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教学考试 >

翠鸟教学评语

| 来源:网友投稿

《翠鸟》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腹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重点:

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是什么节日?(植树节!)今天学校外边也有人种树,你们知道种树可以带来上面好处?(改善环境)对呀,不仅可以改善环境,而且大树还是鸟儿们最喜爱的地方呢。那么你们知道那些鸟儿的名字呢?好,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位新朋友,翠鸟。板书题目(提示:翠字上边是羽毛的羽,不带钩,下边十字这一竖不要太长,别把上边的两个人分开。

2.齐读课题——《翠鸟》

二、检查预习

1.翠鸟给大家带了很多小礼物,不过要有个要求:谁把它的名字读正确就送给谁。(出示本课词语)

2.看来大家课前预习的非常好,老师相信课文也一定读的很棒,让我们把优美的朗读送给在座的各位老师当礼物吧

指名分段朗读。适当点拨、正音。

三、研读课文,体会翠鸟的外貌和活动特点

1.同学们读的真美,谁能说一说读完后翠鸟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

生:颜色鲜艳或美丽、小巧玲珑会捕鱼

2.看,老师这儿也有只翠鸟,你觉得它美吗?美在哪里? 师:说的真不错,你知道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把翠鸟写的这么美吗?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一段。

生:自由朗读第一段

(生:书上先写了翠鸟的爪子,接着写了翠鸟头上的羽毛、背上的羽毛、腹部的羽毛,然后写翠鸟的眼睛,最后写翠鸟的嘴。)

作者按照这样的顺序写出了翠鸟哪些美丽的特点呢?

3.哦,老师看到翠鸟想这样来写:翠鸟的头是橄榄色的,背是浅绿色的,腹部是赤褐色的,现在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你喜欢老师写的还是作者写的呢? 生:作者用比喻写出了翠鸟的美丽。

4.谁能通过朗读把翠鸟的美丽读出来?指名读、同桌读、全班一起来读。 5.我想请一位同学来把我心目中的翠鸟形象在黑板画出来。

6.我想请同学画一画,并且在画上按照作者介绍的顺序图上颜色。

7.大家刚才讲得精彩极了,老师认为你们一定记住翠鸟的美丽了,让我们一起来用第一自然地作者的描写方法来描写一种你自己喜欢的动物,好吗? 8.写作交流欣赏。

9.翠鸟这么可爱,除了这些特点,翠鸟还有那些特点呢?我们下一节课继续!

翠鸟

说课材料

一、说教材

1、说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翠鸟》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爱护动物、植物,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这篇文章共五个自然段,通过对翠鸟美丽的羽毛、小巧玲珑的外形和活动机敏特点的描写,最后归纳到对翠鸟的喜爱,进而升华为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

2、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通过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作者的语言美,让学生受到爱鸟情感的陶冶。

难点:抓住动物特点,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有顺序的描写。

二、说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朗读,抓住有关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的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增强学生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三、说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如下几个教学环节:

1、由于学生没有见过翠鸟,对翠鸟的知识了解甚少,在一开始就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这样的设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培养了学生学习课外知识的能力。

2、学生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走进翠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去欣赏《翠鸟》的美文,读后六人小组内交流读书收获。

这样的设计,一是让学生养成看到课题思考内容的学习方法;
二是制造悬念,引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使读书明确了目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起到了帮助学困生读懂课文的作用。

3、出示翠鸟图片,让学生看图口述翠鸟的外形。

这样的设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运用知识迁移的规律进入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我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读读、议议、划划、联系上下文、实物,重点理解“鲜艳”、“小巧玲珑”。还努力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自由读,默读,男女合读,齐读)

这样的设计,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读文、交流,在交流中产生一种成就感。

5、在了解翠鸟的外形之后,我让学生同桌或小组合作,拿出画笔,把老师事先发给学生的翠鸟轮廓图涂上美丽的颜色,要求是必须按课文中的描写顺序和特点进行涂色。

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是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翠鸟的外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巩固了课文内容,更能激起学生对翠鸟的喜爱;
另一方面使学生更牢固的掌握作者的这种抓住事物的特征按一定顺序运用准确的语言把事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6、课外拓展。

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这样美丽的鸟儿,老师真想捉一只回家可以吗?”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这样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懂得爱鸟,保护小动物,维护生态平衡,增强环保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7、课外提升。

读说结合,让学生运用“抓住事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说说你心中喜欢的小动物。

这样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学着作者的这种写法进行仿说,为本单元的写作训练目标的达成做充分的准备。

四、说流程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你们喜欢小动物吗?说说你们都喜欢哪些小动物?

