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征文 >

浅谈“第三世界”的真

|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图分类号: B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14)04-0150-02

一、对“真之符合论”的批判

弗雷格(1848-1925)是德国数学家和逻辑学家,现代逻辑和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他认为,逻辑学研究的对象是“真”。有别于一般科学研究以获得具体的真的结果为目标,逻辑学以获得达到“真”的方式为目的,即“是真的规律”[1]129。而这首先要求将“真”放在本体层面来研究,也就是明确“真”本身是什么。对此,亚里士多德曾经有经典的定义,概括起来是“凡以是为是,假为假,就是真”。这样的说法被称为“真之符合论”,其作为对“真”的著名定义流传两千余年,但在19世纪,这种观点遭到了弗雷格的批判。

弗雷格认为,“真之符合论”有很大弊端,这种弊端主要在于不能明确说明“符合”:首先,“符合”是一种二元关系,而“真不是关系词”[1]131,不能完成“符合”的作用;其次,“符合”存在于被判定的客体与作为标准的表象之间,而客观对象与我们的表象不可能完全同一,即不存在全面的、一致的“符合”;若两者并不需要完全一致,而只是在规定出的某方面符合,那么是否在这方面真的符合呢?这时问题又回到了原点,虽然“真之符合论”的内容与我们对“真”的直观认识相符,但在弗雷格的研究体系中,并不接受其作为对“真”的标准解释。对于“真”究竟是什么,弗雷格进行了自己的探索。

二、弗雷格对“真”的描述

既然主观因素的介入会干扰其作为研究对象的客观性,那么将“真”直接定位成客观世界的一种存在,是否可行?弗雷格的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对外在客观的认识往往首先依赖于感官,而他认为,与一般可为感官获得的属性不同,“真不是一种与特定种类的感觉印象相符合的性质”[1]133。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像获得色彩、冷暖等感受一样来直观地获得真假感受——“真”独特的抽象性令其不能像一般客观世界中的对象那样去被认识。

综合上述讨论可以看出,“真”不能是包含主观因素的存在,否则会违背研究的客观性标准;“真”亦不同于一般的客观存在,因为其具备感官无法认知的抽象性。那么,“真”到底是什么?弗雷格认为,“真”是一种具有客观性、抽象性、永恒性的存在,它位于主观与客观世界外的“第三种范围”[1]134,而且“真”本身是不可定义的。

弗雷格的说法是不符合直观的。从学术角度看,这里至少有两种疑问:第一,弗雷格引入这“第三种范围”的依据何在?若仅是为了给“真”一个恰当的位置的话,是否代价太大?即我们是否有必要为说明一个概念做出新的本体论假设?第二,弗雷格认为“真”是不可定义的,主要是通过批判既有的定义来说明的,那么已有定义就能穷尽定义“真”的可能性吗?相关的正面论据在哪里呢?

而且这一不可定义的对象是否还能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确切的探讨?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的话,我们凭什么认为弗雷格关于“真”的新奇的说明会比经典的“真之符合论”更好?

孤立的看待这个命题无助于事情的解决,我们不妨考察弗雷格在这之前建立的方法论体系。通过这种考察,我们可以更系统地认识弗雷格整个工作的动机、目的和最终形成的思想、方法,从而能更接近背后的答案。

三、弗雷格的哲学体系

《概念文字》《算术基础》和《算术的基本原则》(第一部)是弗雷格早期的代表作,也是最能反映弗雷格研究工作方向的作品。《概念文字》作为弗雷格理论成果的起点,直接说明了其全部工作的初衷:寻求最有力的,“纯逻辑的”[1]1证明,建立“完美无缺”[1]2的推理串。这时候,“语言

的不完善是一种障碍”[1]2,而为了克服这一障碍,弗雷格决定建立一种新的、完备的语言,即“纯思维的形式语言”[1]2。

对于这种新语言建立起的系统,弗雷格有足够信心,甚至认为其可以为整个数学(算术)系统提供基础,当然,它的出现还有“一种超出数学范围的意义”,因此“哲学家们也想重视这个问题”[1]45。

在《算术基础》中,弗雷格重新解读了康德的“先验”“后验”“分析”“综合”等概念:“...如果以这种方式只达到普遍的逻辑定律和一些定义,那么就有分析的真,这里的前提是:必须也一起考虑定义的可接受性以之为基础的那些句子。但是如果不利用那些不具有普遍逻辑性质、而涉及特殊知识领域的真就不可能进行证明的话,句子就是综合的。为了使真成为后验的,肯定要依据事实得出对它的证明;就是说,要依据含有对确定对象有所陈述的没有普遍性的不可证明的真句子。相反,如果可以完全从本身既不能够也不需要证明的普遍定律得到证明,真就是先验的。”[2]13康德最初对分析和综合的划分则是:谓词已经包含在主词里面的判断叫分析判断,谓词不包含在主词里的判断叫综合判断。康德最初讨论上述观念,是为了证明先验综合的东西(主要是数学与科学)其真的必然性与合理性,而弗雷格的重新划分,则为这样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做出了重新解读。一个直观区别,是在康德那里数学公式是“不可证明的和综合的”(因为诸如“135664+37863=173527”这样的例子不是“直接明了”[2]16),而在弗雷格那里则不同,几何学满足先验综合性,算术则是分析的。在这个看似基于个人主观性的划分背后,却包含着关于数学基础的重大命题:既然分析的真是可以转化成纯粹的定义和逻辑规律,那么算术也一定可以还原为逻辑;反之,从适当的逻辑出发,一定可以推出整个算术系统。随后出版的《算术的基本原则》正是在具体的实现从逻辑推出数学的工作。

