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结直肠癌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摘 要 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老年人发病率较高。中医药在治疗结直肠癌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本文从辨证论治、专方验方、中药制剂、中药灌肠、针灸等方面论述老年结直肠癌的治疗近展。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老年 中医药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5.3+4/R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5)20-0022-04
The progres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elderly colorectal cancer
ZHOU Yuting1,2, LI Qi3, WU Liying3(1.Shangha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Shanghai 201203, China; Wuso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200940, China; 2. Shugu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25, China)
ABSTRACT The colorectal cancer is one of the common clinical malignant tumors, and its prevalence high in the elderly peopl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the unique advantage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colorectal cancer. 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colorectal cancer in the elderly people from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postparty prescription, herbal preparation, herbal retention enema, acupuncture and other aspects.
KEY WORDS colorectal cancer; elderly peopl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老年疾病的发病率也持续上升,已构成对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威胁。调查发现恶性肿瘤是60~79岁年龄段人群的首位死亡原因,在>80岁者中仅次于心脏疾病而居第2位[1]。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又以肠道肿瘤居于前列[2]。结直肠癌是常见的癌症类型,具有很高的死亡率,有62.4%的患者出现术后复发或转移[3]。虽然,目前结直肠癌的治疗主要依靠手术、放疗、化疗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等手段,但老年人机体反应比青壮年缓慢,病症不易被察觉,因此在发现时大多已属晚期,已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患者会选择中医药治疗。现将近年来老年结直肠癌中医药治疗的进展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结直肠癌在传统医学中称之为“症瘕”、“积聚”、“脏毒”、“肠覃”、“锁肛痔”等,无统一称谓。本病的发生多因饮食不节、忧思抑郁、久泻久痢、劳倦体虚、感受外邪、湿毒蕴结等因素引起。李梦婷等[4]认为本病是由长期饮食不节或情志失调,而致正气虚于内,寒邪、湿毒、湿热、痰浊、瘀血等病邪留于肠腑所致。白建平[5]引用刘伟胜的观点认为,脾虚湿毒瘀阻是肠癌最主要的病机,湿热、瘀滞、癌毒为标,脾虚、肾亏为本。张恩欣[6]引用周岱翰的观点认为,结直肠癌的发病多因脾不健运、湿热蕴毒下迫结直肠,热伤肠腑脉络,毒聚成痈而成。不难看出,其主要病机为湿热、火毒、瘀滞是病之标,脾虚、肾亏、正气不足是病之本。中医认为正气虚损,阴阳失调,邪毒外侵,痰浊内聚,气滞血瘀。由于正气虚弱,脏腑经络功能失调,客邪留滞而致气滞血瘀、痰凝湿聚,互相搏结,蕴结体内而发生。在整个病程发展过程中是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病。
2 辨证论治
结直肠癌发病较为复杂,总属本虚标实之证,病程中多见虚实夹杂,临床中难以单用某一型来概括整个病程。目前,结直肠癌的中医药治疗尚无统一辨证分型,临床上众医家对其分型各有体会。李红霞等[7]总结李斯文教授治疗结直肠癌的经验,把其分为湿热蕴结型、瘀毒内结型、脾胃虚弱型、脾肾阳虚型。田劭丹等[8]认为,结直肠癌常见证型有:湿热内蕴证、瘀毒内阻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气血双亏证;治疗上以内服益气、补血、温阳或滋阴之品,以扶正气,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外敷活血、破气、软坚、化痰之药,以消痰凝、血瘀毒聚之癥结。黄邦荣[9]引用裴正学观点,将结直肠癌分为:①肠风虚寒型:以健脾益气、温中止血治疗,方用香砂六君子汤、黄土汤、附子理中汤加味。②肠风夹热型:采用清热燥湿、行气止痛治疗,方用芍药汤、黄连泻心汤加昧。③脏毒积聚型:采用清热泻火、解毒逐瘀治疗,方用二白饮加味、白花蛇舌草汤、五味消毒饮,小承气加味亦可用之。
