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征文 >

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下列特点:转移领域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转移地域主要是省外,尤其是东部发达省份,转移劳动力文化程度以初中文化为主,男性高于女性,外出转移的组织形式以自发为主;广西工业化程度低与城镇化滞后性、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不合理的户籍与社会保障制度、政府部门与中介组织为劳动力转移提供的服务不到位是制约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是: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增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容量,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环境,保证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

[关键词]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研究

[作者简介]陈禄青,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三农”问题,广西南宁,530007

[中图分类号] F304.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23(2010)05-0016-0003

一、研究意义与数据来源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经济的关键问题,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问题。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课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战略任务。本文充分利用2007年广西农村住户调查数据,深入分析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研究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促进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思路。

二、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回顾

(一)改革开放前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由国家计划调控的,期间经历了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的有组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20世纪60年代的农村劳动力回流等反复曲折变动。总体看,农村劳动力处于稳定状态,农村经济基本上是单一的农业产品经济,农村非农产业占的比重很低。广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始于20世纪70年代,劳动力转移以乡镇企业为主要的转移渠道。“四五”时期(1971~1975年),由于社队企业刚起步、规模小、发展速度慢,吸收农村劳动力的规模小,每年吸取劳动力约30万人。进入“五五”时期(1976~1980年)后,广西社队(乡村)企业有了较大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增大,速度加快,仅1978年广西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规模达74万人,占当年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1%。

(二)改革开放后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农村确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后,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焕发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获得了超常规发展。同时,农村非农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通过“离土不离乡”的就地转移方式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和二、三产业转移。这一时期共出现三次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高潮。

第一次高潮是1982~1987年,农村劳动力转移缓慢发展阶段。1982~1985年广西农村非农产业的劳动力仅增加28万人,平均每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到10万人。1984年广西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振兴广西经济的一大战略措施,乡镇企业开始有较大的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加大。1985~1988年4年间共转移95.27万人,平均每年转移23.82万人。1985年乡镇企业劳动力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9.2%,1986年为10.56%,1990年为11.26%。但1989~1990年由于治理整顿的影响,广西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减缓,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大大减少,平均每年仅为12万。

第二次高潮是1992~1996年,广西乡镇企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991年广西乡镇企业在业人数216万人,1992年增至272万人,增加56万人,增长26%;1993年乡镇企业在业人数增至366万人,增加94万人,增长35%,乡镇企业劳动力人数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9.37%;1995年广西的乡镇企业有149万家,吸纳劳动力588万人,占当年农村从业人员的27.94%。

第三次高潮是2002年以后,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稳定发展阶段。近几年来,广西各地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2004年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意见》,明确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新兴产业和重要战略任务来抓,加大有组织、多渠道、多形式转移农村劳动力工作。2003~2006年广西农村外出劳动力人数分别为588.7万人、655.2万人、677万人、698.1万人,每年的增加量分别为66.5万人、21.8万人和21.1万人,增速分别为11.3%、3.3%和3.1%。2004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增长最快,到了2005年和2006年,每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达到了一定规模,增长趋缓。

三、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特点

(一)农村外出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制造业、建筑业和居民服务业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渠道

据2007年住户调查数据,外出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的比重为1.79%;从事第二产业的比重为62.39%,其中:采矿业占0.84%、制造业占53.66%、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占0.43%、建筑业占7.46%;外出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的比重为35.73%,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占2.33%、批发和零售贸易占3.36%,住宿和餐饮业占4.94%,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8.71%,教育占0.46%,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占0.5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0.46%,其他占14.87%。

(二)农村外出劳动力转移趋势以省外为主,省外又以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为主

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流向看,乡外县内、县外市内和市外省内转移比例少,而跨省转移比例偏大。第二次农普数据显示,广西外出从业人员中,在乡外县内从业的劳动力占7.7%,在县外市内从业的劳动力占8.9%,在市外省内从业的劳动力占8.2%,去省外从业的劳动力占75.2%。2007年住户调查数据表明,广西农村外出劳动力98.85%到东部地区,0.64%到中部地区,0.47%到西部地区,0.04%为其他。这充分说明,广西经济发展水平低,当地非农产业发展缓慢,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业劳动的比例少,农村劳动力更多选择离开家乡到外省寻求就业机会,跨省流动就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

(三)外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外出劳动力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接受培训程度不高

2007年住户调查数据表明,广西外出务工从业人员中,文盲占1.18%,小学文化程度占15.31%,初中文化程度占66.69%,高中文化程度占9.43%,中专文化程度占5.0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2.38%。可见,受教育程度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就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有助于增加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机会,并提高就业层次和收入水平。

(四)外出农村劳动力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劳动力转移人数比女性劳动力多

据2007年住户调查资料,广西外出务工劳动力,20岁以下占18.60%,21~30岁占56.99%,31~40岁占16.19%,41~50岁占6.55%,51岁以上占1.66%。广西外出务工劳动力中,男性占60.53%,女性占39.47%,男性比女性高出21.06个百分点。

(五)农民外出从业带有明显的自发特征,有组织的转移比重低

目前,主要还是依靠亲友牵线、血缘、地缘关系,仍具较大盲目性。据广西区统计局2003年对10880户农户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外出劳动力中自发外出和亲属介绍外出的分别占57.0%和41.2%,政府组织外出只占1.8%。随着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有组织转移农村劳动力规模不断扩大。据2007年住户调查资料,农村外出劳动力中亲属介绍外出和中介组织介绍外出的分别占85.51%和8.80%,政府组织外出打工占5.69%。

四、制约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一)广西工业化程度低、城镇化滞后性,难以有效发挥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作用

