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教学考试 >

支架教学心得体会

| 来源:网友投稿

《搭支架》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有一点是:“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科学探究方面对小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制作、实验、观察、讨论、交流等各个活动。在学生完成实验以后,接下来,教师要创造时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在交流阶段能够集中,激活他们的思维。

实际上,在本课制作之前我已经与学生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包括对形状结构知识的学习,设计支架的草图等等。但是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的制作效果并不理想,除了有几个小组制作成功之外,多数小组没有搭建完成,经过仔细的反思,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因素:一,学生的材料准备不充分。个别小组学生在制作中现卷纸棒,带来的剪刀多数比较小,由于纸棒较硬在剪纸棒的时候容易造成剪刀损坏。二,学生对设计的图纸心中没数,只是为了设计而设计。在操作的时候有的小组没有按照图纸的设计来制作。三,小组分工合作意识不强。在操作之前教师反复强调,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搭建。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小组成员没有参与到活动中来而是去做其它事情。另外,学生的兴趣不能自始至终,他们只对活动操作本身感兴趣,在交流阶段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不够活跃,这个是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这是因为在活动操作的过程中,探究的是未知的知识,因此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他们的兴趣也就放在这上面。但是,随着活动操作的逐渐完成,未知的知识逐渐显露,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渐得到满足,这时候,他们的兴趣也就会逐渐地减退。待到活动操作结束,他们的兴趣也就跟着结束了。很少有人再对已经完成的实验提出任何的异议。所以,在接下来的交流阶段,他们就会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不够活跃等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这样做:1,组织学生观察各小组的实验结果。由于各小组学生在认知水平、动手操作能力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这就注定了他们的实验结果也是有差异的。学生对于与自己不相同的东西总是比较感兴趣的。这时候,组织他们对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就能再次激发起他们的兴趣。2,适时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在学生观察完各个小组的高塔后,他们对各小组的异同大概也了解到了一点。这时候,再提出相关的问题让他们进行讨论,最后还有一个整改建议。这就使得学生的注意力不得不集中了。因为他们要给其他组提出整改建议,他们就要了解其他组的操作结果和存在的问题,而要了解其他组的操作结果和存在的问题,他们就要对这个实验结果进行观察、讨论,才能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才能提出整改建议。因此,这样一环扣一环的紧跟着,不容学生的注意力有半点分散的机会,再加上教师适时的一两句话或者一两个问题,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让他们的注意力在实验结束后要分散的时候再次达到集中,思维的火花也能够再次被燃起。

课后,我注意到一个细节,有的小组把没完成的支架随手就丢掉了。从这个小的细节可以看出学生的心态(管它做没做好,反正课上完了)科学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在课堂上,很多的科学家都是经过千百次的失败,然后才走向成功。科学知识的学习需要有一个钻研的过程,我们的学生恰恰缺少这种精神。

最后,再说教师。我对这节课的准备略显不足,对学生整体的调控及关注不够。对这样的单存活动课,在课堂上应该做到“乱”而有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总结经验:要把握住一条,我们是教能力而不是教知识。

2.2 《搭支架》教案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三角形增大支架牢固程度的方法,会设计和制作立体支架。

知识与技能:

知道不同的形状结构,稳固性不同,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知道不同的形状的结构稳固性不同。

教学难点:

搭建承受力大的高塔。

教具准备:

有三角形支架的物体、报纸条、塑料管、游戏棒、木筷、胶带、细线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举起吸管搭的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提问:这是什么? 学生回答: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

2、同学们,它们还有另外的一个名字,你们想不想知道? 它们叫做支架。这个叫做三角形支架,这个叫做四边形支架,这个叫做五边形支架……,这样的支架大家会不会搭?所有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搭支架。(板书课题:搭支架)

二、搭建平面支架

1、老师出示不同形状的平面支架,让学生猜哪种形状的支架最稳固。

2、请大家利用手中的吸管或报纸片搭建一种平面支架,如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

3、学生动手操作。

4、请组内同学将各种形状的支架往两边拉,研究哪种形状不变形、最稳固。

5、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交流。

6、谈话:对于容易变形的支架,请学生想办法,使它变的稳定牢固。

7、学生动手操作,交流本组的方法并分析其中的道理。

8、小结:三角形支架最稳定牢固,所用材料也最少。对于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增加其三角形结构,使它变得稳定牢固。

三、设计并搭建立体支架

1、谈话:同学们,将三角形支架、四边形支架、五边形支架组合在一起会是什么?(一个立体支架)

你们能用尽量少的材料搭一个又高又稳固的立体支架吗? 在搭建前,我们要先干什么呢?

2、学生讨论回答并分组设计草图。

3、学生动手搭建立体支架,教师巡视参与其中,并及时进行指导。

4、谈话:我看同学们动手搭建高塔的热情非常高,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到这里。下面请那个小组上来汇报并展示你们的作品?

5、学生交流,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作出评价。

6、教师小结:一个不稳定的高塔,可以增加其三角形支架,使它变得稳定。

四、拓展

1、提问: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了三角形稳定牢固的特性,平时你们发现哪些地方用到三角形的支架?

