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迅达文档网 > 教学考试 >

狐狸分奶酪教学评语

| 来源:网友投稿

《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执教班级:2.1班 推荐阅读:《中国童话大师经典丛书》 教学目标:

1、会认识捡、酷、俩、始等18个新字,会写奶、吵、急、第等8个生字。

2、读懂故事中狐狸做了什么事。

3、能用关键词概括故事中的狐狸的品性。

4、能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激发兴趣

1.同学们,打开你的回忆的闸门,想想,你们曾读过哪些有关狐狸的故事,想好后告诉我。并说说讲了狐狸干什么了?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狡猾) 出示:高洪波写的小诗《我喜欢你,狐狸》。

2、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另一组关于狐狸的故事(课件出示故事题目)《狐狸分奶酪》、《狐狸和马》、《狐狸孵蛋》、《瞎眼狐清窝》。

二、走进故事 感悟道理

1、我们先来学习《狐狸分奶酪》 (1)这篇课文讲了狐狸干了什么事?

(2)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3)你从文章的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4)指导朗读

2、让我们回顾一下是怎么阅读《狐狸分奶酪》这篇故事的内容。

3、让我们采用刚才的阅读方法继续阅读后三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题单)

4、简单汇报:

(1)狐狸和马——聪明的狐狸 (2)狐狸孵蛋——善良的狐狸 (3)《瞎眼狐清窝》——慈爱的狐狸

三、走出故事 总结特点

1、《狐狸和马》、《狐狸孵蛋》这两篇文章是什么类型的文章(童话)

2、童话的特点:
(1)拟人化描写 (2)想象丰富 (3)有趣有理

3、学生齐读高洪波的小诗《我喜欢你,狐狸》。

四、总结收获 布置小练笔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一篇篇关于狐狸的故事,感受了狐狸可爱、善良、聪明和慈爱。这些故事一部分来自民间流传的,一部分是作家创作的,但这些故事都来源于生活,假如你想写一个狐狸,你笔下的狐狸有是怎样一只狐狸呢?下课后,自己编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老师期待着……

五、推荐阅读 拓展提升 《中国童话大师经典丛书》

板书设计 故事中的狐狸 狡猾 聪明 善良 慈爱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二、检查学习生字。

1、认真读一读课文,圈画出课后生字和新词,在组内互相检查。

2、小组展示学习。

3、全班交流。

三、学习词语

开始 起始 始终 方便 便利 便于

四、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课后生字,找出难写的生字。

2、指名说说难写的生字。

3、练习组词。

4、教师示范。

5、学生练习。

五、作业

1、生字词语抄写。

2、完成练习册。 课题

19、狐狸分奶酪 教材分析

本课是继《狐假虎威》后又一个关于狐狸的生动有趣的故事。通过狐狸给两只小熊分奶酪,最终奶酪全进了自己肚子里,突出了狐狸的本性。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讨论在生活中我们能不能像狐狸一样。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会写“奶”“始”“吵”等8个生字。

3、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复述课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8个生字的书写

2、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字词卡片。(教师)

2、自学生字词,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引出新课。

1、板书课题“狐狸分奶酪”,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狐假虎威》的故事,谁来说说通过学习你认为狐狸有什么特点?

3、今天,我们走进一篇新的课文,看看狐狸又有什么样的故事。

二、随文识字,初步感知。

1、再次齐读课题,提问:课题中有一个我们的生字朋友,它是谁?(奶)

2、有哪位同学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奶”字? 注意:“奶”字对比记忆,重点强调。

3、细讲“奶”字(左右结构注意事项、宽窄),引导学生观察两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4、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5、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结识了课题中的生字朋友,我们再去课文中找一找还有哪些生字新朋友吧。

6、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标画出生字。

7、白板出示生字、词语,加拼音指名领读去拼音,开火车读指名同学领读,抽查点名读,字词过关。

8、把生字朋友送回到课文中,你们能把课文读好吗?指名同学读。

9、小组交流课文大致将了什么内容。派代表举手说一说。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同学分别读第一自然段。提问:从他的朗读中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同学用自己的话说故事背景)

2、提问:本段有没有你不太理解的词语。

3、教师讲解“拌嘴”。

4、指导朗读:“高兴极了”重读。教师示范。

(指名同学,多次练习)

(二)学习第

二、

三、四自然段

1、指名同学读第

二、

三、四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二、

三、四自然段讲了什么。

(指名同学回答,及时点评、奖励)

