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教学考试 >

吴正宪小数除法教学心得体会

| 来源:网友投稿

吴正宪小数除法说课稿 吴正宪小数的除法

我聆听了数学名家吴正宪老师的《整数除以整数等于小数》一课,吴老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彩的教学方法,也同样深深地启发了我们在坐的每一位教师。在吴老师课堂上孩子的精神状况显得,轻松、活泼、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内在体验和探索,并且她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显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堂课上,吴老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进行展示和操作,通过思考、动手分、记录过程、总结方法的活动,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到数学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分钱到分水果,分米分糖等行为,最终了解了小数除法的本质其实就是分计数单位,成功地将一节枯燥的计算课变成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分分分的课堂,让我不禁为之赞叹,也和同学们一样,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

这次观课,堂课中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吴老师对孩子们问题意识的培养。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孔子也曾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意识确实是学习活动的根源和教学活动的中心,它需要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自主探究问题,通过实践来解决问题,如果在教学活动中没有问题,就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达不到教学的真正目的。我以前在视屏或在书中看到,老师上课时孩子没有问题,以为是很成功的一趟课,其实, 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在如今的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在吴老师的这堂课上,类似有没有问题问他?你有什么问题吗?这样的话贯穿了整个课堂,学生们在不断的提问,思考,解决,领悟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这节课的知识,这是一种自发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因此,在今后的数学课堂上,我也应该着重培养孩子们的问题意识,引导孩子们多提问,多质疑,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也成为了这学期习惯目标培养的其中之一。从这节课上看到,吴老师也充分展示了对于孩子们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上,吴老师对孩子们数学运算和直观想象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培养,如:0.1是由几个0.01组成的,0.01是由几个0.001组成的等。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让孩子们逐步理解了小数除法的本质。在我的数学课堂上,有时会因为急着想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学生基本数学素质的培养,长远看来,这样的做法是对学生无益的。吴老师在之后评课时曾说:数学核心素质与教学内容相比,更加重要,教不完的内容明天继续教。我想今后我的课上也应该放慢脚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两天的的培训,我的感受很深,吴老师的课让我从迷茫和惶恐的状态起到了醍醐灌顶的作用。相信在今后的课堂上,我会运用这两

天学到的经验,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充实,更加生动!让每个孩子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开发。

吴正宪老师的《小数除法》有感

听了吴正宪老师的《小数除法》有感

学校:海子沟乡大有山学校 教师:马晓燕

2016-4-16、17日,我聆听了数学名家吴正宪老师的《小数除法》一课,吴老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彩的教学方法,深深吸引着我们湟中鲁沙尔二小的孩子们,也同样深深地启发了我门在坐的每一位教师。

在吴老师课堂上孩子的精神状况显得,轻松、活泼、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内在体验和探索,并且她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显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堂课上,吴老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进行展示和操作,通过思考、动手分、记录过程、总结方法的活动,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到数学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分钱”到“分水果,”“分米”“分糖”等行为,最终了解了小数除法的本质其实就是分计数单位,成功地将一节枯燥的计算课变成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分分分”的课堂,让我不禁为之赞叹,也和同学们一样,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

这次观课,堂课中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吴老师对孩子们“问题意识”的培养。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孔子也曾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意识确实是学习活动的根源和教学活动的中心,它需要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自主探究问题,通过实践来解决问题,如果在教学活动中没有问题,就不能更好地培

1 / 3

吴正宪老师的《小数除法》有感

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达不到教学的真正目的。我以前在视屏或在书中看到,老师上课时孩子没有问题,以为是很成功的一趟课,其实, “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在如今的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在吴老师的这堂课上,类似“有没有问题问他?”“你有什么问题吗?”这样的话贯穿了整个课堂,学生们在不断的提问,思考,解决,领悟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这节课的知识,这是一种自发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因此,在今后的数学课堂上,我也应该着重培养孩子们的问题意识,引导孩子们多提问,多质疑,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也成为了这学期习惯目标培养的其中之一。