2、学生回答。

3、刚才同学们说的高压线塔,电视塔等为什么那么牢固又能承受巨大的重量?

(它们中有许许多多的三角形,而三角形是稳定牢固的。)

4、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5、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搭建立体支架没有完成的小组课后继续完成你们的作品。

五年级科学《搭支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会搭建平面支架,并能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2、知道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3、通过搭建稳固支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认识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最稳定、用材少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会设计并制作立体支架,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演示教具(三角形 四边形 五边形 六边形)

2、分组材料:塑料吸管 大头针 剪刀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1.教师出示几种平面支架。

2.谈话:这样的框架,我们也把它叫做“支架”。(板书:支架) 3.学生齐说支架的名字:三角形支架、四边形支架、、、、4.学生猜测:在这几种支架中,大家觉得哪种形状的支架不容易变形、最稳固?

5.学生充分发言

6.谈话: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板书:搭)

(二)搭建平面支架 1.谈话:所以今天老师想让同学们利用现有的材料分别搭建几种平面支架,然后将搭好的支架摇一摇、晃一晃,比比看到底那种形状的支架不容易变形。(要求:看哪个组最先搭好这几种支架,看哪个组有更多的发现。)

2.教师点拨:怎样才能取胜呢?(提醒小组内的同学分工合作。)怎么连接呢?(温馨提示:不要扎到手)

3.学生分组搭建平面支架。

4.分组汇报实验结果、全班交流:三角形结构 不易变形 最稳固 用材少(教师板书)

5.引导提问 :对于容易变形的支架,大家有办法使它变得稳定、牢固吗?

6、学生说方法,老师演示提醒学生梁的链接方法(强调不能用大头针)

7、学生分组实验。

8、全班交流:同学们,把你们加固好的支架举起来,哪个同学愿意跟大家说说。

8.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亲自尝试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容易变形的支架用可以加横梁或斜梁使之分解成几个三角形的方法增加其稳定性。

(三)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谈话:其实设计师们早就将三角形的特性广泛地应用到了我们的生活中了,大家能举几个例子吗?

2.学生欣赏:(课件展示)思考:这些物体为什么既稳固又能承受重量呢?

3.学生发言。 4.(出示艾菲尔铁塔)教师介绍:它建于1889年由建筑师艾菲尔设计,全塔高307米,至今已有100多年了,可它仍然岿然屹立。让我们再来仔细地看一看塔的结构,现在大家知道了这么多年来艾菲尔铁塔直立不倒的奥秘了吧!

(四)搭建立体支架

1.谈话:那大家想不想现在就动手亲自搭一座高塔呢?(提示:动手之前要动脑,设计一个高塔的模型,可以利用已经加固好的平面支架,想好了就开始动手。

2.学生分组搭塔。(教师巡视。)

3.作品展示:大家来观察这些塔,你比较喜欢哪个?说说理由。 4.学生充分发言。

5.教师小结:不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只有三角形支架最稳固、最结实、最不容易变形。

(五)课堂小结

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更多的科学,今天我们就探究到这儿。

(六)板书设计

搭 支 架

不易变形

三角形结构

最稳固

用料少

搭支架教案

知识与技能

1、经历研究各种支架稳固性的过程,知道不同的结构变形程度不同,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2、初步学会设计测试支架结构稳固性和增大其牢固程度的方法。

3、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过程与方法:

1、会搭建平面支架并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2、设计支架,对结构进行改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

2、感悟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一.导入

1.这些物品大家都认识吗?(马凳,梯子)谁想上来感受一下,就这样坐上去。(马凳没有打开)感觉如何?打开之后试试?那这个梯子呢?这样能爬上去吗?谁来试试?怎样容易些?打开之后,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三角形)哪个部分是三角形? 2.这些三角形在结构中起什么作用呢?(稳固)

3.真像大家所说的那样吗?这节课我们通过搭支架的活动来研究一下。(板书:搭支架)

二.新授

搭平面支架验证三角形支架的稳固特点

1.大家先来看一下黑板,这些是什么形状?(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如果我们用小棒来搭这些形状的支架,你觉得哪种支架最稳固?顺便说一下,大家怎么理解稳固?对,就是拉一拉,拽一拽,拉不动(不容易变形)就说明它稳固。大家现在打开书75页,下方的表格看明白了吗?把你的预测填到表格中,填好马上坐好。

2.大家手里现在都有小棒,一会我们就将这些小棒连接成这三种形状的支架来验证我们的预测,用什么连接是个问题?你想用什么连接呢?(透明胶带,绳子,橡皮筋)透明胶带和绳子固定的时候比较麻烦,并且容易松动,橡皮筋是比较方便的。

橡皮筋怎样用?谁来试一试?(和学生一起研究橡皮筋的捆绑方法。) 我们要比较三种支架的稳固程度,三个支架的大小应该怎样?(一样大,或者每根小棒一样长。)