2、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翠鸟。(师板书课题,强调注意事项:“翠”是平舌音,第一笔和第四笔是横折,不是横折钩),让我们一起跟它打个招呼吧!(齐读课题) 师介绍翠鸟,生交流有关翠鸟的资料。

3、质疑:看着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呢? 课堂展示,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小组交流读书收获。

3、翠鸟图片,师:仔细观察,口述翠鸟的外形!

4、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翠鸟?按照什么顺序?(用先写„„接着写„„再写„„最后写的顺序来回答)各部分有什么特点?抓住哪些关键词来写?比喻句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5、生合读(男生读总起句,女生读分句)

6、学们同桌或者小组合作,拿出彩笔,把老师事先发给大家的翠鸟轮廓图涂上美丽的颜色,一定要按课文描写的顺序给翠鸟涂色。

7、展示作品,相互评议。 课外延伸,升华主题

1、带着感情朗读课文。

2、设问,升华主题:翠鸟这样美,老师真想捉一只来饲养,这样想对吗?为什么?

3、我们也学着作者的这种写法,试着说说你们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板书设计

翠 鸟 小爪子 红色 头上 橄榄色的头巾

外形美 羽 毛(鲜艳) 背上 浅绿色的外衣 爱 (小巧玲珑) 腹部 赤褐色的衬衫 眼 睛 透亮灵活 嘴 又尖又长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写了翠鸟的外形、活动和居住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作者在介绍翠鸟的外形时,抓住颜色鲜艳,身材小巧玲珑的特点,写了翠鸟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
在介绍翠鸟的活动特点时,抓住"一动不动"地"等待","贴着水面疾飞",表现了它的机灵和动作敏捷。

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描述方法:关于翠鸟羽毛的颜色,自上而下分别写了头部、背部、腹部的不同色彩;
关于翠鸟捉鱼,是按照注视、等待、叼鱼、飞走的捉鱼经过进行描述的。

在教学中我注意以下方面:

1、以画见悟,画出情趣

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直观性强,中年级学生尤其如此。于是,我课前设计了让学生给翠鸟上色和课上介绍翠鸟外形的教学环节。其意义有三:一是可以检查学生是不是准确地理解了这段外形描写,头脑中是否形成清晰的翠鸟形象;
二是这样做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三是训练说的能力。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给翠鸟上色是手段,按顺序、有感情生动描述翠鸟的外形特点则是目的。

2、扣读导悟,读出情趣

如果说兴趣是语文教学的敲门砖,情趣则是语文教学的精神催化剂。在教学翠鸟等鱼、捕鱼的部分,我以"谁有勇气也来读读这两段"调动起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读的过程中以"听你读,我怎么感觉不出翠鸟飞得快?""同学们自己小声练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体会‘清脆"、‘疾飞"、‘一眨眼"、‘轻轻地停"、‘一动不动",看应如何读出变化。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点出学生读书的不足,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3、读写结合,写出兴趣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小学生不仅需要模仿,而且善于模仿。这是因为小学生受知识、经验、情感等因素的局限,他们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可以说小学生的最初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中年级学生初学作文更是如此。叶圣陶曾经说过:“课文就是最好的范文。”所以小学作文可以从模仿起步的。本课在对翠鸟外形描写的这一段话就是一个读写训练最佳结合点,是练习写作的好材料。全段围绕"鲜艳"一词,分别从头部、背部、腹部具体描写。在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个片断后,我要求他们尝试模仿这段话介绍鸟的外形。学生在这一环节表现还是不错的。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字词,背诵重点句段。

2、尝试抓住自然段中的主要内容概括段意,初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通过朗读,品词品句,了解翠鸟美丽的外形特点和生动有趣的活动特点,体会翠鸟的可爱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4、读说结合,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1、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语,体会翠鸟的 可爱。

2、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会写5个生字。熟读课文,读说结合,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式。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翠鸟美丽的外形。

3、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感受翠鸟的可爱。

教学重、难点:

了解翠鸟美丽的外形。

1、会写5个生字,背诵重点句段。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尝试抓住自然段中的主要内容概括段意,初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通过朗读,品词品句,了解翠鸟生动有趣的活动特点,体会翠鸟的可爱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师:今天我们要上的是哪一课啊?

