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年度教学工作总结博客(共11篇)
2011届高三化学教学心得
林继阳
一年时间飞快的过去了。随着2011年高考一落下帷幕,我的化学教学工作也就此告一段落。在这一年里我继续体会着做老师的艰辛和快乐,继续把自己的热情与活力倾注于我所钟爱的教育事业上,倾注于每一个学生身上。回顾高三这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我有着几分充实、几分感概,下面我对这一年来的工作作一小结。
一.认真研究考试大纲,把握复习方向
考试大纲是命题的依据,也是高考复习备考的依据。所以我首先认真研读了《考试大纲》,明确每一单元的重点知识点与考点、试题类型、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其次再结合0
9、10两年福建高考化学试题的结构、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来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第三复习资料是以高三备课组全体教师通过认真的筛选之后,再合理的有针对性的选择使用。
二.高标准,严要求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化学用语的书写和表达的准确、规范,决定了高考的成败。所以我每节课前五分钟安排的是考查十个化学用语,刚开始我把合格标准定为对八个,大部分同学会对五六个。后来我将合格标准改为是全对,似乎有些苛刻,但这时大部分同学会对七八个,我会对他们做些小惩罚。而对于那些错误较多的个别同学,我就让他们单独找我挨个过筛子。加强化学用语和文字表达规范化训练,力求避免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分。
三.精讲精练,提高复习效益 课堂仍然是复习的主阵地,丢了课堂就等于丢了复习。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复习效果,只能采用科学的方法,所以在集体备课时对于大量的习题我们大家会一起精心选择,“遍尝百草苦甘”,争取做到多中求少,少中求优。
而在具体讲解习题时,我会事先将习题进行分类,然后选择典型题进行重点讲解、分析,既能促使知识得到不断地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对于每一道练习题,不是做完就万事大吉了,而是要进一步思考:该题考点是什么,其本质特征是什么,还有其他更好的解法吗?以此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课堂上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真正动手,去体会师生互动的快乐,并在轻松的气氛中掌握所复习的知识。一直以来,我最头疼的问题是,讲过很多遍的知识点,学生的错误率还是很高,当和他们交流的时候,学生都会说,课堂上我听的非常明白,但是真正自己做的时候,就没有思路了。其实,在课堂上学生只注重了听,而没有消化的过程。所以后来每节课我都会留五分钟,让学生自己回顾、归纳所学知识,对我的教学很有帮助,对学生的知识掌握也事半功倍。
四.及时总结,落实反思
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和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准备一个课堂笔记本,我会定期检查。
为培养学生养成在解题后再思考的的习惯。我要求每次解完题后要回顾解题过程,审视自己的解题方案、方法是否恰当,过程是否正确、合理,是否还可以优化,检查语言表述是否规范,是否合乎逻辑。长期坚持就能驾驭化学问题的全貌,掌握化学知识及其运用的内存规律和联系。
每次考试结束后我会统计每道题的失分率,要求学生回头看一看,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的复习有没有实效,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了巩固和深化,自己存在什么问题,以便在今后的复习中对症下药,自我提高。复习中常用的纠错方式有:一种是在试卷上把错题做上标记,在旁边写上评析。第二种方式是专门备一本错题笔记本,将自己感触最深的错题摘录在错题本上,并且寻根求源以防再错。第三种方式是把纠错还原到课本上,在课本知识点相应处,用不同颜色笔标出纠错点,标出该点纠错题目位置、出处、错因及简易分析等内容。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都要求学生及时反思,及时纠正,找出错误根源,从而不断地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盲点。努力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达到“会做的保证对、错过的不再错”。
五.优化考试心理,增强学习自信心
解题需要的一是知识,二是策略,三是心态。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体现“平时是高考,高考是平时”的训练思维,把学生置于一种仿真的环境。所以对于平时的作业我会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然后我会将习题设置分值,批改作业时不但批出正误,还会批出分值。时间长了,就自然达到“平时训练当大考,大考自然当小考”的境界,高考时学生的心态自然就会平和了。
我经常利用学生在晚自修时间去班级答疑,如果没人问我,我就和成绩差一些的学生聊天,询问他最近的学习情况,遇到什么困难。适时的鼓励他,告诉他只要学习,就会有收获,增强他的自信心。
以上是我这一年在教学上所做的一些工作。总之,高三复习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提高复习效率,须在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注重方法训练等环节上下功夫,在复习中作到有的放矢,加强复习的针对性,把握复习方向。
高三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哈尔滨市第四中学 化学组 陈娟
篇一:教师个人工作总结郑州教育博客 小学教师工作总结 “做一名好老师”是许多老师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的目标。自踏入教育这个岗位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德”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当一名好老师”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思想上,爱国爱党,积极上进。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政治学习,认真学习了党章,为了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我认真学习胡锦涛主席《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并思考“我如何在自己的岗位上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身先之率,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教师人格魅力的构建》等文章,努力使学生、家长能接受我、喜欢我。今年又值新课程改革,为了适应新形式,我认真拜读了《在新课程改革中活化自己的角色》等文章,努力使自己不被新课改的浪潮所淹没。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表形象要时刻注意,我在注意自身师表形象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因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个人身上最美的东西,针对社会这一大气候和学生这一小气候我把学生的德育、美育工作放到了最重要的地位。在工作中,我积极、主动、勤恳、责任性较强,乐于接受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我还注重文化学习,参加了“小学教育”的本科进修。在不断的学习中,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业务能力都得到较快的提高。
二、在教育教学上,敬业爱岗,严谨治教。
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心愿、最高的荣誉。作为一名校本课程教师,最紧迫的问题是具有新的教学理念,刻苦钻研如何把花木文化与校本课程达到有机的融合,从而显现出我校的校本特色。在备课中,力图体现校本课程的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体验性,把语文、数学、科学、美术课、音乐等整合进校本课程,围绕“花木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教学目标,有的课堂让学生观察写话,品析优美的文章,有的课堂让学生想象绘画,有的课堂让学生歌唱,欣赏名曲。在低年级尝试让学生通过观察、调查等开展探究性学习。现在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要根据学校与地方的实际,拓展学生学习资源。我注重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通过把本地的花木文化资源与网络资源相结合,进行教学资源的重组,尽量使课堂教学效果优化。所以孩子们还是比较喜欢上校本课的。
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教师拥有自来水。在工作中,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教学管理水平。在校内,虚心、主动地向吴建平、谢小忠学习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手段,向丁归根和张永苗老师请教自然、科学知识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更严谨。抓住学校安排外出听课的机会,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精华,在自己的教学中为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平时向书本学习、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总之,在这一学年中,我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我平时工作中出现需改进的地方也较多,如理论知识不够,论文精品意识不强;
电脑知识长进不快。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扬长补短,不断努力。
三.在分管工作上,服从安排,积极主动
在每周18节课的情况下,要安排好自己的条线工作,的确有时感到力不从心。但在校领导指引、支持下,学科常规性竞赛在各位老师的努力下有条不紊地开展这。分管工作思路清晰,做到期初进行合理计划,实施过程抓落实,及时反思小结,期末总结。这学期为了扎实地推进新课程,教导处安排了综合实践课堂教学调研活动,我尽量抽出时间,按照计划,落实调研工作,及时与教师探讨、交流。教师教学竞赛学能积极的配合上课教师作好赛前准备工作,能帮助教师修改论文案例的。学生学科竞赛也能尽自己的力量,进行辅导。我们的学校无论是环境还是领导、教师都给人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团结的好感,所以在这样的集体中工作虽然有时任务较重,但心理上还是比较轻松、愉快的,所以工作上比较主动,希望自己能最大限度地为学校的建设献出微弱的力量。平时能及时把工作情况、问题、困难向领导请示、汇报。同志之间能做到顾全大局,服从安排,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沟通。
四.提高素养,加强计划落实 在各位领导和教师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在这学期本人综合实践案例《走近绿萍的漂浮人生》获武进区一等奖,曾被区教研室推荐进行《综合实践探究性学习》培训讲座,使我校的综合实践的开展经验在武进区得到一定的推广。
但是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我深深地认识到,课程的改革需要我不断的加强学习、反思,提高自身的素养。在条线管理中也暴露出不足,如何做到科学计划、科学落实、科学评价学生和教师,如何作好条线管理,这些还需不断地努力。希望大家对本人进行严格地监督,作出批评指正。
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本站将尽快删除篇三: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个人事迹介绍
自**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满负荷工作,担子虽重,在乡教育指导中心和学校领导的关 怀以及同行们的帮助之下,我始终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认真而富有成效地开展了各项 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多次被评为乡级优秀教师、教学先进个人、工会积极分子、三次被评为区级优秀教师、一次本评为区级优秀党员,撰写的教学论文多次获市级区级 奖,有一篇论文获国家级二等奖,并在光明日报发表。先将自己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重师德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
从走上三尺讲台的那天起,我就树立起“立志于党的教育事业”的远大目标,处处以一 名合格的党员标准来衡量、要求自己。教育教学中,我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 处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体谅学生的疾苦,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因此,无论我的教学 和管理始终受到学生的欢迎。师生配合默契,效果自然良好。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 中,我十分注重“师范”作用,衣着整洁大方,言行规范得体,对待任何学生一视同仁, 尤其是对待差生,更是关爱有加。在学生心目中,我为人正直,言行一致,具有强烈的 责任心,敬业,严厉而又不失同情心,公平且不失灵活性。无论开展什么工作,我总是 认真投入,积极主动地想办法,每天早来晚走,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各项 工作不仅顺利开展,而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精于教学成绩显著
1.善于运用生动的教学语言。课堂语言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之一,我平时非常注意锤炼 自己的教学语言。在要求普通话教学后,我通过,练拼音,使自己的普通话讲得 熟练标准。并注重教学语言科学性、规范性、审美性的统一,在准确表述物理概念、定 理、定律的本质内容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2.认真扎实的备课。我非常重视备课,在备课中坚持做到“七备”,即备教学内容、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学用语、备板书、备演示实验、备课堂练习。而且每一项都内容丰富,详细具体。如教案的“教学内容”,不仅仅是教科书的内容,而是包括了教学大
纲、教科书、教学参考书、专业杂志上有关的教学论文等四部分内容。周到细致的备课 保证了教学的科学性,教学过程的流畅严谨,避免了教学中的随意性,极大地提高了课 堂教学的效率。
3.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的每个环节 中,都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如将“六种方法,九项解 题技巧”和谐地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六种方法”是:观察方法、实验方法、科学抽象方法、假设方法、逻辑思维方法和数学推理方法。“九项解题技巧”是:①察 全局、分阶段、找转折、逐步击破;
②变换视角,多路思考;
③分层剥茧,化繁为简;
④留意洞察,警觉隐蔽条件,防止陷井;
⑤克服定势思维,摆脱“前概念”干扰;
⑥对 逆向置疑,要反向求索;
⑦对迁移置疑,要彼此贯通;
⑧对边缘条件,要作临界分析;
⑨对动态现象,要细找变量与不变量。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学生的学习就能取得事 半功倍的效果。如在2010学年中考复习的教学中,针对学生基础差的特点,帮助他们 树立能学好物理的信心,对他们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结果在当年的中考中,该班物理 科成绩的平均分数处于全区前列。
4.教学教研成绩显著。从任教起,连年奋战在中考教学的第一线,教学上取得了可喜 的成果。多年来,我非常热衷于第二课堂的教学,抓好第二课堂,实施素质教学。根据 本校学生的基础,发掘有物理兴趣、特长的学生组织他们在第二课堂进行培养,并按年 龄、基础等情况分为物理兴趣小组初级班和创作班。按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计划、步骤, 方法,进行有效的培训教学。学生经过一个学年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后,物理水平有 了很大的提高。加强对尖子生的培养和对后进生的辅导工作。我们采取了“抓两头,促 中间”的教学策略。对于尖子生的培养,采取“带研究生”的方式。课堂上,对于一些 有难度、有深度的问题多让尖子生回答。课下,精选一些竞赛题进行训练。更重要的是, 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善于钻研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对于后进生, 采取了稳定他们的学习情绪,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的方法。
利 用课余时间进行辅导,并利用同学之间的互助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不辞劳苦定时定点 给学生辅导,因材施教,拓宽学生的物理视野,在教纲的基础上使有能力的学生得到更 大的提高。如95年他辅导学生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取得了1人获山东赛区一等 奖,2人获市一等奖,2人获市三等奖的好成绩,为学校争得了荣誉,本人也受到了全 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委员会的表彰。撰写的教学论文多次获市级区级奖,有一篇论文获国 家级二等奖,并在光明日报发表。在区组织的教师实验技能比赛中获区级二等奖、优质 课评选中多次获区级一等奖、被评为乡级教学能手并提供公开课。
三、进一步加强教课研工作。
新教材提倡探究式学习,我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究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产生疑惑, 提出问题。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激发了创新的欲望,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就是要用科学的方法去指导学生的学习,把科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中,我积极探讨科学的学习方法,诸如兴趣教学法、交互探求法、情感交流法等。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同时我深知学生组织的重要性。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巧妙组织学生活动,体现学生“五自”显得更为重要。本学期, 我精心设计、编排了以下活动,做了以下工作:
⑴科技作品制作比赛 ⑵ 开 辟物理科学知识探讨专栏;
⑶解难题竞赛活动;
(4)寻找身边科学知识的活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本期,在我组全体教师在发展性评价的课题中获奖。所教九
1、
3、
5、6班的物理课程,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大提高。
四、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怎样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我把评价做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
既关注学生物理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多鼓励肯定,少批评。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对学生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五、依赖博客网络平台“传播教学理论、共享研究成果、开展交流活动”
1、分析课标教材
