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杀虫剂超低容量液剂对玉米田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剂
5%氯虫苯甲酰胺超低容量液剂、3%茚虫威超低容量液剂、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超低容量液剂、3%呋虫胺超低容量液剂、6%甲维·茚虫威超低容量液剂,由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自行配制。
1.2 试验条件
试验地选在南宁市武鸣区双桥镇玉米地,北纬23°02′30″N,东经108°17′35″E。田块面积800 m2左右。土壤类型属黏性沙壤土。
玉米品种为‘超甜玉米20号’,处于拔节期,株高60 cm左右。栽培及水肥管理水平均匀一致。防治对象为草地贪夜蛾幼虫,以3~4龄为主。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处理(表1),每种药剂的剂量设置主要参考原药成本和相近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推荐剂量,以相同原药成本(5个药剂折算成每667 m2用药的原药成本均为3元)最后确定草地贪夜蛾田间药效试验的用药剂量。每个处理4次重复,共24个小区,每小区面积约为30 m2。各小区随机区组排列。
1.4 施药方法
采用低容量喷雾器均匀喷雾,喷雾药液量标准为10 L/667 m2,喷雾时以喷施心叶部位为主。于2019年4月22日傍晚施药,施药当天为晴天,试验期间田块除了人工除草外无其他处理。
1.5 调查时间和方法
1.5.1 调查时间
于2019年4月22日药前进行基数调查(包括叶片被害率、虫口数量等),药后3 d和7 d调查防治效果,共调查3次。
1.5.2 调查方法及药效计算
每小区采用5点取样法进行调查,每点连续调查5株,每小区总共调查25株,记录心叶及顶端两片展开叶的被害率、活虫数,按下述公式计算校正保叶率和校正防效。
保叶率=[1-(对照区药前被害率×处理区药后被害率)/(对照区药后被害率×处理区药前被害率)]×100%;
校正保叶率=(PT1-CK1)/(1-CK1)×100%,式中CK1为对照区保叶率,PT1为处理保叶率。
虫口减退率=(药前虫口数-药后虫口数)/药前虫口数×100%;
校正防效=(PT2-CK2)/(1-CK2)×100%,式中CK2为空白对照区虫口减退率,PT2为药剂处理区虫口减退率。
2 结果与分析
试验结果(表2)表明,药后3 d,保叶效果较好的依次为6%甲维·茚虫威UL、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UL和5%氯虫苯甲酰胺UL,校正保叶率在75.44%~67.21%之间,三者差异不显著;3%茚虫威UL保叶效果较差,3%呋虫胺UL无保叶作用。对幼虫杀虫效果较好的为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UL和6%甲维·茚虫威UL,其校正防效达到90%以上,二者差异不显著;5%氯虫苯甲酰胺UL的校正防效为75.05%。3%茚虫威UL防效较差,3%呋虫胺UL无杀虫效果。
药后7 d,保叶效果较好的依次为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UL、6%甲维·茚虫威UL和5%氯虫苯甲酰胺UL,校正保叶率在84.53%~69.20%之间,三者在0.01水平下差异不显著,但0.05水平下5%氯虫苯甲酰胺UL的校正保叶率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处理,3%呋虫胺UL和3%茚虫威UL也有一定的保叶效果,但是相对较差。对幼虫的防治效果较好的依次为6%甲维·茚虫威UL、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UL和5%氯虫苯甲酰胺UL,三者差异不显著,校正防效在93.56%~84.35%之间,3%茚虫威UL校正防效仅为37.33%,3%呋虫胺UL基本无杀虫效果。
1) 表中数据为平均值。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和大写字母分别表示在 0.05和0.01水平差异显著。
Data in the table are mean. Data followed by different lowercase or uppercase letters in the same column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P<0.05 and P<0.01, respectively by Duncan’s multiple range test.
