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干事与会干事的感悟3篇
想干事与会干事的感悟3篇想干事与会干事的感悟 学习年轻干部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心得体会及感悟 10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想干事与会干事的感悟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想干事与会干事的感悟
年轻干部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心得体会 及感悟10 月 10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然要求。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连日来,通过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年轻干部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重要论述指示精神,进一步加深了对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理解和把握。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干部要带头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表率,切实做到既要有想干事的激情,能干事的水平,干成事的本领,还要有不出事的的品质,做到既廉政又要勤政,这样才能干成事。
永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初心,做“想干事”的基层干部。“想干事”,源自对建设家国的大我情怀,源自对民生大众的深厚情谊,源自对自我价值的正确认识。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处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上,不仅要求我们有“想干事”的热情和冲劲,更需要基层干部常问“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找到干事创业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常思“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主动深入群众解决民生福祉;常行“立说立行,马上就办”,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来办,不断培养政治能力。此外,更要明确“想干大事”,而不是“想做大官”。
磨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劲头,做“能干事”的基层干部。从“想干事”到“能干事”,意味着不仅要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乐观主义精神,以苦为乐;更要有“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奋斗主义精神,主动作为。基层工作直面民生诉求,随着改革攻坚深入推进,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甚至是“骨头里的骨头”。面对复杂的矛盾问题,基层党员干部要敢接“烫手的山芋”,以积极的心态主动投身脱贫攻坚、信访维稳、基层治理等急难险重工作;要学会“弹钢琴”,争做“多面手”,埋头苦干、摸爬滚打,在过“娄山关”“腊子口”中经风雨、见世面,在解
“难题”、做“答卷”中磨练意志、展现作为。
厚植“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做“干成事”的基层干部。从“能干”到“干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堂必修课,也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明年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需要基层干部不断“爬山峰”“跨沟壑”,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重中之重。基层干部要注重在实践中锤炼真经、练就本领,肯做一心为民的“勤务员”,做深入调查的“研究员”,做科学分析的“决策员”,做居安思危的“应急员”,还要做改革攻坚的“奋斗者”。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气神、实干心在不断解决问题、化解难题中培育从容新面貌、开创工作新局面。
奋战在基层的干部们,从“想干事”到“能干事”,再到“干成事”,走好这三步路,需要我们练就“公仆之心、吃苦之志、实干之魂”,在平凡的工作中爱民、尽职、担责,才能在扎根基层、奉献基层中成为“伟大”的人。
篇二:想干事与会干事的感悟
2020 党员学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心得体会观后感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强调,年轻干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经风雨、见世面,真刀真枪锤炼能力,以过硬本领展现作为、不辱使命。作为一名复转军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后感触颇深,希望以此文鼓励全体复转军人永葆军人本色,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想干事是成事之首。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复转军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岗位变了,不变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多年来受党和军队的培养教育,政治信念非常坚定,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这是复转军人的使命。明年,我国将进入“十四五”时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体复转军人一定要保持想干事的热情和激情,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把好方向,坚定不移跟党走,“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在“展现作为、
不辱使命”中显露“想干事”。
能干事是成事之要。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复转军人是曾经保卫祖国的“钢铁战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复转军人的时代任务。“战场”的改变意味着任务的改变,面对新任务、新挑战、新责任,全体复转军人一定要持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作风,勇于直面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强化业务训练,不断解决问题,练就过硬本领,在“展现作为、不辱使命”中显示“能干事”。
干成事是成事之终。任何事业都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胜利的道路没有捷径可走,更不可能一步登天,只有求真务实才能披荆斩棘、走向成功。复转军人始终保持着“召之能战、战之必胜”的信心决心,保有着敢于担当的勇气、善于作为的作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复转军人的责任。肩负新时代赋予的强国重任,全体复转军人一定要在决胜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决胜之际,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夺取全面胜利中持续努力,在“展现作为、不辱使命”中显现“干成事”。
“几许报国心,拳拳为民终不悔”,全体复转军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起而行之、勇挑重担,展现作为、不辱使命,必将留下自豪的“红色”脚印。
10 月 17 日,“决战的时刻——2020 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特别节目”在央视播出,引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响和热议。2020 年作为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涌现出一大批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透过电视屏幕看到受表彰的先进集体代表和个人,他们没有华丽动人的外表,皮肤比常人更显黝黑、沧桑,岁月的划痕,印证着他们的初心与担当。有八年基层经历的我,大概能体味一些扶贫的酸苦辣咸甜。