为促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与教学要求的把握,一方面,我利用博客网络平台开展课标教材方面的研究,认真学习领悟课程标准要求,深入研究教材组织线索,并将学习心得、研究成果等以博文的形式加以呈现给我校其他老师。两年来,撰写了《初中新课程“新”在何处》、《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等10余篇课程标准、新教材分析文章;
另一方面,结合区举办的征文等活动,设立相关主题,开展课标教材方面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及时挂在博客上。几年来共上传了《有效实验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新课程体系下有效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等十余篇年会获奖文章。此外,在博客中转载课标解读与教材分析等方面的文章。由于在本博客上刊载了大量此方面的文章供我校老师学习、研究与借鉴,从而有效促使我校物理老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把握,对推动新课程实施起到很好的效果。
2、点评课堂教学
创建博客以来,结合调研情况,我先后撰写并刊载了《对一个教学案例的思考》、《因学施教——有效教学的关键》、《猜想是保证有效教学的关键》、《准确把握教材编写意图,有效开展教学》等>心得体会。这些文章都是围绕听评课教研过程中老师们课堂教学问题而提出来的,并在评课基础上归纳总结、提炼出来的。文章因具有写实性特点而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不仅对自己有启发,对其它老师也的教学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对于教研体会文章的撰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结合我区物理公开课教学观摩,在现场点评的基础上,连续撰写并刊载了《如何用好情景素材》、《难道就没有其他的设计方式》、《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莫把学生当傻瓜》等系列文章,对该课教学如何做好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学难点等方面作了深层次的剖析。这些系列文章不仅得到授课教师的认同,而且还引发许多网友的共鸣。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对理解教材、有效开展教学起到很好的启发、引导与帮助作用。
3、解析教学难点
新课程实施以来,从我调研的情况来看,老师们急需了解新教材采用怎样的线索来组织内容、教材各类栏目功能具有怎样的功能并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发挥其应用功能、如何有效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如何开展教学评价工作、新课程高考怎样考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此,我一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先后在博客中刊载了《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活动性栏目功能之研究》、《对“思考与交流”栏目功能的认识》、《如何实施基于观念建构的概念教学》、《领会编写意图开展探究学习》等14篇研究>心得体会;
同时,收集并转载网络中的分析解决这些教学热点方面的相关文章。
4、引导常规创新
对于引导教学常规创新方面,我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开展了一些列的学习与研究工作,并提出了自己的的想法。如针对原来备课更多的只关注教材知识点、中考考点这一现状,撰写并刊载了《课时备课应“五思”》、等方面文章,既思考“教什么”、“为何教”、“学生知什么”、“怎样教”、“怎样评”等五个方面,教案撰写要关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的设计,必须用教育教学理论来指导等;
此外,还撰写并刊载了《深入研究、全面分析、道出精彩——如何有效开说课活动》、《落实多元目标确保争取导向》、《如何开展考试大纲的学习与研究》、《总复习教学如何回归课本》等文章。这些文章结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突出教学常规创新,对我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果起到很好的作用。
5、通过博客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我的具体做法是;
将理论学习、反思实践、博客升华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学、思、行的有效结合。在感受他人语言魅力的基础上,产生自我学习的需要。通过有计划的、有目的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然后将自己对教学的新思考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从而为博客写作提供大量的材料。通过博客写作,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使自己理论学习与反思实践更加理性化、有效化,从而实现三者的永无止尽的良性循环
六、加强反思,及时总结教学得失。
反思本学年来的工作,在喜看成绩的同时,也在思量着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不足有以下几点:
1、对于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思考得还不够多,不能及时将一些教学想法和问题记录下来,进行反思;
2、教科研方面本学年加大了学习的力度,认真研读了一些有关教科研方面的理论书籍,但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还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够细和实,没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
3、物理教学中有特色、有创意的东西还不够多,今后还要努力找出一些物理教学的特色点,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更进一步!
)
盖德中学教师教学工作规范
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加强教学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使教师明确在承担各项教学任务中的职责,根据上级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特规定本校教师教学工作规范。
一、学期授课计划的编写规范
1、学期授课计划是教师根据自身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为了科学有序地组织教学,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和实现教学目标而编制,是任课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
2、学期授课计划按课程每学期编写一次,于开学前或接到教学任务后一周内完成。
3、学期授课计划由各备课组组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材、校历、教研组工作计划等进行编写。
4、学期授课计划内容包括:学期课时分配、上课周数、教学内容、实践活动、复习课及考试安排等等。
5、学期授课计划以每节课为单位编写,要有课题或篇章节内容。
6、有实验要求的课程,在编写学期授课计划时,必须把课程所要求的而学校实验室又能进行的实验,都安排在授课计划内,同时,还应提交实验进度表。
7、学期授课计划一般不随意更动,若因特殊情况,必须与备课组成员研究,并报教务处备案。
8、授课进度计划中可以适当安排一次(二节课或三节课)机动时间,最多不得超过二次机动时间。
9、编写授课进度计划应将国家法定节假日排除在可使用的教学时间之外。
二、备课规范
备课作为教学工作的首要一环,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一节课上得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课前教师的准备工作(即备课)。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做到不备好课,不上讲台。备课要做到“五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学手段、备练习、作业的设计与辅导等。
2、教师要认真学习教学大纲,领会大纲的基本精神,要深入钻研教材,明
确教学目的要求,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制订教学计划,要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要处理好教学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做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3、教案要求:
(1)、备课要写好教案,做到一课一案,要超前一周备,课时教案应包括:
a、课题:新授课、复习课都要有课题。
b、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具有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c、教学重、难点:正确确定重难点,能围绕重难点组织教学,突出重难点,化难为易。
d、教具、学具的准备。
e、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完整,特别是新授课的导入要详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创设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f、课后小结
g、新授课必须有教后记(教后反思)。
h、板书设计要美观实用,能突出重点。
I、作业布置:分层次
(2)、教案提倡写详案,简写视教师具体情况而定,经验不足的(或所用教材未教两遍及以上)的要写详案,经验丰富的可写简案。
(3)、不能重复使用以前的教案(包括网上下载的教案)
(4)、教案的检查:教务处、年段组、教研组根据《盖德中学教学常规检查督导暂行办法》的规定采用定期、不定期的方式进行抽查或全面检查,并及时将检查情况反馈给教师个人。
检查时应注意:教案的超前量、是否与课时计划同步、是否能体现教学的全过程,创新程度等。学期末,教案交教务处存档。
(5)、各备课组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要做到“三定”定时、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主备教师)。集体备课要有记录,并于学期末交教研组长处,由教研组长汇总装订成册交教务处存档。
三、课堂教学规范
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内容,讲清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2、积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更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3、负责课堂教学纪律,严格要求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对本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全面负责。
4、严格执行授课计划,保证教学进度。
5、教师一律用普通话讲课,表达要准确、简练、生动。讲究板书艺术。衣着、仪容整洁大方。
6、要注重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7、教师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上课不迟到,不拖堂,不提前下课,中间不得随意离开课堂,不得在课堂上接听手机。
8、不随意调课。如遇特殊情况必须调课时,应按规定程序办好调课手续,缺课程应按时补上。
9、教师上课前要对学生要严格考勤,对无故缺席的同学要用时通知班主任或联系其家长。
四、作业规范
1、作业的布置
(1)、科学布置,分量和难度要适当,作业数量要有弹性,按学生实际分层次提出要求。基础年段每天每科的作业量应控制在30分钟以内,毕业班的作业量也要相应控制,杜绝把作业作为处罚学生的手段。
(2)、形式多样。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口头的、书面的、操作演示、查阅资料和实践活动等。
(3)、注重实效。要训练学生独立、按时、规范完成练习、作业。关键时刻要一招一式的训练、辅导,尽量避免教学无用功,体现教学的实效性。
2、作业的批改
(1)、作业批改要认真、细致、规范,及时,要记录好学生的共性和个性问题,重视讲评,提高练习课质量。语文(基础知识)、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原则上都要批改,特殊情况下每次不得少于三分之二;
作文要求每学期“八大八小”(“大作文”七年级一般不少于550字,
八、九年级一般不少于600字),全批全改;
其他科目一般不布置作业,如有布置,都必须批改。批改的符号要规范、清楚明白,批改文字要工整、端正,并要写批改日期。发现学生作业中的独特见解,要表扬鼓励并有激励性评语。
(2)、倡导多样化的、富于实效的作业检查与批改方式,尝试简单作业随堂改,重、难点练习教师面批面改,小组合作批改,学生自改互改相结合的作业批改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作业批改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3)、要引导学生建立“错题档案”或“纠错本”,并养成经常翻看的好习惯,对学生订正后的作业,教师要进行抽查和抽改。
(4)、评选优秀作业,可通过评比展示,发挥优秀作业的示范作用。
四、课外辅导规范
1、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满足各层次学生发展需要的有效途径。教师应以对每一位学生负责的态度,积极地开展课外辅导活动。
2、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切实有效的辅导计划。“抓两头,促中间”,既要重视对优秀学生的知识拓展和能力培养,鼓励他们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又要对中等生进行提高辅导,更要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补缺补差,真正达到“培优辅差提中”。
3、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平台。教师应运用各种形式,开设与所教学科有关或跨学科的课外活动小组。
五、考试与评价规范
(1)、要采用形式多样的考试方式,全科性考试由学校统一组织,其他形式的考试考查由教研组或备课组组织实施,要使学生在考试中有展示特长和潜能的机会。各类考查、考试都应以课标为准绳,考题的编选要讲究科学性、针对性,考卷的制作要讲究规范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严肃考试纪律,严格遵守《盖德中学监考守则》和《盖德中学评卷守则》。重视发挥评价的教育与导向功能,利用评价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3)、教师要正确对待考试,正确引导学生,善于自用和发挥考试评价的综合功能,不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按考试结果公开排名。
六、教育科研
1、教研工作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坚持教研组每两周一次集体教研活动,备课组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活动。活动要有计划、记录、效果、反思等,并汇总到教研组装订成册,交教务处存档备查。
2、坚持观摩性和检查性听课制度。观摩性听课是一种学习,检查性听课是一种鞭策,取长补短。听课要有目的、有计划,既要注意全面检查课堂教学情况,又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听课要有记录、分析和评价,并以适当的方式向教师进行反馈。本学期每人最少开一次公开课,并组织集体评议,年段长及下段行政应到位参加。
3、认真组织课题研究。按课题研究方案认真开展研究与实验工作,每位教师都参与课题的研究,把课题研究作为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纳入教师的业务考核。每位教师每学年上一节课题研究课和撰写一篇课题研究论文,认真做好课题研究过程的材料整理和归档工作,接受结题验收。
七、检查落实
根据《盖德中学教学常规检查督导暂行办法》具体细则,严格落实,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教师个人考核量化积分中,作为评优评先,职称聘任等依据之一。
德化县盖德初级中学 2007年11月14日
放缩尺工作原理
如右图:△ABC∽△A/B/C/,如果对应顶点的的连A线(或延长线)相交于一点O.那么这两个三角形△ABC"和△A/B/C/就是位似图形。O叫做位似中心。并且相似CCOABOA"B比=.BABOA位似图形具有这样的性质:两个位似多边形一定相似,它们的相似比等于对应顶点与位似中心的的距离的比,它们的各对应边分别平行。如下图的放缩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制作的。应用 它可以 把图形放大或缩小。如图中,把钻有若干小孔的四条直尺用螺栓分别在点A、B、C、D连接起来,使直尺可以 绕着这些点转动并使OA=DA=CB,DC=AB=BA1。根据图中的放缩尺的构造可知:不论
直尺如何转动,四边形ABCD总是平行四边形。而△ODA和△OCA/都 是等腰三角形,并且
∠ODA=∠OCA/
1∠DOA=(180º-∠ODA)
21=(180º-∠OCA/)=∠COA/
2从而得到三点O、A、A/在一直线上。
OAOC==k.于 是当点O的于是有
OAOD/位置固定时,不论各尺如何转动,点A和点A都 是以点O为位似中心,以k为相似比的位似图形的对应点。
当我们放大某一图形时,将这个图形固定在A处的下方,在尺上的A点处装上尖针;
将空白的图纸固定在点A/的下方,在尺上的A/处装上画图笔,当尺上的尖针A沿所给的图形移动时,尺上的A/处的画图笔尖就可以 在空白纸上画出
OC把所给的图形放大成原来 的倍的图形。
OD交换上述尖针与画笔的位置,也交换所给的图形与空白图纸的位置,就可
OD以 画出把所给的图形缩小成原来图形的的图形。
OC改变螺栓所在的小孔B和D可以调整放大或缩小的比。
"A
《搭一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像能力。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3.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发展与同伴合作的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具有活动性、过程性和体验性的特点。这节课学生在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观察、探索,根据自己的实践体验、感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不同,并且用语言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发展空间观念。
三、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在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学习了从两个方向观察简单的物体;
在二年级上学期,学生又学习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简单的物体。学生在
一、二年级所观察的都是具体的事物,如汽车、房子等,在此基础上,这节课学生学习从三个方向观察立方体,不再是具体的实物,而是抽象的立体图形,而且还要求学生用具体语言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学生已经有了生活经验、实践活动经验,再通过动手操作、实物观察、想像、描述等活动,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就可以得到进一步发展。
(四)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
(五)教学难点: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六)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训练注意力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请大家根据老师的口令行动起来,老师请两位同学面对面站在讲台上表演。
1、先请两位同学都面朝大家:
你摸自己的左耳朵,摸右腿,摸左眼睛,摸右肩。
2、再请两位同学面对面活动:
你用右手摸你的右腿,用左手摸你的右眼睛。
请你用左手指前面,指下面,指后面,指左面„„
想一想,同样的指令,他们为什么做的却不一样?