2、指导朗读:师生配合,分角色朗读这部分课文,同桌相互练习。指名同学朗读,及时点评。

(三)学习第五到八自然段

1、指名同学朗读五到八自然段,提问这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2、用你自己的话说说狐狸是怎么分奶酪的,小熊哥俩满意吗?从课文中找一找。

3、你认为狐狸分奶酪的办法合理吗?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分? (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4、分角色朗读课文,小组成员边读边表演。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检查生字和词语的认读。

2、指名同学朗读课文。

二、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上节课没有讲完的要求会写的生字:急、咬、第、公等。 (根据教学实际随机调控)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字形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

4、组织学生自由练习书写,教师巡视。

5、组织全班展示。

三、总结提问,引出下文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前八个自然段,谁能告诉老师,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了哪些内容呢?用你自己的话说给大家听。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九到十一自然段。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指名同学说)

3、小组讨论:“你可真会分”是在夸狐狸吗?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4、狐狸是分奶酪的,为什么最后小熊却没吃到奶酪呢?

5、思考:狐狸说的话你同意吗?“我分得很公平,你们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

7、如果你是小熊你会对狐狸说什么?

8、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

9、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狐狸和小熊说嘛?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指名同学回答,教师适时点评、引导)

10、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

四、回顾课文,尝试复述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引导学生回顾每一部分的内容,指名同学回答

3、课件出示每一部分相对应的画面

4、同桌相互练习尝试复述课文。

5、指名同学,比一比,看看谁复述得准确,及时评价给予奖励。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师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又知道了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

2、课后请把这个故事讲给伙伴听

六、板书设计

《狐狸分奶酪》

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可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分这块奶酪,小哥俩开始拌起嘴来。

这时有只狐狸跑了过来。

“小家伙们,你们吵什么呀?”狐狸问道。

“我们有块奶酪,不知道该怎么分。”熊弟弟对狐狸说。

“这事好办,我来帮你们分吧!”狐狸笑了笑,把奶酪拿过来掰成了两半。

“你分得不匀!”小哥俩嚷着说,“那半块大一点儿。” 狐狸仔细瞧了瞧掰开的奶酪,说:
“真的,这半块是大一点儿。你们别急,看我的--。”说着便在大的这半块上咬了一口。

“可是现在没咬过的那半块又大了一点儿!”两只小熊又嚷了起来。

于是,狐狸在那半块上咬了一口,结果第一个半块又大了点儿,狐狸就这样轮流地咬着两半块奶酪。咬着咬着,奶酪全被他吃光了,一点儿也没剩下。

“你可真会分!”两只小熊生气了,“整块奶酪都被你吃光了!” “小熊,我分得可公平啦,”狐狸笑着说,“你们谁也没少吃一口,谁也没多吃一口。”

22《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龙岩学院附属小学 沈丽凤

教材分析:《狐狸分奶酪》是一篇匈牙利民间故事,讲述的是狐狸为两只小熊分奶酪,最后两只小熊什么也没吃到,奶酪被狐狸吃了个精光的故事。引导学生面对物资分配的时候,要互相信任、互相谦让。过分的斤斤计较反而会失去更多。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3.理解课文内容,评判狐狸的做法是否共公平。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评判狐狸的做法是否共公平。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5段,能分角色朗读。

【教学重点】

1.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2.理解课文内容,评判狐狸的做法是否公平。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互动

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猜个谜语。

出示谜面:尖嘴尖耳尖下巴,细腿细角细小腰,生性狡猾多猜疑,尾后拖着一丛毛。

(打一动物名) 谜底:狐狸 2.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关于狐狸的故事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狐假虎威、狐狸和两只小熊)

3.在我们的印象中,狐狸,就是一个坏坏、狡猾的角色,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关于狐狸的另一个故事。

4.板书课题。

22、狐狸分奶酪 齐读课题,读准“酪”。

5.质疑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答:狐狸是怎么分的奶酪?他给谁分奶酪?奶酪分得公平吗?看来大家对课题的疑问都集中在“分”上了,(师在“分”字下面标三角号)下面我们就一起读读课文看能不能找到答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然后完成以下三件事。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1)

(1)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2)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3))故事中的熊兄弟俩开始是为什么拌嘴?最后结果怎样?

