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霉素瘤腔内注射结合手术治疗颌面部血管瘤的护理
【摘要】 目的 介绍平阳霉素瘤腔内注射结合手术切除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22例患者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瘤体内注射平阳霉素结合手术切除,术前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使他们了解治疗过程,消除心理顾虑,积极配合治疗;术后护理重点做好出血、感染、平阳霉素疗效的观察及其防治护理。结果 10例治愈,8例基本治愈,3例好转,1例血管瘤侧颜面部肿胀。少数患者有发热和胃肠道不适,无患者出现肺部症状、并发局部溃疡坏死或过敏反应。结论 平阳霉素瘤腔内注射结合手术切除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应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及早防治各种并发症的发生,这样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血管瘤 平阳霉素; 护理
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形成的血管细胞,组织学特征表现为内皮细胞过度增殖而致的血管发育畸形[1~3],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50%患儿会在五、六岁前消失,发病率为1%~2%,口腔颌面部是常见发病部位。激光、冷冻、放射性同位素、干扰素、手术等都是常用的治疗血管瘤有效的办法,但都受到血管瘤大小和生长位置的限制[4]。颌面部血管瘤多影响患者外观,甚至可造成功能障碍。传统的手术切除创伤大,且由于颌面部血管瘤部位解剖结构复杂,功能重要,因此手术切除瘤体易造成颜面部继发畸形、功能障碍。平阳霉素血管瘤瘤腔内注射结合手术切除对患者创伤较小,多保存了患者颜面部外形,不影响周边器官组织功能[5]。现将笔者所在科平阳霉素血管瘤瘤腔内注射结合手术切除治疗患者口腔颌面部血管瘤22例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07年6月~2009年8月在笔者所在科收治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22例,男9例,女13例,年龄58 d~29岁。血管瘤部位:唇部8例,腮腺区8例,舌部4例,颊部2例;血管瘤范围约0.3 cm×0.5 cm~1.5 cm×4.5 cm,全身脏器无功能异常。
1.2 治疗方法 全部病例均实施平阳霉素注射+手术切除。
1.2.1 平阳霉素的作用原理 平阳霉素瘤腔内注射后,血管瘤瘤腔内药物浓度增高,致窦腔内的内皮细胞萎缩变性,破坏内皮细胞,血小板粘着导致血栓形成,瘤腔的血液供给被阻断,使瘤体纤维化,消除瘤腔,达到减少出血和利于手术切除的效果[6,7]。
1.2.2 治疗步骤 首先,根据瘤体部位、大小、深浅及患者年龄,按平阳霉素8 mg和地塞米松5 mg,1%的利多卡因2 ml的比例混合后备用,将瘤腔中的血液抽出少许后,再根据病人的年龄、瘤腔大小、深浅和范围,将所配制好的药剂2~6 ml进行瘤腔注射。大面积血管瘤可分点注射直到瘤腔充盈,以局部肿胀、苍白为度,拔针后局部用无菌纱布敷料压迫2 min,以防出血。注射平刚霉素2~3个疗程后将血管瘤切除。
1.3 疗效标准 (1)治愈:治疗后瘤体完全消退,肤色正常,无功能障碍,经随访无复发。(2)基本治愈:瘤体基本消退,肤色接近或有轻度色素沉着,无功能障碍,但外观尚未完全恢复正常或欠对称,需观察。(3)好转:明显缩小,但不能完全消失,需继续治疗或需再次手术整形[8,9]。
2 结果
10例治愈,8例基本治愈,3例好转,1例血管瘤侧颜面部肿胀。少数患者有发热和胃肠道不适,无患者出现肺部症状、并发局部溃疡坏死或过敏反应。
3 护理
3.1 术前准备
3.1.1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大部分患者及其家属,尤其是患儿家属因对医学知识缺乏,当知道平阳霉素是抗肿瘤药物后,多数都会产生恐惧心理,担心其安全性,担心是否会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造成长期影响等。因此,向患者及其家属简要说明治疗方法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局部肿胀、疼痛、出血及坏死,婴幼儿口唇部位血管瘤经治疗后出现吸允、进食困难等现象。同时说明治疗效果和药效。向患儿家属说明平阳霉素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抑制作用,可破坏血窦使瘤体硬化、萎缩,从而达到治疗目的[10],但对骨髓和免疫功能无抑制作用,适用于不同年龄患者,尤其是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11],以消除紧张、恐惧心理,赢得患者的信任和主动配合治疗。术前训练:唇、舌部血管瘤患儿术后如吸吮可造成患区疼痛、肿胀、出血等并发症,因此唇部、舌部血管瘤患儿入院时即予汤匙喂养;指导母乳喂养的患儿的母亲先用吸奶器吸奶后予汤匙喂养;指导人工喂养的患儿的家属,停用奶瓶奶嘴,改予汤匙喂养。