3、全体学生:
请每一大组靠左边的同学趴下,请每一大组的同学趴下,请把你的正方体放到左上角,请把你的正方体放到右上角。(为后面的小组合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活动二: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1.创设情境。
同学们,昨天晚上,刘老师在家上网,从网上下载了两张图片。(漂亮吗?)知道这是什么建筑吗?(2008年奥运会国家体育馆主馆)你知道在盖大楼之前要先做什么吗?对,要由设计师精心设计好大楼的图纸,然后才由建筑工人按照图纸去盖,那么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来当设计师和建筑工人,一起来搭房子,好吗?(板书课题)
2.刘老师昨天晚上在电脑上设计了一栋大楼,想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立方体搭一搭,比比哪个同学能够理解老师的意思,搭出符合要求的房子来。我请两个同学上台来搭,其他同学在下面搭。
横着放3个方块,在中间方块的上面放一个。
(要注意每完成一步都要及时反馈,发现问题立刻纠正。) 同学们,你们搭的和刘老师设计的完全相同,大家都很棒,理解了我这个设计师的意思。大家都是非常合格的建筑工人。
你们从上面看到了几个正方形,从侧面、正面呢?
3.大家想想,老师刚才给你们发了几条指令?最优秀的设计师要尽可能地用少的指令指挥建筑师。我们看看哪些同学能够做到这一点。下面我请一名同学做设计师,在讲台下面的小凳子上搭一座与老师搭得不一样的房子。(请一名同学在讲台下面设计,注意不让其他同学看到他的设计情况。) 设计师,请你说说你的大楼是怎样设计的,其他同学作为建筑工人,咱们看看谁最聪明,能够很快明白设计师的意图。
4.同学们同桌两个人合作,一个人做设计师,先自己搭出一栋大楼,建筑工人闭上眼睛,不许偷看,然后设计者用尽可能少的指令让建筑工人搭出你设计的大楼。做完后同桌互换角色,练一练。
(教师注意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并要注意发现典型的设计方案。) 哪位设计师上讲台来,把自己的设计告诉全班同学? 5.选择判断。(用手势表示你的选项。)
三、活动三:通过提问来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
1.同学们,刘老师还有一个很棒的本领呢!我不看你们搭好的大楼,而且也不用同学们给我指令,只要我动脑筋想一些问题问你们,根据你们的回答,我就会搭出和你们想的相同的大楼,我们试试看吧, ××,请你回答老师的问题:
你用了几个立方体? 请一个同学在上面搭. (学生在下面搭.)有不同意见的同学请把你搭的拿上来.
从上面看是几个正方体?不符合条件的请拿下去.从正面看能看到几个正方形?(不符合条件的请拿下去) 从侧面看是几个正方形组成的.(不符合条件的请拿下去) 现在有两种,有谁能想个办法向××同学提一个问题,能使我们分清楚哪个是正确的? 生提问.
2.请大家想想,老师问了几个问题?哪几个问题?同学们,××用了4个立方体,为什么从上面、正面、侧面看的结果会不同呢?你从上面、侧面、正面看看,是不是像大家说的那样。
3.下面我来做设计师,在讲台后边搭一座房子,,你们做建筑工人一边提问题,一边搭一搭。
4.同桌两个人合作,一个人做设计师,先自己搭出一栋房子,然后建筑工人用尽量少的指令提问设计师,根据他的回答搭出房子来。同桌互换角色练习。(教师注意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四、综合练习.1.老师出示一张图片,并标明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各小组四名学生一起搭正方体,看看哪组摆的类型最多。 2.找朋友。
发给全班每个同学一张图片,一个学生上讲台搭立方体,提问:“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我的好朋友。”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以四个大的活动环节贯穿全课,学生在充分地活动中快乐地获得体验。培养能力。如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能够做到位,人人都能动起来,人人都能获得体验呢?在设计活动时我充分考虑到每一个活动有实效,怎么让每一个活动都能有序,几个活动能环环相扣,前面的活动能为后面的活动作好辅垫。整堂课学生都能快乐地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小组活动也非常到位、有实效。但是在学生的动笔及板书方面仍需要斟酌。
《搭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2—5自然段,理解“理所当然”、“协调有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重点段。
3、感受乡亲们相亲相爱,友好互助,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熏陶。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
教学过程:
一、文本导入,引出搭石
1、从课文情境入手,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
1、自读课文:搭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交流学习“什么是搭石”。
3、交流搭石给人留下的印象。
三、精读课文,感悟“美”。
出示自读提示:读2—4自然段,用“——”划出描写家乡风景美的句子,用“﹏﹏”划出描写家乡人心灵美的句子,并写写感受。
(一)体会风景美的句子(走搭石一段)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你从哪些词体会到这画面的美? 2.理解“协调有序”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3.师范读“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生展开想象,并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一下,仿佛看到什么?
4.通过朗读感受画面美。
5.好一幅让人陶醉的画,难怪作者会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二)体会人物美的句子(“早早”、“一定会”、“总会”、“总要”、“协调有序”和“理所当然”)(摆搭石两段)
1.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1)如果你是其中一位老人,看到搭石不稳,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2)你感受到这些老人有什么样的品质?(无私奉献) (3)谁能读出这种美?指导朗读。课件划线 (4)你们还从哪些词感受到为他人着想这种美?
(5)多么可亲可敬的老人,让我们用深情的朗读来感谢他们!(站起来齐读) (6)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无私奉献)的风景。
2.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1)真是一幅温馨的画面,能谈谈你对这幅画的感受吗? (2)好一个谦让,请男同学一同来感受这份美。
(3)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是一道(互相谦让)的风景。
3.假如遇到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哪些词特别能打动你,说说你的体会。
(2)理解“理所当然”、“伏”。
(3)透过“理所当然”“伏”看出这里的人(敬老)。
(4)朗读感受美。
4.这一排排搭石,每天该有多少人走啊!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还会有哪些人来走,我们还会看到哪些温馨的画面?
假如(碰上赶集的日子„„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假如(遇到了下雪天„„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假如(遇到孩子上学„„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假如(„„„„„„„„„„„„„„„„„„„„„„)
是啊,正是这一幕幕熟悉而感人的画面,传递着乡民们互相谦让、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也让——(齐读:“这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四、总结升华,赞颂“美”。
1.这美,撞击着作者的心灵,并发出由衷的感叹,让我们齐读最后一句。
2、课件展示文章结尾段:诵读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3、透过这一排排搭石,你还感受到了什么?(反复的朗读,提升情感。)
(预设:一排排搭石,象征着村民们一颗颗善良的心、是传递村民们情感的纽带、更是家乡人无私奉献精神写照„„)
4、课外拓展,感悟情怀。
5、作者赞扬搭石什么样的精神。(无私奉献) 仅仅在赞扬搭石吗?还赞扬(乡亲们) 赞扬乡亲们什么样的美好情感。
6.齐读最后一句,读出内心的感动。
五、拓展延伸,发现“美”。
同学们,搭石的美,我们看在眼里,搭石人的美,我们记在心里,其实,这样的美也在你我身边,就蕴含在那一件件微乎其微的小事中。
读读句子,请大家用这种句式把找到的美说一说。
美就在身边,美就是妈妈千万次的唠叨。
美就在身边,美就是校园中伸手捡纸的弯腰。
美就在身边,美就是
六、布置作业
同学们,美是一把雨中的小伞;
美是一句风中的问候;
美是一个关怀的眼神;
美是一片温暖的阳光„„美的事物很多很多,用我们的眼睛、用我们的心灵、用我们的双手,去寻找美、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美、体会美、创造美!回家后把你发现的美写出来。
篇一:骨干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骨干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2014学年度又将在繁忙的工作中结束。回顾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有成绩也有不足,在经验总结发展,在反思中努力更新自我不断提升专业素质。一年来我作为青年骨干教师在本职行业踏踏实实的工作,力求精益求精,在打磨中发展,在摸索中前行,积极的梳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在总结中找出差距,在反思中谋求发展。一年来在学校和长级的要求下努力做到:
一、明确目标,在学习中前行。 为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质,我始终不忘勤学理论、勤学业务。每次学习做到努力、务实、求真,学以致用,取得较好的效果。
2、通过参加学习学校开展的教学展示活动,增强同伴间的交流、研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意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全面把握新形势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二、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
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
3)、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5)、热爱学生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三、明确职责,在实践中成长。
作为青年骨干教师,我非常明确自身的职责,以骨干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在教师中起到表率作用。我聚焦课堂教学,依托教科研,探索课堂教学有效性。
1、通过跟随校领导在各年级各学科听课评课研课活动,不仅提高自己教学业务水平,同时也增强了指导教师教学的能力和对学校课程的领导力,并及时书写了听课体会发表在骨干教师的博客平台上。
2、通过参加教学案例的撰写评比,提高课堂教学设计水平。
3、借助校本培训的平台,在为教师进行教学实务培训的同时,为自己平日的工作理清了思路,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教学管理能力。
4、通过参与学校各级各类课题立项研究,以科研促进教研,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5、继续带教青年教师李敏,共同聚焦语文课堂,教学相长。共同成长。
三、明确方向,在反思中提升。
总结反思这一年的任职情况,还存在许多需改进的地方,如由于学校工作的原因,组长工作真的很不到位,深感内疚。总之,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我还需更加努力地完成自己的研修计划。
四、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
为了使新教师更快的投入教学状态,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组织新老教师结对子,互帮互学,取长补短,使新教师能尽快适应教学,共同提高教学质量,我打算在活动中做到以下几点,总的活动计划如下:
(一)明确目的,提出要求,制定方案,开展扎实有效的活动。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利用课余时间研究专业知识,提高理论水平,以敬业刻苦为出发点,以严谨治学为工作态度,以坚持不懈为工作原则,争取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大进步.
(三)具体措施:
1、与我帮扶的年轻老师谈话。我帮扶的李敏老师是责任心与进取心很强的老师,与她的交流中在对工作岗位的不断自我反省,要经过长期的努力于磨练,不能懈怠,相信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心者.
2、与我帮扶李敏教师共同钻研教材。这一点非常的重要。这册教材的重点是什么?这一课的重点、难点又是什么?这一课学生要掌握哪些内容?这一课需要几课时讲完?活动中我们将不断的开展小组交流,让年轻老师真正走进新教材,走进教研,让教研之花在我们的心中盛开.