生:翠鸟。

师:这篇课文你读了几遍?

生:五遍。

生:十遍。

生:六七遍。

师:都很自觉地学习呢!下面就看于老师写课题。咦?这个"翠"字怎么写啊?提笔忘字了,谁能提醒一个于老师?"翠"字怎么写呢?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生:"翠"上面是个"羽毛"的"羽"字。

生:不带钩的。

师:噢,明白了,谢谢大家的提醒,"羽毛"的"羽"字下面不带钩的。

请小朋友抬起头来,看于老师写,并且一边提起手来跟着于老师把课题写一写。

师:既然已经预习了,问一个问题:"翠鸟"的"翠"是什么颜色啊?拿起书,默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从哪儿可以看出"翠"是什么颜色。

生:是绿色的。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请你读读句子。

生:头上的羽毛象橄榄色的头巾,橄榄是绿色的,所以"翠"就是绿色的。

师:噢,有理,那还能从哪儿看出来呢?

生:背上的羽毛象浅绿色的外衣。

师:既然"翠"是绿色的,那为什么不叫"绿鸟",而要叫"翠鸟"呢?

生:因为叫绿鸟声音不好听,叫翠鸟好听。

师:叫翠鸟声音就好听,叫绿鸟声音就不好听?这可不一定。

生:因为翠鸟外形美,音节动人

师:是啊,同学们在读课文时,一定注意过有个词叫青山绿水,那颜色就可以叫重峦叠翠。

有一种竹子,叫翠竹。为什么要用上这个"翠"字呢?听了有什么感觉呢?

1

生:翠就是很亮。

师:这个翠字不仅表示绿色,颜色亮一点,而且还表示很可爱,好听。这就是汉字的一个特点,它不光表明一种意思,还是一种心情的表达。叫翠鸟多可爱啊,让我们把课题再读一遍。

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预习的这么好了,不知道课文读得怎么样,我们来检查一下,为了把课文读得更有把握,给我们大家,包括听课的老师一个惊喜,我们还是再练习一遍吧,自己读自己的。开始。

生自由读全文。

师:我认真看了同学们的表情,听了同学们的声音,从你们的表情和声音,我看出来了,你们把这篇文章读熟了,而且还很喜欢读。谁来读第一自然段?我来叫一个不举手,不敢看我的。

(指着一位没举手的说)你来,你为什么不举手啊?

生:我怕读不好。

师:哦,怕读不好?怕不怕我?

生:怕。

师:来,看我一眼,睁大眼睛,使劲地看!(全班学生大笑,该生抬头看了一眼于老师)还怕不怕?

生:怕。

师:还怕?噢,我明白了,不是怕我,也不是怕同学,而是怕读不好。真读不好没关系啊,大家都会帮助你的,敢不敢试试?

生:敢。

师:大声点。

生:敢!(全班学生热烈鼓掌)

师:好!自发地鼓掌了,真好!请你读。

生读,但是读不好。

师:噢,还真有些害怕呀,坐下读,好吗?你坐下来读,应该能读好一点的!

学生坐下读了一句。

师:坐下读,果然好多了,大家再给他一点掌声(掌声),好,继续读。

生读毕。

师:嗯!真不错!读错的句子也改过来了。(学生再次鼓掌)

师:谁还想来读读这个句子?这回请个举手的。

一女生读。

师:嗯!真好!声音好听,又读得流利,表情也很好,可惜大家看不见。从她的读中,可以看出她喜欢这一节。

谁还愿意读读这一节?超过她?

一男生读。

师:啊,你读得太好了!一个比一个好啊!我都不敢读了。(生发出惊讶地感叹)真不敢读了,谁还敢来读?(全班学生纷纷举手)

一男生读。

师:你读得太好了,表情比声音更好!你把对翠鸟的喜爱都放在脸上了,真好!现在让我们都把对翠鸟的喜爱放在脸上,读!只要我们把这一段读好了,记住了,以后你写小动物就有办法了。

生自由读。

师:谁愿意再接着往下读?