初读了课文,你们就能知道故事的主要内容可真了不起。

2.检查自学情况。

那么,我们这一课的生字,你会读吗? (1) 出示生字 (课件出示2) 捡 酪 俩 始 拌 帮 嚷 瞧 便 轮 剩 整

(2)指名认读,相机正音,齐读。

指导读“俩”,它的左边是一个单立人,右边是一个两,这说明两个人就是俩,文中讲了熊兄弟俩,家庭成员中哪些情况我们可以说俩呢?父子俩,母子俩,姐妹俩,我们俩。

再看看这四个字“捡、拌、嚷、瞧”,请认真观察它的偏旁,看看这些字都跟什么有关? 总结识字方法;

除了通过偏旁来识字,我们学过了哪些识字方法呀?(加一加,换一换、减一减)。

这里有哪些字可以用加一加,换一换来记呢。

生说,说完后再出示PPT。

下面我们一起玩个摘苹果游戏,看谁读得最快最好。请一个小组读。

(3)出示新词(课件出示3)

老师把生字放回词语去还能读得这么好吗?出示PPT:

捡到 奶酪 哥俩 开始 拌嘴 嚷着 瞧一瞧 轮流 剩下 帮忙 整块 方便

读得好就读一遍,读不好相机再读。

下面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三.学习第1~5自然段。

1.刚才我们知道了故事中的熊兄弟俩为了怎么分奶酪拌起嘴来,最后奶酪却被狐狸吃光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一起往下看。

出示PPT,我们一起齐读第一段。

谁来说说拌嘴是什么意思?( ) 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讨论下。

本来捡到奶酪是件让人高兴的事,兄弟俩却拌嘴了,这前后的心情大不一样,谁能起来读读?

指名1读,(想想自己得到美味时候的心情,你还能读得再高兴些吗?1再读。)

过渡:为了不让对方多吃一点奶酪,兄弟俩拌起嘴来,拌嘴声引来了谁?他是怎么说,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2~5自然段。

1.自由读2~5自然段,用“O”圈出表示狐狸表情、动作的词语。(师画出狐狸全身图,脸上表情先不画)

2.小组汇报。 预设生的回答:

狐狸的表情、动作:

跑、问、笑、拿、掰。

3.出示PPT,谁来读读这两段话?这只狐狸跑得太慢啦,谁能跑快一点?请你读。为什么狐狸是“跑”过来而不是走过来?当时他心里会想什么?指名

1、2说它很想吃熊兄弟俩手中的奶酪),是啊,狐狸看到奶酪可想吃啦,让我们把这种急切地想要吃到奶酪的心情读出来吧。

狐狸看到奶酪飞快地跑了过来。看看它是怎么说的?出示PPT。请女生读,看看狐狸叫得多亲热啊,谁也想读。

4.当狐狸知道小熊兄弟俩是为了分奶酪吵嘴之后,狐狸又说了什么?

(男生读“这事好办,我来帮你们分吧!”狐狸笑了笑,把奶酪拿过来掰成了两半。

) 说这句话时,狐狸为什么“笑了笑”?这个是什么样的笑啊?(板书:笑——狡猾)

生答:狡猾的,诡异的。

请你带着狡猾的笑读读这句话?(齐读)真是一群狡猾的狐狸。同学们,除了表情,还能不能从动作上看出狐狸的狡猾呢?

5.这里有两个动作,“拿”和“掰。” “拿”字能不能换成“接”字呢?“拿过奶酪”跟“接过奶酪”有什么区别呢?指名说

1、2。

狐狸这么主动地拿过奶酪,你觉得他会怎么“掰”奶酪呢?生设想。

狐狸到底是怎么掰奶酪的,我们先保持一点神秘,现在让我们把前面的内容再读读。分角色读1~5自然段。

五.课后小结,激发探究

这节课我们扫清了字词障碍,学习了文章的前五个自然段,了解了主要内容:狐狸知道小熊兄弟俩为分奶酪拌嘴,主动来帮助他们分奶酪。那么,狐狸把奶酪分得公平吗?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六.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现在我们来刚才学习的生字再复习一遍。

1.(课件出示5生字,让学生说组词,再学习写“始”) “始”田字格课件

指名说说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让学生说“始”应该注意什么?怎么写好它?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

3.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板书设计:

狐狸分奶酪

教学目标:

1、会认识捡、酷、俩、始等12个新字,会写奶、吵、急、第等8个生字。

2、读懂故事中狐狸做了什么事。

3、能用关键词概括故事中的狐狸的品性。

4、能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重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狐狸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打开你的回忆的闸门,想想,你们曾读过哪些有关狐狸的故事,想好后告诉我。并说说讲了狐狸干什么了?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狡猾)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另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课件出示故事题目)《狐狸分奶酪》

二、走进故事感悟道理

我们先来学习《狐狸分奶酪》

(1)这篇课文讲了狐狸干了什么事?

