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综合检测
第六单元综合检测
一、选择题
1.营造一个低碳的生活环境,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更是为了造福后代。这里的低碳主要指的是降低哪种物质的排放量(
) A.CO
B.CO 2
C.CH 4
D.C 2.有人认为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过程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溶于江、河、湖、海中; 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③含碳物质的燃烧;④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等。
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只有① 3.如图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提示:人工增雨是用飞机在空中撒播干冰,即 CO 2 固体,该固体易升华吸热;灭火器为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
4.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
②一氧化碳③空气
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 是(
)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④
D.③或④ 5.(2011·綦江中考)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6.2011 年 10 月,“碳抽集与封存国际论坛”在重庆召开。重庆合川介绍了把 CO 2 压缩、液化后封存在泥岩中的方法。关于封存 CO 2 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CO 2 分子间有间隔
B.CO 2 气体较易液化 C.CO 2 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D.大气中 CO 2 增加会造成温室效应 7.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因为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故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因为二氧化碳在水中的逸出速率大于溶解速率,故也可用排水法收集 C.在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硫酸 D.因为碳酸钙和盐酸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反应,故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 8.(2012·湖州中考)如图是一种叫“干水”的物质。每个“干水”粒子是外层包上沙质硅的小水滴,它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水高 3 倍。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硅是氧化物
B.“干水”是纯净物 C.“干水”就是“干冰”
D.“干水”的应用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 二 、填空与简答题
9.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四种气体中,占空气体积分数最大的是(填化学式,以下相同)________;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________;能与氧化铁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置换反应的是________;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是________;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
10.(2011·广安中考)如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
(1)自然界 CO 2 的来源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 2 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3)人类降低空气中 CO 2 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 CO 2 排放,二是增加 CO 2 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 CO 2 的方式或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
11.小明带领的化学小组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他们做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1)通过上述实验,你获知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请归纳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用 A 装置制取 CO 2 ,发现集气瓶中的 CO 2 不能集满,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12·江西中考)工业上常用“碳捕捉”技术将 CO 和 CO 2 混合气体中的 CO 2 捕捉并回收 CO,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1)反应②分离出的 CO 2 可制成干冰,干冰常用于__________; (2)反应①在“反应分离室”内进行。将 NaOH 溶液与 CaCO 3 分离的操作是__________; (3)“捕捉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下列有关该捕捉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_。
A.捕捉到的 CO 2 可制备其他化工产品,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B.“反应分离室”中的反应要吸收大量热 C.整个过程中,只有一种物质可循环利用 D.能耗大是该捕捉技术的一大缺点 三、实验与探究题
13.小明同学在实验操作考核中,要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1)上面是实验桌上摆放好的该实验所需的用品,小明同学发现其中缺少了一种实验仪器和一种药品,请你写出所缺仪器的名称________;所缺药品是_______; (2)写出制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是小明实验时的主要步骤,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标号,下同)__________,其中操作有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上图字母),可选用 C 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甲烷(CH 4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上图字母)。
(4)该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 K 1 、关闭 K 2 时,利用Ⅰ、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 K 2 、关闭 K 1 时,可以利用Ⅰ、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5.微型化学实验使用药品的量很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很少,因此被誉为绿色环保的化学实验。用如图微型仪器完成制取并检验 CO 2 的实验只消耗了 0.55 g 10%的盐酸。求:
(1)产生 CO 2 的质量是多少克?(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2)如果 10%的盐酸密度为 1.1 g·mL-1 ,消耗盐酸的体积是多少毫升? (3)通常完成这个实验大约需 10%的盐酸 5 mL,这是微型实验用药量的多少倍?
上一篇:(六)函数与导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