3、开展听课活动。开展听课活动是一种提高教学的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听对象的课,可以对其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给予纠正。所谓“旁观者清”正是说的这一点。而我的帮扶对象也需要听指导老师的课,根据新老教师的课程安排,故安排每周听课一至两节课,相互开展听课评课,对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要及时地提出,并督促改进。
4、跨年级听课。要教好课,不仅要听同年级的课,其他年级的课也应多听。每个老师在教学中都有其出色的地方,关键是发现并学习。通过听,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及时地纠正。
5、多于指导老师商量。在教学中难免会遇到疑问,年轻教师就应时时在指导老师身边,多向老师学习,以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比如说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多找老师取取经,让自己不仅在教学生活中成为一个好老师,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学生的好朋友。
( 四)指导完成一定的任务:
1、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地充实自我。
2、积极参与备课,主动发言,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设想,提高分析的能力。
3、认真听课,参与教研活动,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
4、经常总结教学的反思和随笔。
总之,希望经过两人的共同努力,能够教学相长,共同进步!为小学基础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通过这个活动,让年轻老师在教学中总结经验,敬业执手谦谨自评,为努力提高教学水平贡献自己的力量。.篇二:骨干教师个人总结 骨干教师个人总结 2006年12月,我有幸被评选为毕节地区市级语文骨干教师,自2007年1月起,任期五年 。光阴似箭,五年的骨干教师时日悄然过去了。回首这几年来走过的路,虽然很艰辛,但更多的是欣喜、是快乐、是成熟。我知道,我能成为市级骨干教师,是学校领导的关怀和鼓励,是老师们对我的帮助和支持。我深知这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压力与责任。
我热爱教育事业,工作中做到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勤勤垦垦,兢兢业业。我爱每一个学生,时刻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和善良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钻研、勤学来引领每一个学生。做到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教育。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2011年,我班学生陈洋被评为县优秀少先队员 我深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所以经常从繁忙的教学工作中抽出时间来阅读。通过重读那些文学名著,增强了我对名著内容的深入了解,也更增加了我的知识养料;通过学习教育专家的理论文章,开阔了我的教育视野,提高了我的理论水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深深意识到“教育的艺术在于鼓舞和唤醒”,教育的过程是创造性很强、又极富挑战性的过程。只懂教书不会育人,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我谨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待学生坦诚而不鲁莽、关心而不骄纵、信任而不包庇,因而在学生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师长形象,使学生“敬而亲之”。
“勤奋努力,奉献爱心”是我作为教师的信条。任职期间,我能够坚持正面教育,大胆从心理素质方面探索德育教育的触发点,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不歧视差生,对一些思想上不够成熟、自律性较差、孤僻自卑或自大狂妄等缺点的同学,进行细致的了解工作,从各方面关心他们,使学生觉得教师既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师长,又是一个可以与他们促膝谈心的朋友, 特别是对那些留守学生,我总是特别的关注。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我积极探索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式。在走进课堂之前,总要细心研究教参和教材,向其他老师虚心请教,并针对班级学生的学情和自己的教学特点,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化。在2009年8月5日县级典型课例公开课评比中,我所教学的《伤仲永》获得了总评86.67分,受到县教研室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学生成绩也在原有基础上稳步提升,学生的学习习惯有所改进,学习兴趣有了提高。在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全乡统考中,我所带的八年级语文获区级第
二、校级第一的好成绩。在2009年12月太湖县《祖国在我心中》征文活动中,我所辅导的学生李志恒、孟海燕获得初中组二等奖和三等奖,我也获得了由县委宣传部和县教育局联合颁发的荣誉证书。
教师是一个研究者,一个思想者,一个探索者,所以本人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教科研活动,2008年4月,我作为一个骨干教师,参加了市教研室在枞阳召开的安庆市初中语文教学研讨会。在会上,主动学习各种先进的科研成果,力求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日渐成熟。勤奋积累,笔耕不辍,我把我的教学心得和生活中的感受形成文字,写进我的博客。在2009年8月安庆市教师教育技术优秀作品评选活动中,我的博客----亭湖熙客,获安庆市二00九年度教师教育技术优秀作品二等奖。在2010年元月安庆市优秀教育博文评比中,我的作品《师恩永远》、《我带学生爬雪山》分别获得安庆市二00九年优秀教育博文“感悟人生”一等奖和”和“教育叙事”一等奖,并享受安庆市教育局特邀参加第二届市教育论坛大会的荣誉,并接受市教育局颁奖。
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2009年6月,我成功申报了中央教科所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国学校优良传统与学校发展研究》的子课题,并获得子课题立项通知书。根据中央教科所该课题组要求,我已完成一篇研究论文《太湖县赵河农业中学历史》的写作。2009年6月该文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国家教育史志唯一专刊《教育史志研究》(2009年第6期第15-16页,下转第97页)上获得发表。这在安庆市教育史志上也是为数不多的。
以上是我三年来的个人工作总结,很肤浅,也很不全面。作为首届市级骨干教师,我知道自己的工作还很不够。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把领导对我的关怀和同事们对我的帮助,作为激励自己的鞭子,不断鞭策自己,使自己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做出更多的贡献。篇三:骨干教师工作总结 骨干教师工作总结
参加教育工作转眼间已经十七个年头,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小教师成为今天的一名教学老手,期间的酸甜苦涩只有自己清楚,不过总算是走过来了,在今天获得各种赞誉的同时,我时刻谨记自己的本分,明确自己的身份,保持教师的本色。为了更好的鞭策自己,提高自己,结合一些优秀教师的工作经验,从以下方面对自己的工作予以总结:
一、坚定信念,献身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学习《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工作上顾全大局、以高度的责任心承担艰难任务;
同事间精诚合作、以诚相待。我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道德素养,热爱、关心全体学生,对学生的教育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二、理论引领,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养。
今天的世界是知识和科技的时代,面对瞬息万变的信息,我清楚地认识到: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落后于这个社会。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教师,必须敢于面对现实、面对问题、敢于抓机遇,不断地追求自我的超越。只有以博大的爱心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事业,这样才能教书育人。为此,多年来我坚持阅读、学习。与此同时,我还仔细阅读了《黑龙江教育》,利用节假日认真研读《教育发展研究》、《教育科研新视角》、等书刊杂志。从思想上、理论上认识到“为人之师,必须德高为范”。适应数字化革命给教育带来的变革,使学习充实了我的精神世界。
三、爱岗敬业,热情饱满,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
1、立足课堂,在实践中探究。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课堂蕴涵着生命的资源,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乐园。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我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教育中,研究课堂,研究学生。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系列主题教育。
我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以“打造温馨班级、构建温馨乐园”为活动导向,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围绕奥运举行了“奥运伴我成长”、“奥运向前冲”等系列活动;
围绕传统节日“国庆节”举行了“讲故事”、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
围绕传统节日“中秋节”举行了“猜灯谜”、“欢度中秋节”的活动。每次活动,我都会把他们精彩的瞬间拍摄下来,传送到自己的博客上,把所有的温馨、快乐的瞬间永远保存下来。
2、与时俱进,探索教研新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对一位校长说过:“如果你让老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就应该引导教师走上科研的道路上来。”这足以说明科研是教研的先导。为此,我根据骨干教师的科研专题要求,确定了自己的专题——《农村中学“留守儿童”行为习惯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接着,我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分析资料、撰写教育案例等。
四、存在问题 作为一名学校的骨干教师,我认为我应该是一名智慧型,科研型的教师,是有实力、有能力、有潜力、有定力、有魅力的。我深知,教育是一门科学,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而应该发展每个学生的价值、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理论与行为的融合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我困惑的,更是我迫切需要解决运用的,因此,我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总结,积累教学经验,才能真正成为实际教育教学工作意义上的骨干教师,成为全校、全镇、全县在教育教学上的排头兵。
五、改进措施
1.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认识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我积极组织并参加学校的每次培训活动,认真记录学习的内容。
2.在备课中关注教材、关注学生,在教学中完善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挖掘并利用好教学过程中有效资源,发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智慧,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效果等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经常性的深层次的反思与评价。
3.继续学习、领悟新课程标准,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工作,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常规课。
回顾总结多年来的工作,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为了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无愧于一个骨干教师的称号,我将不断努力,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教育观念,在教育教学中再创佳绩,用自己有限的力量贡献社会,服务乡邻。更重要的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能做到的就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戴震难师》教学设计
康美中学何文国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积累一些常用的实词和虚词,如:是、乃、盖、就、以、而等词的用法。为自学文言文打下基础。
②过程与方法:熟练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形成阅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
在学
习中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
a.培养问题意识以及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
b.学会尊重和宽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积累和掌握一些常用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培养学生勤思好学,勇于发问的能力和习惯。
教学设计:
反复阅读,感知课文;
运用积累,借助注释,自主解读,找出问题;
带着问题, 合作探究;
联系生活,辩思利害。
激趣导入:
(不喊“上课”)老师、同学们,你们好!此时此刻,我心潮澎湃,因为我又“回家”了。走入学校的大门,目睹这熟悉的美丽的校园;
步进教室,踏上讲台,看到干净整洁的教室、热情友好的同学,一切都是如此的亲切,都是让我激动不已。一直以来,我都是以“娘家人”热情与善良、聪明且好学的品格而骄傲。今天,是个好日子,因为我不仅“回家”,还踏上了讲台,我要感谢同学们,也要感谢进修学校的陈老师给我安排一个这么好的机会,让我再次寻回了昨天的美丽。谢谢!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文言文——清代语言学家、经学家,段玉裁叙写的,关于他的老师的一则故事《戴震难师》(板书)。请同学们翻开课文178页,先看注释①,了解一下戴震先生(请一学生看注释①介绍戴震——戴震,清代著名思想家、语言学家„„)。
是的,戴震,是清代著名的考据学家、自然科学家、启蒙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精治考据、训诂和音韵,深究天文、地理、数学和水利,还开创了乾嘉朴学中的皖派经学,并由经学考据转而研究儒家义理,深入批判了程朱理学,重新阐发了儒学本旨,因此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那么,戴震为什么会有如此深的造诣,在早年——学习阶段,他是怎样探知求学的呢。让我们赶快来看看,或许对我们这些正急待成才的人来说,会有一份意外的收获或启示。(3分钟)
教学过程:
一、自由朗读全文,找出文中生字或生词(1分钟)
二、全班合作,互相帮助认识生字和生词(2分钟
蕴蓄、就傅、私塾、曾子) ①指出生字词,老师帮助写于黑板上
②由全班同学帮助扫除文字障碍(写于黑板或说出正确读音,老师代书) ③最后由一学生领读2遍
三、全班齐读,要求声音整齐洪亮,朗读准确(1分钟)
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校正,并对学生的朗读给予积极肯定和鼓励。
四、选择你喜欢阅读方式再一次通读全文(自由选择1分钟)。
五、在注释帮助下,自主解读文章的意思。找出困惑和疑难。(5分钟)
六、携带问题,分组讨论(前后桌)。小组个成员带着各自的困惑和疑难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探讨。由一同学(组内自行推荐)负责记录本组交流和探讨中遇到的新问题。(5分钟)
七、各组提出问题,求助与其他组的同学。(3分钟,老师协助,板书)
八、指名串译,比较理解差异(1.5分钟)
九、指出理解的差异,及时交流;
老师适当补充和强调(或友好提示
3分钟) 重点提示:
是年(这)
乃能言(才)
盖聪明蕴蓄者久矣(大概) ..就傅读书(靠近)
日数千言不肯休(每天)
何以(凭借) ...相去几何时(距离)„此非常儿也(不同一般)„几二千年矣(差不多) .
十、分析人物,探究精神(5分钟)
①读完本文后你认为少年戴震是一个怎样的人?(1分钟)
——勤学好思、不盲目迷信权威,勇于质疑和独立思考。
②你们是怎么看待小戴震的这些表现的?对学习有什么意义?
(如做事的方式,做学的态度和方法等)——好,还是不好,或者既有可以学习和提倡的,也有需要修正和完善的。(限3人发言,3分钟)
(见仁见智,学生言之有理即可肯定)
十一、联系生活,深化主题。(8分钟)
①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特别是课堂上,是不是也会时常遇到一些困惑。如某个词语不理解,某个词语的用法有疑惑,某件事情的背景不了解,或对某件事的真实性有怀疑等等?
如果有,那么,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这么做? ——怕老师嫌烦„„怕同学嘲笑
②今天,我们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有什么话想对同学和老师说?