(2)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可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分这块奶酪,小哥俩开始拌起嘴来。

这时有只狐狸跑了过来。

“小家伙们,你们吵什么呀?”狐狸问道。

“我们有块奶酪,不知道该怎么分。”熊弟弟对狐狸说。

“这事好办,我来帮你们分吧!”狐狸笑了笑,把奶酪拿过来掰成了两半。

“你分得不匀!”小哥俩嚷着说,“那半块大一点儿。”

狐狸仔细瞧了瞧掰开的奶酪,说:

“真的,这半块是大一点儿。你们别急,看我的--。”说着便在大的这半块上咬了一口。

“可是现在没咬过的那半块又大了一点儿!”两只小熊又嚷了起来。

于是,狐狸在那半块上咬了一口,结果第一个半块又大了点儿,狐狸就这样轮流地咬着两半块奶酪。咬着咬着,奶酪全被他吃光了,一点儿也没剩下。

“你可真会分!”两只小熊生气了,“整块奶酪都被你吃光了!”

“小熊,我分得可公平啦,”狐狸笑着说,“你们谁也没少吃一口,谁也没多吃一口。” 狡猾、聪明、奸诈、善辩

(3)你从文章的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小朋友,故事中的狐狸是不是够狡猾的?狐狸一口一口吃掉奶酪。假如,两只小熊相互谦让,不给狐狸可乘之机,那块香甜的奶酪不就不会落入狐狸的口中了。狐狸分奶酪的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在面对物资分配的时候不能让外人来插手,要有团队信任,要相信自己的队友,过分得斤斤计较反而失去的更多,对自己的小伙伴不应该内讧,要一致对外不能让敌人钻了空子。相信自己的敌人不相信队友的人最后只能让敌人抢夺你们的胜利果实。

(4)指导朗读

分角色,注意对话。两只熊,一只狐狸

3、让我们回顾一下是怎么阅读《狐狸分奶酪》这篇故事的内容。

4、简单汇报 狐狸说,他分得很公平,谁也没少吃一口,谁也没多吃一口。你同意狐狸的说法吗?如果你是小熊,会怎么做?

狐狸是故意分成半边大,半边小的,对吗?

三、童话的特点:
(1)拟人化描写 (2)想象丰富 (3)有趣有理

四、总结收获布置小练笔 假如你想写一个狐狸,你笔下的狐狸有是怎样一只狐狸呢?下课后,自己编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老师期待着„„

一只乌鸦蹲在树杈上,嘴里含着一块奶酪。这时,一只狐狸从树下经过,看了看乌鸦,对她说:“乌鸦小姐,你去参加选美吗?”“去”乌鸦一张嘴,奶酪掉了下去,狐狸叼起奶酪走了。乌鸦一拍大腿,恨恨地说道:“哎呀,刚才说不去就好了!”

拓展练习,仿编故事狐狸还会有那些故事?想一想,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编一则与狐狸有关的故事。

五、推荐阅读拓展提升

狐狸分奶酪【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3.理解课文内容,评判狐狸的做法是否共公平。【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评判狐狸的做法是否共公平。【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小朋友,狐狸是我们故事中常见的主角,你读过哪些关于狐狸的故事?是一只怎样的狐狸?(《狐狸和乌鸦》、《狐假虎威》)(狡猾、自私、损人利己)2.在我们的印象中,狐狸,就是一个坏坏的角色,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狐狸的另一个故事——《狐狸分奶酪》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狐狸分奶酪)(二)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要求:(课件出示1)(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1 / 5(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2.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2)nǎi shǐ chǎo zǎi jí yǎo dì ɡōnɡ奶 始 吵 仔 急 咬 第 公a.各自拼读,读好后鼻音“公”平舌音“仔”,翘舌音“吵”。b.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3)捡到 奶酪 哥俩 开始 拌嘴 嚷着瞧一瞧 轮流 剩下 帮忙 整块 方便a.开展读词游戏。指名读,开火车读。b.小老师领读,齐读。理解、记忆。(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a.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b.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3.整体感知内容。(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2)本文讲了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借助课文的语句说一说。“狐狸就这样轮流地咬着两块奶酪,咬着咬着奶酪全被他吃光了,一点也没剩下。”(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课件出示4)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奶 始 吵 仔 急 咬 第 公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1)加一加:“女”加“台”是“始”;
“口”加“少”是“吵”;
“亻”加“子”是“仔”;
“口”加“交”是“咬”。(2)换一换:“扔”减“扌”换“女”就是“奶”。“弟”减“丷”换“⺮”就是“第”。(3)猜谜语:“去掉上边,只留下边”是“公”,“心字头上压着一座山,山上一把刀”就是“急”。2.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2 / 53.指导写字:(1)师范写,重点指导“奶、第”并讲述:(板书:奶 第)(课件出示5)“奶、第”田字格课件“奶”: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第四笔是横折折折钩,不要写成横折折撇。“第”: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第七笔是横折,第九笔是竖折折钩。(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课件出示6)a.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b.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c.严格按笔顺描写。(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四)总结交流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了狐狸和两只小熊,了解了狐狸帮他们分奶酪的故事。下节课我们接着学。21·世纪*教育网【作业布置】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女( )( ) ⺮(