有关结直肠癌辨证分型,邓志红等[10]的研究发现,结直肠癌证型正虚是以脾虚(89.66%)、肾虚(63.79%)为主,邪实以热毒(82.76%)、瘀血(75.86%)、湿热(72.4l%)为主。脾主健运,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脏亏虚是结直肠癌发生的最主要原因,也贯穿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始终。
2.1 祛瘀解毒法
对于老年结直肠癌早期属湿热毒邪蕴结者,多采用活血化瘀方药结合清热利湿解毒散结,常用方有白头翁汤、葛根芩连汤、槐花散等,常用药有红藤、败酱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马齿苋、山慈菇、苦参、
蚤休等[11]。陶丽等[12]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老年结直肠癌
患者,血瘀者,祛瘀消癥,以血府逐瘀汤为主,取得较好疗效,综合治疗组(化疗加中药辨证治疗)1、2、3、4、5年的无病生存率分别为100%、86.3%、74.6%、74.6%、74.6%,与西医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玲[13]用祛瘀解毒法治疗老年Ⅲ、Ⅳ期结直肠癌患者,结果证明可延长其中位生存期,延缓肿瘤进展时间,对老年结直肠癌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徐月等[14]用复方苦参液对结直肠癌皮下移植瘤裸鼠进行实验研究,发现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复方苦参液可抑制人结直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
2.2 化痰散结法
痰湿积聚是肿瘤的重要发病机制,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或暴饮暴食,均可损伤脾胃,滋生水湿,水湿不去化热而下迫结直肠,与肠中之糟粕交阻搏击或日久成毒,损伤肠络而致此病。周倍[15]论述周岱翰治疗降结肠癌术后患者,药用土鳖虫、大黄、桃仁、麦冬、半夏、柴胡、白芍、党参、白花蛇舌草、甘草,共奏散结祛瘀、清热除痰之效,预后良好。何煜舟等[16]论述周仲瑛治疗肠癌时,常选用莪术、夏枯草、浙贝母、八月札、制大黄、炮穿山甲、海藻、路路通等用于化痰软坚散结,疗效甚好。卢言平等[17]研究发现,复方斑蝥抑瘤胶囊治疗中晚期结肠癌,在改善生存质量方面有明显优势。陈畅辉等[18]研究发现,夏枯草在一定时间内可上调人结肠癌SW480细胞FasL mRNA的表达,并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
2.3 补肾健脾法
李毅俊等[19]用温肾健脾方(肉苁蓉、淫羊藿、枸杞、党参、黄芪、白术、茯苓、薏苡仁、郁金、焦山楂、炒麦芽、半枝莲)联合化疗治疗老年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20例,有效率达45%,高于单纯化疗组的38.9%(18例);治疗组生活质量提高占60%,下降占5%;对照组提高占27.8%,下降占3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毒副反应也较单用化疗组小。王建彬[20]引用杨宇飞观点认为,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多正气大伤,致脾虚湿盛,故治疗术后慢性腹泻时,多采用健脾益肾,温阳止泻,使患者受益匪浅。周洁[21]采用扶正健脾汤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结果显示中医证候疗效的显著改善率和总改善率较单纯化疗患者有明显提高。因此,许多补益类中药能提高患者血象和细胞免疫功能,增强对外界恶性刺激的抵抗力;有利于保护骨髓,增强放疗疗效,控制复发,提高治疗效果[22]。
3 专方专药
万能等[23]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26例结直肠癌术后腹泻患者,治疗期间未用西药治疗,结果显示总有效率为88.4%。柳玉美等[24]采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治疗放射性直肠癌32例,有效率为100%。冯晓飞[25]论述胡志敏自创肠积消方(藤梨根、红藤、茯苓、薏苡仁等),在发病各期常用炙黄芪、黄精、鸡血藤等扶助正气,并多用鸡内金、谷芽、麦芽等健脾益胃,治疗结直肠癌晚期患者疗效显著。陈育忠等[26]研究发现,扶正固本方(党参、白术、茯苓、黄芪等)能降低结直肠癌组织的多药耐药(MDR)-1 mRNA阳性表达,对结直肠癌化疗耐药基因具有一定的逆转作用。周颦等[27]用中药十济汤煎服治疗结直肠癌,药用青黛、板蓝根、虎杖、苦参、枸杞子、斑蝥、仙鹤草、薏苡仁、甘草、百部,结果显示研究组癌胚抗原(CEA)降低更为显著,且较对照组细胞免疫状态和一般状态有显著改善。
4 现代中药新制剂
肖冰等[28]将康艾注射液联合5-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与单用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临床疗效比较,证实康艾注射液可通过调节胃肠功能、提高机体功能和调整免疫状态,减少不良反应和复发,并改善生活质量。李海金等[29]用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观察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现联合艾迪注射液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优于单用方案,且不良反应轻,生活质量改善明显,生存期有所延长。郑兴斌等[30]发现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存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胡星[31]发现对胃肠癌化疗患者采用香菇多糖注射液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5 外治
