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征文 >

浅析建筑表皮形态演变历程

|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建筑表皮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系着建筑内外空间环境,为建筑内部提供保护,为建筑外部建立形象,它是城市的文化肌理,也是建筑设计者名片。建筑表皮发展历程印证着建筑功能发展的历程,也预示着人类生存方式的进展。

【关键词】建筑;表皮;演变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80-02

自从建筑产生以来,建筑表皮的形态就与建筑的发展相伴相生。随着时代环境等诸多要素的变化,建筑表皮形态也逐渐经历了由附属到独立、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过程。建筑技术、材料、理念、人文等因素的发展都给建筑表皮创新提供了平台、提供了能量。

建筑表皮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系着建筑内外空间环境,表皮的变化反映建筑内在的共能,也反映建筑外在的诉求。如何认识表皮发展问题,是决定建筑时代属性与未来趋势的问题。所以,建筑表皮发展历程印证着建筑功能发展的历程,也预示着人类生存方式的进展。

一、建筑表皮理论综述

(一)建筑表皮的概念

所谓的建筑表皮,一般指人通过视觉所直接感受到建筑表面,包括表皮的内部和外部两部分,其功能主要有围护隔离、隔温降噪、通风采光等作用;表皮是有层次和关系的平面,是建筑外部组成的综合体。

而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表皮已经经历了一个逐步变革的过程。我们从新时期表皮设计现状分析,当下建筑表皮概念有了新的界定:其打破了传统建筑界面“水平与垂直”限制,使建筑各个界面的交接方式、方向变得更加灵活、融合;表皮不再受结构荷载的影响,更加为挑、挂、悬、拉等建筑界面处理提供便捷;从建筑主体分离形成外部隔层,做到减少能耗、调节环境的作用,真正成为建筑的活性皮肤。

因此现代建筑表皮变革趋势赋予了表皮新的概念:即,表皮是一个相对独立综合性的系统,它的建立帮助建筑内部与外部环境进行交互作用,并加以控制确保人—建筑—环境的良好融合,有效解决能耗问题。表皮还可以进一步分为重表皮和轻表皮,这是建筑表皮构成与建筑结构的关系决定的。

(二)轻表皮

这种表皮,常见于分离建筑立面荷载以外的围护结构,其多以轻型材料为主,如木质板材、塑膜、帆布、玻璃、砖瓦瓷片等。表皮结构较为独立,可搭接在建筑主体上也可独自成体围在建筑外围。因此轻表皮对于建筑外形态改变更加自由多变,能更好的解决建筑内外物理能效的问题。同时轻型材料的多样化结合不同的结构搭建方式可以为建筑造型带来各种特色形态构成,如玻璃幕墙带来简洁流畅帆布带来各种抻拉曲面等形态。形态丰富的轻型表皮构成较之重表皮能有更多的途径和方法去适应、改善、创新现代建筑发展的需求。因此,本文所表达的建筑表皮独立是指轻表皮独立演变及其如何从重表皮分离的历程。

二、建筑表皮形态的演变

德国建筑学者Klaus Daniel提出了让表皮从厚重到轻盈的转变,随着人类利用新的建筑结构替代了旧时代的承重模式,建筑表皮逐步从建筑荷载的重力下解放出,开始了与外部空间沟通,呈现出建筑表皮发展的轨迹: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厚重走向轻灵。

(一)古代建筑表皮形态的演变

在古代由于建筑技术非常有限,以石材、木材的堆砌为主。建筑表皮和建筑主体往往浑然一体,如金字塔、中国长城等,其表皮仅仅有防护及结构功能。自从发明了梁与拱券技术后,窗与墙的关系,即建筑表皮的开敞与封闭便成为了建筑表皮设计的主要内容。此时的建筑立面表皮逐渐具有了相对的独立空间,建筑表皮的装饰与造型从此逐渐丰富起来,例如在希腊神庙、中国皇宫和伊斯兰寺庙等古建筑上都可看到不同的装饰。这些表皮装饰构成了不同时代和文化的里程碑。

(二)近代建筑表皮形态的演化

19世纪的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生产方式,其中金属与玻璃改变了传统的建筑,开启了建筑表皮设计的全新视野。这些源于那些花房的建造者、园艺师和工程师。虽然许多温室花房并没有建筑师参与,但是它在欧洲建筑史里仍是重要的一页。如大约1830年左右,他们为英国德文郡的Bicton花园建造的棕榈树温室以及1951年为伦敦世界博览会设计的水晶宫。而当时的建筑师很难从传统形式中跳出,欧洲许多建于19世纪的火车站、大商场的立面清楚的记录了这种矛盾。