3.1.2 术前身体准备 配合医生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如血常规、凝血三项、肝功能、胸片检查、心电图检查等。询问患者的过敏史、用药史,如有平阳霉素、博莱霉素过敏史者禁用此疗法。因为用平阳霉素可致肺纤维化,胸片检查异常者和肺部功能异常者也禁用此疗法。监测体温和局部感染状况,如患者有发热或局部有感染者应先按医嘱予以治疗,感染控制后及体温恢复正常3 d后方可进行。本组22例患者术前检查均无异常,也无治疗禁忌证,体温正常,适合此治疗。腮腺区血管瘤患者头部备皮。若血管瘤面积大,则需要配血。
3.2 术后护理
3.2.1 术后体位 回病房后给予去枕仰卧位,头偏一侧,最好偏向健侧,清醒后可给予半坐卧位。年龄较小的患者,指导家属手抱患儿,上身抬高30°,以减少头面部伤口出血。
3.2.2 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局部出血等并发症,对症处理。由于平阳霉素注射后局部短时间内会出现水肿影响呼吸,严重者可导致上呼吸道梗阻引起窒息[12]。所以,对于舌部、口咽部血管瘤患者,在注射后6 h内必须密切观察其呼吸变化及局部肿胀程度、出血、切口敷料松紧度等情况,倾听患者主诉。在给予血氧饱和度监测,同时给予吸氧,每15~30 min观察巡视患者1次。局部肿胀明显者,予地塞米松消肿。如患者出现缺氧症状,如口唇发绀、出冷汗、鼻翼煽动、吸气时间延长、血氧饱和度低于90%或持续下降等呼吸困难症状,应立即对症处理,必要时行紧急气管切开术。本组1例颊部血管瘤患者在治疗后曾诉口腔肿胀、呼吸费力,即予患者半卧位,安慰患者,予吸氧和鼻咽通气管、心电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床边备吸痰器械和气管切开包,遵医嘱予地塞米松静脉点滴后。患者主诉症状缓解。另1例舌根部血管瘤患者在治疗后诉吞咽困难并发现局部较肿胀,向患者解释原因,予半卧位、吸氧和心电监测、血氧饱和度监测,床边备吸痰器械和气管切开包,遵医嘱予地塞米松静脉点滴3 d后,局部肿胀渐消退,未发生梗阻窒息。
3.2.3 观察药物反应 平阳霉素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较小,常见药物反应主要是发热,胃肠道反应,局部软组织轻度肿胀和溃疡、过敏反应。较严重者有肺炎样症状和肺纤维化表现[13,14]。发热:平阳霉素可激发机体内热原释放,故常导致机体发热[13]。在本22例患者当中出现发热的有7例,其中6例体温均低于38.5 ℃,予以密切观察体温动态变化,每小时测体温1次,直至体温下降至37.5 ℃后改为每4小时测体温1次,指导患者多饮水或嘱患儿家属多给予患儿喂水,余无特殊处理。24 h内体温自行下降至正常。1例患儿出现高热,体温高达39.2 ℃,在监测体温同时,指导患儿家属多给予患儿喂水,并予物理降温,按医嘱用地塞米松、氨林巴比妥钠对症治疗后体温渐恢复正常。胃肠道反应:患者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如嘔吐频繁、厌食。为防止胃肠道反应,治疗前30 min,在手术室予患者静脉注射硫代硫酸钠0.16~0.64 g,以减轻胃肠道反应[15]。术后患者有不同程度厌食、呕吐,鼓励患者多饮水,给予清淡、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辅以果汁,以刺激唾液分泌,增加食欲。局部软组织轻度肿胀和溃疡:注意观察治疗部位反应。本组无一例发生溃疡。有1例患者的血管瘤侧颜面部肿胀,患者年龄较小,其家属心理压力大,担心影响容貌及预后。针对术后出现此情况,做好心理指导,加强口腔护理,防止继发感染;并指导增强营养,1周后患儿颜面部肿胀已较前减轻。过敏反应:平阳霉素局部注射很少出现过敏反应,但个体对药物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曾有报道指,使用平阳霉素导致过敏性休克[16]。因此,注射前后备好急救药品、器械,并密切观察患儿局部及全身情况,以免发生意外。本22例患者未出现过敏反应。
3.2.4 口腔及饮食护理 平阳霉素注射和手术处理后均可出现局部疼痛、肿胀不适,使口腔活动受限,食欲下降,自洁能力下降。因此,餐后、睡前按医嘱予生理盐水或朵贝氏液漱口或鼓励多饮水;患儿于进食后喂水,必要时做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以防继发感染。指导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饮食,以增强食欲和机体抵抗力。唇、舌部血管瘤患儿指导予汤匙喂养,注意饮食不宜过热,少食多餐,缩短每次喂养间隔时间,增加喂养次数。
