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征文 >

颈性眩晕34例的综合治疗

|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2005年10月~2007年10月颈性眩晕患者68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予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及口服西比灵,观察组予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颈椎牵引、手法治疗、颈部中药热熨疗,均治疗一个疗程,随访5个月。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29%和61.7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综合治疗颈性眩晕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颈性眩晕;供血不足;综合治疗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3-0289-03中图分类号:R 681.55文献标识码:A

颈性眩晕系因颈椎退行性改变或外伤使脊椎内外平衡失调,引起颈动脉颅外段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颈性眩晕是颈椎病常见类型,其发病率不断上升,并有年轻化倾向。我院自2005年10月~2007年10月治疗颈性眩晕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比较观察,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研究68例均为我院2005年10月~2007年10月收治住院病人,按时间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4例,男14例,女20例,年龄22~70岁,平均46岁,病程7天~10年。观察组34例,男16例,女18例,年龄25~65岁,平均45岁,病程5天~11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2. 纳入标准

①以头晕、颈部不适为主诉。

②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③TCD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④颈椎X线摄片或MRI大都提示有异常改变。

3.排除标准

①由内耳疾病或脑部炎症、出血、肿瘤、外伤及眼病等引起眩晕者;

②因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症引起的眩晕患者;

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④合并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⑤急性椎间盘突出,或颈椎有骨折、脱位、结核、肿瘤、感染者;

⑥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和安全性判断者。

4.治疗方法 本研究68例患者均常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上海长征富民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250 ml静脉滴注治疗。每日一次,连用10天,为一疗程。

观察组另予综合治疗:

①颈椎牵引:患者取坐位,颈前屈15度,行颈椎颈颔布兜牵引,牵引重量为3~5 kg,时间为30分钟,每天2次,10天为一疗程。

②颈部中药热熨疗:热熨药以活血化瘀,温经通络之药为主。基本方:白芷、川芎、赤芍、丹参、杜仲、独活、鸡血藤、姜黄、威灵仙、七叶莲等。中药研为粗粉剂备用,用时经米酒浸泡30分钟后装于棉布袋中,蒸热后置于颈部。热熨时间为每次30分钟,每日2次,10天为一疗程。

③手法治疗: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术者立侧面或后面,先用手法在颈、肩、背部做轻柔的按揉与拿捏操作5~6遍,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的痉挛和疼痛。用一指禅推法在颈椎棘突上或棘突旁压痛处,推按约3分钟,按揉风池、肩井、天宗、风府等穴位。做颈椎定位旋转复位法,纠正偏歪的棘突,并配合颈部屈伸被动运动,在颈背部及双肩臂部用滚法和搓揉法往返操作4~5遍。以上施术每次15~20分钟,每日一次,10 天为一个疗程。

对照组另予西比灵 5 mg口服,每日1次,睡前服,10 天为一个疗程。

5.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眩晕”的疗效评定标准拟定[1]。显效:自觉症状、体征全部消失,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恢复正常,随访 5 个月无复发者。好转:自觉症状、体征部分消失,TCD检查结果明显改善者。无效:自觉症状、体征无改善,TCD检查结果无改善者。

6.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果

本研究68例均获随访,随访情况见表1,两组疗效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颈性眩晕多因长时间以不当姿势看电视、操作电脑,屈颈机会大幅增加,过多使用空调等,加速颈椎增生退变,引起椎间孔变窄,使椎动脉受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出现眩晕、颈强、恶心等症状。颈性眩晕的治疗方法很多,有保守疗法和手术治疗,临床上大多选择保守治疗。复方丹参注射液主要成分是丹参、降香,现代药理研究认为[2],其通过加快微循环血流速度,增加毛细血管网而使微循环改善,无论对梅尼埃病和梅尼埃症候群引起的眩晕,还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颈性眩晕,使用后可使血黏度降低、血细胞聚集减轻、血流速度加快及毛细血管网开放增多等变化,从微循环水平上为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提供了可能,从而使突发性眩晕症状得以改善[3],加之颈性眩晕患者TCD大多提示全身血液流变性改变、血液黏稠度增加,故选择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为常规基础方法。

颈性眩晕是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特征。其病理基础是椎-基底动脉硬化狭窄和颈椎间盘吸收而使颈椎相对变短,造成椎-基底动脉迂曲或椎动脉受压,从而导致脑部血流减慢,供血量不足。颈椎牵引可以使其椎间隙增宽,椎间孔开大,拉长颈部肌肉和韧带,使椎间盘回纳,有利于颈椎恢复正常的生理曲度,减轻椎动脉、颈神经根压迫或刺激而缓解症状。故颈椎牵引是治疗颈椎病的重要手段。

中药不仅能治标以解除症状,还能治本减缓或终止病理过程。颈部中药热熨疗系根据中医学中“内病外治”、“热治百病”、“热蒸治骨疾”等理论,对人体患病部位、穴位、经络病变区进行热熨,该疗法能加速人体对中药的吸收,较快缓解肌肉及周围软组织紧张,改善血液循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颈性眩晕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历代医家有“无风不作眩”、“无瘀不作眩”的论识,故手法治疗首选治风要穴风池,通过对风池、风府、肩井、天宗等穴位的有效刺激,可使椎动脉痉挛的血管得到缓解,使局部的血液阻力降低,血流量增加,基底动脉血供得到改善。

以上治疗方法有机的联合使用可发挥更大作用,能解除颈肩部肌肉痉挛,扩大椎间隙,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解除对椎动脉、交感神经的压迫和刺激,改善脑血液循环,消除症状。总之,综合治疗涉及到症状治疗作用与病因病理治疗作用二个方面。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综合治疗颈性眩晕有良好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但目前本病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尚未形成规范化治疗操作,今后的研究应在探索疗效的基础上,朝着更加客观的观测指标更加具体、简单、规范化的治疗方向发展,尚需不断深化现存的研究层次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3.

[2]王世军,李定格,史仁华,等.川芎嗪、丹参注射液对正常状态及实验性微循环障碍小鼠脑循环的影响[J].中国微循环,2000,4(4):213-215.

[3]金静宣.尼莫地平联合葛根素治疗颈性眩晕 5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11):991.

(收稿日期:2008-03-28 修回日期:2008-05-26)

(编辑:潘明志)

推荐访问:眩晕 综合治疗

热门排行

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经验征文11篇

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经验征文11篇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经验征文篇1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5月1日起施行的《信访

基层财政所工作面临困惑和建议 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存在问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基层财政所工作面临困惑和建议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存在问题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基层财政

巡察谈话情况报告例文 巡察县政府办党组情况报告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巡察谈话情况报告例文巡察县政府办党组情况报告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巡察谈话情况报告

从《开国大典》谈中国油画民族化

“油画民族化”是1956年9月全国油画座谈会上提出来的,在当时的社会中,它不只是一个口号和一个新名词

世界优秀心理电影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发掘和应用

摘要:世界优秀心理电影因其有针对性的题材、富于启发性的内容、强大的艺术魅力,对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促

党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 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党员队伍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xx村党员

传承红色基因征文600字 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作文2000字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传承红色基因征文600字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作文2000字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亲爱的朋友,

向巡视组工作情况汇报 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工作汇报材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向巡视组工作情况汇报被巡察单位党组织工作汇报材料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向巡视组工作情况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docx 职代会制度和职工大会制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docx职代会制度和职工大会制度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一、职工代

(完整版)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 2022年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要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完整版)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2022年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要点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