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管理与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分析
检查标准及评价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加强护理人员操作规范
加强外科护理管理首先应当制定护理人员操作规范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进行严格消毒、灭菌
护理工作者应掌握消毒剂的性能和注意事项,对各类医疗用品进行严格消毒。对常用的消毒液、空气、物体表面、无菌物品等建立行之有效的消毒、灭菌和监测制度,定期监测,对不合格的要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整改。在配置药物、各种注射及各种侵入性护理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积极学习消毒、灭菌相关进展。
(2)减少侵入性操作
侵入性操作将大幅增加医院感染的机会。侵入性操作会对人机体的正常防御功能产生破坏,让细菌侵入有了可乘之机,容易引起相应部位的感染。有文献资料报道[2],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概率最高,其次是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再次是泌尿道插管。医护人员在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如果操作不当将对用于患者的药品及器械造成污染,此外由于皮肤消毒不严格,输液反应等也会引起伤口及穿刺部位感染,这也与护理操作不当有关。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各种侵入性操作,若确因治疗需要,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防止致病微生物扩散。要求所有治疗、护理器械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对使用过的器械物品进行及时清洗、消毒灭菌[3]。
(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护士应该熟练掌握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应用特点及应用原则,正确配制药物,选择合适的溶酶,熟悉药物的配伍禁忌与不良反应等;患者使用药物前,严格遵照医嘱及时采样送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抗菌药物的途径、次数、间隙时间及药物的半衰期,来按照规定时间给药。
1.2.2 建立完善外科护理管理制度
健全完善的外科护理管理制度是医院感染实现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前提。医院方面应制定重点科室和重点病房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将护理质量与消毒隔离情况与经济奖罚挂钩并完善有关规定;建立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同时应当尽快制定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每月定期进行考核、量化评分,对违反消毒隔离制度的个人和发现存在过期无菌物品的科室进行经济处罚,并及时将信息反馈上报处理,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使医院感染管理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4]。
1.2.3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重视并加强对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护理部应与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密切配合,经常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使护理人员在日常医疗活动中具有较强的法律法规意识及安全意识,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与自身密切相关,从而自觉遵守医院消毒隔离制度、自觉对自身的医疗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因此,重视和加强全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完善医院感染硬件设施,制定量化的医院感染质控标准,规范护理活动准则,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逐步建立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实行三级监控网络是搞好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的保障,加强外科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2. 结果
2.1实施外科护理管理前后护理质量比较
通过对实施外科护理管理前后护理质量评价比较,发现基础护理、病房管理、以及整体护理得分均有所提高(P<0.05),这一变化间接表明我院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取得明显进步。具体见表1。
3.讨论
医院外科护理管理工作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前提,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医院建立健全外科护理管理制度,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及强化控制感染意识,同时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做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进一步规范医护人员的医疗行为。只有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存在的缺陷,才能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因此重视和加强外科护理管理工作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5],有助于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值得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杨琴.外科护理管理与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分析[J].北方药学,2014,3(01):154-155.
[2] 齐珊;李润秋;黄惠珍.护理管理与预防医院感染的关系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2(28):377-378.
[3] 张亚玲.外科护理管理与有效预防医院感染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5(2):274-275.
[4] 董桂珍.加强护理管理有效预防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3(7):224-225.
[5] 赵金超;陈素芳;洪燕芳.外科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重要性[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5(8):465-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