3.大家现在来看一下小黑板上的试验要求,(1.小组要有明确分工:搭小棒、缠皮筋、记录。2.试验时一定要注意小组合作,用最短的时间来完成,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准确。3.要将结论填到75页表格下方的最后一行中。)实验要求都清楚吗?好,组长到我这来领皮筋。我们看哪个小组又好又快的完成任务,开始! 4.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

5.孩子们,搭完了吗?哪个小组上来展示一下,展示的同时说出你们小组的实验结论,到底哪种支架最稳固。恩,他们是这样认为的,还有哪个小组愿意上前面来展示?嗯,你们也这样认为的,下面的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呢?大家都同意,那么哪种支架是最快搭完的?为什

么?(三角形,材料最少)是啊,通常,结构由支架构成,三角形支架是最稳固结实的,而且所用材料最少!当然,因为皮筋是有弹性的,用皮筋连接,对搭出来的支架的稳固性有一定的影响。

6.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刚刚搭的相对来说不稳定的四边形和五边形支架,我们怎样能使它们变得稳固呢?(加三角形,或者说不出来)我们大家来设计一下。

(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哪些问题?同样一个正方形的支架,加固它,我们用50根小棒,能不能达到目的?有什么弊端?对,使用的小棒过多,既浪费材料,又加重了结构的重量。要加固一个结构,应该设计一个最佳方案,那就是使用最少的材料,达到要求的加固效果。那么,怎么来设计呢?)

(画设计图的时候,小组同学可以讨论,也可以用实物来演示,帮助你们完成设计。)

7.学生实验,加固结构…… 8.实验总结:学生汇报结果

达到大家的目标了吗?大家看,老师这样搭行吗?(我不是对角搭,是平行搭的)为什么不好呢?怎样改进?非常好。你们是怎么做的?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说说你们为什么这么搭?嗯,很不错,因为三角形支架最结实,稳固,所以像四边形,五边形这些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三角形架构,使他变得稳定(板书:架梁:增加三角形)

9.教师适时点拨:他们小组加固的是正方形的支架,先看看稳固吗?他们的设计是否科学(如何体现出三角形?)使用了几根小棒?哪个小组有和他们不同的搭法?他们的优点是什么?不足是什么?怎么使这个地方不活动?哪些部位需要加固?如何加固?皮筋缠的上吗?怎么办?怎么捆扎?大家想办法解决一下,找到方法的小组立即举手,现在开始动手尝试。

……(各组支架比较,找出优点和不足,进一步研究弥补办法)…… 10.总结……我们在架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是否分成了三角形,而且是最少的材料,做出最坚固的结构,在必要的部位要进行加固。

三、生活应用

1.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三角形结构的应用?你真细心!这些三角形结构都起了什么作用?(稳固)既然三角形稳固,我们所有的结构都用三角形,可以吗? 你举个例子看看。其实我们的设计师在设计一个物体时,要考虑很多方面,考虑结构的因素只是一个方面,还是根据具体来设计的。有些物品是不需要三角形结构的,比如门框。

2.我现在打开书,21页,书上的四幅图,这些建筑物都是由什么支架结构组成的?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这些建筑由很多支架结构组成,特别是三角形结构特别多,在这里它们都起着稳固的作用,甚至还有美观的功效,比如艾菲尔铁塔,多么壮观漂亮的铁塔呀,大家想搭建

一座属于自己的艾菲尔铁塔吗?其实像高塔这样的立体建筑,立体支架其实就是平面支架组合起来的。这是老师自己搭的小塔,我们大家可以利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来搭建一座稳固而美观的高塔,大家想尝试吗?

小学支教心得体会

乡村支教心得体会

暑假支教心得体会

打架心得体会(共15篇)

小学支教心得体会(共3篇)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支架 教学

热门排行

张祖庆创意教学心得体会

头脑风暴与创意写作课前谈话:1 你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举手。2 你喜欢怎样的动画片?3 你有没有想过

富有诗意和生命活力的教学

武汉市武昌区是全国新课改实验区之一。我们不敢说武昌区的课堂教学就是最好的,但可以肯定地说,他们是代表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的报告三篇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的报告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的报告一篇近年来,市城

一年级汉语拼音α、o、e教学三法

一年级汉语拼音α、o、e教学三法  平田小学曹文有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汉语拼音教学应尽可能有趣

青少年学生的武术教学与训练问题探讨

摘要:在学校中,武术教学也是体育教学的一种,其教学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体质。然而,武术教学与其他课

音乐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摘要:音乐教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结合学生生活创新音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注重强调生活化。关键词:音乐

乡镇党校教学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乡镇党校教学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发挥党校在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搭建农村党员

2021年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报告13篇

夹杂多种声音,未经官方证实就经微信、微博等公文微信公众号途径广泛迅速传播,往往言之凿凿、先声夺人,使

2022年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 导语】制定工作计划的过程是个思考的过程,制定好工作计划以后,在心中基本上对某个项目已经

十九大报告学习心得体会三篇

十九大报告学习心得体会十九大报告学习心得体会一篇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走好人生每一步十九大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