5.1 中药灌肠
郑玉玲等[32]采用中药肠达顺灌肠液(鸡血藤、苦参、败酱草、生地榆等),对120例湿热蕴结型结直肠癌患者灌肠治疗,结果单用本方直肠给药与5-氟尿嘧啶疗效相当,两者交替灌肠联合应用有显著增效作用,这对老年患者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黄兆明[33]用小承气汤加味灌肠综合法治疗因腹腔转移癌所致的癌性肠梗阻,配合胃肠减压方法,总有效率为53.3%,可以减轻或缓解癌性肠梗阻症状及体征,对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一定帮助。修俊青[34]对原发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所致肠梗阻接受中药灌肠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中药灌肠在治疗原发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恶性肠梗阻中疗效显著。
5.2 针灸治疗
针灸是治疗结直肠癌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对改善结直肠癌并发症有很好的作用。穆立新等[35]采用针灸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如恶心、呕吐、胃肠不适、腹胀、腹泻、食欲不振等,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针灸在结直肠癌术后具有很好的调节肠道功能的作用。
金哲秀[36]采用针灸两步法(即先针刺二间、阳溪调寒热,再用艾灸调虚实)治疗结直肠癌72例,另用CAF(环磷酰胺、阿霉素和5-氟尿嘧啶)化疗方案治疗39例作为对照,结果显示针灸组总有效率为77.87%,对照组为58.97%;针灸组的腹痛、便秘或腹泻、疲乏无力等症状的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程静英等[37]采用针灸治疗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并发便秘,取得良好效果。
6 展望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取得了重要进展,目前仍以辨证论治为主要治疗方法,取辨病治疗、单验方治疗、中药外治等,方法丰富多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增强了免疫功能、改善了生活质量以及减轻了放、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等。尽管近年来辅助化疗改善了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但对老年患者的受益仍有争议[38]。中医药治疗作为我国肿瘤综合治疗中的一部分,具有作用缓和、不良反应低的特点,可成为提高老年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治疗手段。作为临床症状复杂、病情多变的疾病,在制定治疗原则时,从整体出发,针对患者的证候进行辨证论治,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治疗原则,针对性地使用中药,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癌症的治疗模式已从单一的治疗肿瘤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综合治疗模式转变,对老年癌症患者的治疗策略与观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癌症治疗不仅要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更要注重改善生活质量。相信随着各种先进研究手段在中医药抗肿瘤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入,中医药治疗结直肠癌一定拥有更为广阔的前景,必将使晚期结直肠癌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田敏. 老年肿瘤患者临终生活质量多因素研究[J].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07, 9(2): 96-98.
[2] 刘宁, 袁蕾蕾, 贾雪峰. 70岁以上老年人恶性肿瘤临床分析[J].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1, 24(5): 421-423.
[3] 张炜华, 林胜友, 王萧萧. 肿瘤化疗对结直肠癌中医证型影响的分析---511例结直肠癌中医证型的回顾性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4(3): 278-279.
[4] 李梦婷, 沈敏鹤, 阮善明, 等. 沈敏鹤诊治结肠癌经验[J].江西中医药, 2011, 42(7): 32-33.
[5] 白建平, 邓宏, 张海波, 等. 刘伟胜教授治疗结直肠癌经验简介[J]. 新中医, 2010, 42(11): 132-133.
[6] 张恩欣. 周岱翰论治结直肠癌经验[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6, 22(9): 562.
[7] 李红霞, 白振军, 李斯文. 李斯文教授治疗结直肠癌的经验[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1, 32(6): 18-19.
[8] 田劭丹, 李忠. 结直肠癌的中西医结合诊治[J]. 中国临床医生, 2007, 35(4): 26-29.
[9] 黄邦荣. 裴正学教授治疗结直肠癌经验[J]. 中医研究, 2013, 26(5): 56-58.
