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发展智慧教育的基线调研与政策建议
计划》等(黄荣怀, 2014)。雄安新区积极推进智慧教育建设,瞄准了国际教育发展前沿,将能够进一步发挥后发优势。
雄安新区发展智慧教育是推动实现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雄安新区建设的立足点是京津冀,雄安新区教育的发展也需以实现京津冀间教育的高质量均衡协同为旨归。智慧教育能够以信息技术的手段、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数字化的管理方式促进教育资源流动共享,增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加快教育服务一体化进程,对于实现区域协同、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
受教育部科技司委托,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的项目组开展了“雄安新区智慧教育规划的战略研究”工作。在智慧教育的理论研究基础上,项目组对雄安新区的人口、经济和教育进行了基线调研,以明晰雄安新区教育现状及发展的制约因素;研究了粤港澳大湾区(政策)、东京湾区(产业)、旧金山湾区(科技)、纽约湾区(金融)的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及教育组织形态,为雄安新区智慧教育发展提供借鉴;立足雄安新区智慧教育发展现实,同时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提出了雄安新区智慧教育布局的十条建议。
一、雄安新区发展智慧教育的理论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其致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的贺信中指出,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从技术依赖上来说,智慧教育就是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后的新型教育形态,有利于终身教育、个性化教育的推进。要开展智慧教育实践,还必须回答智慧教育的内涵、建设路径、内生动力及影响力等问题。研究发现:智慧教育本质上是对传统教育从要素到系统的全面超越,其外延包括城市智慧学习环境建设。在智慧教育的建设路径上,智慧教育需要从环境层面、教学模式层面和现代教育制度层面分步骤重点建设,建设机制上需要依靠区域教育信息化协同发展。在内生动力上,智慧教育的发展依靠教学模式的创新,数字一代学生的特点、课堂-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对教学模式提出变革需求。在影响力上,智慧教育将成为撬动教育综合改革、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杠杆,最终促进区域教育公共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
(一)智慧教育是从要素到系统的全面超越
伴随着大数据和智能时代的来临,人们不再满足于工业时代的“标准化”教育,而需要更多的个性化教育服务和终身学习机会,智能化、开放性的智慧教育应运而生。
从技术促进学习的角度,强调智慧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学习者智慧提升的教育形态。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基本内涵是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运用智慧教学法,促进学习者进行智慧学习,从而提升成才期望,即培养具有高智能和创造力的人,利用适当的技术智慧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并不断地创造制品和价值,实现对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灵巧机敏的适应、塑造和选择(祝智庭等,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