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本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
评价,结论准确性较差。本文选择净资产报酬率作为企业目标的衡量指标的原因:本文选取的样本企业均为上市公司,净资产报酬率较适合作为股份公司的目标,而且,净资产报酬率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指标。另外,本文还采用了营业收入现金比率作为补充指标。这是因为,一方面该目标容易计量,现金流量和营业收入数据可直接从现金流量表和利润表中获取;另一方面现金流量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因此,“现金流量最大化”可作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具体目标。
2.根据一般意义上的理解,本文将国有资本定义为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份额,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国有资本占总资本的比率。定义变量B,并为变量B定义其变量值标签:当国有资本比例≥50%时,取值1,定义为“控股”;当国有资本比例<50%时,取值0,定义为“参股”。
前述变量和指标值均选取2009年年报数据,这样更能反映2009年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国有资本的新的运营情况。
(二)样本选取
本文数据来自国泰安CSMAR系列研究数据库。选取2009年度我国上市公司中国有资本所占比例较大且集中的交通运输业,水、电力、煤气供应生产业和社会服务业三个行业作为样本。在样本选取时,剔除了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和国有资本为零的企业,最终选取了交通运输业29家,水、电力、煤气供应生产业28家,社会服务业23家,共8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企业。
(三)实证过程
1.相关性检验
(1)交通运输业相关性单尾检验(见表1)
H0:国有资本比例与ROE、营业收入现金比率相关系数≤0。
H1:国有资本比例与ROE、营业收入现金比率三者相关系数>0。
结论:国有资本比例与净资产报酬率(ROE)相关系数为0.507,且显著水平0.003低于0.05,拒绝原假设,接受对立假设,即国有资本比例与净资产报酬率(ROE)显著正相关;同理,国有资本比例与营业收入现金比率也显著正相关。
(2)水、电力、煤气供应生产业相关性单尾检验(见表2)
H0:国有资本比例与ROE、营业收入现金比率三者相关系数≤0。
H1:国有资本比例与ROE、营业收入现金比率三者相关系数>0。
结论:国有资本比例与净资产报酬率(ROE)相关系数为0.451,且显著性水平0.022低于0.05,拒绝原假设,接受对立假设,即国有资本比例与净资产报酬率(ROE)显著正相关;国有资本比例与营业收入现金比率相关系数为0.398,显著性水平0.051,勉强通过假设检验。
(3)社会服务业相关性单尾检验(见表3)
H0:国有资本比例与ROE、营业收入现金比率三者相关系数≤0。
H1:国有资本比例与ROE、营业收入现金比率三者相关系数>0。
结论:国有资本比例与净资产报酬率(ROE)相关系数为0.535,且P值0.004低于0.05,拒绝原假设,接受对立假设,即社会服务业企业国有资本比例与净资产报酬率(ROE)显著正相关;但国有资本比例与营业收入现金比率正相关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通过对上述三个行业的相关变量的相关性单尾检验,可知企业国有资本与企业盈利性显著正相关,即企业内国有资本份额越大,企业盈利性越强,企业目标完成程度越好。
2.列联表分析
为了做出列联表,笔者计算出上述80家公司的国有资本比例比例及各变量的平均值,其中,ROE平均值0.0726,国有资本比例平均值0.35286。以国有资本比例的平均值为标准,将样本中的80家公司分为国有资本高比例和低比例两类。类似地,以ROE的平均值为标准,将样本公司分为高盈利和低盈利两类。得到国有比例与盈利2×2列联表列联表中的每个数据是同时符合行、列所示特征的公司数量,如表4。
进行列联表分析:
H0:国有资本比例与净资产收益率相互独立。
H1:国有资本比例与净资产收益率不相互独立。
结果如表5、表6所示。
期望频数小于5的单元格为0(低于20%),且最小期望频数16.15(大于1),有效例数为80(大于40),因此卡方值应选Pearson Chi-Square=20.124,相应P值为0.04<0.05。
结论:拒绝原假设,认为国有资本比例与盈利能力不相互独立。
因此,通过国有资本比例与盈利能力的列联表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国有资本与企业目标(以盈利目标为代表)的相关性。
三、结论
通过上述相关性检验和列联表分析,可以得出在以2009年年报数据为基础上分析,企业国有资本与企业目标实现程度成正相关。这与大多数研究的国有资本效率不高的结论是相矛盾的。一般研究认为,国有资本的所有者是全体国民,这是一个整体概念,缺乏真正人格化的代表,因此在国有资本的经营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多重代理的问题,进而导致了国有资本经营效率的低下。
而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国有资本与企业绩效正相关的结论。笔者认为这是由于特定的经济环境所导致的。2008年爆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2009年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措施,特别是在公共事业方面,加大了财政支出。本文所选的三个行业,均与公共事业联系密切。
本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与不足。首先,只针对交通运输业,水、电力、煤气供应生产业和社会服务业三个行业进行了分析。其次,受能力和篇幅限制,在指标选取方面,只采用了净资产报酬率和营业收入与现金比率,还不够全面。另外,只选取了2009年的数据,纵向拓展不够宽,易受到一些短期因素的影响。
四、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企业国有资本比例与目标实现程度的关联性,得到国有资本与企业绩效正相关的结论,这对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绩效评价具有理论和现实双重意义。
受国际金融危机以及自身结构性矛盾的叠加影响,我国国有企业发展面临着困难与挑战。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有企业,应抓住政府出资人的优势,大力整合现有资源,明晰企业产权,真正体现出政府出资人的职能到位。
一方面,完善国有资产所有者治理结构,建立具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现代企业制度。可以抓住改制上市的时机,推动企业主营业务整体上市,直至整体企业的上市,在不改变国家所有权的前提下,实现股权多元化。
另一方面,引人市场的监督机制,重建内部激励机制,实现国有企业内部治理的高效率。
【参考文献】
[1] 杜志渊.常用统计分析方法——SPSS应用[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2] 郭跃进,徐冰.我国上市公司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结合效率的实证研究[J].金融管理,2005(4).
[3] 张彦,曹晓丽.资本结构与财务目标实现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8).
[4] 陈艳利.国有资本收益管理问题研究[J].国有资产管理,2008(10).
[5] 苏剑.上市公司的所有权结构与公司的治理效率[J].沈阳大学学报,2010(1).
[6] 吴菲菲.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如何进行国有资产管理创新[J].企业导报,2010(2).
上一篇:论美国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
下一篇:改革创新在企业统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