从这节课上看到,吴老师也充分展示了对于孩子们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上,吴老师对孩子们数学运算和直观想象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培养,如:0.1是由几个0.01组成的,0.01是由几个0.001组成的等。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让孩子们逐步理解了小数除法的本质。在我的数学课堂上,有时会因为急着想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学生基本数学素质的培养,长远看来,这样的做法是对学生无益的。吴老师在之后评课时曾说:“数学核心素质与教学内容相比,更加重要,教不完的内容明天继续教。”我想今后我的课上也应该放慢脚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两天的的培训,我的感受很深,吴老师的课让我从迷茫和惶恐的状态起到了醍醐灌顶的作用。相信在今后的课堂上,我会运用这两天学到的经验,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充实,更加生动!让每个孩子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开发。

2 / 3

吴正宪老师的《小数除法》有感

3 / 3

吴正宪教学心得: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四部曲

在培养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的人才方面,小学数学教学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我认为,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通过教学,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展现,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

1 .唤起创新意识——使学生想创造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数学课堂教学中首先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之想创造。

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才会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

我认为,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常常会对一些问题感兴趣,发生疑问,从而产生好奇心理,这正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创设这样的环境。课堂上我常常提出一些疑问:“你能根据 9 +几的计算方法计算 8 +几吗?”“你知道为什么车轮子要制成圆的?” …… 同学们之间出常常开展互相质疑活动。疑问使学生产生好奇,好奇又萌发起学生想实践、想创新的意识。

- 1成受教育者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者。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它是师生之间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它既是以传授和吸收人类间接经验为主的实践活动,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活动。因此,师生之间不仅有知识方面的信息传递,而且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正如一位心理学家在论述教学活动本质特征时所阐述的那样:“教学是一个涉及教师和学生在理性与情绪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过程。”

“建立平等、友好、民主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师生之间人格的接触、碰撞和融通。在师生信息传递、情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本身的情感对整个教学工作的情感活动起重要的能动作用。这种作用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教师应该努力以自己对学生的良好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创设师生情感交融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产生探究新知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去追求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敢创造,同时迸发出创造思想的火花。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之敢创造,关键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创造的学习环境。教学中巧妙的构思、精心的设问是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在讲《圆的周长计算》 一课时,我首先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分别测量出大圆、中圆、小圆的周长。当学生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时,提出“圆形水池能立起来滚动吗?”迫使学生不得不另辟蹊径,想出了“绳测”的方法。这时,又一次设疑,将一个白

- 3像力。一切创新的活动都从创新性的想像开始。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只有亲自动手实践,才能使创新思维的结果物质化,同时可以看到自己创造成果,体验创新的快乐,进一步引发创新探究的意识。四是为学生提供一题多解,多向思维的材料,激发学生创造性。“某修路队计划修一条长 1600 米的公路,前 5 天修了全长的 20 % ,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路还要多少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列出了算式:

(1)( 1600 - 1600 × 20 % )÷1600 ×20 %÷ 5 (2)5×[ 1600 ÷( 1600 ×20 % )]- 5 (3)[ 1600× ( 1们的作品,师生共同欣赏着、品味着、评论着。我满腔热情地去赞扬同学们自己思考一切结论,竭尽全力地去肯定同学们的一切努力,去保护和激励同学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我用自己对学生良好的情感去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同学们在40 分冲的课堂活动中常常体验着参与的快乐,思维的兴趣,创造的喻悦。

总之,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教师创造性的劳动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以教师人格的力量和高尚真挚的情感,以知识本身的艺术魅力赢得每一位学生的心,使之受到感染和激励,从而促进人格的发展。

吴正宪:特级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组除法算式,看看大家谁的反应最快?(课件) 28÷4=

2÷100=

6÷4=

0.7÷2=

9÷10= 师:两个数相除的商有可能是整数,也有可能是小数。

1÷6等与多少呢? 生①:0.1666…

师:1除以6除不尽,结果除了用循环小数,还可以用什么表示? 生②:

师:这是你的猜想,光猜想不行,我们还得验证,经天这节课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

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研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师:这是一个圆形纸片,把当作一张饼,如果要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多少张,该怎样列式?