[10] 邓志红, 孙珏. 结直肠癌中医辨证文献研究[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1, 34(2): 54-56.
[11] 李小江, 贾英杰. 老年结直肠癌的中医药治疗进展[C]//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五届中国老年肿瘤学大会论文集.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肿瘤专业委员会, 2011: 312-316.
[12] 陶丽, 朱莹杰, 吕仙梅, 等. 中医辨证治疗对老年结直肠癌术后II、Ⅲ期患者生存期影响的临床研究[J].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10, 8(12): 1159-1164.
[13] 余玲. 祛瘀解毒法延长老年Ⅲ、Ⅳ期结直肠癌生存期回顾性研究及预后分析[D]. 广州: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
[14] 徐月, 秦剑, 周远大, 等. 复方苦参液对结直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体外实验研究[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0(4): 316-319.
[15] 周蓓, 梁艳菊. 周岱翰运用下瘀血汤辨治消化道肿瘤[J].辽宁中医杂志, 2011, 38(12): 2338-2339.
[16] 何煜舟, 宋欣伟, 阮善明, 等. 周仲瑛教授治疗结直肠癌的治法治则探讨[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0, 28(4): 696-697.
[17] 卢言平, 孙永浩, 赵霞. 复方斑蝥抑瘤胶囊治疗中晚期结肠癌30例[J]. 山东中医杂志, 2012, 31(2): 101-103.
[18] 陈畅辉, 付强, 雷彦刚. 中药夏枯草对结肠癌细胞FasL基因表达和侵袭能力的影响[J]. 现代肿瘤医学, 2009, 17(6): 1034-1037.
[19] 李毅俊, 陈劲智, 黄伟贤, 等. 温肾健脾方联合化疗治疗老年进展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J]. 福建中医药, 2007, 38(4): 13-14.
[20] 王建彬. 杨宇飞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慢性腹泻经验[J]. 北京中西医, 2010, 29(7): 500-502.
[21] 周洁. 中药扶正健脾汤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结直肠癌疗效观察[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1, 29(12): 2814-2816.
[22] 孙端. 中药有效成分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18(9): 585-586.
[23] 万能, 毛丹. 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腹泻26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 2009, 15(10): 33-34.
[24] 柳玉美, 姜崇智. 葛根岑连汤加减治疗放射性直肠癌32例[J]. 山西中医杂志, 2006, 25(1): 34.
[25] 冯晓飞. 胡志敏教授中药治疗晚期结直肠癌24例经验[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7, 21(7): 19-20.
[26] 陈育忠, 方咏, 贾海升, 等. 扶正固本方对结直肠癌耐药基因MDR-1mRNA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J]. 新中医, 2005, 37(9): 92-93.
[27] 周颦, 张建平, 苏立, 等. 十济汤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 2007, 16(9): 1068-1069.
[28] 肖冰, 崔生达, 陈村龙, 等. 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08, 16(3): 178-181.
[29] 李海金, 董良, 符淑嫒, 等. 艾迪注射液联合FOLFOX4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27(12): 1086-1089.
[30] 郑兴斌, 孙素红. 复方苦参注射液在直肠癌术后化疗中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临床医生, 2005, 33(6): 27-28.
[31] 胡星. 香菇多糖注射液提高胃肠癌化疗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研究[J]. 临床合理用药, 2013, 6(36): 111.
[32] 郑玉玲, 王新杰. 肠达顺灌肠液治疗湿热蕴结型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J]. 河南中医, 2002, 22(1): 12-14.
[33] 黄兆明. 中药灌肠综合治疗癌性肠梗阻临床观察[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3, 3(3): 36.
[34] 修俊青. 中药灌肠治疗原发或转移性结直肠癌肠梗阻临床研究[D]. 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35] 穆立新, 姜军作, 范杰华. 针灸治疗结直肠癌术后30例疗效观察[J]. 大连大学学报, 2006, 27(6): 100-101.
[36] 金哲秀. 针灸两步法治疗结直肠癌72例临床分析[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3, 37(5): 48-49.
[37] 程静英, 朱丽娟, 林蓉. 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并发便秘的辨证施护[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 16(15): 2154-2155.
[38] Sanoff HK, Bleiberg H. Managing older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J]. J Clin Oncol, 2007, 25(14): 1891-1897.
上一篇:中医学科名称英译规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