一女生读第二自然段。

师(刚读了第二句时):我觉得你把这个翠鸟停得太重了,能不能再轻一点?来!大家都来试一试。

生各自读。

师(指着刚才那个女生):好,你再来读一读。

生读。

2

师:不错,这个"清脆"读得比刚才好多了!

谁再来读读?

(指名多人读,分别表扬):不错,轻多了。

更轻了。

还更轻了一点的吗?

......

师:真轻啊,(指着一个读得最轻的学生问)你为什么把这个轻轻读得这么轻啊?为什么不重重地停呢?

生:因为如果重重地停,哪还有小鱼儿敢来呀?

师:哦,原来是怕惊跑小鱼儿呀

好!谁接着往下读?

一学生读不好。

师:没关系,再来。(还是没读好),没关系,一遍读不好,还有第二遍,第三遍,再读不好,还有第四遍,要是第四遍还是读不好,还有第五遍呢!

生再读,终于读好了。

师(指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个句子):这个句子比较长,比较难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全班齐读两遍。

师:接着往下读,请同学们先自由读读。

学生自己读第三自然段。

师:好,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

一学生读,读了第一二句时

师:这个"刚刚"读得真好啊,再读一遍。(生再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全班齐读)请你继续读。

生继续读。

师:这两句读得更有味道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全班齐读。再指名读。

师:啊呀,水波还在荡漾呢!我听他们这么读,我心里也痒痒的,我也想读。

师范读。生热烈鼓掌!

师:尽管我读得有错误,但是同学们还是了我掌声,我真是高兴啊!同学们,上课,就要多读,多听,多想。同学们,听我说,这一段写得非常好,如果你把这一段读熟了,记住了,以后你写小动物的动作就有办法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齐读,老师不时发出表示赞许的惊叹。

师:谁接着往下读?(生举手踊跃)这个机会给谁呢?

请了一个还没读过的,读。

师:请你坐下,暂时坐下。我刚才听了他的读,我觉得那不是老渔翁,那是个小渔娃呢。(学生笑)谁能把老渔翁的年纪读出来?

学生练习读。

师:谁来试试?我还是把这个机会给他吧。(指刚才那位学生)

学生读。

师:啊呀,一眨眼的功夫,小渔娃就五十多岁了呢。(生笑)

谁还能把老渔翁读得更老一些?(指名一女生读)我们来看一看,女同学能不能把这个老渔翁读得老一些。

生读。

师:听她读,几岁了?

生:六十。

师:嗬!长了十岁了。谁还能读?(学生纷纷说我能读,有些说:我能读一百,我能读一百)

师:好!你们三人读(指三个说能读出一百岁的学生说)

3

三人一齐读。其余学生还想读。

师:别再读了,再读下去,我们就不用读小学了,全都去上老年大学了呀。(生笑)

还有请你再往下读。(请刚才读这一段的学生)

学生声情并茂地读。

师:啊!读得真有味道啊!(学生纷纷表示还想再读)同学们,请安静,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可是在听别人读的时候,一定要专心,这是对别人的尊重!请你把这个句子再读一遍,你读得太有味道了。(指刚才的学生)

师:读了课文,特别是第一三自然段,我想,今后要是让你写小动物,你一定是有办法写好的。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第一三自然段,轻轻地读,把每一个标点符号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读吧。

学生各自自由读第一三自然段。

师:累不累?要不要休息?

生:不累。不休息。

师:听课的老师们要不要休息?

学生笑:要!

师:好,那我们就先休息五分钟,下课最重要的一件事别忘了。下课!

第 二 课 时

师:下面于老师想请同学们做件事,上节课,我们第一自然段读得最多,我想问一下,你读了第一自然,脑中有没有出现翠鸟的样子?请同学们再把这一段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翠鸟的样子。什么样的嘴巴,什么样的爪子......

生自由读。

师:请愿意上来把你头脑中的翠鸟画一画?飞的也好,不动的也好,谁愿意来画一画?

指名四人板画,其他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画。

师点评:看!这只翠鸟正在叫呢,鸣声清脆,我给画点声音出来。(师加了一笔)

这只翠鸟正停在苇杆上一动不动呢。

这只翠鸟飞起来了呀。

啊,这只翠鸟刚出生呢,羽毛还没丰满呢。

师:同学们画得这么好,可不能浪费了,谁能来介绍介绍这些翠鸟?