生①:1÷3=

结果是多少张?(课件演示)

师:每人分得1张饼的,就是张(板书)1÷3=(张)

d) 如果把3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吃,每人吃多少张饼呢?怎样列式? 生①:3÷4 师:每个人手里都有3张纸片,以小组为单位,亲自剪一剪,拼一拼,看看结果是多少? (小组合作) 交流

生①:把每个人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吃一份,就吃了张。

师:谁能给他们组的想法提几个问题? a:你们是几张几张的分的?

b:每人每次分得多少张饼?(张),

c:分了几次,共分了多少张?(就是3个张就是张) d:怎样才能看出是张?

师:谁是和他们分法一样的?还有更简单的分法吗? 生②:把3张饼摞起来分,每人分一块,就是张。

师:提出问题:

a:现在是几张几张分的?

b:每人分了这3张饼的几分之几? c:3张饼的就是多少张饼?

d:怎么看出是张?(还得一张一张的摆) 师(小结):【课件出示】

把3张饼一张一张的分,每人每次分得张张饼,分了3次,共分得3个张,就是张;

也可以把3张饼摞起来一块分,每个人都分得了3张的,就是张(板书)3÷4=(张) 【评析】两种分法都强调分得了多少张饼,让学生初步体会了分数的另一种含义,即表示具体的数量。

借助学具,深化研究。

如果把2张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应该分得多少张?用学具分一分。

生①:
2÷3=2/3(张) 借助想象,巩固研究方法。

刚才大家都是拿学具亲自操作的,如果不借助学具,你能想像出5张饼平均分给8个人,每人分多少张吗?

生①:略。(课件演示) (5) 刚才大家研究了分饼的问题,如果不借助学具你能计算7÷9的结果吗?(7/9) 【评析】借助学具分饼、想象分的过程、抛开情境给出除法算式三个环节的呈现层次清楚,逻辑性强,为学生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提供了足够的操作经验。

观察算式,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师:大家观察这些算式,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生①: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

师:被除数÷除数= 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那么a÷b可以写成什么形式? 大家还需要补充什么?(b≠0)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分数与除法的联系,他们之间有区别吗?(小组讨论)生:除法是一种运算,而是一种具体的数量。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联系与区别。

读《吴正宪给小学数学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2013年4月12日是一个值得高兴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有幸被原平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选拔成为“吴正宪小学数学工作站原平分站”核心组成员。按照工作站对核心组成员的要求,近三周来,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认真研读《吴正宪给小学数学教师的建议》一书,在书中,吴老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生动具体的事例,从“把教育作为人生幸福的源泉”、“真心与儿童做朋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课”四个部分,深入浅出地将她在教书育人道路上的点点滴滴娓娓道来。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它让我明白了原来学生应该这样教。读后我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静,也为自己过去的想法而惭愧。

吴老师四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历程,有很多经验想对我们说,特别是象我们这样的年经教师们,通过学习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热爱数学是智慧源泉

做教师,要爱教育,爱孩子;
做数学教师,要爱数学,爱数学教育。只有热爱数学的人,才能被数学的魅力深深吸引;
只有热爱数学的人,才能被数学的神奇深深打动。

吴老师通过多的的实践探索,总结出“为儿童提供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教育”的理念。“有营养”有数学就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终身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数学思想方法、科学的探究态度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一言之,“有营养”的数学一定是有后劲的,是可持续的。“好吃”的数学就是马“有营养”的数学“烹调”成适合孩子口味的数学,即孩子们喜欢的数学、爱学的数学、乐学的数学、能学的数学,也就是能给孩子们良好数学感受的数学。一言之,就是为孩子们创造适合他们需要的有数学味道的数学课堂。

2、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

教学的本质是什么?教学是生命与生命的交往,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情感与情感的呼应,智慧与智慧的交流。对于课堂而言,生命、生态是爱的温暖下的“动态”过程,如果没有爱的驱动,教育之道就会缺乏孕育生命的温度。精神不能复制,思维不克隆,智慧不能填充,只有爱的光芒投射下,才会有精神的挺拔,心智的生长,生命的成全。