20世纪初,工业的进步在文化领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德国法古斯制鞋工厂于1911年格罗皮乌斯和阿道夫·迈耶合作的建造,工厂的大胆地运用功能美学原理,在建筑表皮上大面积使用玻璃构造幕墙,这标志着建筑表皮彻底宣布了自由,这一特点对后来的包豪斯设计学院的设计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欧洲乃至北美的建筑发展都以此为转折点。

当然,这时的表皮是由急剧简化的型材掀起的轻质建筑设计之风,采用这种表皮的建筑是一个空间封闭,没有开闭式窗户,完全靠人工通风和空调设备。同时,这一时期的形式语汇即不受地域场所和建筑任务限制,又不顾及功能,使得世界各地建筑竞相模仿,玻璃几何形办公建筑就是这类建筑的重要代表。

(三)现代建筑表皮形态的演化

从上个世纪中后期开始,建筑表皮就开始突破单一平面化的束缚,向着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表皮的概念逐渐剥离了建筑附属的范畴。例如,在建筑师文丘里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中曾讲到,将建筑问题分为空间与表皮两个层面,并指出建筑除了主体空间营造以外,还具有丰富的表皮及表皮空间设计的可能。从此各种各样的建筑风格追随着国际化风格设计,每种风格均有其独特方式:后现代主义追忆历史性实例;建构主义则质疑传统的体制;高科技设计的倡导者则回应结构性元素。而随着世界自然环境的破坏又催生出生态建筑的概念,推动了生态建筑的发展,表皮的形态又与生态设计联系在一起。所有这些都进一步推动着建筑表皮的新变革。

现代建筑技术的发展使得表皮从建筑的荷载构造中分离了出来,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人性化要求以及对生态环境改善认知,从而赋予表皮的职能就变多了,如今建筑表皮形态已逐步发展成具有多重功能的综合性形态,以满足各种不同的需要,如:通风、采光、隔声、隔热、防火、安全和美学等。建筑师在自由选择造型与材料时就有了很大的空间,表皮材料也从厚重型到轻巧型,从不透明到半透明全透明,从固定到灵活,从污染到环保等转化。

与传统的建筑围护结构相比,现代新型建筑表皮的功能不再是“固定呆板”的维护部分,它逐渐成为建筑内外物理环境交换的动态调节系统。无论从形态、材质、结构都向着节能减耗,循环使用方向发展,其功能更强调如何适应室内外物理、人机环境。

(四)建筑表皮的形态表现

从物质层面来分析建筑表皮的形态表现形式,可表现为两个重要层面的形态,即荷载传递形态与生态适应形态。依据荷载传递方式的不同,建筑表皮可表现为承重表皮和非承重表皮两种。生态适应形态是指依据表皮对建筑内外气候等环境所表现出适应性、调节性的形态。根据构造一般分为单性材料表皮和合成材料表皮;依据层数也可分为单层表皮和多层表皮;依据光通性还可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表皮。表皮的表现重点就是将形式与功能、建筑与环境、人与自然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以达到生态的持续发展。

三、小结

总之,从建筑表皮从古到今的演变历程也展示出了人类建筑表皮的基本发展状况。从原有的重表皮到轻表皮,从功能的单一化到多样性,进一步的揭示了人类在借以建筑生存发展中适应于改造环境的智慧,从而不断探索解决建筑、人、环境间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德]史蒂西.贾子光译.建筑表皮[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周浩明,张晓东.生态建筑——面向未来的建筑[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司 化(1978-),男,硕士,新乡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

推荐访问:表皮 浅析 演变 形态 历程

热门排行

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经验征文11篇

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经验征文11篇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经验征文篇1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5月1日起施行的《信访

基层财政所工作面临困惑和建议 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存在问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基层财政所工作面临困惑和建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存在问题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基层财政

巡察谈话情况报告例文 巡察县政府办党组情况报告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巡察谈话情况报告例文巡察县政府办党组情况报告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巡察谈话情况报告

从《开国大典》谈中国油画民族化

“油画民族化”是1956年9月全国油画座谈会上提出来的,在当时的社会中,它不只是一个口号和一个新名词

世界优秀心理电影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发掘和应用

摘要:世界优秀心理电影因其有针对性的题材、富于启发性的内容、强大的艺术魅力,对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促

党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 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党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xx村党员

传承红色基因征文600字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作文2000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传承红色基因征文600字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作文2000字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亲爱的朋友,

向巡视组工作情况汇报 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工作汇报材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向巡视组工作情况汇报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工作汇报材料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向巡视组工作情况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docx 职代会制度和职工大会制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docx职代会制度和职工大会制度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一、职工代

(完整版)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 2022年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要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完整版)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2022年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要点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