学生自由读。

师:谁来介绍介绍?(指名)你来,下面这些同学都是来参观的。

生:这只翠鸟......

师:停!你看,同学们都坐得这么好,在听你的介绍,你要不要先说些什么话呢?

要想介绍得好呀,得把第一自然读好!读得滚瓜烂熟!

生笑了一下,再一想,说:同学们好,你们看,这只翠鸟......(学生介绍得较简略)

师:你学得介绍得怎么样?

生:还不错。

师:这么自信?

生:是。

师:于老师来给你提点意见,人要有自信,不过也要实事求是,我觉得你介绍得还不够好,太简单了点,你知道你为什么没有介绍好吗?

生:不知道。

师:于老师告诉你为什么,因为你没有把第一自然段读好。

谁还愿意来介绍一下这些可爱的翠鸟?

一女生介绍。(介绍得很详细,很生动)

师:你介绍得太好了,你瞧,同学们都被你的介绍吸引了,你能不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能把这些翠

4 鸟介绍得这么好吗?

生:因为我把课文读熟了,而且记住了。

师:同学们,这就是好经验啊,把课文读熟了,并且记住了,就能把这个介绍好。

师:从同学们的介绍,从同学们的表情,我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翠鸟,那么愿不愿意当翠鸟呢?

生:愿意!

师:好,那么现在我们就来把身份换一下,现在同学们就是一只只可爱的翠鸟了。我是从欧洲来的,是世界绿色和平组织成员。我这儿有身份证(于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身份证挥了一下),我们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都是你们鸟类的好朋友,我想来采访一下各位翠鸟们,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呢?

生:愿意。

师:好,那么我们现在开始采访。

你们的声音那么好听,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鸣声清脆。

师:噢,鸣声清脆,叫几声试试。

生纷纷放开嗓子学鸟叫。

师:嗯,声音真好听,翠鸟们,你们的嗓子那么好,不知道会不会唱我们人类的歌曲呢?

生:会。

指名唱。

师:唱得真好听!

翠鸟们,我听说,你们还有一个外号叫"叼鱼郎",不是"大灰狼"的"狼"哦。

你们叫叼鱼郎,可见你们叼鱼的本领很高,谁能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叼鱼的?

生:小鱼儿刚一露出水面吹个小泡泡,我就发现了。

师:哦,刚一露面,你就发现了?然后呢?

生:然后我就象箭一样飞过去,把它叼起来了。

师:你讲得比较简单,谁能来详细讲讲呢?

生:那些小鱼儿是非常机灵的,它们总是只悄悄地露出水面来呼吸一口新鲜空气,吹个小泡泡,但是就算是这样的,还是逃不过我们的眼睛的,因为我们总是停在水边的苇杆上一动也不动地注视着水面的,所以它们一露面,我们就会发现了,然后就蹬开苇杆,象箭一样地飞出去,用我们尖尖的嘴巴,一下子就把它们叼起来了。

师:还真是快啊,可是这是你们说的,你们说自己捕鱼的本领高,飞的速度快,有什么证明呢?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生:我们一蹬,就蹬开苇杆了。

师:你就是再蹬,我也感觉不到你们的本领高,速度快呀。

生:我打个比方吧,从这个角落到那个解散,我们只要一眨眼功夫就能飞过去了。

师:噢,一眨眼。还有吗?

生:只有那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也能看出我们的速度快。

师:这怎么就能看出来呢?

生:因为当我们已经飞远了的时候,我们原来停的苇杆还在那儿摇晃,水波还在那儿荡漾呢,说明我们飞的速度特别快。

师:啊呀,是啊,你可真是太会找证据了。我现在心服口服了。

翠鸟们,你们都很愿意接受我的采访,我还想到你们家去坐一坐呢,你们家在哪儿呀?

生:我们家在草地上。

师:是吗?翠鸟怎么搬家了呀?我听说你们不是在草地上的呀?

生:我们家在石壁上,洞口很小,你们人类是进不去的,真是可惜了!

师:是吗?进不去呀。那你们家是什么样呢?能不能给我介绍介绍,我也好回去给你们登登报呀。

生:我们家在小溪边上,陡峭的石壁上,那里,洞口很小,而且又很深,所以你们人类就进不去了,

5 只能伸进一只小手。

......