小结:现在,大家知道,戴震为什么能成为一个著名学者的原因了吧?——因为他勤学好思,不迷信权威,勇于质疑,形成一种独立思考的习惯。
少年的我们有梦、有无尽的迫切的认识自然,了解世界的欲望和热情。因为有了梦和追求,所以我们感到幸福,我们理解了生活的意义和情趣。而欲圆梦,要实现追求,我们必须有,勤学好思,勇于探究的品格,从小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当然,我们更希望老师和家长们,能够理解我们,支持我们,为我们创造更多的机会,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并能真诚热情给我们帮助的和引导。(2分钟)
十二、作业:(3分钟) 做一个问卷调查,写一份调查报告
问题(根据你的调查需要和实际设计问题)例如:
对家长(老师) ① 你的孩子有多大了? ② 你的孩子经常问问题吗?
③ 你平时是怎么对待孩子没完没了的发问的?
④ 当你的孩子提出的问题不太成熟,或你不便于回答时,你怎么办? ⑤ 你认为孩子喜欢提问好不好? 对学生:
① 你平时喜欢提问题? ② 你平时都会提什么问题?
③ 你平时对一些喜欢提问题的同学是怎么看的?
④ 你的老师和家长对你提出的他们认为不成熟或不便回答的问题时,会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方式?
⑤ 对于老师和家长的态度和方式,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问题分析:
①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存在的问题意识的差异。
② 不同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学生存在的问题意识的差异。
③ 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
④ 分析问题意识单薄,对学习,对成长的不良影响。
解决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和背景进行思考,提出解决的问题的办法、措施以及具体的解决过程。
2010年全国初中生语文学习全能竞赛
获奖名单(七年级)
特等奖:
安一多 广西南宁市第三十七中 韩云松 河南省安阳市五中
刘怡凡 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 王雪雯 新疆乌鲁木齐农大附中 赵如琰 河北省衡水市第三中学
一等奖:
安徽省:
李信枢 吴保磊 北京市:
杲颜妍 福建省:
陈嘉靓 甘肃省:
徐雨飞 李 哲 王可家 广东省:
游艾佳 李晓冰 张远思 广西壮族自治区:
冯倩婷 梁凤娟 杨婉婷 陈思谕 王 静贵州省:
邹金霖 李哓筱 河北省:
李家怡 张若晨 吴 桐 马 越 李佩垚河南省:
张 琪 李怡烜 邵晨婕 孙艺多 张笑宇黑龙江省L:
孙纪瑶 周我霖 郭祉含 湖北省:
秦启培 湖南省:
何之婧 刘冰若 刘青树 周泳锋 李碧瑶江苏省:
王卓然 余 蕾 江西省:
麦兆婷 范伟光 胡晗骏 黄 昕 辽宁省:
孟璠莉 苏 昕李 琳 吴博雅付亚楠 周 鑫曾 赟 胡雨薇余向影 吕艺璇 钟 影
信徵笙
内蒙古自治区:
鲁晓静 侯 婕 青海省;
康玉文 魏怀玲 山东省:
石晓雯 王 雨 李枫桥 王亚男 曹可可 张亚丹 王倩倩 张 珂 商鹏娜 李 栋 贾晓琼 刘心怡 山西省:
宋雨晨 张 桐 李艺璇 朱 晨 王嘉宁 张梦瑶 陕西省;
党佳乐 李怡童 张义仁 四川省:
刘佩瑞 左 柳 李胜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张文斌 刘光宇 李 朔 云南省:
高竟洋 何紫薇 浙江省:
王 宁 邬琼琼 祝 瑞 重庆市:
叶雅倩
二等奖
安徽省:
张泽鹏 蔡梦瑶 刘智慧 北京市:
崔吴冰 陈 曦 福建省:
杨 琴 张观美 陈芳媛 高超杰 陈 昕 高 雅 陈逸超 黄奕晨 王舒颖 甘肃省:
李 洁 张巧梅 火都凯 张 熙 王世贞 王娅娟 广东省:
周毅然 郑 旻 陈伊琳 林雪晴 黄 璇 黄鹤鸣 广西壮族自治区:
梁潇丹 谭秋芳 潘 萍 李 佳 韦诗宇 廖 萍 贵州省:
徐璐莹 周 航 张洪鑫 王赛君 何天慧 马家旺 陈齐欣 曹诗佳 陈卓昂 郭雨春 马帼英 宋佳佳 李 娜 郭克城 梁银婵 王以晨 林楚怡 钟亦舒 刘桂坤 鲍翠玲 罗云方 黎宇豪 梁 娜 郭笑啸 吴闪闪 熊 玉 吴惠珍 郭沛昆 蔡漪铃 黄议达 杜雨纯 樊 威 关艺蕾 陈湘瑜 练恒愉 黄鹤鸣 黄昭颖 陈蒙萌 陈思慧 凌玉琦 王 楷 陈泽群 万田田 许琳玲 汤 涵 何露漫 陈 灿 胡斯琪 柳树伟 何玉泽 陈佩瑜 曾 颖 刘宸宇 曾赛林 辛叶莹 陈玉婷 梁 昊 许喧玥 章杨歆 谭少琪 林耀宏 韦国娟 何国锐 吴丹凤 安 芳 陈艳红 唐诗颖 李雨潼 冯葳蕤 李 驰 王小丽 阎世元 唐伟伟 刘 军 赵依然 孔 莹 秦家宜 董紫薇 任芊洁 李溟东 河北省:
苗银曼 常宇宁 解一凡 肖娅聪 郭 亮 王艺颖 周恺悦 渠雅宁 万思远 杨宇波 殷思源 宋彦林 卢 山 许 可 任佳君 胡 晴 李佳惠 李 倩 李昳璇 郭琳琳 李 婧 刘文婷 贾雨微 董依凡 张立廷 宋成晔 孙偲恺 张玉娟 安 琪 刘 薇 郝婧涵 王凤娜 肖 悦 孙 工 耿尧珂 肖 勋 卫秋硕 河南省:
王晨凡 韩 晶 谢 欣 杨 林 刘香怡 李 想 王慧卿 毋 静 岳琪雯 李雪晴 朱兴格 李心洁 杜亚芳 贾露溪 高 婧 王浴通 胡博洋 席俊一 索文燕 于乐天 闫佳辉 宋紫嫣 黑龙江省:
祁国萍 郭依婷 赵 明 鹿博超 赵柏川 刘洪良 湖北省:
姜洲洲 周 桂 王英成 湖南省:
黄可人 王桢悦 候 杨 颜梓琪 孙扬帆 汪心仪 邢泊涵 邹兮璇 宋晨娇 王安琪 肖颖莎 全峰玮 钟雪姣 王嘉慧 江苏省:
刘 诚 冯碧云 乔 慧 江西省:
邹恋婷 周江璐 洪 晔 李佳辉 桂莹倩 丁宇梦 辽宁省:
王佳莹 王达明 内蒙古自治区:
周 颖 青海省:
胡田星 保丰欣 杨世平 李旦兰索 阿英俊尕 山东省:
高文超 高瑞雪 王紫旋 任 晓 王浩然 袁 玥 吴 爽 董新新 曹萌晨 刘晓童 刘程爱 刘春彤 杨 雪 张冰冰 张敬荣 李梦婕 朱晓阳 崔晓宇 吕晶鹏 孙颖琦 吕蕙洁 孙博闻 姜雪缘 韩景璟 范 玮 李晓铮 尧彤祎 赵含笑 李 杨 林 琦 杨广伟 陈虹宇 王新雯 罗 鑫 孙晓敏 周子锐 王若瑜 陈韵杼 史弘毅 张希羽 李玥仪 李沅潞 伍玉舒 徐 泓 王 晖 王衍非 刘安琪 黄 鹏 郭腾翼 仲青青 吉明英 杨雨彤 谢 丛 杨 君 田文臻 邢 芳 刘 飞 郎小雪 李佳慧 李雪茹 岳 娜 沈 栋 刘 超 李沁妍 刘方莹
孙修齐 杨晨铎 赵鑫鑫 孙莎莎 王蓓蕾 张怡迎 张艺馨 杨画存 李 贺 赵洋浩 何 宇 王铭爽 黄馨娆 蔡新历 刘 良 张守仪 李靖婕 李琦莹 刘睿轩 舒慧慧 杨 琴 许卿文 张思宇 于 毅 黄宝秀 刘海燕 东宝花 马洪财 张蓉芳 孙嘉楠 张 奇 柴逸群 范恬欣 张期峰 高雨虹 陈乃菁 周志峰 张 晓 杨溢凡 菅玲玲 张亚楠 赵欣茹 韩立建 韩瑞真 赵 兰 李嘉雨 李 想 李文瑾 白 雪 刘祎函 陈恩博 邓文宇 王静远 葛静莹 湛榕榕 丁兰雅 张梦圆 叶青燕 史超颖 饶 钰 徐晨曦 刘淯菲 谢佐考 张庆彬 张有强 孟令怡 孙 浩 张桂娴 孙 可 贾春颖 李 冰 李亚宁 岳雪萌 孙雪松 于文科 闫亭亭 程爱新 张恩慧 赵梓辰 郭梦珂 王 凡 姚德馨 陈佳慧 雷若璇 黄诗琪 周晓翔 梁芳铭 刘 颖 刘 晨 于凯迪 王玉珏 范铁壮 刘国鑫 山西省:
程瑞楠 张嘉玉 李 楠 李培润 周 敏 李 婷 王一灼 陈可立 贾豪彦 侯恩佳 郭琳星 张 倩 刘 佳 韩其伸 张舒杨 赵星琪 贺文俊 郭 琦 焦 娇 许媛媛 马馨宇 高 洁 裴天琛 任晓鑫 任冬慧 田青玉 宋易楚 张 蓓 张 迪 魏雅文 王 蔚 郝婧怡 安 静 吉紫仪 李雪纯 苏效琳 张雪妮 张琨琳 王宇彤 孙雅甜 赵茜茜 张宸守 刘 芹 李鑫枝 韩 璐 安 茹 要呈阳 王 锐 武 卉 牛 晨 段 蓉 王 腾 刘怀雅 常慧敏 杨 彬 潘宁嘉 王 璐 郭 帅 方晓宇 王丹亭 陕西省:
赵雅青 刘 晶 伊金芳 刘云琪 秦一帆 张 磊 王昊昱 林竹瑾 郑文倩 王一哲 梁丽丽 郑佳敏 王馨唯 袁澍清 何金浩 四川省;
王诗爽 叶怡麟 李雨芊 林 凡 范腊平 王 议 刘家伟 蒋露锐 王 丽 杨丽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马 斌 哈丽莎 章佳文 姜雪莹 邬昊海 陈嘉媛 林志雄 陆天铎 鲍一凡 陈贵钖 车黎明 艾 雪 欧阳琦慧 阿依达娜 云南省:
陈 瑞 冯 雨 谢子扬 梅雯宇 廖 想 浙江省:
陈洁敏 蓝贝尔 王晓璐 何增辉 汪家祺 陈宽格 郑瑜琦 张莹娣 王朝骅 童 遥 重庆市:
刘盛楠
三等奖
安徽省:
刘昕璐 高一鸣 王昊天 侯思琪 王业超 朱慧君 袁 永 宋振龙 张 欢 周 贺 余绪莉 杭进玲 赵越越 崔小东 储文静 北京市:
张雨颀 周 婷 甘 雨 甘肃省:
陶云波 高珍珍 刘 欢 张仁霞 李雅婷 于向东 阎奇奇 陈小雨 李丽霞 王建平 张惠人 张玲珠 梁佳敏 王碧霞 王康儒 张 蕾 张一清 张 航 邢淑阳 陶雪琴 钟 荟 袁 江 张小兰 张 钰 吕贞英 李玲玲 赵佩佩 赵英英 赵杰新 高明霞 广东省:
杨卓媛 林 莹 郑嘉玲 李莹莹 周 婷 胡家丽 晏 楠 曹如月 蓝佩雯 彭及思 陈一茗 钟宜娴 欧经纬 罗嘉仪 冼铭莹 陈绮雯 张家嘉 马嘉慧 陈婉仪 黄婉瑜 张雨涵 王乙宇 杨思齐 杨 硕 黄宇琪 郝晓敏 蒋 倩 杨 澍 李雪莹 殷嘉妤 林若洋 程梓洁 陈俊洁 杨国铃 张楚楚 储婉玉 程梦丹 张瑞雪 李银林 苟云杰 陈亚丽 王冠然 叶嘉莹 苗 星 符 蓉 王 萌 董佳晨 孙丽荣 陈贝贝 龚诗彤 周 雨 陈奕晖 侯昕仪 林雁洁 许芦蕙 王欣欣 凌抒凡 刘培韵 许淇淋 徐月晗 赵灵芸 章 健 王 宇 殷凡舒 张喻菡 邬婷婷 郑 宽 许绮璇 徐逸菲 王书琴 余绪婷 郭思瑶 王 停 胡 越 肖敬博 薛 倩 马文倩 张 梅 朱沐春 李 兵 左旭明 董晓燕 万巧红 杨 斌 张 玲 刘菁云 赵 晋 林晓韵 余爱琳 王家浩 黄俊鸿 吴智欣 陈 瑜 张 萌 何媛莘 姚静怡 尹思媛 王贝贝 吴 健 牛静静 张元元 米茹雪 陈 淼 张亮亮 连子晴 李泠然 易海珊 黄诗瑶 周 茗 张慧棋 郑秋真 吴嘉阳 胡慧珊 李俊涛 林依依 庄舒婷 杨幸柔 刘 晨 邹 睿 钟玉瑜 吴冰冰 叶嘉玲 黄玉凤 广西壮族自治区:
