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线统计图认识,教学设计
折线统计图的 认识
教学内容:
小数五(下)期教材 P118—P120 例 1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实际问题。
(2)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能进行合理推断,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将实际生活事例与课堂教学的探索有机地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应用生活实例进行学习与探索,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学习折线图的积极情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能看懂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图中给出数据准确地回答问题 。
教学难点:
弄清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关键:
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自我感悟,改教师传授知识为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从而了解了知识在社会中的价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探究活动 一、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 课件出示例 1 的情境图) 师:点 同学们,我们一起看下很有意思的两幅图。因为我国今年爆发 H7N9禽流感,人们担心会因为买鸡感染上 H7N9,没有人去买鸡,卖鸡的商贩因为没生意,干脆在旁边聊起天,睡起觉了。点(请看大屏幕)2003 年春,我国很多地方遭遇了“非典”疫情,也就是 H1N1 禽流感, “非典”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在当时,北京的疫情非常严重,也就是在这时,彤彤和父母离开北京加载到广州,在那段日子里,卫生部每天都要通过各种媒体向全国人民公布新增“非典”病人的数据。请看下表,这是从网上下载的,公布的是北京市区 2003 年 4月 26 日到 5 月 31 日新增“非典”病人的人数。
师:同学们,从这个表中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师:为了很快比较病人的多少。为了更直观地看出疫情控制的情况,我们可以把它制作成以下条形统计图。点 师:请同学们完成导学案第一部分。(完成导学部分)
师:这两个图表都能描述数据,看着两个图表,你能迅速预测出 6 月 1 日“非典”新增人数吗?为了更直观地看出它的变化规律,点
仔细看,依次出现了的是什么?(出示折线统计图)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认识折线统计图,走进新课(课件出示例 1 的折线统计图)
师:请大家比较一下,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
点:表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
上升:增加
线:
平缓:没有多大变化
下降:减少 师:下面老师要向同学们请教几个问题?折线统计图由哪些部分组成呢?(由对应点和连接的对应线段组成.有统计图的名称,统计的时间,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
师:图中的点表示什么呢?(当天新增的“非典”人数)第一个点表示什么?(4月 26 日新增“非典” 病人有 113 人)第二点表示什么呢?( 5 月 1 日新增“非典” 病人有 122 人)这个点最高表示什么?(新增病人多即数据大)哪个点最低,这个最低的点又表示什么?(新增病人少即数据的小)
师:这条线段向上走表示什么?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吧!(学生用左手)(数据增加),
这些线段向下走又表示什么?(数据减少)(师指着图中的具体线段来讲)观察第一条线段和第二条线段,你发现了什么?
这条线段的坡度陡而长又说明了什么?
(线段陡说明数据减少的速度快,线段长说明数据减少的幅度大。)
这条线段的坡度比较平而短又说明了什么?(线段平说明数据减少的速度慢,线段短说明数据减少的幅度小。)
师:下面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怎样,请小组讨论完成导学案第一页探究活动一的问题:如有疑问的可以向同桌或老师请教。
(1)新增病人在( )月( )日最多,达到( )人,以后新增病人数据在逐渐( ); (2)新增病人数据减少最快的时间是在( )月( )日到( )月( )日,减少了( )人;(能不能通过肉眼看出来,线段越长,说明减少的幅度越大)
(3)如果你是医生,请根据以上变化趋势,预计 6 月初新增病人会怎样变化?小组汇报交流(从图中看出:在短短的一个月里,“非典”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人们取得了抗击“非典”的胜利,因此,预计 6 月初不再有“非典”新增病人)
师:请同学们对比前面的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说一说: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点(同桌互议)
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幅度或变化趋势。而且比条形统计图简洁明了、方便。(板书后课件上再显示)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齐读一遍。
师:彤彤回到广州,按要求要每天测量体温持续 15 天。一天突然发现体温出现异常。迅速到医院住院检查。点先做了心电图,并立即测量体温,哎呀,已经烧到了 39.5 摄氏度。点 接下来几天传染科医生对她的体温进行严密监控。观察体温表,你发现了什么? (1)彤彤所在医院院长想了解这个月非典病人的增减变化情况,应该制作(
); (2)彤彤所在医院院长想了解 5 月 8 日各类病人有多少,可以制作(
)。
祝彤彤早日恢复健康!身体越来越好。我们一起用手势来表示一下吧!
你能用手势表示生活中这些数量的上升或下降趋势吗? 1、从春天冬天,梧桐树上树叶数量的变化。
2、一个人从出生到老,牙齿颗数的变化。
3、从每年 10 月到次年 3 月的半年中,长途交通客流量的变化。
4、你家里一个昼夜用电量的变化。
光会说还不行哟!请同学们用示意图表示:
鑫福嘉超市自从有了竞争对手汇通超市,其销售业绩陡然下滑。
梓橦路学校的师生队伍越来越壮大。
总结:
你有什么收获?请同学们完成总结,形成反思。点 祝同学们学习
芝麻开花----节节高,点 大家学习的心情永远呈上升趋势!点
上一篇: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