)(

) 亻(

)(

)2.抄写文中会写字,各四个。3.把《狐狸分奶酪》的故事讲给别人听。答案:1.女(奶)(妈) ⺮(第)(答) 亻(仔)(他)2.略。3.略。【第二课时】【教学准备】狐狸、两只小熊的头饰,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3 / 51.认读词语:(课件出示7)捡到 奶酪 哥俩 开始 拌嘴 嚷着瞧一瞧 轮流 剩下 帮忙 整块 方便2.狐狸给两只小熊分奶酪,分得怎么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板书:狐狸分奶酪)(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1.过渡:狐狸分奶酪,自认为分得很公平。(课件出示8)出示课文最后一个段。(板书:公平?)“小熊,我分得可公平啦,”狐狸笑着说,“你们谁也没少吃一口,谁也没多吃一口。”事实是这样的吗?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2.学习课文2—9自然段。(1)狐狸先是怎样分的?(课件出示9)出示第5、6两个自然段。故意把这块奶酪分得一块大,一块小。(板书:一块大 一块小)看到奶酪分得不均,狐狸是怎么说,怎么做的?用“ 做的语句。(课件出示10)(2)狐狸说:“真的,这半块是大一点,你们别着急,看我的—”狐狸这样做:说着就在大的这半块上咬了一口。(3)最后的结果怎么样?齐读:(课件出示11)“狐狸就这样轮流地咬着两块奶酪,咬着咬着奶酪全被他吃光了,一点也没剩下。”联系上下文理解“轮流”的意思。(板书:轮流)3.可是,狐狸说,他分得可公平了,谁也没少吃一口,谁也没多吃一口。你同意狐狸的说法吗?(1)不同意,他这是狡辩。(2)不同意,小熊的奶酪自己没吃上一口,却统统被狐狸吃了,怎么能说公平呢?(板书:不公平。)4.分角色朗读一下全文。进入角色,入情入境地朗读。5.戴头饰,分角色表演一下课文内容。小组内先练习,再请几组展示表演。(三)总结提高,拓展延伸1.正确评价狐狸。

4 /

5”标出说的话,用“ ”标出所(1)通过狐狸分奶酪这件事,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为什么?a.这是一只聪明的狐狸。b.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他骗了小熊。(2)到底是“聪明的狐狸”还是“狡猾的狐狸”呢?引导学生关注狐狸这样做是损人利己的行为,所以说他是一只狡猾的狐狸。(板书:狡猾)2.如果你是小熊该怎么做?(1)不让狐狸分,自己分吃,大一点小一点没关系。(2)亲兄弟学会礼让,哥哥让着弟弟。师相机指导,团结的重要性,不团结就会给坏人可乘之机。(板书:团结、礼让)【作业布置】1.说一说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2.比一比,再组词。奶( 扔( ) 吵( ) 抄( ) 仔( ) 子(

) 咬( ) 校(

) 轮( ) 论(

))3.课下演一演这个小故事。答案:1.故意把奶酪掰成一块大,一块小,再咬成不一样的大小的两半,再轮流咬,直至一点不剩。2.奶(牛奶) 吵(争吵) 仔(仔细) 咬(咬着) 轮(轮流)扔(扔下) 抄(抄写) 子(儿子) 校(学校) 论(无论)3.略。【板书设计】狐狸分奶酪公平 一块大 一块小 轮流不公平 狡猾 团结 礼让

5 / 5

《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复习巩固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一读,找一找,演一演来理解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狐狸的狡猾奸诈。

二、教学重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课件、头饰

四、教学过程:

(一)闯关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狐狸先生想来考考你们,你们有信心能通过考验吗? 通过开火车读,齐读复习巩固词语。(PPT)

(二)词语揭题

过渡:在这些词语里啊,老师喜欢这个词:(PPT出示奶酪)

我们的狐狸先生和奶酪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板书课题,“分”用红笔写)

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狐狸怎么分奶酪的)老师也想知道,那么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三)深入课文

1、学习第1段

过渡: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读一读1-4段,然后告诉老师:狐狸为什么要分奶酪呢?

