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肺癌34例临床分析
[关键词]晚期;肺癌;临床分析
对我科自2003年3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3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4例,男20例,女14例。年龄40-49岁者3例;50-59岁者5例;60-69岁者15例;70-79岁者11例。其中最小41岁,最大78岁,60岁以上者26例。除1例仅有胸痛,1例在体格检查时意外发现病灶,其余32例均以咳嗽、咯痰为其主诉,其中9例痰中带血,2例伴有低热,3例有明显消瘦,1例声音嘶哑,13例伴有呼吸困难。病程最长者1年,最短者仅胸痛1d,病程1-6个月者28例,不足1个月者4例。经胸部X线确诊ll例;在X线提示下再经CT扫描确诊3例;根据颅内转移病灶的病理检查结果确诊3例;根据胸部CT扫描提示后痰脱落细胞检查确诊2例;胸水脱落细胞检查确诊6例;根据锁骨上淋巴结活体组织检查确诊4例;背部包块活体组织检查确诊1例;经气管镜检查确诊4例。中心型肺癌7例,周围型肺癌27例。全组34例中伴有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者18例,脑转移者3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4例,肋骨转移者3例,胸腔积液4例,心包积液2例。按1997年UICC新修订的肺癌TNM分期,T2N322例,T49例,T1M1N3例,故属于Ⅲb期及Ⅳ期肺癌。在有明确病理诊断的19例中,腺癌8例,鳞癌8例,小细胞肺癌3例。34例患者中3例转专科医院治疗,3例在本院行开胸探查术,3例在确诊肺癌之前行开颅手术切除颅内转移病灶,18例化疗期间症状加重不治出院,7例住院期间死亡。
2 讨论
本组34例均为40岁以上中老年肺癌患者,其中印岁以上老年患者竟占26例。32例患者是以呼吸道疾病之常见症状即咳嗽、咯痰起病的,其中9例痰中带血,可见就本组而言,肺癌患者一旦上述病状明显,则肺癌已届晚期。有人认为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80%以上,而且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为晚期Ⅲ、Ⅳ期,这与本组所见基本相同。腺癌与鳞癌为周围型肺癌的常见组织学类型,鳞癌约占35%,腺癌约占64%。本组有明确病理诊断者19例,8例为腺癌,8例为鳞癌,而小细胞肺癌仅占3例。肺癌患者病程较短,本组34例晚期肺癌患者中,从出现自觉症状至就诊时间最长1例仅为1年,而病程在1—6个月者28例,不足1个月者4例,还有1例仅胸痛1d,但在确诊时已全部出现肺癌转移,不仅形成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甚至在呼吸道症状出现时,远隔部位转移病灶已经形成。颅内是肺癌血行转移的好发部位,而锁骨上淋巴结则是淋巴转移的好发部位,本组34例中前者3例,后者4例,并且34例中8例患者是根据转移灶的病理检查结果确立诊断的,因此病程短,易转移是肺癌的一大特点。胸部X线透视或拍片是发现肺癌简捷实用的检查方法,但肺癌的诊断,仅以X线影像检查是不够的,有些病例影像检查结果只有结合其他检查方法才能有助于明确诊断。本组34例中经影像检查直接确诊者仅14例,影像检查结合气管镜检查确诊4例,结合胸水及痰脱落细胞学检查确诊8例,其余8例则根据转移灶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确定诊断,足见对症状可疑患者,采取多学科多方法反复检查是非常必要的。晚期肺癌的治疗,以化疗为主,但肺癌患者的化疗敏感性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大部分患者对于当前常规使用的化疗药物并不敏感,因此化疗患者有效率不到40%,在本组中就有18例患者在化疗期间病情持续加重。虽然有人主张手术切除仍是局部晚期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手术受到适应证的严格限制,本组3例开胸手术者均未达到治疗的预期目的。加之恶性肿瘤是多基因参与,多阶段发展,以局部表现为主的全身性病理过程,所以晚期肺癌预后不佳,肺癌术后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导致肺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肺癌脑转移若不经任何治疗其自然生存时间不超过3个月。就本组34例而言,除3例在颅内转移灶经手术摘除后出院和3例转专科医院治疗外,其余28例,7例住院期间死亡,培例化疗和3例开胸手术治疗者病情均未获改善。但有人报告ⅢA期N2非小细胞肺癌病人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19.86%和14.56%。可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肺癌患者生存率的途径。我们认为如能重视患者,尤其重视中老年患者的呼吸道症状,定期体格检查应有助于肺癌早期发现。
上一篇:刮痧拔罐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