3 讨论
从国外草地贪夜蛾的防控经验来看,施用化学农药是主要的防治手段,杀虫剂品种也随新农药开发而有所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前美洲国家防治草地贪夜蛾以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为主[7],随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得到了广泛使用,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美洲特别是美国推广种植表达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杀虫蛋白的转基因玉米等作物后,防治草地贪夜蛾的杀虫剂用量显著减少,但仍需要使用杀虫剂[8]。近年来,随着草地贪夜蛾的扩散和多种新型杀虫剂的开发应用,在该害虫发生为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一系列杀虫剂新品种在草地贪夜蛾的防治上发挥了突出的作用[9],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除虫脲、虱螨脲、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氟苯虫酰胺、溴氰虫酰胺等。
本研究在参考相近鳞翅目害虫化学防治经验的基础上,选用5种杀虫剂超低容量液剂并配合使用低容量喷雾设备对玉米田草地贪夜蛾开展了低容量喷雾防治试验,用药剂量设置为相同原药成本下的相应药剂的剂量。试验结果表明,6%甲维·茚虫威UL和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UL都具有优异的保叶和杀虫效果,二者差异不显著。5%氯虫苯甲酰胺UL也表现出较好的保叶和杀虫效果。草地贪夜蛾在我国虽然是新入侵的害虫,但在国外已有长期的发生为害历史,其对杀虫剂的抗性已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如GutiérrezMoreno等2019年报道,墨西哥和波多黎各地区草地贪夜蛾田间种群对毒死蜱、灭多威、硫双威、氯菊酯、zeta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乙基多杀菌素、多杀霉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和杀铃脲的抗性倍数最高分别达47、223、124、48、35、25、14、8、7、7和20倍。而对氟苯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倍数最高分别达500倍和160倍[10]。因此,在我國防治草地贪夜蛾实践中,应遵循延缓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治效果的施药准则。根据本文的药效试验结果推荐优选6%甲维·茚虫威UL和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UL。3%茚虫威UL虽然在相同原药成本下的用药剂量防治效果相对较差,但从抗药性治理角度考虑,由于其具有较独特的杀虫作用方式,并与常规杀虫剂或甲氧虫酰肼等杀虫剂品种没有交互抗性,因此,在田间防治草地贪夜蛾时可考虑适当提高用药剂量,并与其他作用方式的杀虫剂合理轮换使用。
5%氯虫苯甲酰胺UL在较低的用量下(1 g/667 m2)具有良好的保叶和杀虫效果,预计该药剂将来过专利保护期后原药价格降低的可能性大,因此推荐将该药剂用于防治草地贪夜蛾。为延缓抗性和提高药效,建议与其他药剂轮换或混配使用。
3%呋虫胺UL有一定的保叶效果,推测是由于该药剂具有促进作物健壮和抗逆的作用,但其对玉米田草地贪夜蛾基本无效,因此不推荐用于防治玉米田草地贪夜蛾幼虫。但有文献[11]指出,20%呋虫胺SC对草地贪夜蛾卵具有较高的毒杀活性,有待进一步证实和验证其在草地贪夜蛾防治中的作用。
从农药施药器械方面考虑,本研究在选用超低容量液剂时配合使用了低容量喷雾器械,减少了单位面积上的用药量,提高了田间用药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大面积防治时在短时间内抓住草地贪夜蛾适宜防治的低龄期开展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 MONTEZANO D G,SPECHT A,SOSAGMEZ D R,et al. Host plants of Spodoptera frugiperda (Lepidoptera: Noctuidae) in the Americas[J]. African Entomology,2018,26(2): 286-301.
[2] 郭井菲,赵建周,何康来,等. 警惕危险性害虫草地贪夜蛾入侵中国[J]. 植物保护,2018,44(6): 1-10.
[3] POISOT A S,HRUSKA A,FREDRIX M,et al.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the fall armyworm on maize [R].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Rome,2018.
[4] 佚名. 農业农村部严防草地贪夜蛾蔓延[J]. 农村新技术,2019(6): 37-38.
[5]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草地贪夜蛾在云南西南部3市州为害冬玉米[J]. 植物病虫情报,2019年第8期,2019-01-31.
[6] 病虫害测报处. 草地贪夜蛾侵入13省份为害春玉米[J]. 农药市场信息,2019(11): 58.
[7] PITRE H N. Chemical control of the fall armyworm (Lepidoptera: Noctuidae): an update [J]. Florida Entomologist,1986,69(3): 570-578.
[8] BROOKES G,BARFOOT P.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GM) crop use 1996–2015: Impacts on pesticide use and carbon emissions[J]. GM Crops Food,2017,8(2): 117-147.
[9] IRAC.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 & insect resistance management (IRM) for fall armyworm in South African maize[EB/OL]. IRAC South Africa. www. iracoline. org,May 2018.
[10] GUTIRREZMORENO R,MOTASANCHEZ D,BLANCO C A,et al. Fieldevolved resistance of the fall armyworm (Lepidoptera: Noctuidae) to synthetic insecticides in Puerto Rico and Mexico [J]. 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2019,112: 792-802.
[11] 赵胜园,孙小旭,张浩文,等. 常用化学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防效的室内测定[J]. 植物保护,2019,45(3): 10-14.
(责任编辑: 杨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