生命离不开爱,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尊重是教育的真谛。爱的教育并不是挂在嘴上,也不是公开课上奢侈的点缀;
爱不仅是微笑,更是一种教育心态;
爱是对个体健康的关注,是对生命挫折的忧虑;
爱是真诚,是对孩子们自尊的保护。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有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到达人的心灵深处。教师与孩子手牵手地站在一条战线上,师生的生命才会融在一起。教育教学才会有成果。

3、做充满诗情的教育者

教育需要激情,也需要诗情,要用激情和诗情唤醒学生的智慧,在潜移默化中成就学生的健全人格。对艺术家来说,最大的幸福是创作出让大家满意的作品;
对教育而言,最大的快乐是课堂里激发学生 的热情,与学生在课堂里心灵交汇,智慧碰撞。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善于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把课堂的温度建立在思维的深度上。当然,我们上课不仅仅是用理智上课,也应该展现我们的喜欢、兴趣和幽默,投入我们的情感,使学生受到感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4、课堂不能以胜败论英雄

吴老师认为,课堂上对于学生“错误”的剖析与争论能给我们带来火热的激情,带来深度思考的快乐,带来智慧碰撞的满足,为我们揭开数学“神秘的面纱”。面对学生的犯错,教师应给他们留有验证、解释的机会,用纯朴的微笑和真诚的鼓励,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一个孩子都扬起自釜底抽薪风帆,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扮演“失败的角色”,不以胜败论英雄。

5、用真情唤起学生成长的力量

尊重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仅是我们每个教师应有的职业修养,更是我们实施教育的切入点。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换来的是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和信任,同时,还有学生熊熊燃烧的求知之火,这种交换是值得的。

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方法,还有情感,热爱数学的情感,热爱学习的情感,热爱生活的情感。教育的意义在于唤醒,让我们用真心、真诚、真情去唤起学生成长的力量。

6、“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核心

爱生活,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
爱亲人,才能是家庭和睦;
爱朋友,才能享受到友亲的温暖;
爱工作,才能感受到工作带来的快乐;
爱学生,才能体会到教育的幸福。作为教师,我们只有真心地爱事业、爱学生,才能使内心永远充满激情,才能使工作的每一天阳光灿烂。“一切为了孩子”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是我们工作的归宿。只有充满爱的教育才是“心心相印的真教育”,只有充满爱的教学才能与学生在课堂上碰撞智慧,交汇心灵,感悟灵魂。

7、“勤”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

吴老师一直坚信人生中有许多美好的事情都是从勤奋中获得的,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告诫我们年轻教师要珍惜大好青春年华,勤于学习,做一个终身学习教师,要在实践中学习,向书本学习,向专家学习,向身边的老师学习,向学生学习。其次要勤于思考,学生是变化的,教材是变化的,课堂是动态的,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如何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如何使学生学得更积极主动,如何让学生爱数学。思考和反思会使每一天的工作更理性、更科学、更有质量。再次要勤于写作,每次反思都是一个新的起点,拿起笔将教学中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点点滴滴的体会都是教育智慧的积累。要坚信一分的汗水,一分的收获,只有勤奋才能铺就成功之路。

总之我们青年教师应当清醒的认识到:一个具有专业水平的教师必定是一个勤于学习的读书人。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事,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你就能为自己的教师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8、“创”是做好教育工作的目标。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早已成为全体教育者的共识,唯有“创新”才是民族发展、国家振兴之路。“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吴老师说:“教师要敢于创造,创造孩子们喜爱的有魅力高效的课堂,创造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位一体的立体生命课堂。”在我们的教学中既要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又要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和智慧的启迪;
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我们要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创造唤起创造,给学生创造提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和课堂生活的魅力,感受到智慧智慧的涌动与自身的成长,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创造。

很高兴能够通过“吴正宪小学数学工作站原平分站”这个平台认识吴老师,进而阅读了《吴正宪给小学数学教师的建议》这本书,通过阅读我受益匪浅,从书中学到如何才能做好一名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同时也体会到了做教师的幸福感,今后,我将认真学习吴老师所有书籍及视频,积极参加工作站安排的一切工作,不断提升自我课堂教学水平,为原平市小学数学教育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学习吴正宪心得体会

