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氏菌病防控工作汇报
向XXXXX市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督查组
汇报提纲
尊敬的督查组各位领导:
按照XXXXX市人民政府督查室《关于开展布病防控工作督查的通知》(xxxxx督字【20xx】23号)文件要求,现将我乡布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向督查组各位领导进行简要汇报:
一、加强领导,密切协作,科学做好布病防控工作 针对全面落实布病防控工作,乡政府成立了由主管农牧业的副乡长任组长、畜牧站站长和卫生院院长任副组长的布病防控领导小组。各相关业务单位分工负责,确保思想认识到位、宣传发动到位、条件保障到位、措施落实到位。按照XXXXX市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关的实施方案,扎实有效地完成强化免疫任务。同时按照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尽快落实布病强化免疫的准备工作。xxx乡畜牧服务中心负责强化免疫工作的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疫病监测、科学免疫档案建立和免疫物资保障,各村要根据目前牛羊实际存栏量计算好疫苗用量,并及时与上级部门联系领取疫苗。建立有效的责任制度,层层签订责任状,层层分解任务,确保责任落实到位,确保免疫密度100%,确保免疫取得实效。
二、广泛深入地开展布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 控制布病重在预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布病防范意识和能力是控制布病的治本之策。宣传教育要以扩大覆盖面、提高知晓率为目标,把村镇、学校以及职业人群集中的场所作为工作重点,着力提高布病防治知识普及程度。宣传工作要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广大群众,我乡卫生院通过散发宣传单,张贴宣传标语等方式宣传布病传播途径、流行特点和防护知识,使群众了解如何预防布病,得了布病有什么症状,得了布病去哪里确诊和如何治疗等。
并且与教育部门联合,通过校信通等宣传方式向学生家长发送短信累计1000余条,宣传布病的防疫知识。通过多种形式,针对性强、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布病防疫真正做到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由于我乡宣传得利,很多群众对布病有了深入的了解,因此今年有很多群众主动去XXXXX市疾控中心进行检查,并且及时发现了病情。
三、加强监管,严格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做好牛、羊等动物的检疫、免疫,以及病畜淘汰工作是控制布病最关键、最有效的措施。乡卫生院与畜牧中心密切配合,切实加强对布病防治工作的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要求,切实加强牲畜的检疫、免疫、消毒以及病畜和阳性畜扑杀处理工作。重点加强家畜养殖场(区)、牲畜交易市场等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牲畜检疫和消毒措施,严禁疫畜及其产品流向市场。同时要加强对省际和县际间牲畜流通的管理和检疫力度,杜绝传染源输入和输出。
四、加强建设,健全布病防治专业机构和专业队伍 健全的专业机构和专业队伍可以保障布病防治工作良好的开展。乡卫生院进一步充实、稳定了专业队伍,制定了政策,吸引优秀人才。现乡卫生院拥有医护专业人员12人,村医12人,保证每村至少一名村医,并且经常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专业队伍业务素质。乡畜牧服务中心在防疫期间安排业务人员分工包片,组织各村防疫员,积极开展宣传培训工作,重点对养殖户进行布病预防的宣讲。对发现患有疫情的牛羊进行及时捕杀,确保疫情不蔓延。
五、布病溯源灭点工作及免疫档案的建立
目前全乡布病检测羊7230只,其中10%回访检测3160只,待定疫点检测2200只,新购入羊检测1870只。初检呈阳性的羊61只,已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检,确诊后已全部捕杀。在防疫的同时,发现没有或丢失户卡、耳标的及时补办、补带,并详细填写登记免疫台账,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完善。
六、存在问题及建议
1、我乡是布病老疫区,牲畜存栏量大,流动周转快,从业人员多,感染几率大。
2、我乡交通便利,乡畜牧服务中心仅有4名工作人员,无力对所有外来牲畜违规借场放牧进行制止,导致外来疫源传入风险加大。
3、由于我乡是老疫区,许多症状较轻的患者由于受经济条件及其他方面条件限制,一直未被发现登记,随着新农合政策及卫生部门主动普查工作的开展,将有更多“病人”被发现登记网报,因此评价布病防控效果希望上级领导应该多方面的考核。
我们定远寨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多措并举搞好防控工作,把疫情控制在了最低限度。在防控工作中,我们主要抓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健全了领导机构,加强了对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
我们组织成立了由党委书记负总责,政府乡长任组长,