4 小结
口腔颌面血管瘤是颌面外科的常见病。本文就22例血管瘤患者实施平阳霉素瘤腔内注射结合手术切除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护理进行了总结,认为着重注意加强术前、术后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和药物副作用,并准确进行评估和及时处理,以及早防治各种并发症。此外,注意做好口腔护理,也是预防感染,确保治疗效果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52.
[2] 严后友,许成蓉.Glut.1和VEGF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中的表达及意义.中国美容医学,2007,16(3):295-298.
[3] Brahimi•HornC,pouyssegur J.The role of the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in tunlor metabolism growth and invasionm.Bull Cancer,2006,93(8):73-80.
[4] 陳伟良,杨朝晖,李劲松,等.儿童口腔颌面部大面积血管瘤整形手术治疗.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5,21(6):461-463.
[5] 黄和平,胡琼华.婴幼儿皮肤增殖性血管瘤的治疗进展.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5,11(1):61-62.
[6] 王玉珍,冯柏悦.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海南医学,2006,17(7):93.
[7] 汤淙鸿,严少欢,叶洁兰,等.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的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2):1134-1135.
[8] 吕华,历玉光,李忠丽.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颌面部血管瘤的护理.浙江预防医学,2005,17(1):52.
[9] Oikawa T,et al.Inhibition of angiogenesis by staurosporine,a potent protein inhibitor.Antibitot,1992,45:(1)155.
[10] 郑家伟,陈传俊,张志愿.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血管畸形的系统评价.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3,1(2):102.
[11] 黄镜根.平阳霉素局部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观察.中原医刊,2004,31(17):63.
[12] 高玉琴,侯桂芬.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血管瘤疗效观察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0):739.
[13] 寿柏泉,杨震,孟昭业,等.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450例临床分析.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0,10(4):302.
[14] 陈敏华,潘开云.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小儿血管瘤51例.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1,17(2):125-126.
[15] 寿柏泉,寿卫东,杨震,等.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临床分析.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6,22(3):171.
[16] 寿柏泉.平阳霉素致过敏反应一例报告.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1,18(3):184.
(收稿日期:2010-11-10)
(本文编辑: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