弗雷格对于“真”的集中讨论,是在《函数和概念》《概念和对象》《涵义和意谓》《思想:一种逻辑研究》等文章的发表时期。在这些文章中,弗雷格开始将他的技术手段应用到对自然语言的分析中:首先,他指出,函数是“不完整的,需要补充的或不饱和的”[1]60,自变元是用来“与函数一起建立一个完整的整体”[1]60的,这样就使函数概念有了超出数学范围的意义,进而使“概念”可以作为“一个其值总是一个真值的函数”[1]66;其次,他将日常语言中的断定句分为专名和谓词(概念词)两部分,专名的意谓是对象,谓词的意谓是概念,整个“句子的真值”被“看做它的意谓”[1]103 。这样,一个句子就是一个如上拓展的函数的表达式。最后,弗雷格将自己用于分析数学(函数)的手段“嫁接”到对语言的分析上来,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方法论——逻辑分析方法。

四、关于“真”的问题的回答

通过对弗雷格学术体系的了解可以看出,弗雷格的哲学体系是建立在技术体系之上的,甚至可以说,他的哲学是为技术服务的。按照王路先生的概括,弗雷格逻辑的特点是外延性和二值性,而正是这些特质成为理解弗雷格哲学理念的关键。

现在回到我们之前提出的问题:1.“真”为何如此重视,以至于要为其开辟“第三世界”(即“第三种范围”)实际上,当弗雷格最初写《概念文字》时,对于“真”的本体讨论并无兴趣——那时他的领域未出数学的范畴,仅需保证推导结果的确定即可实现“真”。但当讨论语言时,弗雷格一阶逻辑的外延性使其不能对语言的内涵做充分解读,其二值性面对缺少逻辑学语义标准的自然语言亦难以直接应用。那么此时弗雷格唯一的办法是拓展“真”的意义,使语言也可以有“真”的标准,从而令其进入现代逻辑的应用范围。由此,不难理解弗雷格为何用巨大的代价来对“真”进行解读。2.“真”没有得到明确定义的情况下,是否还能被达到?实际上这已经不是问题,从上面讨论看出,弗雷格是先达到了“真”——用现代逻辑成功分析语言,然后再对“真”进行的界定。至于为什么弗雷格说“真”是不可定义的,一方面是因为,弗雷格逻辑的核心是一阶演算,而一阶演算作为“普遍语言”,无法对“真”本身进行刻画,另一方面是因为“真”是不必定义的——我们已经实现它,这就够了。至于“真”讨论中正面论据不足的问题,现代逻辑的成功已经是其最有力的证明。这样,先前关于“真”的各个问题得到了较充分的解决。

[HS2][HT5,4”H]五、反思与总结

弗雷格学术体系建立的特点,是先形成方法,然后对其解释,由技术性的内容决定其哲学的内容。实际上,把握住这点,弗雷格文章中很多看似“突兀”的命题便并非无稽之谈(如“句子的意谓只能是真值”“句子的涵义是思想”等)。这种看似不合常规的学术路线,实际上遵循了从方法到方法论的一般途径,只不过这个过程出现在同一人身上,便有些像自我附会的情形。现代逻辑走到今天已有一百多年,其活力经久不衰,便是对弗雷格工作最直接的肯定和最好的验证。

弗雷格对于“真之符合论”的批判,并非针对亚里士多德的解读本身,而是为了让现代逻辑能顺利发展;弗雷格对于“分析”“综合”等概念的重新定义,并非是为发展康德的学说,而是为逻辑推出数学铺平道路。可以说,“真之符合论”是成功的,因为它作为关于“真”的经典定义流传至今;康德对于“真”的划分是成功的,因为它成为近代哲学不可回避的课题;而弗雷格对“真”的解读也是成功的,因为他以此开创了新的方法论。哲学无对错,批判与创新让学术走的更远。

[参 考 文 献]

[1]G.弗雷格.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M].王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G.弗雷格.算术基础[M].王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责任编辑 王雅坤】

推荐访问:浅谈 世界

热门排行

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经验征文11篇

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经验征文11篇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经验征文篇1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5月1日起施行的《信访

基层财政所工作面临困惑和建议 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存在问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基层财政所工作面临困惑和建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存在问题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基层财政

巡察谈话情况报告例文 巡察县政府办党组情况报告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巡察谈话情况报告例文巡察县政府办党组情况报告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巡察谈话情况报告

从《开国大典》谈中国油画民族化

“油画民族化”是1956年9月全国油画座谈会上提出来的,在当时的社会中,它不只是一个口号和一个新名词

世界优秀心理电影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发掘和应用

摘要:世界优秀心理电影因其有针对性的题材、富于启发性的内容、强大的艺术魅力,对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促

党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 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党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xx村党员

传承红色基因征文600字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作文2000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传承红色基因征文600字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作文2000字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亲爱的朋友,

向巡视组工作情况汇报 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工作汇报材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向巡视组工作情况汇报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工作汇报材料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向巡视组工作情况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docx 职代会制度和职工大会制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docx职代会制度和职工大会制度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一、职工代

(完整版)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 2022年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要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完整版)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2022年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要点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