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征文 >

澄清癌症误区关注患者营养心理

| 来源:网友投稿

总结出人们对癌症普遍存在的十大误区。对此,广东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尤长宣逐一进行了澄清。

误区一:患癌主要由基因决定

1/5受访者认为癌症主要由遗传基因导致。

专家观点:事实上,遗传只是癌症发生的因素之一,环境污染、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过度压力等,都和癌症的发生密切相关。有些癌症遗传风险较高,需要注意筛查,比如母亲患有乳腺癌,女儿患乳腺癌的风险为一般人的2~3倍。但有些癌症的遗传风险很小,比如结直肠癌患者中,仅有5%左右和遗传相关。研究证实,与基因相比,吸烟、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空气污染、化学与农药残留等环境污染,对身体的伤害更重。

误区二:癌症不可预防

许多人认为,癌症防不胜防,不知生活中该注意哪些方面。

专家观点:世界卫生组织提出,1/3恶性肿瘤可预防,1/3可治疗,1/3可治愈,预防癌症的主动权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里。美国癌症研究学会指出,防癌最简单方法是多吃果蔬,可减少20%患癌几率,并建议民众每日至少吃5份蔬果(1份约85克)、减少动物性脂肪摄入、保持标准体重、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戒烟限酒。只要坚守“预防重于治疗”的第一道防线,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已知的癌症危险因素,再加上定期筛检的第二道防线,远离癌症并不难。

误区三:吃素者不易患癌

调查显示,24%受访者坚信素食者患癌风险低。

专家观点:研究表明,经常吃大鱼大肉的人患癌风险的确更高,而素食者天天吃果蔬,膳食纤维摄取充足,患大肠癌风险比正常人低。然而,长期吃素可能造成营养失衡。奥地利研究发现,素食者可能因动物性脂肪摄取太少而增加患癌风险,是爱吃肉的人的2~2.5倍。想要防癌,均衡饮食特别重要,一定不要偏食或挑食,尽量以天然食材为主,加工品以每周1~2次为限,且每天吃5份不同颜色的蔬果。

误区四:痣多易得皮肤癌

“多痣的人患癌风险高。”调查显示,61%的中老年人相信这一观点。

专家观点:痣分为出生就有的原生痣和后天受环境、体质影响生成的痣。在青春期及女性孕期,痣可能会增加,中年时,痣的数量达到高峰。多数人身上的痣都属于良性的黑色素痣,不必担忧。如果痣出现色泽、大小、形状等异常改变,应特别留意,可能表现为以下几点特征:逐渐往外扩散,直径大于0.6厘米;有脱皮、出血、分泌物等现象;形状不对称,边缘不规则、模糊;颜色改变,由咖啡色变成黑色或深蓝色;一颗大痣旁边长出许多小痣。

误区五:胸大易患乳腺癌

“乳房大易患乳腺癌”也是不少人的误区,但事实上,这并不科学。

专家观点:乳房大不是乳腺癌的高危因素,家族史才是,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月经初潮早、绝经迟、未婚、未育、晚育、未哺乳等。门诊常发现,大部分乳腺癌患者都是摸到硬块或穿内衣时感觉疼痛才来就诊,这时癌症多处于2期以后,可能需要切除乳房。若能早发现、早治疗,乳腺癌的治愈率很高,0至1期病例5年存活率高达95%。建议超过45岁的女性最好每月自查乳房,每年定期体检,如有家族史,筛检年龄要提前至40岁。

误区六:吃有机食物可防癌

选购有机食物是近年来的健康新潮流。调查发现,39%的50~59岁受访者认为吃有机食物可防癌,而在13~19岁人群中,这一比例高达53%。

专家观点:有机食品在栽种或培育过程中完全没有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除草剂等非天然药物,食材安全性较高。现在的有机食品大多是蔬菜和水果。英国牛津大学一项长达9年的研究表明,长期摄取有机食品的女性,患癌风险与从不吃有机食品的女性没有差异。想要吃得健康,需要做到饮食多样化,多吃当地应季食物,每天吃一点坚果。

误区七:酸性体质易患癌

“人体只有呈弱碱性才是健康的”,“酸性体质特别容易患癌”……近年来“酸碱性体质”的各种说法被广泛传播,并成为一些保健品广告和养生类电视节目热捧的概念。

专家观点:科学上并无酸碱性体质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首先,人体中有多种液体,包括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液和淋巴液)、消化系统分泌的各种消化液以及汗液、尿液等,这些液体各有各的酸碱度,所谓的“体液”说法十分模糊。

