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医疗的电刺激经络导通仪的设计
方案,采用5V单电源供电,可实现16位无失码性能,在高噪声电源条件下也能保持这一性能。
3 软件设计
移动医疗应用软件基于Android系统[6],移动医疗应用软件架构摒弃传统的二层C/S与B/S架构[7],而是采用Android App、数据库服务器C/S、应用服务器的三层架构[8]模式来构建,形成拉动式服务平台,Android App[9]不直接访问数据库,而是加入了REST[9]接口(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表述性状态转移),实现分布式处理数据,增强软件功能的伸缩性,降低软件架构的耦合度,对数据库服务器的负载能力要求也相应降低。
从模块结构来看,软件系统由数据层、通信网络层、业务逻辑层及Android App构成。其中,Android App属于应用端,主要实现人机交互,实现用户对设备的操作,反馈设备状态,让用户得到较好的使用体验。
本系统Android App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把整个软件系统划分为系统自检模块、参数设置模块、实时处理模块、显示模块和刺激模块,功能模块图如图3所示。
操作系统加载程序完毕后,系统自检蓝牙模块,并与主机进行通信配对测试;设备通信配对成功后,按用户选定的治疗部位、治疗疾病等给出治疗处方,对主机进行参数初始化,等待治疗的开始。治疗之前或治疗过程中,用户可以在参数设置模块中修改治疗参数。治疗过程中,在治疗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修改治疗模式、强度、治疗时间、刺激方式等参数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4 结语
该文介绍一种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平台设计的电刺激经络导通仪,能够通过智能手机的应用软件,以无线的方式控制可穿戴的电针刺激模块,提供各种反馈信息的视听感受,并通过网络分享治疗效果和感受。主机部分采用嵌入式ARM为核心设计,智能手机应用软件基于Android APP的模块化设计,针对不同疾病存储了多种治疗处方,具有高效、低成本、用户界面友好、操作方便、人性化等特点,为风湿、关节炎、颈腰椎疾病,以及神经肌肉疾病等多种病症等临床应用及研究搭建了良好的应用平台,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穆祥,段惠琴,陈武,等.腧穴实质与微血管相关的生理学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12):47-53.
[2]周鹏,王明时,葛家怡,等.电刺激经络导通仪的设计及临床试验[J].仪器仪表学报,2008,29(1):99-102.
[3]张团善,张娜,武玉婷.基于增强型STM32驱动双极步进电机的研究[J].电子测量技术,2010,33(10):16-18.
[4]刘亮,朱璐闻,艾颖梅,等.基于STM32和AD5933的多通道阻抗测量仪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4,22(5):1661-1663.
[5]徐正平,翟林培,田雅男,等.基于DDS技术的高频正弦波发生器的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2009,25(22):67-68.
[6]王茜.Android嵌入式系统架构及内核浅析[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1(4):59-61.
[7]张秀香,胡延平.基于Android的健康管理系统客户端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2.
[8]张丹芯,郭德贵.基于Android的智能医疗管理软件设计及其客户端的实现[D].长春:吉林大学,2012.
[9]钟星,齐德昱,黄敏.基于Android平台终端调度系统研究与实现[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上一篇:无线应用程序开发技术探讨
下一篇:戏曲乐队中乐器拾音方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