我在山东省小学数学教师远程研修中我第一次有幸认识了吴正宪老师,感觉她是一位特别亲切的专家。随着学习的深入,她的一些先进的教学思想让我想进一步去了解她,于是我上网搜集她的资料,加入她的网上工作室,读她的文章,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让我有了很多体会,吴老师的教学生涯发人深思,催人奋进。

首先,让我仰慕的是吴正宪老师的成功。教改文章散见于全国多家教育教学报刊上;
不断应邀讲学、作报告,每场报告都引起强烈反响;
参加了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节目的录制工作;
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儿童基金会录制了教学片;
曾登上国际数学研讨会的讲台宣读论文……这些成就都是教师所梦想的,其中任何一点都让我向往。

其次,让我感悟的是吴正宪的经历。她1954年出生,1970年中学毕业就开始了教师生涯。80年代初开始进行教学改革,十年后取得了巨大成绩。我深深思索:她16岁就开始教书,仅仅中学毕业,学历并不高,更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只是通过自己默默地耕耘,虚心地讨教,才换来了今天的丰硕的成果。应该说我们的条件比她要好,即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又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可我们还是被禁锢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每当想到我自己工作近十年仍无所作为,不禁使我深感羞愧,也因此激发了我,使我产生了奋斗的激情。

第三,让我惊叹的是吴正宪老师的“大胆”。她有胆量改革教材,不按照教材原有的编排体系进行教学,而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重新组织教材;
她有胆量在一年时间内完成五六年级两年的教学任务,并提前一年参加全区的小学毕业考试。我没有这种水平,每年每学期的学生考试就让我只能照本宣科。当然,这可能与各地教育要求有关,我想如果吴正宪换了地方恐怕也没有今天的成绩了。

最后,我要做的是赶紧行动起来,更认真地搞好教学工作,并努力创造各种条件进行教研和教改活动,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加吴正宪精英团队成长范式与成果展示暨小数报名师大讲坛“走进真实的儿童数学学习世界”宿迁专场活动的学习心得

沭阳县实验小学 王宜平

2013年12月21日,我校选15位数学老师去沭阳县第二实验小学听课,我有幸参加。一开始心里想没有什么,大大小小的课听了不知多少节,再说今天是冬至的日子,心理还是有点不情愿,可是一天学习下来,感觉收获很大,真没有白来。在这里我把一天的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本次活动在第二实验小学的会议厅举行,活动主题为主题为:吴正宪精英团队成长范式与成果展示暨小数报名师大讲坛“走进真实的儿童数学学习世界”。本次活动拉近了我们与吴老师之间的距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名师、学习名师、走进名师的机会。

会议开始了,我们首先听取了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团队工作汇报,与吴老师一起分享了团队的研修故事,让我们走进了吴老师的团队。听取了吴老师和他的团队介绍、观看了会议期间的资料,让我再一次走进了吴老师本人:

吴老师的人格特点:善良、简单、智慧、重情义。

吴老师多年来的工作写照:要吃别人不愿吃的苦,要花别人不愿花的时间,要下别人不愿下的功夫。

吴老师的基本教学理念:走进学生心中,读懂学生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数学,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来设计、组织教学。

吴老师的儿童观:创造儿童喜爱的教学教育的途径——“读懂儿童、读懂数学、读懂教材”;
确立了儿童数学教育的三维目标——“传递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
提出了明确的儿童数学理念——让儿童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学习。

吴老师的教学观: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创造了八种特色课堂:“真情流淌的生态课堂、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经验对接的主体课堂、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以做启思的实践课堂、追本溯源的寻根课堂、纵横联通的简捷课堂、充满魅力的生活课堂”。

其次是教育局刘泽民局长讲话。教育局在这次的活动中充分对当今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视,对我们全体数学老师作出了要求,也对吴正宪团队能来我们宿迁做交流表示感谢。