颜莲花 梁 楚 陈维维 袁开圆 邱思霞 黄锈贤 黄 霞 邹思婷 李金凤 林虹伶 林子程 郭明月 覃雅琳 龙 成 李树燕 罗椿桦 马星云 陈玉莲 苏 静 李丹梅 陈坤雨 梁 珊 姚杏英 杨森泉 陈广珍 杨杭凡 江 慧 殷立秀 张祥青 周懿雯 龙莎莎 汤忠玲 江茂宇 蒙 露 阳璧聪 唐昊君 戴 能 邓燕霖 梁 晨 蒋卓函 黄 越 许钰莹 肖智威 李江明 蒋雨婕 张耘瑄 唐文玲 杨旻育 杨忻宸 钟宇洁 唐梦芸 何张舟 张铭兰 覃博馨 赵佩珊 黎璧瑜 黄冠超 刘晓建 李 尤 杨名婧 肖吉丹 韦 晴 李晓秋 杨芳仪 吴桂春 李 莉 秦建莉 唐 洁 熊 馨 吴清琳 黄山花 王敏娇 詹依卿 岳 颖 陆泓宇 潘宣佑 韦雪梅 邓丁元 贵州省:
王伯泰 王玉蓉 彭静媛 韦思旭 唐一棋 林君明 阮锦浩 黄 磊 张万芳 施正翌 吕 星 陈 杭 徐静琰 彭俊峰 河北省:
李家恺 王柯欣 槐雨涵 李 阳 范宏岱 赵慧亭 蒲洁莹 陈铭希 康嘉华 杨 晨 范雨辰 张博涵 王 维 刘思佳 张朕铭 王 卓 王 安 陈梦菲 张丽萍 董 蕾 张明茹 张亚美 黎晓萌 魏一静 王冠琦 杨 颖 张瑞桐 及瑞莹 王 克 王 凯 河南省:
贠杨玥 孟艺航 马瀚森 李月榕 张 妮 唐媛媛 曾 欢 杨丽欣 张文克 黄海薇 何怡婷 梁 湘 覃钰容 黄怡欣 龚培锫 韦 欢 杨琪琦 梁晓婷 李 勤 陈薇羽 熬 杰 李雪萍 詹雅淇 张荪钰 安丹妮 胡倩宁 曹 盼 徐 佳 张 念 刘婧丹 刘雪梅 涂青青 袁胜男 李娅玲 袁 璐 高 薇 王梦宇 刘国华 张 熙 刘晓婧 刘明佳 赵舒婧 孙 楠 武丹阳 方雅宁 徐 欢 王梦瑶 谢文玲 季雅琨 史慧泓 张 铭 刘思涵 王海梦 管俊朝 曹梦琼 赵圣津 刘佳林 润玉映 赵 聪 刘 洋 靳惠哲 刘 芳 张仕达 冯 拓 宋 轲 赵瑞欣 莫凯翔 蒋海蓉 莫梦玲 夏春雪 马 婷 于 淇 邹宏亮 蒋银亮 钟馥懋 钟玉莹 陈礼文 邓千叶 李子璇 陈 颖 彭洁文 贾淙冰 黄丽蓉 文良晓 陈月晰 胡奇艺 李雪晗 向籽怡 卢俞年 李昊洲 吴福淋 李富琳 王柳月 陈 浪 李竹韵 刘小蜜 谢 维 徐沃疆 滕梓婷 张 雨 郑至傲 杨 典 王 策 赵靖邦 耿 晨 李 佳 宋乐宁 李亚玮 李玥颖 温润泽 孟 颖 郭芸芸 姜 明 张思齐 时梦园 王一帆 李 倩 孙景通 苑琳瑄 徐皓琳 杨承宇 郭棒棒 朱俊杰 王 超 刘 珊 张 颖 李 焓 贾世宁 马 冉 张 雪 龚 涵 宋鲁嘉 王 莹 陈梓翾 莫佳瑶 张丽娟 叶美玲 宁 蕊 王慧鸿 王林芳 唐玉婷 于陈曦 阳跃瑶 郑小惠 韦豪斌 林 枫 覃李欣 陈天艺 包卓灵 江 林 班露幻 温夏强 黄钟漪 黄晓榕 皮竹刚 谭云馨 王艺瑾 韦罗凯 邓欣怡 徐兆海 冯 庆 黄淑媚 刘玉琪 罗庞媛 欧阳佳倩 孔 状 张雪莲 官 茜 向欣雅 吴倩雯 彭 烺 王健威 郑智月 黄晓莹 刘 毅 谭 雷 李云柯 李梦婷 林 雨 范玉贤 李易桦 张均曦 邓开阳 喻 丽 张润民 段 福 高艺芷 李慧敏 蒋泽巾 邹梦仙 卢凤羽中 刘婷玉 王宇阔 靳业娴 孙烨飞 赵凤霞 曾子璇 李 颖 薛博文 邱 乾 庞可心 赵 蕾 李双彤 张 佳 刘亚琦 高子涵 候文迪 王尊盟 高 夏 陈 旭 王若男 狄晓娜 王 鑫 闫文杰 董 晨 丁刘琪 李梦倩 梁春婷 张 悦 牛 娜 姚 琳 王芃宇 梁白冰 李昀蔚 刘 颖 祁晓旭 吴 迪 田冰丽 霍向荣 张晓玲 李梦晴 魏天颖 刘 畅 张 鑫 郝月涵 刘洪利 李 晨 王晓宁 王聚玮 邢 强 王义明 李若曼 牟观江 耿树鹏 杨 彪 杨光宇 姚勇哲 李张翰熠熠 田振宇 李静霞 马元冬 张尚方 李 卉 侯国娟 李照清 赵智晶 牛泽薇 王晓雨 王佳欣 王晓阁 朱依明 周嘉欣 肖 宇 徐 振 张迎雪 张 进 王永杰 郭智辉 王 稳 孙文琦 庞梦莹 王鑫珂 赵雨瑶 李夏彤 房文祎 千欣可 马 婷 李 正 王 华 张文婷 刘 杰 余 雪 安玉琪 张川燕 吴靖琦 武曼琦 刘晓倩 孙怡琳 吴杙焯 郎若璇 马泽文 崔鑫榕 蒋婉婉 王晓萱 寇佳楠 吴海静 薛 莲 郑 茜 李佳臻 李星仪 周梦珂 李琀雅 陶怡锦 秦鲁祥 孙艺足 李亚菲 徐茂涵 张斯仪 张博文 谭滢楠 刘 旭 朱玉雪 张晴晴 臧子涵 毛梧嘉 孙一帆 燕楠楠 吴 晗 杨 澜 刘紫玉 刘奕博 马苡彤 刘子瑜 王朝晖 闫琳琳 贾肖睿 潘 颖 王玉菡 孙滢珊 王露平 刘 纯 范彦培 田子禾 董博平 王聪聪 宋璐函 董航清 米 晨 王启楠 张 昊 胡向嘉 米高科 高杨琛 李征阳 孙伟伟 王一真 张展 胡文睿 曹鑫源 王庭祺 王胜道 曲艾欣 李嘉鸣 邓文帅 张裔彤 刘 佳 杨彦良 郭静琨 王嘉淇 谷 妍 孔金铭 王淑嵩 潘晨雨 苗 园 李欣欣 付亚楠 崔文腾 李 楠 张海瑞 程 涵 赵雨苗 徐亦鸣 原梦雪 赵 娟 刘艳丽 李雪莹 薛 静 王雪敬 王文君 刘 颖 谷昕凯 李 凡 郭彤彤 白莹莹 周兆祥 谷田田 王 静 郑文静 李晓静 谷 萌 王 莹 孟 琰 杨倩倩 王 颖 马 鑫 李若菲 王甜甜 田 雪 杨 鹏 崔 璨 李 莉 王欣欣 郑慧敏 孙维佑 郑 欣 张桢睿 王志慧 纪雪蓉 王天玮 苏 杰 秦 丹 赵 冉 张惠玲 李 凡 于亚兰 张艺苗 姚 远 薄少婷 孙大智 朱鹏博 李 亮 王 岩 周启泽 赵 佩 李秀芳 张子今 张世博 李文秀 李鑫淼 李 琪 彭 林 安 铭 王 昆 李荣荣 刘 植 邹泽尚 胡家乐 马晨璐 高木一 徐梦雪 梁艺琰 张启蒙 杨文伟 王子豪 朱青青 杨世春 李 颖 李苗苗 刘彩虹 杜 羽 张 冲 柳晓雨 杨佩瑾 张庆迎 宋佳星 常树忠 孙冰清 崔思欣 黑龙江省:
赵文琪 金爱英 廉鸿妍 刘 印 钟淑燕 孙 田 张思语 张金秀 钱 多 郭 红 张伟喆 杜宇玮 翟天奇 战 薇 刘思洋 李兼宇 高千贺 蔡佳文 李松阳 莊天宇 赵乃慧 荣宇飞 杜天宇 李 健 于丽媛 董书羽 张思琦 刘珊杉 杨仕欣 孔祥钰 郑博元 王嵩然 孙明浩 闫赫卿 霍文琳 王崇旭 张 楚 李昱蒙 张雨婷 张美琦 冷虹剑 宋 鲲 王启瑞 吴 爽 刘美妮 赵 薇 陈禛元 庞 博 陈 杨 魏新宇 黄新然 宋子悦 毕清凯 郭书言 李兴佳 魏汐彤 曲健菲 张轩伟 纪同心 刘士锁 霍 然 王诗洋 范鹏飞 王宏亮 姚文翰 黄佳颖 湖北省;
冉莉萍 裴 云 郭光华 樊 丹 刘道雅 卢树彬 李 盼 刘静薇 王森港 唐 维 代 刚 向 林 余 淼 刘杨桥 杨昌玲 蔡 鑫 姚 琴 冉 银 刘 栓 李江夏 熊 婷 李思雨 湖南省:
司 雷 黄贝宁 胡宇珊 王卓青 周艳阳 肖文沛 余 滢 陈鹏榉 张雨晴 钦雁萍 张静怡 劳 元 张苑秦 熊嘉慧 吴志豪 谢 瑾 宾艺涵 刘清清 王悦孜 谢迪妍 高 佳 熊雅娟 颜復怡 肖寰宇 胡樱千 杨佳健 曹洲庆 易梦妮 李可心 张颖婕 曾瑾慧 阳锦泓 李嘉伊 邓 昶 曾逸菲 许丁天 李柳泽 蔡梓俊 郭倩霞 李宜轩 李创硕 王佳菲 李 馨 王炎楚 梁嘉宸 翁逸君 陈亚诺 杜琪琪 肖远哲 彭新宇 游冰清 何 玥 罗琦玥 袁瑶芝 李 辛 何之婕 李达圆 成卓亚 陈瑀柔 吴江楠 夏 婷 谭思敏 邓楚阔 王婷玉 李书怡 王智弘 蔡知明 彭 博 袁彦钊 李栋诚 肖静雅 周 佳 章哲沛 黄嘉漪 陈诗琦 王 瑞 方心仪 许嘉玲 孔 昕 吴雯君 樊晶晶 刘伟民 刘冰洁 张倚奇 李亦欣 杜 熠 徐洁微 尹铭媚 曾文萱 李海洋 王心怡 冷云卿 王鸿勋 刘舒璐 蔡慧红 李 帅 周逸成 王文玉 邓良吉 胡锦帆 曾诗玥 曹诗宜 陈沛毓 罗中豪 贺卓帆 曾微淇 孙润华 杨云帆 唐懿昕 李唐一 陈 婕 田宛鹭 何明霞 黄耀华 李 青 阚复港 向港华 杨钰聪 涂冰洁 叶天翔 舒 竞 孙沅珍 李 欢 唐旭阳 张忆琳 周芳园 何 玉 叶汝楷 袁紫仪 曾岑灿 杨 婷 江艺霖 温镓嵘 胡冰心 张 星 吴雪莹 师 雨 伍雨晴 何玮莹 许芷瑜 洪曼青 汪 扬 胡 璟 周 璇 董瑞雨 郭添悦 易 扬 李梓谦 丘雨辰 段紫环 李煦悦 张钰瑄 龙玉婷 万 青 麻吕木子 郭文斯樵 江苏省:
骆苏安 杨 杰 霍梦钰 丁 晔 邹 洋 蔡玉婷 周丽唯 朱雅馨 袁 旻 施静怡 夏 飞 佘扣停 徐 玲 朱斐悦 田 馨 王 弛 沈 静 马 箐 魏晓雯 丁 楠 金 叶 闫心仪 张兴智 沈雅慧 王慧琴 孙 月 江西省:
李思懿 王 颖 黄欣怡 曹逾凡 许师孟 张贝齐 袁 丹 郭书明 刘佳昕 肖紫闻 廖馨月 余安琪 王天鹤 张艺千 肖称石 陈文婷 辽宁省:
郑晨振 刘雯雯 内蒙古自治区:
石雅楠 秦艺铭 青海省:
吕成林 马玉芳 赵继兰 马成德 王建萍 马生军 龙世红 蔡艳萍 山东省:
郑秋云 张迪迪 张幅雨 李慧鑫 赵明斐 黄晓鸣 王 川 吴昕钰 吴金钊 陈 奇 周 昊 张 凯 焦志颖 王绪珍 高 原 马 琳 王 钊 盖婧雨 杨建华 李文哲 杨婉莹 李淑慧 赵乐雷 徐金金 刘轶轩 刘睿欣 王 菲 刘天宇 刘星雨 管雨慧 王 飞 王晨雨 张雪纯 范梦媛 张露文 吴成华 丁建华 夏文倩 周 苗 刘 丽 熊紫娟 甘 甜 项文君 李 拓 邢路珍 周涵静 虞文婷 丁 荣 杨吟月 张馨心 黄洁茹 程 曦 彭尧哲 欧舒凡 洪婉婷 陈飞飞 钟佳山 王天歌 朱学成 李淑婷 吴松远 文 睿 黄 量 邹庆洋 龚琬云 陈家祺 余卓然 单良智 周睿康 杨 文 万文哲 肖美婷 廖 玉 黄庆香 廖 斌 何 剑 罗 静 罗佳佳 张馨月 张帆 韩婉谊 金 哲 鹿 圻 王晓晶 王 雪 安 晶 麻晓聪 王晓花 张延顺 颜维磊 杨世鹏 赵成龙 苏明星 李洪珊 牛玉兰 祁生玲 保善婧 陈 童 韩昌存 李秀花 李春业 贺顺莲 阿拉毛才让 万柔旦姐 王晓彩 高秀亭 张 楚 刘 岩 郑梦娟 马 平 张 堃 孙福慧 李志鑫 韩广淞 孙 雪 刘晓涵 窦 伟 代倩琳 朱莹莹 白 雪 冯祖峰 武晓晗 陈夏莹 马玉花 卢 静 马晓雯 张英豪 张文学 吴岩昊 韩 琨 高瑞雪 李怡馨 李世阳 陈 媛 翟建功 隋宝童 马 建 董 刚 曹 芮 巩帅帅 刘忆宁 王心怡 张祥洋 宁 月 李亚君 赵 月 刘三奇 张沛元 张丹宁 李明熙 李 镇 李秀萍 李可心 秦梦圆 李昌凯 高鑫鑫 李 美 宋格格 张 宁 张 耀 张永丽 徐晓笛 孙天威 孙玲玲 赵子祺 王佳璐 梁文珥 牟小曈 于凯铭 张军霞 程 纪 孙 月 蒋嘉睿 陈漪帆 龚雅欣 孙 凡 胡 敏 邹书琪 李楷文 黄婧雯 柳 青 黄长城 赵孙娅 殷卉子 桂怡君 蓝 翔 练长辉 方泽宇 林 萍 李英邦 白延芳 哈建德 郑永存 吴国鹏 王新宇 张文静 刘 洁 迟冰冰 董玉莹 李健民 纪 元 郭 帅 孟博雅 殷昊阳 赵 璇 王凯倩 张毅君 王 森 范晓凡 王怡雷 高 悦 李静云 杨梦洁 梅元妹 吴超群 李子韩 王爱英 孟 琦 于 甜 胡少军 房幸宣 史黎平 李太华 张雨驰 黄 荭 陈雅琦 刘元媛 卢虹学 廖绮雯 马富兰 祁有芳 刁成霞 郑秀娟 魏梦琦 管晨辰 吴妍超 王朝辉 张 悦 武嘉文 董 超 张文秀 张 瑶 刘娇娇 刘晓晨 韩诗怡 周倩羽 赵 玥 王玉颖 程志欣 常林青 许天光 李 浩 赵 帆 杨如楠 梁子敏 李家琦 迟琳茹 王晓涵 姜 怡 郑 宸 刘正阳 李嘉雯 丁文婧 陈雯琪 卫嘉冕 王喜琦 王鑫鑫 孙佳祺 荆馨卉 张晨楚 李心怡 王陆瑶 葛睿智 周德惠 董婉琦 李筱溪 李晓雯 贾雨溪 李国娇 徐艳伟 孟宪朋 秦露露 杨慧芳 陈嘉禾 邱亚杰 周聪聪 常彦伟 王晗硕 张欣欣 周艳平 刘亚敏 刘荣荣 乔 雪 宋云哲 王春秋 宋卫卫 潘洪月 张媛媛 姚士林 刘 影 宋 婷 陈凯凯 李 旭 宋子冉 陈文凯 解艳杰 王秀娟 王晓莹 李 娜 黄艳艳 邢晓晨 窦国华 邢兰兰 王 悦 黄宁宁 黄晴晴 常 悦 杨 慧 苟佳林 韩 慧 刘静怡 杨 雪 王晨晨 王 雪 郝新悦 尹鑫鑫 田苗苗 董本鹏 张晓莹 段佳诚 马 腾 王建君 张梦圆 崔雪明 刘帅航 刘亚男 宋晓晨 马艳芳 孙雪慧 陈雪洁 程雪晴 陈 雨 尹肖锐 马卿林 周俐辰 贾旭宁 冯玉辉 牛 棋 张瑞欣 徐国龙 刘海茗 刘云秋悦 山西省:
