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党团工作 >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

| 来源:网友投稿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

 1.营造一个低碳的生活环境,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更是为了造福后代。这里的低碳主要指的是降低哪种物质的排放量(

 ) A.CO

  B.CO 2

 C.CH 4

 D.C 2.有人认为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过程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溶于江、河、湖、海中; 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③含碳物质的燃烧;④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等。

 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只有① 3.如图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提示:人工增雨是用飞机在空中撒播干冰,即 CO 2 固体,该固体易升华吸热;灭火器为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

 4.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

 ②一氧化碳③空气

 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 是(

 )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④

 D.③或④ 5.(2011·綦江中考)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6.2011 年 10 月,“碳抽集与封存国际论坛”在重庆召开。重庆合川介绍了把 CO 2 压缩、液化后封存在泥岩中的方法。关于封存 CO 2 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CO 2 分子间有间隔

  B.CO 2 气体较易液化 C.CO 2 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D.大气中 CO 2 增加会造成温室效应 7.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因为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故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因为二氧化碳在水中的逸出速率大于溶解速率,故也可用排水法收集 C.在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硫酸 D.因为碳酸钙和盐酸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反应,故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 8.(2012·湖州中考)如图是一种叫“干水”的物质。每个“干水”粒子是外层包上沙质硅的小水滴,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水高 3 倍。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硅是氧化物

  B.“干水”是纯净物 C.“干水”就是“干冰”

 D.“干水”的应用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二 、填空与简答题

 9.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四种气体中,占空气体积分数最大的是(填化学式,以下相同)________;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________;能与氧化铁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________;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

 10.(2011·广安中考)如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

 (1)自然界 CO 2 的来源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 2 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3)人类降低空气中 CO 2 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 CO 2 排放,二是增加 CO 2 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 CO 2 的方式或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

 11.小明带领的化学小组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他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1)通过上述实验,你获知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请归纳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用 A 装置制取 CO 2 ,发现集气瓶中的 CO 2 不能集满,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12·江西中考)工业上常用“碳捕捉”技术将 CO 和 CO 2 混合气体中的 CO 2 捕捉并回收 CO,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1)反应②分离出的 CO 2 可制成干冰,干冰常用于__________; (2)反应①在“反应分离室”内进行。将 NaOH 溶液与 CaCO 3 分离的操作是__________; (3)“捕捉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下列有关该捕捉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_。

 A.捕捉到的 CO 2 可制备其他化工产品,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B.“反应分离室”中的反应要吸收大量热 C.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循环利用 D.能耗大是该捕捉技术的一大缺点 三、实验与探究题

 13.小明同学在实验操作考核中,要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1)上面是实验桌上摆放好的该实验所需的用品,小明同学发现其中缺少了一种实验仪器和一种药品,请你写出所缺仪器的名称________;所缺药品是_______; (2)写出制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是小明实验时的主要步骤,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标号,下同)__________,其中操作有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上图字母),可选用 C 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甲烷(CH 4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上图字母)。

 (4)该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 K 1 、关闭 K 2 时,利用Ⅰ、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 K 2 、关闭 K 1 时,可以利用Ⅰ、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5.微型化学实验使用药品的量很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很少,因此被誉为绿色环保的化学实验。用如图微型仪器完成制取并检验 CO 2 的实验只消耗了 0.55 g 10%的盐酸。求:

 (1)产生 CO 2 的质量是多少克?(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2)如果 10%的盐酸密度为 1.1 g·mL-1 ,消耗盐酸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3)通常完成这个实验大约需 10%的盐酸 5 mL,这是微型实验用药量的多少倍?

推荐访问:单元 检测 综合

热门排行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

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14篇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指出本地区本单位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篇1我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

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5篇2022年五星支部创建实施方案篇1为切实提高支部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不断夯实党建基础,挖掘支部党建特色,创新支部党建工作做

七言绝句古诗精选【十首】

【 能力训练 导语】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

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14篇2022年支部党员大会记录内容篇120xx年度我校新党员发展工作已经开始。根据学校党委3月21日会议精神,今年新党员发展

统计工作如何为企业管理服务

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统计工作,在企业的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作用,它为企业的经营

乡镇创建无毒社区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以禁吸戒毒为中心,全面落实禁毒工作责

四年级我家菜园日记500字

菜园子,就是种菜的地方。种菜的时候为了防止家禽进入菜地,于是农夫用篱笆或者栅栏将菜地围起来形成的一个

哈尔移动城堡电影观后有感范本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

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14篇党支部2022年学习计划篇1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对于加强支部建设,提高党的战斗力、健全党的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充分发挥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