人习惯认为在自己家门口骑车不用办牌证,即便是会开车,也没有经过正规的驾驶培训,应有的基本交通规则也知之甚少,忽视了对交通安全法的学习,造成物流运输责任人的不合法。
(3)由于摩托车源头管理松散,废旧车辆回流农村现象较多,一些废旧、破残、盗抢的摩托车大量涌入农村地区,使农村物流运输更加不规范。
(4)由于摩托车交易简单、转移快,已成为犯罪分子的重要目标,盗抢摩托车案件增多,甚至摩托车也成为作案工具,使农村物流运输形成恶性循环。
2.4 管理措施及手段的边缘化
(1)公安交警是车辆安全管理的主要力量,但农村物流的迅速发展,辐射范围宽广,与本来有限的警力形成悬殊的对比,加上对其资料掌握不详细,因此,某些管理者对农村物流管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置之不理。
(2)一些地区存在执法不公现象,对无证无牌摩托车听之任之,偶尔拦截到无证无牌摩托车,也由于乡亲味浓、亲朋好友说情,形成管理执行力不足。
(3)办理牌证收费高且项目多,许多车主为减轻经济负担,节省费用减少额外开支,加上办证手续繁杂,从心理上抵触办理牌证,最后不愿意挂牌。
3 农村物流运输的效能分析
在今后一段时期,农村物流运输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物流运输在农村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面临着各种机遇和威胁,采用SWOT(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矩阵分析法从战略的高度分析农村物流的管理策略,见下表。
4 农村物流边缘化策略及人本谅解方案
摩托车为农民生活所带来的便利是不可取代的,将摩托车作为农村物流运输的主要工具加以管理,有针对性地探索出一套科学的、可行的管理办法,制定出相关管理策略,是当前农村物流管理的有效途径。根据以上对农村物流管理策略的分析,提出农村物流边缘化策略和人本谅解方案,包括服务一体化策略、重在抓管理、区域化自治、打击违法和保护并进策略等。
4.1 加强服务一体化策略和普及安全教育
许多摩托车驾驶员并没有经过正规化的驾驶培训,驾驶技术不熟练又不懂交通法规,忽略了物流运输应具有的责任感,因此,应该把摩托车驾驶技术作为一种新技能进行培训,使农民有过硬的驾车技术,从而有效杜绝事故的发生,充分体现摩托车在农村物流运输中的价值。
管好车辆,办牌办证是基础。为广大农民着想,把摩托车的办证和年审放到农村基层,简化办证手续,实行一条龙服务,体现一体化策略,简化填写表格验收等各种手续,尽可能的使车辆合法。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深入群众,把培养农村驾驶员的交通意识当做普法教育来看待,开展能激发农民兴趣、农民易接受的活动,从而提高农民的法律法规素质,尽可能使车辆责任人具备安全常识,车辆、人员的合法性是农村物流的必要条件。
4.2 区域化自治策略
运输管理机构执法不公、不严、不周到、不主动是农村物流运输不规范的原因之一。执法人员应提高自身素质,有服务于人民的态度,在工作中要本着立警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以整顿农村物流秩序为目标,从严执法,对违规违法的摩托车要坚决处理,严格执行交通管理法规,创造一个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在农村流行一句话“买车容易养车难”,各种费用增加了农民的负担,城乡道路有差别但收费却没有差别,这对农民是不公平的,所以农民应当减负。然而低收费却不能支付基本的管理费用,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矛盾,因此要充分为农民考虑,降低购买摩托车后带来的各种费用,同时对农村物流管理以区域自治为原则,成立村镇自助摩托车管理协会。把车辆的办证和年审点放到农村基层,简化办理牌证手续,降低农民的办证成本。
4.3 打击违法与保护并进策略
利用摩托车的违法违规现象总是伴随着管理的空白地带和对违法的纵容,因此,打击违法是对车辆管理的最大保护,在此基础上加强车辆的保险业务管理是农村物流管理的补充手段,目前“交强险”遇到强烈的抵触情绪,主要是因为它还没深入民心,人们还没有真正了解到它的价值,很多人认为它是一种额外的负担而不愿承担。因此,交警部门应加强摩托车的保险业务管理,大力鼓动农民朋友买保险。
5 结 论
摩托车是世界公认的大众化交通工具,对农村地区滞后的道路建设和不完善的道路交通设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且对农民生活所带来的便利是不可取代的,但是对其采取规范的交通管理方法必将适得其反,因此采用边缘化的管理策略能够获得最大的管理效能,体现农村物流管理的人本特性和人本谅解特性。
农村物流虽然不符合现代物流管理规则,但农村的商业运输却是历史悠久的,建立人本谅解方案下的农村物流区域自治策略是解决农村物流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马守忠.农村物流的瓶颈制约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07(23):38-39.
[2]燕来荣.农村摩托车的安全管理与对策[J].交通管理,2007(1):72-73.
[3]郝娟.“交强险”将为农村摩托车市场发展保驾护航[J].摩托车技术,2006(8):3-4.
[4]王慧玲,袁维海.构建我国农村物流系统的研究[J].技术经济,2006(8):58-61.
[5]谢水清.论农村物流的内涵与特点[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51-53.
[6]于代松.警惕城市(镇)化过程中的农民边缘化[J].决策咨询通讯,2004(4):24-25.
[收稿日期]2009-06-17
[作者简介]卓柳凌(1967—),男,广西柳州人,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部长、培训师,柳州市节能协会理事长,柳州市政协委员,研究方向:中小企业管理及信息技术管理。
上一篇:规范出口秩序 转变增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