秦 瑞 李如昊 朱 瑞 魏丽睿 马淑雅 满姝蕾 王嘉璐 王仪文 张 京 侯天一 曹伟杰 杨 玥 程 璇 张任杰 季梦婷 孟钰欣 李 椿 程子潇 邸 娜 吴帅斌 杨建业 幸文静 李 骜 赵 宁 王文恺 胡紫艳 张 琦 王 茜 曹劲羽 黄 磊 宋英壮 郭青霞 刘俊迪 谭晓庆 赵倩茹 刘亦澜 李佳玥 程希璘 林墨扬 姬昊宇 王希雅 郝英植 梁梦云 席雪雁 杨梓桥 赵文涛 马子涵 刘佳慧 刘 悦 景 昕 亢 卓 库靖萱 蔺子祺 温馨儿 梁俊熠 李园园 赵嘉欣 杨晓静 孙丽媛 贾 琳 田豆豆 李佳婧 张子悦 杜 杉 刘林虎 郝 瑞 孙梦佳 赵 峰 姜 鑫 杜 鑫 王梦凡 秦 远 梁嘉慧 李 昂 王 磊 陕西省;
李佳林 龚界瑞 蒋佳蓉 马丽萍 孙改瑞 乔小怡 闫田田 白云龙 李 丹 吴英哲 董日帅 王美玉 杨洪燕 刘立纯 周海华 贾春蕾 赵君宇 冯诗丽 吴佳睿 种子菲 马佳钰 常克航 牛雨荷 宋 丹 马泽恩 杨 溢 张艳艳 马紫萱 孙 燕 韩嘉瑶 刘 铭 邢晓杰 廉 臻 刘 敏 闫 瑞 曹重秀 吴剑英 刘晓倩 刘亦涵 侯玉帆 赵 越 张 羽 枉泽宇 杨 扬 秦巾儿 宋 钰 宁晓萱 程 豫 李京泽 陈飞雁 杜圣洁 任雅锐 闫相君 张 赟 韩慧敏 刘京京 刘 莹 董宇婷 曹 婵 范紫荆 王晓晨 马 丹 郝雪纯 杨 洋 王若尧 王 捷 陈帅杰 戴纪琛 路 露 王 琪 闫 峰 张会生 王长信 马晓宁 闫晓剑 王梦笛 闫柏伊 贾明君 张倩贇 于俊玲 王之格 程 佳 李期旋 陈 越 赵智涌 廉 同 郭柳言 靳 楠 李鑫科 李佳玮 宋佳霖 张鸿飞 赫翠翠 石 姜 綦 秀 王 倩 王 远 马秀亭 李晓雪 杨凯旋 邓永雪 尚佳慧 宋嘉豪 刘斯雅 刘安琪 孙 涛 王瑞晗 成令楠 侯沭妤 朱 琳 冯 卓 徐可润 郭辰萌 白云霞 王 鑫 张泽阳 马海翠 吴 凡 杜 琦 武晋钰 杜 璇 王雅飞 赵 琛 宁晓兵 张姝琳 张 欣 史瑞凰 高艺璇 冯 越 毛皓月 李晨倩 刘新月 李曙辉 王楚玉 贾晓晴 张柏林 杨雪婷 褚艳芬 郭娜娜 杨英明 张方皓 贾玉玲 于亚楠 李慧娟 焦 阳 韩晋宇 郝晓宇 桑语锴 王雅坤 王 谦 康天雨 陈 翎 孔卓琳 王 瑞 周 涛 李 洁 李彦冉 刘一清 魏子轩 柴慧敏 张少焕 韩天阳 齐丽红 宋健香 许文达 仝玉刚 李哲宇 王亚帆 任晓璇 王嘉琪 王清霖 赵 悦 尚嘉玮 蒙昕瑞 赵泽尧 冯松钰 赵珮清 陈震宇 许嘉琦 范卓羽 张晓燕 李文霞 武煜华 赵 静 焦景春 赵俊艳 李 桥 樊晓阳 张 雪 李 杰 刘 佳 杨 柳 史惠芸 张卓敏 吴雨濛 乔金薇 封欣悦 高馨岳 李治强 苟颖欣 于海慧 周润国 刘馨宇 白雨诗 刘之榕 闫 婧 陈 剑 段 琛 高 秀 古良秀 张雅丽 吴丹妮 郭文涛 王亚玲 张 可 秦梓瑄 褚雅楠 曹竞文 张迪萌 杨振武 胡书捷 梁嘉玲 李 昕 李国强 吴文姝 魏 蕾 王晓月 胡俊瑞 王 聪 田 华 杨 佳 吴艺童 杨曦斓 崔欣璐 曹依婕 樊嘉旖 齐芳芳 杨国莉 齐娥娥 李妮妮 郝亚荣 郭巧云 席建丽 高 楠 李皓楠 宗香玲 韩 玮 温怀金 刘玉梅 王奥中 何 蕾 余运良 王 铭 景阳春 于思蒙 杜明轩 杨 玲 岳文琦 陈玉特 刘 洋 穆婉仪 李嘉祥 韩婧媛 杨婧雯 郑琬琪 李嘉威 张钰清 杨菀清 郭健韬 梁 颖 张宁远 刘 敏 杜维娜 赵 慧 马慧榕 方雪颖 陈琦齐 王妮妮 寇诏惠 蓝子芮 柴慧媛 李 鑫 杜曹璐玮 四川省:
余月瑶 刘倬伶 林 婕 罗欣然 郑钰滢 叶 血 王露茜 李奕婵 袁益心 黄孝琦 乐 瑶 张 璐 郑 钰 徐已茹 谭 帆 黄 茜 周 艳 谢雨洁 刘思逸 刘廷霞 游 聪 何 帆 龙 丹 甘光婷 陈 布 许 晋 李峥恒 雷 雪 肖啸宇 杨 怡 王子千 甘晓露 鲁彦伽 刘斯瑶 徐梦涵 刘娇娇 王旭辉 孟 鑫 张晓锋 林瑞阳 罗婉钰 何新宇 王邻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秦肖建 张正卓 高晓倩 赵思雨 陆 宇 李少康 宋文婕 钱启蒙 唐巾洁 魏浩男 张晓甜 梁家辉 侯芳萌 于文茜 许 婧 苟雪怡 彭铄荔 赵雨晗 吴婉滢 田 园 张 颖 朱可涵 曹欣欣 沈勤业 郭会南 刘思源 韦 敏 李彦坤 王安琪 杨冰清 黄雯婷 刁祈月 陈宜伟 许雅婷 郭 琦 陈 璐 陈 朔 赵子怡 焦 瑞 张亦萌 岳 欣 张书蕊 金 欣 鱼小飞 张婷婷 拜倩倩 迪丽尼格尔 王宇瑄珂 欧阳天明 云南省:
陈 静 朱 敏 陈钇宏 裴凌菲 蒋清玉 唐 璞 郭地位 王艺瑾 旃浩源 汪鸿敏 张恒伟 雷思铎 苏子奇 郭 玥 宗姝妤 魏玥恒 马艺霖 李晶鑫 朱 晨 王宇晟 浙江省:
吴 炘 胡 静 李卓霞 邬丹奕 宋夏丹 宋佳铭 程怡凌 王郑睿 王 琳 孙吉利 张海榕 吴嘉卿 胡晟晟 陆天宇 唐诗蓓 袁 冉 江竺琳 方羽琦 竺锴润 张 源 陈 璐 王凤萍 樊 祺 钱雯雯 陈静燕 吴佳南 葛诗凡 王宣尹 冯颖颖 王颖琪 王亚丹 管梦姣 郑钘莎 重庆市:
蒋 念 王 玉 叶嬛婧 吕凤霞 张武周
张 捷 甘任嘉 郑霄月 邓昊睿 高 薇 邱代辉 吴梦萍 廖子文 谢亚利 李思敏 许誉文 宋 双 朱 月 陈嘉豪 马金玉 郭 杨 王宇豪 李先哲 马潇潇 鲍田雨 周静柔 谢紫璇 文子卓 何智芮 薛 雪 黄宇佳 任常心宇 贺馨宇 丁 瑞 王翰深 李醉乐 杨希杰 林志刚 肖普雯婧 葛 茵 单 颖 蒋 帆 胡 越 夏海峰 范森昱 应一丹 李 欣 应祺祺 刘义涛 孙颖倩 郑思嘉 白小龙 武小明 王业芃 贺清茹 贺 宇 胡惠丽 李沁程 毕思奇 郑舒文 黄佳仪 赖红翔 张悠然 罗玉建 张 静 赵晶晶 季小娟 张晓芥 任新翔 张璐煊 李静瑶 楚隽怡 艾克丹 蔡小姝 严晓桐 王雨茜 杨 颉 努尔江 陈梓越 张世杰 陈 涵 臧鑫宇 尹为荣 张照航 唐婉儿 热吾拉 李曹操 常娜娜 云雨薇 师鹏程 蔡文静 李柳霜 黄斯晨 乐虹余 冯浩然 赖萧忆 洪曼雪 刘思绮 张青榕 白芯源 许 悦 何晓娇 徐 涵 王周影 程 戈 王涵琳 江 心 朱可欣 阮 彬 陆一凡 毛波波 陈相颖 余 双 胡佩佩 徐楚楚 柴学伟 黄 洁 徐小慧 金佳瑜 刘 智 李智勇
走 街 街
沙坪坝区第一实验小学校 周密
教学内容:歌曲教学《走街街》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能用愉快的心情演唱《走街街》这首歌曲,并领会歌曲中赞美家乡、歌唱家乡的情感。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对本土方言歌曲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尝试进行音乐创编活动。 3.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习、掌握 OX XX | 和 XX OX | XX X 的节奏型,能准确运用在歌曲中。
(2)能用有弹性的声音,恰当的表现歌曲活泼、热情的情绪。
教学难点:对OX XX | 和 XX OX | XX X 节奏型的准确掌握。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走街街》,并进行创造性的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音乐课件、歌单等。
教学方法:借助律动的形式辅助教学、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法进行教学。
教材分析:
《走街街》这首歌曲是我校音乐老师作曲,集体作词;
创作的一首重庆方言儿童歌曲。本歌曲编入校本教材,深受学生喜爱。
本首歌曲特点是运用重庆方言进行演唱。在演唱的时候教师和学生积极的进行互动,师生共同讨论歌曲的速度、力度及歌曲的风格。根据歌曲的内容,确定歌曲的主题该怎样去表现;
以此确定用什么样的情绪速度、力度来表现歌曲;
让学生带着自己见解和自己喜欢的歌曲处理方式演唱歌曲,不断提高演唱的水平,做到唱准、唱美歌曲,满足学生自我表现的需要。使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努力体验歌曲的意境美,带着对歌曲的理解,进行表现美的活动。
教学过程:
1.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礼。
二、引入(引入情景) 1.互动的游戏。
2.学生方言童谣或儿歌的展示。 3.教师童谣展示。
4.引入: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根据这首童谣改编创作的歌曲。 (出示课题)走街街
(设计意图:运用本土方言儿歌和童谣引入新课教学;
并让学生融入方言童谣的情景中。)
三、学习歌曲说白(融入情景) 1.运用说白进行发声练习。
重庆的娃娃,嘿嘿嘿嘿,走呀走街街,走街街(师示范) 分三个层次,逐步提高声音的位置进行喊嗓。
2.运用强弱对比的方法,按节奏表现歌曲的说白部分。 师示范:(走上街,走下街)强;
(重庆的娃娃,走街街)弱 (重庆的娃娃)强;
(嘿嘿嘿嘿)弱 3.请生用有弹性的声音完整的朗读说白。
(设计意图:运用歌曲说白进行发声练习,为学生学习歌词做铺垫 。)