师:好,通过你们的回答,我已经知道了你们家是在石壁上,啊呀,翠鸟们,你们真是太会找地方了。那儿真安全啊!

你们还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

生:欢迎你以后再来我们这儿。

师:你们这儿热情好客,我一定会再来的。

生:希望你多帮我们宣传宣传。

师:这个不用你们说,我也会做到的,我一定会好好写一篇文章给你们宣传的。

生:以后我要发明一样东西,可以把你变小,然后请你去我们家坐坐。

师:啊呀,你真是想得太周到了,谢谢你!

你们对我们人类还有什么要求吗?

生:以后对我们鸟类要保护。

生:不能再伤害我们了。

生:要保护环境,这样我们才能继续和你们人类做好朋友。

......

师:好,各位翠鸟们,你们的要求我记住了,我要写一篇文章,下面还得加上一句话:让我们全人类都来保护环境,保护鸟类!

嗯,你们这儿有没有现成写你们翠鸟的文章啊?我带回去翻译一下。

生举起手中的书:这篇就是啊。

师拿起书,作惊讶状:嗯???这是什么字呀?我怎么不认识?

生:这是中文。

师:啊呀,我能听懂中国话,可是不认识中国字啊,谁能来读读,让我听听,这写得好不好,看是不是可以就把这篇拿回去翻译了。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师:我听出来了,写得不错,翠鸟们,这一段是写你们什么的呢?

生:外貌。

指名读第

二、三自然段。

生:写我们怎样捕鱼。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师:这一段又是写你们什么的呢?

生:写我们住在哪里。

师:我又听出来了,这两段也写得不错啊,这两段又是写你们什么的呢?

师:噢,也就是说住处。

写得真好啊,先写了你们的——(外形),再写了叼鱼的本领,还有——(住处),我下面呀,还得加上一段,让大家都来保护你们。

谢谢各位翠鸟们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我的采访。

师:同学们,现在我又是于老师了,而你们也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

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为了感谢同学们,我送同学们一样礼物,给同学们一段京剧。

师唱京剧《苏三起解》

6

《翠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翠鸟的外形和活动的特点,进而理解这些特点和翠鸟的捉鱼本领有什么关系。初步知道翠鸟的这些特点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而渐渐形成的。

2.学习作者观察的顺序和抓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4.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3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描写翠鸟外形和活动特点的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鸟类中的一位新朋友“翠鸟”,对它的外形特点进行了分析,你们还记得它的样子吗?(出示图片)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鸟?(非常鲜艳、小巧玲珑)分别从哪里看出,向作者一样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描述吗?

2、翠鸟这样的外形特点与平时的活动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来进行深入学习。

二、复习生词

三、学习第

2、3自然段。

1、大家都知道翠鸟又名“叼鱼郎”那它平时是怎样活动的呢?(指名读第2自然段)

(1)爱贴着水面疾飞;
(2)一动不动地注视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2.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意。

(1)出示重点句:“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

(2)指名读句子。

(3)出示对比句。(学生自己谈感受)

课堂讨论:什么是“疾飞”?翠鸟在“疾飞”中,又能“轻轻地停在苇秆上”说明了什么?

教师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义。“疾飞”是指飞得很快的意思。翠鸟在“疾飞”中,眨眼间又轻轻地停在细软的苇秆上,这说明翠鸟飞行时动作十分敏捷、轻盈。“贴着水面疾飞”说明翠鸟飞得低而快:“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说明停得急而轻。(指名读)这句话充分表现出翠鸟行动迅速而敏捷的特点。

3.抓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1)出示重点句:

“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2)课堂讨论:什么是注视?翠鸟为什么能“一动不动地注视”?

教师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理解句义。“注视”是指集中注意力地看。(学生读“一动不动地注视着”并模仿)这表现出翠鸟在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时,既专心又机警。联系上文翠鸟能“一动不动地注视”是因为它那“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

4.过渡:翠鸟做好了一切准备就等着小鱼出现呢,那翠鸟是怎样捕捉小鱼的呢?(指名读第3自然段) (1)课堂讨论:翠鸟怎样捕捉小鱼? (2)指名读有关句子。

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3)画出翠鸟捕鱼时动作的词。

“蹬开,飞过去,叼起,飞走”这一系列的动作,可以看出翠鸟动作熟练、连贯、非常迅速,都是在瞬间进行的。(指

2、3名同学读再齐读)出示对比句,“蹬”看出翠鸟用力猛,比如跳远,用力跳就会跳很远。“像箭一样”是把翠鸟比作箭,可以突出飞得很迅速。在疾飞中叼起鱼是因为它那“又尖又长的嘴”。

