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本科生编程能力与软件能力的培养研究
计划中所有课程的学习,完成其他各类实践。它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独立工作、团队协作等能力的任务。同时对学生在4年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掌握情况、学习和接收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检验。
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体现了循序渐进的要求,既有基础性的验证实验,也有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或实践环节,在规模上有小、中、大,难度上有低、中、高;内容上既有基本要求,还有更高要求,并通过更高要求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地探讨,体现实验题目的开放性。另外还强调实践环节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3 结语
编程能力和软件能力是计算机专业本科创新人才必备的能力,也是他们未来职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加强学生程序能力和软件能力的培养不仅符合计算机专业对人才专业能力的要求,而且也满足就业市场对人才专业能力的期望。
研究不仅有益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人才专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创新,一定程度地丰富计算机教育领域关于人才专业能力培养的理论认识,而且在提高学生程序能力、软件能力,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社会竞争力上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海藩.软件工程[M].5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5.
[2]李文敬,刘之家,闭应洲,等,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计算机教育,20ll(2):103-107.
[3]彭佳红,彭佳文,拜战胜.农科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群建设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0(3):66-67.
(见习编辑:刘丽丽)
上一篇:医疗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