四、学习歌谱
请同学们轻声地学唱歌谱,并加上声势动作。
师纠正,评价 2/4 1=D 这一排歌谱应该用声断气连的方法,要唱得有弹性。
2/4 1=D 演唱的时候,注意休止符。
(设计意图:通过对歌谱的学习,为学生学习歌词做铺垫 。)
五、学习歌词(展现情景)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走街街”小朋友跟我来!(展示课件)
1、师出示第一段歌词
1.师展示磁器口的图片(出示课件) 2.请生说说磁器口的特色,特点。
c.揭示第一段歌词 师范唱。
提问:歌词中(街、板、角、灯)这几个字是怎么发音的? 4.生跟琴轻声学唱第一段歌词。
e.注意发音的位置和休止符的运用。
f、师及时纠正,并进行反馈。
2.请生轻声学唱第一段歌词,并加上声势动作。 生唱,师纠正评价。
3.学习第二段歌词。
请生有感情的演唱第二段歌词,介绍我们家乡的美食。
1.揭示第二段歌词。
2.注意几个字的方言发音:“锅、圆、” c.请生跟琴轻声演唱第二段歌词。
d.以情带声。
师:评价、反馈
4、完整演唱歌曲
带着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的情感来演唱。
师评价,反馈。
5.请生在歌曲每一段的结尾加上一个语气词,最能表达自己心情的一个字。 生答
6.请生完整的演唱歌曲,并在歌曲每一段结尾处加上自己创编的语气词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活泼、愉快的情绪演唱歌词 。)
六、拓展(再现情景)
1.请生根据视频中舞蹈动作的特点和节奏,选择歌曲中的一部分为视屏配音! 1.生表现,师评价。
2.互评,自评。
2.原音重现。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欣赏,对歌曲进行创编)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走街街,品尝了家乡的美食,观赏了家乡的美景,我们的家乡不光有美食,美景~还有? 生:美女!
师:美食,美景,美女概称为重庆名片。
师:同学们,让我们为中华崛起而奋发读书,将来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师:小朋友让我们说声再=吧!
《走街街》课后反思
小学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让学生经历音乐实践过程,满足表演欲望,使他们的心理素质、协调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发展的新型教学形式已落实到音乐教学工作者的日常工作中。
近几年来,我们在不断探索的实践当中,构建了“主动唱演”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变过去由教师指导下的被动学习活动为主动学习的自主活动,让他们在主动参与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把音乐课真正上成学生主动学习课,让音乐课真正地“活”起来。
《走街街》这首歌曲是本校张美容老师作曲,集体作词;
创作的一首重庆方言儿童歌曲。
我本节课承担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在上节课针对歌谱的学习基础上,开课运用“lu”复习曲谱,并进行发生练习。在进行声音的规范训练的同时,又对歌曲的曲谱进行了再一次的巩固。
一、引入声音——童趣——方言儿歌
引入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就好比是早餐中的牛奶、丰盛宴席的第一道菜,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在这里,我让学生回家向长辈请教口口相传的儿歌,收集后进行展示;
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即使不同的儿歌,也可以有相同的感受,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也积极参与,引出本课的学习目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的音乐记忆库不断接收新的内容,丰富他们的音乐阅历,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加深了对音乐形象的印象,为课堂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唱——唱家乡美景——表现美
这一环节,主要是介绍重庆的美景。请学生说出自己家乡重庆的美丽景色,并在歌曲的学习过程中,展现出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
在会唱歌曲的基础上,做到唱准、唱美歌曲,满足自我表现的需要。师生共同讨论歌曲的速度、力度及歌曲的风格。根据歌曲的内容,确定歌曲的主题该怎样去表现;
以此确定用什么样的情绪速度、力度来表现歌曲;
在演唱形式上,本首歌曲的特点就是用重庆方言进行演唱。在演唱的时候教师和学生积极的进行互动,在展开互评和自评,让学生带着自己见解和自己喜欢的歌曲处理方式复唱歌曲,不断提高演唱的水平,使学生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努力体验歌曲的意境美,带着对歌曲的理解,进行表现美的活动。
三、演唱并表演——演唱家乡美食——创造美
表演和演唱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通过表演,在充分挖掘歌曲内涵已获得一定表现力的基础上,趁热打铁,发挥乐曲效应,让学生在演唱中感悟歌曲的旋律和内涵,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演”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表现,涉及到心理素质、身体各部分的协同能力及创新能力。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将在演唱中得到锻炼和发展。老师在课堂上获得学生感悟歌曲和创新能力的直接信息。
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我们的家乡重庆不光有美景,还有美食!
让学生运用肢体语言表现自己最喜爱的美食、自己创编动作。并在演唱的过程中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了表现。尤其在表现吃汤圆和火锅的部分,我觉得是最成功的。学生不光是表现出了山城火锅的麻,辣,烫;
也表现出了汤圆,甜甜圆圆的感觉。学生在这种自编、自演、的实践活动中,既培养了对音乐的兴趣,又发展了创造性思维,提高了表演能力,真正把音乐课变成了学生自主活动课。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自由表演,主动获取知识,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教师则变成整个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有利于学生淋漓尽致地表现音乐作品,更好地发挥音乐作品的能动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情感体验、自我表现等综合素质的提高。
桥与窗
——冯在琴
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桥。通道上,石桥、板桥、人行天;
公园里,廊桥、花桥、九曲桥;
以至编结人际关系,缔结美好情缘的“心桥”、“鹊桥”。这一道道风景线,有些演绎着感人肺腑的故事,有些倾诉着另人难忘的情思,还有寓含着耐人寻味的哲理。
在这个缤纷多彩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然而最基本的:你在家时,与父母的相处融洽吗?在现阶段,大多数孩子形成了“一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无论自己是对是错,父母必须顺从自己的意愿;
喜欢我形我素,不愿意别人干涉自己的事情......因此,许多孩子不喜欢与父母沟通、交流,父母因此也无法了解孩子的想法,以致早成双方之间的不愉快。其实沟通是双方内心相处交流的一座桥梁。只要允许别人,允许自己搭建着座桥,就可以打开自己的内心,了解他人,甚至明白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窗和桥都是沟通心灵的一个开始。窗,是燎望的视点,是连接两个世界的通道;
窗,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
窗,可能有自己丰富的经历,可能是生活无声的见证......
心灵的窗是无形的,可能是紧紧关闭的,可能是半虚半掩的,也可能是全然敞开的。只有完全敞开心灵的那扇窗,才能让两个世界的通道相连接,才能让别人走进自己的世界,自己也可以去分享他人的喜与悲、笑与泪。
桥与窗都是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通道。只要自己勇与大建“心桥”、开启“心窗”,就可以感受生活的快乐,也客人眼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份色彩,为世界增加一丝温暖!
教师 工作总结 博客(共18篇)
教师期末教学工作总结博客(共15篇)
特教老师教学工作总结 博客(共10篇)
小学英语教学工作总结博客(共11篇)
博客 教学工作总结(共17篇)
下一篇:小学理科组教师教学工作总结十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