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化视阈下高校学院领导体制的多维思考
党建的责任人、学院的把关人、班子的牵头人、发展的引路人、行政的补台人、关系的协调人、勤廉的带头人、师生的贴心人,院长应是学科的责任人、业务的把关人、行政的牵头人、教师的引路人、教学的掌门人、科研的带头人、关系的协调人。
处理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学术性是高校的根本特性,“教授治学、民主管理”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之间的平衡与协调是处理好二者关系的实质内容。要完善学术委员会、教授会、教代会等制度,尊重教授的学术权力,保障其有效行使学科建设、人才引进、学术评价等学术权;积极推进民主管理,保障教职工对关系切身利益和学院长远发展问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2. 重点健全三个机制
健全以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为核心的决策机制。科学有效地实行学院领导体制,科学决策是关键。要坚持学院党政共同负责制,通过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讨论和决定学院重大事务,切实落实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这一根本的决策制度。同时,建立健全党委会、办公会等决策层面的议事规则,“三重一大”制度,发挥学院领导班子集体领导的作用,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决策程序,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健全决策的论证、质询、回避、通报、督查、问责等相关制度,提高决策的执行力和执行质量。
健全以绩效评价与激励相结合为核心的协调机制。学院重要决策的执行和事务管理要靠富有成效的协调实现。首先,要建立学院班子成员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如坚持每周书记、院长有沟通,每两周至少开一次班子会议,每月至少开一次教职工会议,每学期开一次务虚会,每年开一次学院教代会等,保持沟通的及时性和经常性。其次,要建立健全工作绩效评价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强化班子成员和干部的工作动力,建立学院重点工作的综合考核体系,实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并重,发挥绩效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
健全以党务、院务公开为核心的监督机制。党务公开、院务公开是强化监督的有效途径和核心内容。学院层面要重点建立和健全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协商沟通制度、咨询论证制度、情况通报公示制度以及工作听证制度、决策跟踪反馈和监督评议制度、述职、述廉和接受监督等制度。学院发展规划和中心工作、重大决策活动、党建工作和活动、党组织和党的领导干部履职情况、干部推荐选拔任免、党的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都要以一定的形式顺利、有序、有效公开。要重视发挥学院二级教代会、工会、共青团组织、民主党派、教授会、学生会等组织和师生员工在学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建立健全各类组织和广大师生员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长效机制,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其创造性,发挥其能动性。
责任编辑:周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