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背景下地方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申请大学生各类科研立项或参与教师的各项科研活动, 培养和锻炼学生在科研课题申报、实验技能操作、仪器方法使用、数据收集与处理、文献资料检索、专业外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加大实验室开发力度,为学生的课题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该校已取得了初步阶段, 小部分同学能提前得到研究能力的培养。同时结合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获取相应的职业证书如食品检验工、操作工等,使学生职业技能得到培训与提高。
4结语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模块式课程体系是依据食品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将食品专业理论、实践实训、工程教育有机而系统地结合。该课程体系在该校2012、2013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进行了初步实践,取得了一定经验和成效。在多元化教育的时代大背景下,地方应用性高等院校如何进行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及内容改革,如何精简理论、增加实践比例,如何更好地体现应用性和工程教育观,仍需继续改革和探索。因此,应在保持办学质量的前提下,稳定现有规模,结合地方资源和经济发展,凝练特色的办学方向,培养地方经济应用性人才,在课程体系构建中须紧跟当今学科发展的前沿,结合食品工业时代发展的趋势,深入地开展市场调查研究,从发展需要的角度来建设课程体系,制定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使课程体系设置逐渐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薇.中国食品工业发展[J].食品科技, 2005(6):1-4.
[2] 朱建峰.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与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 192(4):135-137.
[3] 张剑,李梦琴,冯勤,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7(6):50-52.
[4] 胡兰英.高等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516-11517.
[5] 肖雍琴,尹显锋,郑显义,等.食品加工专业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设置[J].成功(教育), 2009(12):248-249.
下一篇:食品安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