工业化率即工业增加值与农业增加值之比,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工业化的进程,实质上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由传统农业社会迈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进程。2007年,广西的工业增加值与农业增加值之比为1.95,工业化程度仍相当低,充分说明广西目前的工业部门已难以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2007年广西的城镇化为36.24%,2000~2007年,广西城镇化水平只提高8.09%,城镇化落后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进程,导致从2000~2007年广西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率仅提高了6.70%。

(二)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由于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偏低,而非农就业所需的知识技能水平较高,所以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只能在一些工作环境差且报酬较低的岗位上从事简单体力劳动。随着科技水平、生产水平的提高,企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提高,文化程度偏低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会越来越狭小,就业机会也将越来越小。广西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整体上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据2007年广西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广西农村劳动力有22.97%接受过专业培训,其中:政府组织的占45.13%,企业组织的占22.07%,自发参加的占32.80%;77.03%未参加过专业培训。未参加培训的原因:不需要占15.30%,本地没有劳动技能培训占24.25%,培训的内容不需要占3.69%,交不起培训费占2.48%,没时间占6.74%,其他占47.54%;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73.49%愿意接受专业技能培训。2007年广西多数外出务工劳动力没有接受任何形式的技能培训,外出务工劳动力中,掌握了一定专业技能、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劳动力占33.73%。农村劳动力较低的文化素质,使他们很难接受新观念与提高技能,了解市场信息与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很低,不利于寻找非农就业并获得较高收益。

(三)不合理的制度政策体系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一是户籍管理制度。户籍管理制度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就业机会上的不均等,一部分进城的农民由于素质技能较低,一般仍然只能从事一些临时性的苦、累、重、险、脏、报酬低、安全程度低而城市居民不愿干的工作。二是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劳动力即使进入城市就业,相应的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机制,如住房、劳保、子女教育、医保等也是欠缺,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

(四)政府部门与中介组织为劳动力转移提供的服务不到位,农村劳动力转移受阻

据2007年农村住户调查数据表明,2007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仍以自发转移的方式为主,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有组织转移输出的人数占外出务工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5.69%、介绍的比重为8.80%,亲属介绍外出的比重为85.51%,转移带有较大的从众性和盲目性,不少农村劳动力进城后,因找不到工作或工作不稳定而不得不回乡重新务农,当年返乡农村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的3.98%,其中,找不到工作占8.41%、要不到工资占4.44%,缺乏安全感占8.64%,生活不习惯占1.17%,疾病或伤残占1.87%,回家结婚、生育占26.40%,家中缺乏劳动力占12.85%,其他占36.21%。

五、促进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路

(一)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

加强和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发挥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村夜校、职校、劳动力培训中心、阳光工程办公室等教育阵地的作用,利用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各类实用技术教育,大力开展“绿色证书”培训,着力培养一批农民技术员、土专家,以使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得到普遍提高。以“阳光工程”为载体,大力推广订单培训、支持鼓励联合培训、积极探索在岗培训、主动开展流动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市场竞争力。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增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容量,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加快小城镇建设,一要拓宽城镇建设资金的筹措渠道,制定和完善小城镇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吸纳民间资金向城镇集中,增加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完善小城镇的居住服务、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功能,搞好供水、供电、交通、通讯以及住宅、学校、文体场所、商业网点等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和档次;二要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鼓励和引导农村经济能人到小城镇经商办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商贸服务业,增强小城镇的聚集力、带动力、经济辐射能力,增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承载能力。

(三)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环境,促进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

一是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从根本上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体制障碍,让那些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定居下来,同时取消农民定居城市的一切不合理收费,降低农民定居城市的成本。二是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规则,确保市场运行的有序性。三是大力发展各类职业中介机构,发展乡村劳务信息员或劳务经纪人队伍,健全劳务信息平台,搜集用工信息,提供就业信息,充分发挥劳务中介组织在劳务输出中的辅助作用。四是加强政府对劳务输出的引导,进一步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输出,有计划、大规模、有效性地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减少劳务输出的盲目性和无序性,提高农民外出务工的组织程度。五是切实维护外出农村劳动力权益。据2007年广西住户调查数据,农民工的维权意识仍然很低,只有35.09%的农民工与雇主签订了劳动合同,21.52%的外出劳动力参加了工伤保险。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稳妥地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优先解决大病医疗保障问题,逐步解决养老保障问题。

[参考文献]

[1]广西区统计局.2007年广西农村住户调查年报[Z].2007.

[2]广西区统计局.2008年广西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陈禄青.刘、托模型的广西实证分析与劳动力转移途径[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9).

[4]陈禄青.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广西的实证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5,(20).

推荐访问:广西 农村劳动力转移 研究

热门排行

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经验征文11篇

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经验征文11篇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经验征文篇1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5月1日起施行的《信访

基层财政所工作面临困惑和建议 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存在问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基层财政所工作面临困惑和建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存在问题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基层财政

巡察谈话情况报告例文 巡察县政府办党组情况报告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巡察谈话情况报告例文巡察县政府办党组情况报告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巡察谈话情况报告

从《开国大典》谈中国油画民族化

“油画民族化”是1956年9月全国油画座谈会上提出来的,在当时的社会中,它不只是一个口号和一个新名词

世界优秀心理电影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发掘和应用

摘要:世界优秀心理电影因其有针对性的题材、富于启发性的内容、强大的艺术魅力,对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促

党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 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党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xx村党员

传承红色基因征文600字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作文2000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传承红色基因征文600字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作文2000字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亲爱的朋友,

向巡视组工作情况汇报 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工作汇报材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向巡视组工作情况汇报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工作汇报材料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向巡视组工作情况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docx 职代会制度和职工大会制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docx职代会制度和职工大会制度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一、职工代

(完整版)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 2022年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要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完整版)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2022年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要点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