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杀菌剂对茄子绵疫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摘要: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啶酰菌胺、嘧菌酯及氟吗啉等6种杀菌剂对茄子绵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的室内活性。结果表明,20%氟吗啉可湿性粉剂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次为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和100 g/L氰霜唑悬浮剂;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随着药量的增加,抑制率增长并不显著,但其EC50不是很高;40%百菌清悬浮剂和722 g/L霜霉威盐酸盐水剂两种药剂对茄子绵疫病菌的防效较低,抑制菌丝生长的效果较弱。
关键词:杀菌剂;茄子绵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毒力测定
中图分类号:S436.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9-2114-02
茄子绵疫病俗称烂果、水烂,是茄子重要病害之一[1]。茄子各生育期均可受害。一般产量损失20%~30%,严重时50%以上,其结果盛期也是发病盛期,常暴发成灾,造成毁灭性损失。近年来,随着设施茄子的发展,茄子绵疫病问题日趋突出。对绵疫病的防治在近些年始终是人们研究和关注的重点。化学防治是控制茄子绵疫病发生、减少损失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因此,生产上急需筛选出活性高、毒性低、安全性高的杀菌剂来快速有效地防治茄子绵疫病以保证茄子生产的产量和品质。针对这一问题,研究组进行了室内药剂筛选试验,测出茄子绵疫病原菌对药剂的敏感程度,以期筛选出防治茄子绵疫病的理想药剂,为生产上防治该类病害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病原菌株
茄子绵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采自山东临沂市兰陵县大棚内,由本实验室分离纯化鉴定,并于4 ℃冰箱中保存备用。
1.2 供试药剂
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和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为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产品;20%氟吗啉可湿性粉剂为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产品;100 g/L氰霜唑悬浮剂为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产品;40%百菌清悬浮剂为广州植物龙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产品;722 g/L霜霉威盐酸盐水剂为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产品。
1.3 试验方法
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2,3]测定6种药剂对供试病菌的生长抑制率。
用无菌水将杀菌剂分别配成有效成分含量为0.5、5、50、250、500、2 500、5 000 μg/mL的药液,然后分别吸取1mL上述药液置于含49 mL PDA的三角瓶中,混匀,制成含药培养基,摇匀后倒入灭菌培养皿中。用直径9 mm的灭菌打孔器,自菌落边缘切取菌饼,用接种器将菌饼接入含药培养基平板中央,25 ℃培养,待对照菌落长满培养皿,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菌落直径,计算菌丝相对抑制率[4],利用 DP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求出各药剂对茄子绵疫病原菌的毒力回归方程、抑制中浓度(EC50)及相关系数(R)。
相对抑制率=(对照菌落平均直径-处理菌落平均直径)/对照菌落平均直径×100%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表2可知,供试药剂均对茄子绵疫病菌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同杀菌剂或同一杀菌剂的不同浓度之间表现出不同的杀菌效果。20%氟吗啉可湿性粉剂对茄子绵疫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5 μg/mL其防治效果为100%,EC50为0.11 μg/mL,毒力回归方程是y=6.848 6+1.942 7x;其次为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5 μg/mL其防治效果达到86.30%,10 μg/mL其防治效果达到98.89%,EC50为0.89 μg/mL,毒力回归方程为y=5.128 6+2.494 4x;100 g/L氰霜唑悬浮剂的EC50为0.16 μg/mL,毒力回归方程为y=5.330 4+0.415 9x;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随着药量的增加,抑制率增长并不显著;40%百菌清悬浮剂和722 g/L霜霉威盐酸盐水剂两种药剂对茄子绵疫病菌的防效较低,抑制菌丝生长的效果偏差,菌落直径大,但是两种药剂不同处理的菌丝生长稀薄,生长量明显减少。
3 小结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20%氟吗啉可湿性粉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100 g/L氰霜唑悬浮剂4种药剂的EC50小于5 μg/mL,但是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防效增加不显著;20%氟吗啉可湿性粉剂对茄子绵疫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5 μg/mL其防治效果为100%,EC50为0.11 μg/mL,毒力回归方程是y=6.848 6+1.942 7x;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和100 g/L氰霜唑悬浮剂也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因此,在防治茄子绵疫病时首选氟吗啉,其次选择啶酰菌胺和氰霜唑。另外为防止茄子绵疫病菌产生抗性,建议轮换使用不同杀菌剂,或与其他杀菌剂混用,以增加防效,减少杀菌剂用量。
参考文献:
[1] 薛德乾.茄子绵疫病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J].长江蔬菜,2005(10):27-28.
[2] 孙广宇,宗兆锋.植物病理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3] NY/T1156.2-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2部分:抑制病原菌菌丝生长试验平皿法[S].
[4] 张成玲,张田田,路兴涛,等.10种杀菌剂对番茄晚疫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J].山东农业科学,2012,44(6):97-100.
上一篇:烯酰吗啉杀菌剂的作用及使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