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要:德育是各个学科的共同任务之一,物理课程中隐含丰富的德育因素,通过发掘引导,可促进学生在发展知识与智力的同时,品德与心理素质也得到相应的发展。本文对物理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谈了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物理教学;德育;渗透;责任感;世界观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2-0320-01
物理课程中隐含丰富的德育因素,通过发掘引导,可使学生在发展知识与智力的同时,品德与心理素质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积极把品德教育贯穿于教学的过程之中。在实践中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探索:
1.运用我国古今的物理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物理教学的内容涉及到我国的自然环境、能源分布、历史和现代的科学成就、建设新貌等,这些都是爱国主义的好教材,特别是充分利用教材介绍我国科学史上的辉煌成就对世界文化史的巨大贡献,将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在讲力的定义时,可以介绍《墨经》中力比较科学的定义:"力,刑(形)之所以奋也。";在讲惯性时,可介绍齐人著的《考工记》中对惯性的记述:"马力既竭,车辕犹能一取焉。";在讲物体重心时,可以先介绍六千年前的半坡氏族所用的"欹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说明当时我国人民对物体的重心已有认识;在讲光学时,不妨先给学生讲一下公元前四世纪的《墨经》记载的关于小孔成像、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成像的观察研究事实;讲经典物理学时,结合介绍古代墨翟和沈括在力学和光学方面的贡献;讲近代物理学时,介绍吴有训、钱三强、王淦昌等物理学家在原子物理学上的贡献;在讲万有引力应用时,介绍在我国西部,一大批科学家、青年知识分子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在荒无人烟的大沙漠上奉献一生,终于使我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居于世界前列。这样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激励他们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出贡献。
2.坚持辩证唯物论主义,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
物理学的发展与人类哲学理论的发展有着极为特殊的密切关系。中学物理教学内容中,概念、定理、定律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内容。在教学中,有意识地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阐明概念、规律,结合物理学特点,进行物质第一性、物质的运动性和对立统一、量变与质变、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教育,可以使学生从中领会其中所包含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如介绍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可以把"新生事物不可战胜"这一哲学观点渗透进去;在"欧姆定律"的教学时培养学生普遍联系的观点,当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的变化关系等。使学生懂得,每一个物理概念、定律、原理都是对物理事实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概括、总结和升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从而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3.通过物理实践课,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
物理教学应根据需要,安排好实习、实验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课,这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本知识,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的任务。在物理实践课中要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对学生进行劳动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使他们充分认识劳动的伟大意义;二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如在学完牛顿第三定律后,紧接着为学生分析在自由泳中下肢是怎样获得推进力、拔河比赛获胜的原因与火箭能在真空中飞行的原因等,使学生不仅学会物理基本原理,而且能运用这些原理去解释和解决生产、工作中遇到的物理现象和物理问题;三是培养学生从事经济建设的本领。教学活动要紧密联系工农业生产实际,如学完动量定理后,让学生参观建筑工地的打桩机等。使他们掌握一定的从事经济工作的本领和有关的基本操作技能,为将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4.介绍科学发展的艰难历程,培养学生的拼搏意志
物理学史中有许多科学家为真理献身的动人事迹,如伽利略为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教会终身监禁;居里夫人为研制放射性元素而作出了巨大的牺牲;邓稼先回国从事国防科研,为了保密的需要,几十年"销声匿迹",虽然他的贡献极大,但以前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些科学家不畏艰险、不惜生命、不慕利禄、不怕权威、追求真理的高尚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献身科学的探索精神,为以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5.展望物理学的新发展,培养学生勇攀高峰精神
在讲力的概念、种类及受力分析时,简介已经发现宇宙有四种相互作用,并提出存在第五种相互作用的假说;在讲摩擦力时,向学生介绍处于试验阶段的磁悬浮列车;讲到电阻时,向学生介绍超导体的研究及应用;在讲磁极时,简介寻求磁单极的工作;讲热核反应时,简介等离子体的研究;讲到层子、胶子时,简介它们的"禁闭"问题等等。这些东西,虽眼下根本涉猎不了,但青年学生有着远大的未来,是种子萌发、成才的沃野。有耕耘就会有收获。爱因斯坦在十六岁时就开始思考坐在光一样快的车上看周围世界将怎样?这个问题一直折磨着爱因斯坦,直到二十五岁时他才发表了举世闻名的狭义相对论。
此外,在实验教学、课外物理兴趣小组活动,甚至是学习环境中,都可以进行德育。如实验课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作风;还有我们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表现、教学态度、对待事业的感情和处理问题的方法,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我们只有在教学中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把品德教育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全过程,才能促进学生树立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感,奋发向上,刻苦专研,成为未来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下一篇:近期的天文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