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健康营养行为的培养研究
摘要: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础,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而健康的生命首先取决于个人的因素,其中生活方式是主要因素。良好的生活方式可以促进人体的健康,中学生阶段正是接受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生活方式的重要时间,作者本文谈谈在生物学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素质。
关键词:生物教学;营养学教育;渗透; 健康饮食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7-0200-01
1.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营养学教育的必要性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的强震及其引发的海啸、核泄漏后,为了防止碘131对民众甲状腺造成的影响,日本政府向民众发放碘片,谁也没有料到的是地震后的"蝴蝶效应"波及了香港和中国的部分地区,我国浙江、广东、江苏、安徽、重庆、河北、北京等多地出现食盐抢购现象。因为民众听从了一些不实的媒体报道,错误地认为吃碘盐可以预防碘131造成的辐射危害,上演了极其荒谬的"抢盐闹剧"。
做为一名生物教师,就"抢盐"现象,笔者在课堂上及时地对学生进行了相关营养学宣讲和解释,学生都恍然大悟。由此,笔者想到,如果我们加强了营养学教育,如果民众能掌握一些生活上的营养知识,也不会出现这些愚昧之举。
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生物学和营养学之间存在着重要联系,因此,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我认为应该在高中生物课中向学生宣传营养学知识,让他们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也一并了解常用的营养学知识,为提高国民的营养学知识素养,普及健康饮食观念,做好教育上的提前贮备。
2.目前学生存在的问题
2.1 饮食习惯不合理。许多学生认为早上时间太紧张,来不及吃早餐或干脆不吃,甚至有学生饿了就去学校里的小卖部买点饮料来应付一下。由于大多数学生来自于农村,由于生活条件及家庭因素,午餐就在学校外的流动小贩那里买点饭团等单调的食物解决了,晚餐也是去外面随便买点零食解决(他们不喜欢学校里食堂的饭菜)。在家里家长的营养知识比较缺乏,饭菜也是匆匆了事。
2 2 饮食结构不合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中挑食、厌食、偏食者日益增多,很多学生都养成了喜欢吃零食,不爱吃主食的习惯,有的学生甚至为了减肥,以水果为主食,导致学生中营养不良者增多。有些中学生有偏食和择食的习惯,喜欢吃这种,不喜欢吃那种,食物结构很单调,尤其是蔬菜,微量元素缺乏,这样就会造成营养上的不平衡。随着社会的日益变迁,"路边摊"、"肯德基"等怪异名词接踵而来,我们身边的食品中,垃圾食品占了绝大多数。中学生对自身的自制能力相对较差,在"美食"的诱惑下也就方便脏东西的入口,或多或少地使他们的身体受到了伤害。
2.3 营养健康知识缺乏。由于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家庭,学生生活实践经验少、营养健康知识水平较低;高中学生面临升学的压力,而学校没有关于营养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因此在营养健康方面的知识严重缺乏。
3.把营养学知识点渗透于生物课教学中
学生的营养健康知识水平较低,尤其是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获取,且高中生了解营养健康知识的途径单一,学校也没有安排专门的课程。在高二接触生物后,通过课下的交流了解到学生其实很想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有树立科学营养健康观念的愿望。因此结合本校学生的认知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小组(进行营养健康宣传报设计)和一些健康知识竞赛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营养健康教育。在教学中,适时地宣传合理的膳食结构,如在必修三第二章第三节,"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和体液调节"这节课中,通过血糖调节过程中出现低血糖、糖尿病、脂肪肝、酒精肝等常见疾病的介绍,教育学生不要挑食、偏食;不要暴饮暴食、不要醉酒;不要迷信补品等等。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营养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科学的膳食结构,教育学生只有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才能减少糖尿病、肥胖、脂肪肝的发病几率,增加体质。在课外活动小组里,通过设计营养健康宣传报形式,让学生更多了解一些营养健康有关的内容:怎样才能保证每天的营养以确保身体的健康。通过一些健康知识竞赛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较为全面的营养健康教育: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率。早餐要吃好,中餐要吃饱,晚餐要吃爽原则。
通过营养健康的渗透培养,学生的早餐保证率得到了提高;通过营养健康新观念的渗透,学生改变了原来对自身及家人健康状况漠不关心的态度,积极地向老师求教疾病的预防及解决的方法;通过营养健康新观念的渗透,学生重视了体育运动和眼保健操,并能够积极地参与各级各类的活动;通过营养健康新观念的渗透,学生重视了班级卫生和个人卫生,改善了对待个人和集体的健康观念,以及培养了有益于个人、家庭、民族及社会的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通过营养健康新观念的渗透,学生对健康问题能够做出科学的判断;通过营养健康新观念的渗透,增强了学生对集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对健康状况的改善有很大的帮助。通过高中生物教学中营养健康新观念的培养,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在每天的教学中,我时刻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其最终目的是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的长远发展。由于素质教育的普及,"应试教育"逐渐被淘汰,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成为学校的主旨。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健康,才能工作、生活,以发展将来的事业,所以要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健康教育不仅是学校道义上的责任,也是学校法律上的责任,不仅是家庭的责任,也是国家的责任,所以继续进行此行研究也就变得尤为重要。希望此文可以为后续继续进行此方面的教育工作者提供素材。
参考文献
[1] 殷大奎.健康概念的新说法[J].健康文摘,2005,(2):37
[2] 谭家祥.健康观念历史发展的回顾、反思与展望蛇志.2006(2)
[3] 宋为民.21世纪--大健康时代[J].养生月刊,2005,(7):581
[4] 责任编辑:何红哲健康·观念 http://
[5] 殷炳江.健康的含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6] 翟凤英,张兵,霍军生.中国营养工作回顾.[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339-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