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杀虫剂对菜青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30%茚虫威WG(美国杜邦公司)、4.5%高效氯氰菊酯ME(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43.7%甲维·丁醚脲SC(江苏东宝农药化工有限公司)、10%溴氰虫酰胺SC(美国杜邦公司)、25 g/L 联苯菊酯EC(济南中科绿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2 防治对象
防治对象为2、3龄菜青虫幼虫,试验时菜青虫各个虫龄均有分布,以2、3龄幼虫为主。
1.3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新店镇涧田村的甘蓝试验田中。供试甘蓝品种(中甘21号)于2016年5月5日移栽,試验时处于苗期。
1.4 试验设计
试验设11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30%茚虫威WG 1000倍液;处理2:30%茚虫威WG 3000倍液;处理3:4.5%高效氯氰菊酯ME 1000倍液;处理4:4.5%高效氯氰菊酯ME 3000倍液;处理5:43.7%甲维·丁醚脲SC 1000倍液;处理6:43.7%甲维·丁醚脲SC 3000倍液;处理7:10%溴氰虫酰胺SC 1000倍液;处理8:10%溴氰虫酰胺SC 3000倍液;处理9:25 g/L 联苯菊酯EC 1000倍液;处理10:25 g/L 联苯菊酯EC 3000倍液;处理11:空白对照(CK),喷施等量清水。每个小区面积20 m2,每个处理3次重复,各处理随机区组排列。于菜青虫幼虫盛发期喷药,采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益阳大田科技有限公司)常规喷雾,按每667 m2药剂量兑水45 L喷施。
1.5 调查方法
药前1 d调查虫口基数, 药后1、3、7 d分别调查各处理的幼虫活虫数,调查时仔细检查叶片正反面活虫数量。调查时采取5点取样,每点固定调查2株,每个处理3次重复,计算各处理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效。计算公式:
虫口减退率(%)=(药前活虫数-药后活虫数)药前活虫数×100
防效(%)=(处理组虫口减退率-对照组虫口减退率)(100-对照组虫口减退率)×100
1.6 数据处理
采用DPS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在5%和1%水平上进行Duncan法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后1 d各处理对菜青虫幼虫的防效
由表1可知,药后1 d,各药剂处理对菜青虫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30%茚虫威WG 1000倍液防效最高,为80.23%,与10%溴氰虫酰胺SC 1000倍液差异不显著,但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其次为10%溴氰虫酰胺SC 1000倍液,防效为77.63%,与30%茚虫威WG 两个剂量处理及10%溴氰虫酰胺SC 3000倍液差异不显著,但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30%茚虫威WG 3000倍液、10%溴氰虫酰胺SC 3000倍液及4.5%高效氯氰菊酯ME也有一定的防效,防效分别为75.28%、73.90%、70.14%。25 g/L 联苯菊酯1000倍液和3000倍液防效最低,分别为55.48%和50.37%。
2.2 药后3 d各处理对菜青虫幼虫的防效
药后3 d,各药剂处理对菜青虫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30%茚虫威WG 1000倍液防效最高,为89.91%,与10%溴氰虫酰胺SC 1000倍液及30%茚虫威3000倍液差异不显著,但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其次为10%溴氰虫酰胺SC 1000倍液,防效为86.97%,与30%茚虫威WG 两个剂量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30%茚虫威1000倍液、10%溴氰虫酰胺SC 1000倍液及4.5%高效氯氰菊酯ME1000倍液也有一定的防效,防效分别为85.03%、81.20%、75.22%。25 g/L 联苯菊酯1000倍液和3000倍液防效最低,为 59.39%和54.10%。
2.3 药后7 d各处理对菜青虫幼虫的防效
药后7 d,各药剂处理对菜青虫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30%茚虫威WG 1000倍液防效最高,为86.42%,与10%溴氰虫酰胺SC 1000倍液及30%茚虫威3000倍液差异不显著,但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其次为10%溴氰虫酰胺SC 1000倍液,防效为84.29%,与30%茚虫威WG 两个剂量处理及10%溴氰虫酰胺SC 3000倍液差异不显著,但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30%茚虫威1000倍液、10%溴氰虫酰胺SC 1000倍液及4.5%高效氯氰菊酯ME1000倍液也有一定的防效,防效分别为82.40%、80.38%、76.99%。25 g/L 联苯菊酯1000倍液和3000倍液防效最低,为 63.12%和58.79%。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供试5种杀虫剂对菜青虫幼虫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其中茚虫威和溴氰虫酰胺对菜青虫幼虫均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高效氯氰菊酯ME和甲维·丁醚脲SC对菜青虫幼虫也表现出一定的持效性。联苯菊酯EC的持效性和速效性均较差。上述供试藥剂也在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谢坑镇蔬菜田和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大湖镇蔬菜田进行了初步的药效试验,结果与本试验一致,说明菜青虫种群在福建不同地域的适应性和抗药性并未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在不同的季节选择合适的药剂是避免害虫暴发成灾的关键。
试验中同时对农药残留进行了气相色谱检测,结果发现30%茚虫威3000倍液7 d后的农药残留量比30%茚虫威1000倍液残留量低(相关试验数据待发表)。因此,从农药残留对蔬菜质量的影响考虑,建议选择30%茚虫威3000倍液用于防治菜青虫。由于青菜虫存在抗药性问题,可以交替用10%溴氰虫酰胺SC 1000倍液与30%茚虫威3000倍液进行防治。不同药剂降解速率和防治害虫的种类不同,4.5%高效氯氰菊酯ME对菜青虫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因此,从环保和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也可适时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ME防治菜青虫,同时还可兼治其他蔬菜害虫如小菜蛾、甜菜夜蛾等,达到一药治多虫的目的。使用药剂防治菜青虫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农药的操作规程进行施药,在达到害虫防治效果的前提下,不得擅自加大农药剂量,以防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