误区八:癌症晚期就没救了

大多数癌症患者最怕听到自己已是晚期,癌细胞从原发部位转移到肝、肺、骨等部位。调查发现,46%的50~59岁受访者认为癌症晚期没得救。

专家观点:即使癌症发生转移,严重程度也不一样,不可一概而论。随着医学的进步,部分癌症即使发现时已是晚期,仍可治愈,比如淋巴瘤和睾丸癌的治疗效果就不错。随着靶向治疗药物不断突破,即使晚期肺癌、乳腺癌等也能得到较好控制,存活期可延长几个月,甚至几年。只要遵医嘱进行治疗,有希望长时间“带瘤生存”。

误区九:断食可杀死癌细胞

不少癌症患者认为,不让癌细胞摄取到任何营养,就能将其“饿死”,于是采取“断食疗法”控制癌症。调查显示,14%的中年受访者赞同这一观点,60岁以上人群这一比例达到22%。

专家观点:临床上曾有肝癌患者为“饿死”癌细胞只喝水、吃少量果蔬,结果自己却被饿死。一般来说,断食的癌症患者一周体重可减少10公斤,免疫力降低,反而让癌细胞更易存活。研究发现,糖是癌细胞最喜欢的食物,大肠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癌症的发生率都与爱吃糖有关。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爱吃高升糖指数食物的女性患大肠癌风险比正常人高3倍。精制糖类和精加工食品,如甜饮料、糖果、糕点等零食都属于这类食物,人们最好少吃。

误区十:放化疗一定会掉头发

调查显示,76%的50~59岁受访者认为“接受放化疗一定会掉头发”。

专家观点:化疗药主要通过抑制癌细胞生长来起作用,但在治疗同时会“好坏通杀”,使正常细胞受损,尤其对毛囊细胞、生殖细胞等产生破坏作用,比如乳腺癌化疗药容易造成脱发。但有些针对胃肠道肿瘤的化疗药只对胃肠道黏膜细胞起作用,患者不会出现头发脱落。为心理上更易接受掉头发的现实,建议留长发的癌症病人在化疗前先剪成短发或小平头。

关注癌症患者心理

只关注癌症治疗环节,忽视术后护理和心理辅导,是癌症治疗中普遍存在的严重误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主任顾晋教授指出,我国在癌症治疗中存在着重技术、轻服务;重数据、轻感受的现象。医院缺乏对患者的疾病知识沟通和规范治疗的教育,结果就是良好的治疗方案未能在实践中完美实施。

姑息治疗不仅用于生命末期

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于世英教授表示对于癌症疼痛,忍痛百害无一益。癌症疼痛给患者带来极度痛苦,严重干扰生活质量,还严重挫伤积极治疗和生活的信心。忍痛,导致轻度癌痛演变成重度癌痛,甚至恶化成难治性疼痛。癌痛不必忍,遵循癌痛治疗规范,可以轻松缓解绝大多数癌症患者的疼痛。

于世英教授还特别指出,姑息治疗不仅用于生命末期。姑息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肿瘤诊疗全程。姑息治疗通过积极缓解肿瘤及抗肿瘤治疗带来的躯体和心理精神痛苦症状,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全方位心身支持,达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对于早期和中期的肿瘤患者,姑息治疗是为患者在根治性抗肿瘤治疗的同时,提供支持治疗。对于不可根治的晚期肿瘤,姑息治疗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对于终末期,姑息治疗提供人性化宁养医疗服务。姑息治疗保障患者生活质量,维持患者的尊严,合理应用有限医疗资源。

学会倾听身体警告

谈到癌症患者的心理误区,肿瘤心理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肿瘤医院教授唐丽丽表示癌症不能和死亡画等号,不要盲目恐惧。合治疗手段是可以做到临床治愈的,这些病人不会因癌症而死亡。如果是某些中期癌症,可以通过手术、放疗、化疗等手段延长病人的生命,也不会很快因癌症而死亡。如果是出现颅脑转移、骨转移或全身多处转移的晚期病人,可以通过各种治疗手段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得了癌症,千万不要给自己来个“一刀切”,觉得自己肯定被判了死刑。我们要学习有关疾病的科学知识,不要盲目恐惧。