2、学习5-9段

过渡:哦,原来如此,善良的狐狸是来帮忙的对吗?那么狐狸肯定别有用心,这都要从它分奶酪说起。

a、那么狐狸是怎么分奶酪的?

(PPT出示要求:

1、认真听老师读5-9段。

2、用“——”画出狐狸是怎么分奶酪的句子,并读一读。) 这些句子里有狐狸的动作词,你能找出来并配上动作做一做吗?你们真是火眼金睛,找得真棒! 过渡:原来狐狸是这样分奶酪的,那么狐狸和熊兄弟说了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b、(PPT出示动物语言,分红蓝色) (请生分角色读,男女分角色读)

c、你们会找会读真棒!那你们会演吗?下面请小组分货角色演一演。

请小组表演,请生评价,师小结

3、学习

10、11段

a、奶酪被狐狸吃光了,两只小熊真生气啊!(PPT出示小熊语言,请生读,师范读,齐读) b、(奸笑)狐狸笑了(PPT出示狐狸语言,齐读)

(四)小结课文

1、在狐狸看来,它分奶酪分得非常?(公平)(板书)你怎么看?(不公平)(板书)

2、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五)课外拓展

狡猾的狐狸从熊兄弟身上骗来了奶酪,看看,它还骗来了什么?(出示绘本) 这真是一只狡猾的狐狸,我们可不能学习它!

(六)作业布置

1、今天晚上把狐狸分奶酪的故事讲个爸爸妈妈听。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和朋友说一说熊兄弟之间后来发生了什么故事?

五、板书设计

22、狐狸分奶酪

狐狸 公平

熊兄弟不公平

二年级语文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22.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朗读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
在自读自悟、自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对“风”这种自然现象给人类造成的影响有一定的了解。

二、教材分析

狐狸分奶酪是新课程语文第三册第八单元的第二十二篇课文。本单元教材是安排了一些给人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狐狸分奶酪这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小熊的争吵和狡猾狐狸分奶酪,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明白了对待亲人、朋友不能斤斤计较,懂得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的道理。故事中发生的事情与孩子们的生活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白道理,懂得做人要谦让的道理。

三、学情分析

进入二年级后,孩子们主动识字的愿望非常强烈,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上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喜欢听故事,阅读浅显的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教学中抓住孩子们的特点,进行朗读、质疑、评价、想象训练,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懂得对待亲人、朋友不要斤斤计较,要懂得谦让、团结、大度。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会写“奶、使”等8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道小熊和狐狸所扮演的角色,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对待亲人、朋友不能斤斤计较,懂得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

五、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本课出现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本课生字。了解课文大体情节。

难点: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对待亲人、朋友不能斤斤计较,懂得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主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学生以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为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圆制版代替奶酪 教学课时: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在朗读中认识本课生字,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一、动画导入新

1.教师播放有关狐狸分奶酪的有关动画片片段,引出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狐狸分奶酪)

二年级语文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3.学习“奶、酪”两个字。酪的读音l ào ,不要读成n ào 。注意“奶”的右半部分是两笔写成的,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指导学生书写“奶”字,并组词。

二、初读课文、生字学习 1.学生初读课文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认识两只小熊和狐狸之间发生的故事,请把课本翻到100页,大声朗读课文。(请听清楚我的朗读要求:1.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2.读完课文,请你标好自然段序号。) 2.学习生字词

师:你们读得真好听,请用手势告诉我课文总共几个自然段?

