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水工环勘察工作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摘要】我国的地质勘察事业一直处于积极探索、不断前进的状态,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为促进经济和社社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客观条件的变化,我国的地质勘察事业也面临着较大的问题和挑战,为了完善地质工作,需要全面提升水工环勘察工作的水平,才能更好地构筑起水资源科学配置体系、地质灾害防灾体系和生态环境预警体系,才能为矿产勘查和工程建设等事业提供更加
科学和准确的依据。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勘察;难点;措施
一、水工环地质的应用范围 当今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工程地质工作已经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给水工环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不断出现的实际问题,水工环新领域的调查工作越来越多。如:环境水文地球化学与地方病和人体健康的研究、生物地球化学与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农业生态地质研究等。城市水工环地质研究需求增加。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城市化水平又是经济发展的标志。城市由于人口高度集中和经济活动的频繁,资源环境问题也非常严峻。伴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和规划中的地质调查评价工作也逐渐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其中城市环境污染防治和监测、土地利用规划、工程地质灾害调查和风险评价、垃圾填埋场地质调查等逐渐成为目前水工环地质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地质一一生态学成地质学研究热点。21世纪地球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不断加强,学科之间的界限逐渐被打破,代表新思想和新方向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出现。地质学与生态学的交叉正是体现了跨学科、综合性、系统化的研究格局。
二、水工环勘察工作中存在的难点
例如资源的枯竭及地质勘察成果有限,勘察工作管理机制的不完善,不健全,易受传统思维的约束,勘察工作现场环境恶劣,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等。从整体状况来看,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发展落后于社会经济的步伐,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水工环地质勘察力量相对薄弱。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的内容较为广泛,除包括 了对地下水源、地下水各水层的富水程度的勘察之外,还要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客观评价,其后续工作还包括了对水源开采相关问题进行综合研究,评价自然环境与地下水系统间的互相联系。因此,在勘查工作中就需要建立一支工作素质 高、业务能力强的队伍进行水环勘察工作,并将水工环地质勘察与地质施工等多 方面的生产要素进行有机结合,但是部分水工环勘察单位在进行队伍配置时未能 充分发挥勘察队伍的专业优势,导致水工环地质勘察的勘察力量相对被削弱。
2.当前水工环地质勘察的配备要素,如拥有专业技术的勘察人员、勘查设备等方面整体实力不强。水工环地质勘察与科技结合意识不强,观念较为滞后,科研 团队还需整合;勘察工作的领军人物较为缺乏, 人才结构不甚合理,直接导致了水工环勘察科研的發展无法跟上社会经济的发展步伐;水工环勘查工作的相关 制度执行力不高,部分工作部门的工作作风仍需提高。
3.长久以来,在开展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中,未能对环境与资源开采前景进行客 观、合理的评价,由于更加重视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因此我国的矿山环境的恶化趋势较为明显,生态平衡失调、土地植被破坏等问题 日益突出,从而引起了地面塌陷、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国内的地质环境前景堪忧。另外,由于地质开采导致植被、水文生态以及土地的破坏问题比较严重,在采矿过程中,水平衡遭受严重的破坏,部分地区的区域性地下水位产生明显的下降趋势,较大面积的水资源流失加重了水资源的短缺。
三、如何提高水工环勘察工作水平
要提高水工环勘察工作水平,应坚持以下基本准则:一要坚持资源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二要统筹规划、适度超前,面向社会需求,超前部署和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工作;三要完善体制、健全机制,建立政府与企业合理分工、相互促进的矿产资源勘查体系;四要依靠科技、全面推进,突出重点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矿产资源勘查;五要化解矛盾、确保稳定,正确处理好政府、企业和群众的利益关系问题;六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积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保证矿产资源勘查工作顺利开展。具体做好以下工作。
1.明确目标。作为承担地质勘查工作的单位,必须向勘查投资人说明地质勘查的目的和任务,为勘查投资人进行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应该帮助勘查投资人分析和研究勘查投资风险,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2.密切配合。水工环工作与许多如城建、水利、环保等部门关系密切,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需要各部门互相配合、分工协作,另外,水工环所分割成的各个部门,应通过合理调整机构设置来提高工作效率。
3.针对重点。矿产勘查是一个分阶段、有步骤、循序渐进实施工程和研究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加强基础地质工作,而且要加强优势矿产资源勘查、加强能源矿产资源勘查、加强地热资源勘查等工作。
4.人员保证。为使地质勘查成果能够完全满足矿山设计要求,承担地质勘查工作的单位和参与勘查工作的水工环地质技术人员,要严格遵循相应的勘查规范,讲诚信、重信誉。
四、具体措施。
水工环地质工作在矿产勘察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新时期、新形势下,水工环地质工作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新的内涵,无论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确立,还是绿色、环保概念的深入人心,这些都给水工环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此项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探索、建立适合当地矿产勘察的实际情况的新的水工环地质工作发展思路,以此不断提高水工环地质工作的社会经济效益。
1.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注重发挥对社会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财政对矿产资源勘查资金的投入力度,形成多渠道投入地质勘查机制并予以不断完善,公益性地质工作所需资金应列入财政年度预算。
2.政策支持。为了使我国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纳入法制轨道,急需尽快制定一部全国性、了相应的实验指导手册。
结束语。
水工环地质工作在今后的发展中,除了要保证当前国家经济建设的迫切需要,同时还必须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工环地质工作要紧密为国民经济宏观规划服务,为社会进步服务、为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服务。水工环地质工作的调查工作要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战略需要。以查明水资源、环境地质背景,为国家进行国土资源的规划、管理提供基础资料。重点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等重大问题,提高国土资源的调查和研究效率和成果质量,实现水工环地质我为全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刘虎.以基础地质为例谈如何加强地质勘查行业管理[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0(4).
[2]周院生.浅述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J].中国科技信息,2011(7).
[3]胡学超.水工环地质工作的讨论[J].科技致富向导,2011(20).
[4]黄迁辉.关于于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回顾与建议. 魅力中国,2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