初见是酸的。刚开始扶贫时,每个扶贫干部脑海里会浮现出不同的扶贫画面,入村的路是一条泥巴路,路边的狗汪汪叫,叫人不敢靠近;大老远可见农户住房的屋顶上飘着几块“牛毛毡”,雨天天上下大雨,屋内下小雨;走进农户家里,晾衣杆上挂满了发出臭味的衣物;板凳上满是柴火烧尽的灰,灶台上黑黢黢的满是油渍,水缸里的水是在龙洞、河沟担来的,更不要说有什么产业了……你会发现,贫困限制了你的想象,当你的无能为力遇上那双期盼美好生活的眼睛,你的酸楚会扑鼻而来。
工作是苦的。扶贫工作显然是苦的,行走在脱贫一线的帮扶干部,入户调查、开群众会、信息录入,精准识别贫困户,动态监测管理贫困户信息,根据贫困户致贫原因,分析制定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解决就业,定期开展
走访慰问……废寝忘食是常有的事,饿了就吃桶方便面,累了就坐着眯会,扶贫干部是运动员,为了群众事,跑出“120码”加速度;是解说员,将党的好政策讲解给群众听;是销售员,帮助群众推销“民生货”;是小工,帮助贫困户做活,他们甘当拓荒牛,用真情默默奉献。
质疑是辣的。“质疑”说白了就是不信任呗!新来了扶贫项目群众不接受、不看好,质疑是走过场;看到村里的其他贫困户通过自身努力,修了新房、买了小汽车、过上好日子了就开始眼红的,质疑村里不公;开群众会时,总质疑自己没有享受到政策,认为国家专欺负弱势群体,在大小扶贫检查中罗列党委政府、帮扶干部的不是……回应和化解贫困群众这些火辣辣的质疑,唯有倾心办实事,用实际行动解决贫困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的难事杂事苦事,直面矛盾和困难,以过硬作风、过硬担当、过硬能力,经受起群众的考验。
泪水是咸的。帮扶干部,是父亲、母亲,是儿子、闺女,也是丈夫、妻子。每天繁忙的工作和沉甸甸的扶贫任务让他们忘却一切,不辞辛劳熬夜加班,牺牲周末与家人团聚。或许他们踏出门、转身时,泪水早已浸湿了衣襟,他们深知亏欠家人太多太多,也深知脱贫攻坚已到紧要关头,作为一名扶贫干部投身脱贫攻坚是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只有选择舍小
家顾大家,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施展才华,顶烈日、冒风雨,披星戴月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把脱贫重任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而奋斗。
成果是甜的。青砖白瓦的房子错落有致,一排排明亮的路灯照亮群众回家的路,一条条干净整洁的硬化路格外惹人爱,争取到项目一项一项的落实,扶贫产业步入快车道……生活好了,笑容多了,这份甜,是群众心底的滋味;这份甜,是帮扶干部辛勤付出后收获之甜……这份甜,是丰硕的、幸福的。如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形势逼人,到了最吃紧的时候,要咬定目标不放松,总结脱贫攻坚经验,稳定贫困户增收渠道,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效,完胜收官之年。
篇三:想干事与会干事的感悟
部学习关于要提高“七种能力”的心得体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总书记的讲话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为干部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年轻干部正处于干事创业大好时期,要自觉在成长道路上过好“四道关”,不断坚定志向、提升能力、磨砺意志、迎难而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唯有如此,方能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奋力担当锐意前行,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答卷。
坚持“严”字为先,过好“思想淬炼”关。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年轻干部要始终把讲政治摆在首要位置,坚持“严”字为先,深化理论学习,多吸“理论之氧”,多补“精神之
钙”,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党的科学理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照检查自己的思想灵魂,在知行统一、以知促行、以行促知中锤炼忠诚品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心无杂念、德无杂质、行不乱章。要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把政治体检作为自觉打扫思想政治灰尘、不断增强政治免疫力的重要途径,用足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及时检视整改违背初心使命的各种问题,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持续不断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真正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坚持“勤”字为本,过好“本领锤炼”关。“打铁还须自身硬”,“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要有善担当的硬本领,才能有敢担当的厚肩膀。年轻干部要强化为民担当负责尽责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勤”字为本,不断激发自身的内生动力,自觉锤炼和提高“七种本领”,以想干事、真干事的自觉和会干事、干成事的硬本领,立足本职,贴近基层,为民做事,摒弃官气,多接地气,勤学善思,务实重行,敢于担责,用心感悟,用心做事,用心做官。要注重把自己锻炼成实干家,始终做到“多动笔杆子,多迈脚步子,少耍嘴皮子”,始终做到
“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唯实不唯上、唯事不唯人”,善于从困难的环境和复杂的问题中汲取营养,砥砺意志,自强自新,乐于奉献,吃苦耐劳,尽职尽责,把个人追求融入到一件件具体的工作中去,把奉献体现在无尽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用过硬本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坚持“清”字为重,过好“品德修炼”关。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保持政治定力的根本在于加强党性修养、修炼高尚品德、永葆清廉之风。年轻干部要坚持“清”字为重,勇于修炼高尚品德,从树立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做起,将党规党纪、国家法律作为从政之律、工作之纲、人生之镜,不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始终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增强抵御诱惑、守住底线、廉洁自律的定力,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算好“政治账”“利益账”“良心账”,用珍惜、感恩和进取之心对事业、对组织、对群众,做到慎细微、慎独处、慎身边,真正做组织放心、群众称心、自己安心的好党员干部。要坚持在实际工作中养成自律好习惯,做到坚持原则,依法行政,修身养德,遵守纪律,廉洁从政,以身作则,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微慎思慎权慎行,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
做事,堂堂正正做官。
坚持“韧”字为要,过好“意志磨炼”关。涉浅水者见鱼虾,涉深水者见蛟龙。火热的基层一线是干部增长见识、了解国情的大课堂,是磨砺才干、积累经验的练兵场,也是锤炼意志、砥砺作风的磨刀石。年轻干部要到条件艰苦的基层一线扎根,坚持“韧”字为要,持之以恒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事业,多到田间地头沾沾泥土味,体察社情民意,读好“无字书”,进好“百家门”,行好“万里路”,在基层一线接受实战摔打,多经历一些历练,于磨难历练中成长成才,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勇挑重担、积极作为,身体力行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盼愁”问题,做人民群众认可、称赞的好公仆。要坚持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自觉在吃苦中磨练成长,受得了批评、经得起挫折、做得好小事,不心浮气躁、不急功近利、不好高骛远,始终保持精益求精的作风,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基层工作实践中实现人生不断超越。
推荐访问:想干事与会干事的感悟 干事 与会 想干
上一篇:事业单位地市非法人机构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