师:要学好课文,就要先认识生字宝宝们。我们赶紧来认识一下。看,生字宝宝带着他们的朋友一起来了。谁愿意来读一读。

3、指导识字:

(1)出示要求会认的字,让学生自主识字。

(2)有不会认的字,向同学请教,同学之间介绍自己认字的方法。

(3)自由读课文,画出与生字有关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尝试理解词语的意思。边读边在文中圈出黑板上的生字,并反复读带生字的句子。

(4)老师逐一出示生字,学生比赛读带生字的句子,看谁读得准确、通顺。

(5)开火车认读生字,注意提醒读准字音。提示:“始、剩、嚷、整”是翘舌音。

“帮、剩、整”是后鼻音。“捡、拌”是前鼻音。

三、写字指导

1.选择自己认为能写好的字描红、临写。 2.同桌互相欣赏、评议所写的字。

3.在小组内向同学请教难写的字。

4.范写指导。重点指导“咬、急、第”这三个字。

5.自己练习书写。

6.同桌互相听写生字,再检查是否正确。

四、总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扫清了字词障碍,了解了课文大意,学习了文章的前五个自然段,了解了主要内容:狐狸知道小熊兄弟俩为分奶酪拌嘴,主动来帮助他们分奶酪。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狐狸把奶酪分得公平吗?狐狸说,他分得很公平,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你同意狐狸的说法吗?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言的意义。

2.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对待亲人、朋友不能斤斤计较,懂得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

一、巩固旧知,激趣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随机点名认读并组词。

2.认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奶粉 乳酪 捡到 兄弟俩 始终 拌嘴 争吵 帮忙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再次默读课文,这篇课文讲了狐狸干了什么事?

2.边读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狡猾、聪明、奸诈、善辩) 3.你从文章的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二年级语文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三、总结提问,引出下文

1.小组讨论:“你可真会分”是在夸狐狸吗?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2.狐狸是分奶酪的,为什么最后小熊却没吃到奶酪呢?

3.思考:狐狸说的话你同意吗?“我分得很公平,你们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

4.如果你是小熊你会对狐狸说什么? 5.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

6.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狐狸和小熊说嘛?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指名同学回答,教师适时点评、引导)

小朋友,故事中的狐狸是不是够狡猾的?狐狸一口一口吃掉奶酪。假如,两只小熊相互谦让,不给狐狸可乘之机,那块香甜的奶酪不就不会落入狐狸的口中了。狐狸分奶酪的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在面对物资分配的时候不能让外人来插手,要有团队信任,要相信自己的队友,过分得斤斤计较反而失去的更多,对自己的小伙伴不应该内讧,要一致对外不能让敌人钻了空子。相信自己的敌人不相信队友的人最后只能让敌人抢夺你们的胜利果实。

指导朗读。分角色,注意对话。两只熊,一只狐狸 7.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

四、回顾课文,尝试复述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引导学生回顾每一部分的内容,指名同学回答 3.课件出示每一部分相对应的画面 4.同桌相互练习尝试复述课文。

5.指名同学,比一比,看看谁复述得准确,及时评价给予奖励。

五、拓展练习,续写故事 有一天,两只小熊又捡到一块奶酪......这时他们会怎么做呢?后来又会发生什么?想一想,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续写故事。

八、教学反思:

《狐狸分奶酪》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浅显易懂的优美的寓言故事,语言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通过教学发现自己在教学中虽有做的较好的地方也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较好的方面:扎实地教好字词。在初读课文之后,检查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是否把字音都读准确了,把句子读通顺了,反复地让学生练习,争取把字词学到位,为后面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做好铺垫。让学生有个整体感知的过程。进行写话训练。

不足之处:这篇课文又有较深的哲理,兄弟之间本该相互谦让,两个人都想占便宜,结果却让别人钻了空子,便宜了狡猾之人。对成员内部来讲,要团结,不计较,如果过于贪心,很可能到最后得不偿失。学生要明白这些有难度,一般停留在狡猾等层面,分析熊兄弟也是必要的。说话训练不够到位。

《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 教学主题:《狐狸分奶酪》 课时:2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郑州市二七区德化街小学窦晓英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积累“开始、起始”等词语。

(3).读懂故事内容,能对狐狸的说法作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2、教材分析

《狐狸分奶酪》是匈牙利的民间故事,讲的是两只小熊捡到一块奶酪,狐狸趁它们拌嘴时提议帮它们分奶酪。在分奶酪的过程中,狐狸故意分配不均,而小熊哥儿俩都不愿意吃亏,让狐狸一次又一次地有机会吃奶酪。最后,一整块奶酪都被狐狸吃光了,两只小熊这才恍然大悟,可狐狸还狡辩说,它分得很公平。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同伴之间斤斤计较,就会让别有用心的人有机可乘。

3、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级的学习,已经掌握了许多基本的语文知识,并明白了一些浅显的道理,本节课在此基础上,通过故事的形式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来明白一些更深刻的道理。

