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色建筑设计的研究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各行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绿化成为了21世纪的主体。建筑行业中绿色建筑设计是其中的重要一个因素,本文主要是对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研究分析了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绿色设计;低碳;应用
当今世界,随着人口快速增长,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对资源能源的消耗量的提高,资源锐减,生态失衡,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生存和发展与全球的环境问题愈演愈烈。而中国是一个能源贫乏的国家,对能量的消耗、能源的浪费又是非常惊人的,人均对绿色植被、生态环境的享有程度已经少得可怜。据调查,中国仅在建筑上能耗是欧洲住宅能耗的三倍,城市和居住区的整体势态环境比欧美城市居住环境更为恶化。我国的绿色建筑正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国家颁布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建筑耗能的问题的强调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但是真正的绿色建筑设计应从建筑师的观念入手,在关注建筑形象的同时,切实将生态环保策略应用到建筑中,处理好建筑、环境设计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人工环境要素与自然环境要素的良性循环。
一、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现状
1.1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国外一些生态设计软件往往具有设计和评价功能,例如设计中的内外环境的模拟与分析,分析建筑设计的经济成本,评价功能也是往往基于本国的规范和法律来工作,上述软件著名的有约30个,例如生态建筑大师ECOTECT,建筑能耗模拟eQUEST等等。
二、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绿色建筑设计必须针对每个要素,确定相应的设计原则。这些构成要素又是设计者的操作对象。在绿色建筑设计体系中,对设计原则的分析和评价、构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1整体及环境优化原则
建筑应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包含了开发体系与其环境的构成,设计要追求最佳环境效益。建筑要关心和尊重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还有居住者的内心环境,用独特的美学艺术让建筑体现时代精神。
2.2简单而高效发展的原则
在绿色建筑中对能源的节约是时时体现的,最大限度的利用可再生能源,在加强建筑智能化设计的同时广泛利用电子和信息技术,充分结合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尽量为后期扩建、改造、维修等留有余地。
三、绿色建筑的设计方法
1、整体环境的设计方法
整体环境设计是建立在一定区域内,从城市总体规划出发,考虑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等因素,进行分析设计,对建筑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性、整体性设计。整体环境设计有如下方法:
(1)加强绿色建筑理论。城市建设必须与自然环境、资源背景相结合,一边加快建设,一边保护和利用己有资源。同时,改变不合理的规划模式、区域划分;另外,让城市的历史文明、地理外貌得以延续。
(2)加大绿化环境力度。社会向前发展,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已经深入人心,绿化可以创造空间,可以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
用绿色植被覆盖地面,势必产生大量的水分蒸发,因此,在人居环境住宅区的设计中,一定对绿化环境设计给予足够的重视,创造出良好的小区域气候,在此也建议相关部门将绿化量化标准引入设计规范中。当前,环境绿化主要指小区及其周围环境绿化和建筑立体绿化。
(3)考虑整体,充分使用借景、组景、分景、添景等手法,使居住小环境内外环境协调。例如:小区临近城市河道,则应该充分利用附近的水资源,设置亲水景点;临近公园或其他类型景点资源的住区使其具有鲜明的历史个性,并为所属区域的开发建设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
2、建筑单体的设计方法
(1)建筑的体型系数是单体设计必须考虑的因素,体型系数即建筑物表面积与建筑的体积比,它与建筑的热工性能关系密切。直面建筑热耗大于曲面建筑,在相同体积时集中布局模式要比分散的布局的建筑热耗小,因此,具体设计时要减少建筑外墙面积、限制层高,减少建筑外形凹凸变化,尽量采用规则外立面形式。
(2)外墙设计要满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要求,减少对电器设备的依赖,设计时采用明厅、明卧、明卫、明厨的设计,外墙设计要努力提高室内环境的热稳定。
(3)采用弹性设计方案,提高房屋的适用性、可变性,具体表现在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灵活性要求上。
(4)建筑节能设计。要尽量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于此同时积极开发可再生的新能源。建筑材料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材料,严格做到建材无污染、无辐射。
(5)建筑智能设计。智能化建筑,即为运用了大量电子信息和自动化技术的建筑,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要求,对温度、湿度、风力的情况进行自动调节,进而控制"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量,从而保证了智能化大楼中智能化生产和脑力劳动的高生产率,智能化的发展可以促进绿色建筑留高标准、低能耗、高效能、低污染状态下持续发展。
3、重视因地制宜原则
近几年在我国建筑行业都会出现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盲目抄袭他人优秀作品的问题,而在绿色建筑上也存在这些问题。例如很多设计师将其他人的优秀设计拿过来稍微做出一点改动之后就算是自己的设计。但事实上除了设计师名誉问题以外,这个拿来主义在不同的地方并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每个地区都存在其独特的气候、环境等因素,所以同一个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未必在不同地方都会产生一样的效果,所以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之前必须要重视因地制宜的原则。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而真正的绿色建筑必须要做到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来进行建设,并且绿色建筑的主旨就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并将自然环境资源引入到使用者的生活中,让建筑物的使用者可以充分的与自然接触,从而建立最佳的生活空间。
4、绿色建筑必须建立良好、健康的生活空间
绿色建筑可以提供给使用者良好、健康的生活空间,所以首先良好、健康的生活空间必须要由无害、健康的材料所组成。在传统的建筑中,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可能更多考虑建筑物的安全性以外部的美观性,针对材料的考虑可能存在欠缺。但是绿色建筑首先必须要考虑到材料的问题,材料是否健康、对人类是否存在危害、是否存在辐射、是否会释放有害气体等问题都是设计师必须要考虑在内的,只有设计师首先选择了无害、健康的材料,最终才能给使用者一个健康、良好的生活空间。
其次绿色建筑讲究的是将自然环境引入到使用者的生活中,所以设计者在选择无害、健康材料的同时也要考虑如何将自然环境引入到建筑物中,例如采光、室内空气流通等都要经过细致的考虑和设计。
5、绿色建筑应融入到周边的人文环境中
在很多城市都出现在一些古老建筑周边进行建设的现象,而很多设计师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时候未考虑到周边的人文环境,只是简单根据自身建筑理念和设计来进行建设。最终当绿色建筑完工之后才会发现,绿色建筑和周边的古老建筑呈现出两种风格,会给人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但是建筑已经完工,根本无法改变。
四、结语
实现人类与自然、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建筑理念,必须对原有的不适应当今建筑发展趋势的理念进行颠覆。所有绿色建筑的实施必须经过绿色建筑的策划,科学合理的前期规划设计,对实现绿色建筑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大有裨益。
发展绿色建筑绝非我国,而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全球建筑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绿色建筑的发展离不开相关专业设计人员的积极参与,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设计环节。我们坚信,通过我们共同的探索和努力,一定能使我国的绿色建筑设计业走上一条低碳、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大道。
上一篇:浅议绿色建筑的经济性
下一篇:低碳装饰装修工程及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