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3)教学案
折线统计图(3 )教学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 109 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进一步归纳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教学难点:进一步归纳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教法设计:
引导探究
教学流程:
一、复习(独立完成导学案一)
二、练习
2005 年春节期间龙潭湖庙会和厂甸庙会游览的统计图。
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 l )游览两个庙会的人数分别在哪一天到达峰值,然后开始下降?
( 2 )哪个庙会的游览人数上升得快,下降得也快?
( 3 )假如明年要游览庙会,你认为哪天比较好?
( 4 )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三、作业布置:总复习 18、19 题。
四、板书设计:
小结:条形统计图不较容易比较各种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很快比较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折线统计图(3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进一步归纳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学习难点:进一步归纳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
学法设计:
讨论
学习流程:
预习提纲一
(一)完成教材第 130 灾练习二十五的第 4 题。
(二)完成教材第 131 负练习二十五的第 5 题。
预习提纲二
2005 年春节期间龙潭湖庙会和厂甸庙会游览的统计图。
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 l )游览两个庙会的人数分别在哪一天到达峰值,然后开始下降?
( 2 )哪个庙会的游览人数上升得快,下降得也快?
( 3 )假如明年要游览庙会,你认为哪天比较好? ( 4 )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达标检测 北方某城市一周气温统计表如下:
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1.这一周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星期( ),平均气温( )。
2.根据此表你能判断出这是哪个季节吗?说说你的理由。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上一篇:教学教育学习知识与能力思维导图
下一篇:HPC大屏教学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