学习目标

1、会认识“捡、酷、俩、始”等12个新字,会写“奶、吵、急、第”等8个生字。

2、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奶酪”拌起嘴、嚷着”等词语的意思;
联系上下文,了解“笑了笑”所隐含的含义,从而体会狐狸的狡猾。

3、了解课文内容,想象情境,分角色朗读课文。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一:认读生字读准字音,正确书写会写生字

评价任务二:读懂课文,理解词义,体会狐狸的狡猾,明白课文的道理。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打开你的回忆的闸门,想想,你们曾读过哪些有关狐狸的故事,想好后告诉我。并说说讲了狐狸干什么了?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狡猾)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另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课件出示故事题目)《狐狸分奶酪》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读好长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边度边圈出难读的字,读给同桌听。

3、认读词语,随机正音。

4、长句练读,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完成目标一认读生字读准字音的任务)

三、走进故事,感悟道理

1、这篇课文讲了狐狸干了什么事?

2、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狡猾、聪明、奸诈、善辩( 完成目标二读懂课文,理解词义的任务)

你从文章的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小朋友,故事中的狐狸是不是够狡猾的?狐狸一口一口吃掉奶酪。假如,两只小熊相互谦让,不给狐狸可乘之机,那块香甜的奶酪不就不会落入狐狸的口中了。狐狸分奶酪的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在面对物资分配的时候不能让外人来插手,要有团队信任,要相信自己的队友,过分得斤斤计较反而失去的更多,对自己的小伙伴不应该内讧,要一致对外不能让敌人钻了空子。相信自己的敌人不相信队友的人最后只能让敌人抢夺你们的胜利果实。

指导朗读 分角色,注意对话。两只熊,一只狐狸

3、让我们回顾一下是怎么阅读《狐狸分奶酪》这篇故事的内容。

4、简单汇报 狐狸说,他分得很公平,谁也没少吃一口,谁也没多吃一口。你同意狐狸的说法吗?如果你是小熊,会怎么做? 狐狸是故意分成半边大,半边小的,对吗? (完成目标二体会狐狸的狡猾,明白课文道理的任务)

四、童话的特点:
(1)拟人化描写 (2)想象丰富 (3)有趣有理

五、总结收获 布置小练笔

假如你想写一个狐狸,你笔下的狐狸有是怎样一只狐狸呢?下课后,自己编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老师期待着„„ 一只乌鸦蹲在树杈上,嘴里含着一块奶酪。这时,一只狐狸从树下经过,看了看乌鸦,对她说:“乌鸦小姐,你去参加选美吗?”“去”乌鸦一张嘴,奶酪掉了下去,狐狸叼起奶酪走了。乌鸦一拍大腿,恨恨地说道:“哎呀,刚才说不去就好了!” 拓展练习,仿编故事 狐狸还会有那些故事?想一想,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编一则与狐狸有关的故事。

六、推荐阅读 拓展提升

狐狸和乌鸦教学反思

狐狸与乌鸦教学设计

分一分教学评语

高中英语教学设计 评分评语

正态分布教学评语

推荐访问:奶酪 评语 狐狸 教学

热门排行

张祖庆创意教学心得体会

头脑风暴与创意写作课前谈话:1 你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举手。2 你喜欢怎样的动画片?3 你有没有想过

富有诗意和生命活力的教学

武汉市武昌区是全国新课改实验区之一。我们不敢说武昌区的课堂教学就是最好的,但可以肯定地说,他们是代表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的报告三篇

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的报告关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情况的报告一篇近年来,市城

一年级汉语拼音α、o、e教学三法

一年级汉语拼音α、o、e教学三法  平田小学曹文有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汉语拼音教学应尽可能有趣

青少年学生的武术教学与训练问题探讨

摘要:在学校中,武术教学也是体育教学的一种,其教学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体质。然而,武术教学与其他课

音乐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摘要:音乐教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结合学生生活创新音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注重强调生活化。关键词:音乐

乡镇党校教学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乡镇党校教学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为了进一步发挥党校在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教育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搭建农村党员

2021年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报告13篇

夹杂多种声音,未经官方证实就经微信、微博等公文微信公众号途径广泛迅速传播,往往言之凿凿、先声夺人,使

2022年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 导语】制定工作计划的过程是个思考的过程,制定好工作计划以后,在心中基本上对某个项目已经

十九大报告学习心得体会三篇

十九大报告学习心得体会十九大报告学习心得体会一篇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走好人生每一步十九大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