还从哪里看出翠鸟的动作迅速?“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苇秆摇晃是因为翠鸟蹬开水面,水波荡漾是因为鱼儿被叼出水面。(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这“摇晃”和“荡漾”持续的时间都不可能长,而就在这极短的时间里,翠鸟叼着小鱼飞的无影无踪,可见翠鸟动作迅速敏捷,准确,不落空。

(4)为什么翠鸟能这样迅速准确地捉到小鱼呢?让学生联系上文找出有关句子。

(5)出示句子,让学生选择带点词的意思。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6)讨论句义。读了这句话你有何感受?

在这句话中,作者先说小鱼“机灵”,再说“难以逃脱”,借以反衬出翠鸟的目光极其尖锐,说明翠鸟在观察露出水面的小鱼时十分机警,再联系上文,翠鸟长着“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这样捕捉水面上的小鱼当然是很迅捷。

(7)找两位同学读出翠鸟的机警。可分男生女生读。

(8)按照翠鸟捕鱼前---捕鱼中---捕鱼后来试着背诵第三自然段。

四、情感升华

翠鸟可真是捕鱼能手啊,连老师都佩服!

1、同学们,看着这小巧玲珑、动作敏捷的翠鸟,你们有没有像小作者一样,有啥想法呢? (饲养一只)

看来,孩子的心是相通的,你们和小作者想到一块儿去了。你觉得,能不能捉一只翠鸟来饲养呢?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

4、5自然段,看看从中你们知道了什么。

翠鸟住处隐蔽。它从那么远的地方飞到这里来,是要和大家做朋友的呀!你们现在的想法是什么? 生1: 翠鸟太可爱了,应该保护它。

生2:翠鸟应该生活在大自然里,不能捕捉,如果捉了也活不久,会害了它。

生3: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不能捉。

五、小结

是啊!正是有了它们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如此的丰富多彩。其实,翠鸟在全世界有60多种,我们今天所认识的只是其中的一种。就让这可爱的小生灵在大自然中快乐、自由地生活着吧!(多媒体课件播放:各种各样的翠鸟)

六、作业:

1、继续查阅有关翠鸟的资料,进一步了解翠鸟。

2、做一期关于"我喜欢的鸟"的手抄报,让大家都来认识鸟。

七、板书设计:

5、翠鸟

外形

(颜色鲜艳、小巧玲珑)

活动

保护

住所

(动作敏捷)

(隐蔽)

《翠鸟》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教材“鸟儿”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课文生动形象的介绍了翠鸟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形象,是一篇学生乐学、愿学的好文章。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作者在介绍翠鸟的外形时,抓住颜色鲜艳,身材小巧玲珑的特点,写了翠鸟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
在介绍翠鸟的活动特点时,抓住“一动不动”地“等待”,“贴着水面疾飞”,表现了它的机灵和动作敏捷。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描述方法:关于翠鸟羽毛的颜色,自上而下分别写了头部、背部、腹部的不同色彩;
关于翠鸟捉鱼,是按照注视、等待、叼鱼、飞走的捉鱼经过进行描述的。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让学生感受、体验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
二是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上的作用;
三是培养学生爱护鸟类的意识。班上绝大多数同学对翠鸟感觉很陌生,甚至连名字都没听说过,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但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理解事物的能力,在语言表达、概括等各个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我想,通过形象直观的画面展示,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的:

1、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及生活习性,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保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抓特点观察、描写的方法,体会用词的贴切、生动,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习惯。

三、材料准备:录音机、磁带、翠鸟填色卡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触发个性

师:同学们,听--(播放“百鸟争鸣”声)你们听到了什么? 生齐答:鸟的叫声。

师:你们喜欢鸟吗?都喜欢哪些鸟?为什么? 生1:我喜欢燕子,因为它是益鸟,能捉害虫。

生2:我喜欢大雁,因为它每到春天就会来到我们身边。

生3:我喜欢黄鹂,因为它的歌声清脆悦耳。我希望我的歌声能像它一样好听。

生4:我喜欢啄木鸟。因为它可以捉虫子,是森林的医生。

„„

师:是呀,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都喜欢它。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新的朋友--翠鸟。(板书课题)

生齐读:翠鸟

2、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认识翠鸟的外形特点。

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翠鸟的?