此外,有些癌症患者觉着自己特别的冤枉,常常会产生“为什么是我患癌,老天爷为什么惩罚我?生活对我很不公平?”这样的想法,患者的误区是将身体健康与道德混在一起了。

唐丽丽教授说:“我们先要对自己好,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只有我们自己身心健康了才能对别人负责任。问问自己身体和心理的需求,忘了倾听自己身体发出的警告或声音,甚至是你自己身体对你发出的抗议,所以当你身体真的出了问题时你会突然感到不公平,内心更多的是委屈和怨恨。”

营养认识多不足

营养是肿瘤病人最为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然而,在日常生活中,肿瘤病人对营养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石汉平指出,“担心营养促进肿瘤生长”是肿瘤病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很大顾虑。国际权威指南指出:无证据表明营养支持促进肿瘤生长,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不必考虑这个理论问题。不给营养,正常细胞就不能发挥生理功能,而肿瘤细胞仍然会掠夺正常细胞的营养,结果饿死的只能是病人本人,而不是肿瘤细胞。营养支持应该成为肿瘤病人的基本治疗措施。日常生活中,吃饭既不能过饱、也不能过少,七八份饱最好。

其次由于营养知识不足,由于商业操作,肿瘤病人往往迷信“冬虫夏草”、“燕窝”、“人参”、“灵芝”等贵重补品,而忽视肠内营养剂如安素、能全素、能全力、瑞素、瑞能等。实际上,几万元钱贵重补品的营养价值不会好于几十元钱的肠内营养剂。所以,日常饮食不足的肿瘤病人,应该首先选择肠内营养剂进行口服补充。

另外,“盲目忌口,偏信偏食”是肿瘤病人的一个常见营养误区。有人认为“鱼、肉、蛋、鸡、鸭、鹅“等是发物,会加快肿瘤生长,因此,不能吃。实际上,上述动物肉、蛋都是优良的蛋白质来源,比植物蛋白质更加全面、均衡。研究发现:提高饮食中的蛋白质比例会明显提高肿瘤病人的体能及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因此,肿瘤病人首先应该增加蛋白质摄入,其次才是选择什么蛋白质的问题。完全素食不利于肿瘤病人,荤素搭配才是最佳选择。增加植物蛋白质(豆类含量最为丰富)、提高白肉比例,减少红肉摄入。实际上,每一种动物都有红肉及白肉,只是比例多少不同。

而出于关心自己的考虑,肿瘤病人常常到处寻求神医,寻求秘方,寻医问药,包括寻求营养指导。但是,得到的信息往往是良莠不分、真假难辨 、莫衷一是,而且常常是道听途说、朝令夕改、偏信偏疑。实际上,肿瘤病人的营养是一门科学,有严密的科学基础、有严格的操作规程。石汉平教授建议肿瘤病人定期如每3个月到医院接受营养专家的饮食咨询、营养指导、营养筛查及营养评估。养成良好的营养记录习惯,定期记录自己的体重,记录摄食量。把营养的钥匙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来源:生命时报

中国抗癌协会网

推荐访问:澄清 癌症 误区 患者 营养

热门排行

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经验征文11篇

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经验征文11篇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经验征文篇1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5月1日起施行的《信访

基层财政所工作面临困惑和建议 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存在问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基层财政所工作面临困惑和建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存在问题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基层财政

巡察谈话情况报告例文 巡察县政府办党组情况报告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巡察谈话情况报告例文巡察县政府办党组情况报告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巡察谈话情况报告

从《开国大典》谈中国油画民族化

“油画民族化”是1956年9月全国油画座谈会上提出来的,在当时的社会中,它不只是一个口号和一个新名词

世界优秀心理电影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发掘和应用

摘要:世界优秀心理电影因其有针对性的题材、富于启发性的内容、强大的艺术魅力,对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促

党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 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党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xx村党员

传承红色基因征文600字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作文2000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传承红色基因征文600字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作文2000字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亲爱的朋友,

向巡视组工作情况汇报 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工作汇报材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向巡视组工作情况汇报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工作汇报材料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向巡视组工作情况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docx 职代会制度和职工大会制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docx职代会制度和职工大会制度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一、职工代

(完整版)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 2022年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要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完整版)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2022年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要点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