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先进文化推动学校发展
用先进文化推动学校发展
近年来,我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正确指导下,立足于自身实际,以建设良好的校风、校训、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一、提升办学条件 , 打造优质的学校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载体。五年来,我校按照远景规划和阶段目标,大力开展实施了系列物质文化建设活动。大到校园的整体规划布局,小到一草一木、一砖一石的绿化、美化,再到一室、一梯、一墙的建设,都充分呈现出物质文化浓浓的育人氛围。如今的唐口中心小学,格调高雅的学校建筑、开阔美观的学校院落、花香四溢绿草如茵的学校绿化美化、错落有致的人文景观、设施完备的功能室建设,无不处处激励着师生、熏陶感染者师生。
区划调整以来,我校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进一步得到了长足发展,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音体美器材室等功能室,按照省级标准全新装备,教师的办公桌椅全部更新,学生课桌凳较好地得到补充,学校文化广场科学规划,高标准兴建,绿化美化园区精心设计,高起点实施。今年春季,学校在财力极度困难的情况下,破难攻坚,又斥
资 30 余万元修建了三栋教学楼之间的学生活动场地 1400 平方米,购置一大批名贵花草树木,提升了 700 平方米绿化美化园区的档次。
我校所辖定点小学,校校实现了楼房化,校容校貌、育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廉屯小学、大流店小学、梁南小学、张桥小学建筑设计新颖,布局科学合理,配套设施一流。
二、以制度文化为保障,提升学校管理品位
如果把校园文化建设看成一个整体,比作一个完整的人,基本建设是躯体,环境建设是外衣,文化建设是眼睛,活动建设是血脉,那么,制度建设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大脑和灵魂。近年来,我校先后制订了《唐口中心小学常规管理要求》、《唐口中心小学校本教研制度》《唐口中心小学班级管理要求》等工作管理制度,并编印成近两万字的《唐口中心小学制度汇编》,从教师到学生,从课内到课外,从做人到育人均有章可循。结合学校实际,构建出由“校长——校委会——教研组——班主任”组成的内部管理模式,使教师的管理与学生的管理环环相扣,相得益彰。从师生的到岗到位、仪表言行到日常工作、教研教改、课题研究,各项工作井然有序、有声有色。学生的纪律、学习、卫生、礼仪等方面得到规范,形成“自我养成——逐渐适应——习惯遵守”这一良性循环,师生文化生活健康发展,养成了校园内“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师生洋溢出奋发、向上,文明、自强的精神风貌。同时,我校十分重视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班子成员经常学习有关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文章,多次就学校文化建
设问题进行研讨。并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制订了《唐口中心小学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文明班级评选方案》、《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等,为促进我校学校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提供了方向和制度保证,尤其是我们在征求广大教职工的基础上,结合唐口小学的实际制定了面向全街道小学的《唐口中心小学教师量化管理方案》,从师德、考勤、常规管理(计划、备课、作业、批改、听课、辅导、外出学习等)、课堂教学、教学成绩、班级纪律、卫生、宣传报道等方面给教师综合量化,评价打分,使广大教师做事有章可循,工作有目标,有奔头,对其他单位很头疼的事就是每年的评优树先,但在我们唐口中心小学,不用评,不用选,看量化,出结果,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落实“八个精心” , 构建规范的行为文化
规范源于过程,精彩出自细节。实施精细化管理,就必须让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我们不断强化重点,注重精细,让管理成为师生自觉遵守的行为。一是加强行政管理。班子成员准确定位,真心为师生提供服务,尊重、关心、团结每一位教师,让教师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感觉到奉献在唐口中心小学是一件很幸福、很光荣的事情,享受到工作着、学习着、收获着、快乐着的最高境界。二是强化教学管理。以教育质量为学校发展的终极目标,建立健全各项教学常规管理细则,注重了教学过程的精细化,使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章可循,先后开展了“三
个工程”(以师训师、借题发挥、借才育人)和“五项活动”(讲师德比奉献、集体备课、教学设计比照、讲三课、教学反思),让教研活动成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行动。近五年,在省、市、区组织的教学能手、优质课(基本功)、公开课等活动中,我校有近 60 位教师获奖;学校先后承担了国家、省、市、区各类课题 26 项,现已结题省课题 2 个,市课题 12 个,区课题 4 个;有近 70 余篇论文在国家、省、市各类刊物发表或获奖。三是突出养成教育地位。创造性的开展好少先队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利用节假日、纪念日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锻炼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素养。学校少先队活动室被评为区级规范化队室;《文明在我心》主题中队会被评为区级少先队主题队会优质课二等奖;我校运动员荣获 2012 年济宁市城区“体彩杯”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五名;学校荣获济宁市第 12 届中小学生航模运动会优秀组织奖。六一儿童节前夕,市长梅永红在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张辉、副市长张继民的陪同下来我校慰问,活动期间,梅市长等领导对我校学生的精神面貌、教师的工作态度、学校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
四、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引领学校长远发展
我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坚持“教育质量一流、教师队伍一流、学生素质一流”的办学目标,从“精、细、严”入手,积极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理平台,形成了“人人讲原则、处处讲文明、事事见精神”的良好育人氛围。
学校首先加强了师生爱校教育。通过学习校风、校训等活动,提高了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同时也增强了凝聚力。其次坚持开展以热爱校园、文明礼仪等养成教育为主旋律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师生们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另外,橱窗、黑板报也成为学校专题教育的宣传窗口。其三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构建起了相互尊重、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
加强师德建设。师德是我校的一项长期性工作,不论平时教学工作多忙,学校都要组织教师定期学习,提高师德素养,通过全校教师大会、政治学习,针对教师中出现的问题,做深入的思想工作。
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创建书香校园。学校为了使教师不断提升自己,提高教师的整体文化素质,在教师中开展了“好书美文推荐”活动,图书室先后填充了供教师阅读的书籍有《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等大量理论书籍,其次由教师推荐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教育理论著作、教育随笔等好书美文,再由学校收集归类整理,推荐给全校教师阅读。
树立“活泼、守纪、乐学、善思”的良好学风。首先加强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教育,着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其次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小学生从小树立报效祖国的志向,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其三以课改为契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众所周知,文化治校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在创建优质校园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将继续用学校文化构建来引领学校的各项工作,充分体现师生的生命价值,塑造积极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学校精神,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引领学校不断创造卓越、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