再者就是听课。我们一共听了四节课,分别是吴正宪的《行走中的数学问题》、武维民的《租车问题》、杜建军的《体积与容积》和薛铮的《积的变化规律》。

他们的课真是精彩,给我很深的印象,到现在我还在回味这四节课,我在想,如果我去上,我肯定不如他们上的那么轻松。这四节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太多,我一定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运用,丰富自己的教学。

最后薛铮和我大家一起交流。

从这次活动中,不仅让我们走进了吴老师及她的团队,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迪:

一、挚爱儿童教育

吴老师对教育的热爱深深感染着我们,我们会以吴老师为榜样,把对教育的热爱融入到自己的心灵,坚定自己的教育理想和追求,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快乐前行,享受教育带给自己的幸福。

二、追求高尚师德

“做人、做学问、做老师”是吴老师对我们的教诲,也是吴老师自己成长的写照。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不仅要业务精良,还要师德高尚。在学校,我们要做一名孩子喜欢,给孩子带来智慧和力量的好老师。在家庭,我们要做一个给他人带来幸福,富有责任感的家庭成员。在社会,我们要做一个充满人情味,有爱心、有道德、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三、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吴老师是一位善于教学的老师,课堂上的吴老师面对学生的生成游刃有余,面对意外的情况巧妙应对,这与她扎实的业务能力是分不开的。吴老师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我们要准确理解数学的本质,准去把握数学的本质,准确把握教材的内容,准确理解学生的需求。做一名数学功底扎实,专业知识精通,教学基本功娴熟、深受学生喜爱的数学教师。

四、读懂儿童 做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真正的了解儿童,把满足儿童成长需求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时刻提醒自己对学生要真诚平等,在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给学生独立体验的机会、给学生适当的空间、给学生建立自信的勇气„„要通过自己丰富的知识、教育智慧、高尚的道德、积极的人文关怀影响和教育学生,做一名真正能读懂儿童的好教师。

五、勤于研究

吴老师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做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职业读书人、终身学习者,充满了反思意识的人,天生的思想者,要把学习、思考、研究作为专业持续发展的助推力。我们不仅要好学而且要善学,要适时地向文本学习,事本学习,人本学习。做一个充满思想并不断思考的人。不断的发现问题,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的解决问题。把学习、思考、研究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主旋律。

可以说本次活动我满载而归,感受他们团结奋进的精神,学习他们勇于创新的魄力,让我们也在探索中成为一名读懂学生需求,走进学生心中,做一名数学功底扎实,专业知识精通,教学基本功娴熟、深受学生喜爱的好教师而努力!

读《吴正宪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吴正宪教学观摩心得体会

吴正宪教学思想心得体会

吴正宪答小学数学教学50问心得体会(共7篇)

读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心得体会

推荐访问:除法 小数 心得体会 教学 吴正宪

热门排行

张祖庆创意教学心得体会

头脑风暴与创意写作课前谈话:1 你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举手。2 你喜欢怎样的动画片?3 你有没有想过

富有诗意和生命活力的教学

武汉市武昌区是全国新课改实验区之一。我们不敢说武昌区的课堂教学就是最好的,但可以肯定地说,他们是代表

一年级汉语拼音α、o、e教学三法

一年级汉语拼音α、o、e教学三法  平田小学曹文有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汉语拼音教学应尽可能有趣

青少年学生的武术教学与训练问题探讨

摘要:在学校中,武术教学也是体育教学的一种,其教学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体质。然而,武术教学与其他课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的报告三篇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的报告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的报告一篇近年来,市城

音乐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摘要:音乐教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结合学生生活创新音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注重强调生活化。关键词:音乐

乡镇党校教学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乡镇党校教学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发挥党校在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搭建农村党员

2021年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报告13篇

夹杂多种声音,未经官方证实就经微信、微博等公文微信公众号途径广泛迅速传播,往往言之凿凿、先声夺人,使

2022年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 导语】制定工作计划的过程是个思考的过程,制定好工作计划以后,在心中基本上对某个项目已经

仁爱版七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

====2015年七年级仁爱版英语上册教学工作总结舍得乡中心学校谢成基本学期我承担七年级和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