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利与弊》说课
《交通工具的利与弊》说课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叫敖丹,来自阿城区亚沟中心小学。我说课的题目是地方课程《技术》中的四年级上册第 3课《交通工具的利与弊》。
本课是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理解一点”中的第 3 课。学生已经在前两课学习了《汽车是怎么工作的》、《火车和铁路带来了什么》,在了解技术工具在生活生产中的工作原理和功用基础上,对交通工具的两面性实行学习的。
这节课属于认知性教学和创新性教学相结合的一节技术课。本课从现实生活中的交通工具入手,引导学生在了解交通工具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理解到它给我们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其他技术性物品的两面性。本课的内容是学生们在生活中都是亲自经历的,无论是交通工具的利与还是弊他们都有一些体验。我相信学生们一定会喜欢这节课的。
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水平和判断水平。学生因生活环境的限制和生活阅历不足,学生对交通工具的作用了解还不够全面和深刻,对交通工具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没有充足的理解。我想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一定能达到教学目标的。为此我设计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身边的交通工具,知道各种交通工具的种类和用途。
2.了解现代交通工具给人们带来的利与弊。寻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观察、动脑水平,增强学生的交通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交通工具带来的问题,寻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教学难点:寻找到生活中其他技术性物品的两面性,会巧妙的想一些办法扬长避短。
四、设计理念:
本课将围绕着学生生活实际,精心设计。通过五个环节的活动设计,以理解工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合作探究的思路,围绕了技术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特点而设计的。
五、说准备
为了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搜集不同种类交通工具的图片和相关文字资料并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掌握重点。我还精心设计了板书,板书设计是学生接收知识最直观的“接收器”,简洁的板书体现了教学重点,又协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六、说学法
掌握好的学习方法,能够用最短的时间使教学目标达到最好的效果。所以在本节课我采取了小组讨论、探究学习方法贯穿于课堂之中。
七、说教法
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使用了讲授法、讨论法及演示方法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达到教学目标。下面就请大家跟随我一同进入我的课堂。
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思维 新课开始,我选用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诗,导入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之强烈地吸引着学生。同时,教师引导提问:李白只需一日的时间就到达了远在千里的江陵。诗人是借助什么交通工具呢?当学生回答是船后,教师接着又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交通工具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同学们你们能介绍一下你了解的现代的交通工具吗?学生自由发言后我顺势总结,根据领域可划分为三大类:海、陆、空。(随即播放课件)此时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从而引人学习任务。
(二)小组合作,整理汇报 本课要求学生在亲自实际体验和实践探究过程中,形成对技术工具初步的理解。所以将把学生分为 “海、陆、空” 三大组,三组分别收集组员提供的这个领域的交通工具。然后由组长收
集、汇报这三个领域的交通工具。同时教师展示一些交通工具的图片。让学生们对不常见的交通工具有个直观的理解。这个环节,既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水平,也可使学生学会合作。在“讨论轮滑、爬犁属于交通工具吗?调查黑龙江特有的交通工具”两个问题时,我想孩子们会积极发言;会阐述各自的理由,气氛会很热烈的。这样既加深对交通工具的理解又培养了他们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为突破难点实行了铺垫。
(三)走进生活,了解利弊 知识来源于生活,尤其是交通工具在生产、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我以汽车为例,论讨车给人们带来的利与弊。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历和课件展示的画面,对交通工具的利、弊有了清晰的理解。最后总结出交通工具:对人们的好处是灵活方便、运量大、速度快。弊端是环境污染、能源紧张、交通拥堵、土地紧缺。可能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但能过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来解释相信他们会理解的。本环节我利用演示方法、讲授法让学生对交通工具利、弊有所了解。这时我问:“机动交通工具对环境影响较大,是否应该停止它们的生产和使用呢?”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既突破了重点又导入了下一环节。
(四)思考探究,开动脑筋 学生已经明确,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交通工具这个重点后。我将鼓励学生们一起寻找解决交通工具带来问题的方法。我设想学生可能说出以下几点:
A :利用新能源来开发新的交通工具。
B
:能够研制成低排放的机器可以环保。
C :为了可以缓解交通压力我们可以步行上学还可以多搭公共交通工具 D :
加强行车管理 E:继续将车分为单、双号行驶 F:遵守规则 G:更新技术 我会出示一些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对以上几点有所了解。
可能还会出现无根据的想法,但我坚信只要有想法就会有落实行动获得成功的时候。
在学生享受快乐合作时,让他们继续体会成功的喜悦。让他们讨论“思考乐”里的问题。我想此时的气氛也会激烈的。此环节突破本课的难点。
(五)总结归纳,升华主题 这一环节是全课的重点升华部分,要倾听学生的收获,对于他们的收获要给予评价。
本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由生活实际入手,从生活经验升华到理论基础,最后再回到我们的生活中应用。所以我将“体验屋”中的调查实践留为本节课的作业。
我相信在这节课学习后学生都能仔细观察身边事物的两面性,发挥好他们有利的一面,避开它们不足的一面。同时我也相
信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巧妙利用资源,一定会培养出善于观察发现、更多优秀的孩子来。谢谢大家!
《交通工具的利与弊》说课
哈尔滨市阿城区亚沟中心小学
敖 丹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