师:同学们总结得非常好,课文就是从外形、动作、家介绍翠鸟的,教师借机板书。我们先来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请同学们自读翠鸟的外形部分。

师:同学们说得真棒!把翠鸟的外形特点都说了出来。谁能用几个词来概括它的外形?(同学们积极发言

生1:它的颜色非常鲜艳。

生2:它小巧玲珑。

教师板书:颜色鲜艳 小巧玲珑

师:面对这样一只美丽的小鸟,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师:同学们就通过自己的朗读去展示自己对翠鸟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师抽生朗读并评价 师:作者能把翠鸟写的这样美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默读思考。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除此之外,作者在描写的时候还注意了一定的顺序,同学们找一找看一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生1:头、背、腹。

生2:先总后分,因为先说了颜色鲜艳,后又分着介绍了头、背、腹的颜色。

师:你观察得非常仔细。看来,我们在进行描写的时候,只要能按一定的顺序,再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我想也可以写得很好。课下同学们自己试一试,写一个描写动物外形的片断。

3、品读课文第

二、三自然段,了解翠鸟的活动特点。

师:翠鸟不仅外形美丽,而且它还是捕鱼能手,这与它的动作有密切的关系。自读课文

2、3自然段,划出能体现翠鸟动作特点的词、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体会出来的?

生1:只有那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能看出翠鸟的速度快。因为当翠鸟已经飞远了的时候,原来停的苇杆还在那儿摇晃,水波还在那儿荡漾呢。

生2:像箭一样飞过去。因为箭的速度很快。

生3:尽管小鱼是那样机灵,只悄悄的把头露出水面来吹了个小泡泡,可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从这句话中我体会出翠鸟的眼睛很锐利。

„„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棒!那就试着把你的分析和体会读出来。

(学生自由朗读。) 师抽生朗读并评价

4、拓展延伸,飞扬个性。

师:是呀。同学们读得真是不错,翠鸟这么可爱,这么美丽,我真想捉一只来饲养。可以吗?

生齐答:不行。

师:为什么?

生1: 翠鸟太可爱了,应该保护它。

生2: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很难捉到。

生3: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不能捉。

„„

师:孩子们,你们说得真好。我们应该要保护鸟,同时也应该让更多 的人保护鸟类,你们有哪些保护鸟类的好方法吗?

生1:不捉鸟

生2:在有鸟的地方立一个牌子,写上“保护鸟儿,人人有责” 生3:不破坏鸟窝,不掏鸟蛋。

„„

师: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保护鸟儿努力吧!

《翠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2篇)

鸟岛教学设计

教学评教评语(共3篇)

爱鸟护鸟的宣传语 精选300句

关于鸟的谚语

推荐访问:翠鸟 评语 教学

热门排行

张祖庆创意教学心得体会

头脑风暴与创意写作课前谈话:1 你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举手。2 你喜欢怎样的动画片?3 你有没有想过

富有诗意和生命活力的教学

武汉市武昌区是全国新课改实验区之一。我们不敢说武昌区的课堂教学就是最好的,但可以肯定地说,他们是代表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的报告三篇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的报告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的报告一篇近年来,市城

一年级汉语拼音α、o、e教学三法

一年级汉语拼音α、o、e教学三法  平田小学曹文有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汉语拼音教学应尽可能有趣

青少年学生的武术教学与训练问题探讨

摘要:在学校中,武术教学也是体育教学的一种,其教学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体质。然而,武术教学与其他课

音乐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摘要:音乐教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结合学生生活创新音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注重强调生活化。关键词:音乐

乡镇党校教学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乡镇党校教学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发挥党校在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搭建农村党员

2021年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报告13篇

夹杂多种声音,未经官方证实就经微信、微博等公文微信公众号途径广泛迅速传播,往往言之凿凿、先声夺人,使

2022年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 导语】制定工作计划的过程是个思考的过程,制定好工作计划以后,在心中基本上对某个项目已经

十九大报告学习心得体会三篇

十九大报告学习心得体会十九大报告学习心得体会一篇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走好人生每一步十九大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