各管区包片领导为副组长,乡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及各管理区总支书记为成员的定远寨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了办公室,由卫生院院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全面负责我乡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全乡38个行政村也建立健全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形成乡主要领导包管理区,一般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防控工作管理体系。各村都组织成立了消毒杀菌专业队,定期对疫区进行石灰粉、84消毒液消毒。组织成立了患病儿童出入院护送队,专门负责本村患病儿童出入院的护送工作,确保把患病儿童及时送到医院或直接送回家,防止了他们与健康儿童的接触,为切实搞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搞好了业务人员和乡村干部培训
全县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会议后,我们立即组织召开了乡
政府全体机关干部、各村党支部村委会全体成员参加的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动员会,向大家讲清了我乡、我县的手足口病疫情情况和发展形势,使大家对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有了充分的认识。我们还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对业务人员和乡村干部进行了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培训,参加培训的乡村干部达300余人,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了手足口病防控知识,为有效提高大家防控能力,减少儿童患病率,促进全乡社会稳定做好了充分准备。
三、制定了应急预案
我们研究制定了《定远寨乡手足口病防控应急预案》,对防控工作的各个环节均做了具体的安排部署,确保了疫情一旦爆发,我们可迅速有序出击,及时控制局面,为防止大范围的继续传播,有效遏制手足口病疫情继续发展健全了应急机制。
四、加强宣传力度,营造了良好防控氛围
为加大宣传力度,我们在广播电视站开办了手足口病防
控知识讲座,在全乡38个行政村分别召开了儿童家长会议,及时向群众宣传手足口病防控知识。乡手足口病防控领导小组印发防控知识明白纸6000余份,及时下发到群众手中,切实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明白。各村各单位都采取多种形式向群众宣讲,让人们熟练掌握了防控知识,在全乡形成了全民动员,全社会参与的良好的防控氛围。
五、加强监测,及时掌控疫情
我们对5岁以下儿童实行了晨检制度,动员全乡XX多个幼儿家庭,每天对儿童进行晨检一次,定期测量体温,查看儿童有无发热伴疱疹现象。各幼儿园也积极做好儿童的监测工作,发现发热伴疱疹现象,立即上报并及时送儿童入院治疗。目前,我乡共有疫区4个:分别是定寨、南杨、张洼和呼家;
有疫点12个,发病25例,已全部送市、县医院治疗,其中门诊15例,住院10例,现已全部病愈出院。我们对10例住院病愈患儿全部实施了挂隔离牌措施,进行了隔离观察。根据疫情发展情况,14日,我们通知全乡所有幼儿园全部停课放假,有效减少了幼儿了密集接触,防止了进一步传染。
六、严格落实了防控工作责任制
我们实行了防控责任追究制度,包片领导、总支书记为本管理区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包村干部、支部书记为本村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逐级签订责任状,并把全乡50余名乡干部全部分派到村,明确了包村职责,落实了包村责任,使人人身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压力,在全乡迅速形成了群防群治的局面,为防止流行性爆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搞好了防控物资的落实工作
我们把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及时落实防控物资,为搞好疫病防控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截止目前,全乡已储备、无偿发放84消毒液2297瓶,储备生石灰XX0公斤,下发体温表2297支。组织50余名乡机关干部进村入户,动员全乡10000余名群众,对各村粪堆、垃圾堆进行了清理,对各村街道进行了生石灰撒施消毒,把防控措施落到了实处。
由于我乡防控措施得力,有效遏制了手足口病的大面积传播,把疫情控制在了最小范围内。
**县疾控中心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汇报
自今年*月*日至*月*日,我县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例,超过了去年同期的发病水平,疫情发展的形式不容乐观。为进一步做好我县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及时有效地控制手足口病疫情的传播蔓延,保障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县疾控中心在卫生局领导和上级疾控部门指导下开展了大量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疾控中心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为组长的手足口病防控领导小组,多次召开全体会议,要求大家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来抓。
二、完善队伍,加强培训
成立了四支包括消杀、流调、采样组的疫情处置应急队伍轮流值班。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并做好值班,保持通讯工具畅通,确保遇到紧急情况,人员及时到位。
开展了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全员培训,并进行了考试,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疫情监测
进一步加强了疫情监测与分析工作,实施24小时网络直报浏览,确保及时发现疫情,坚持疫情周分析、月分析,研判疫情现状和发展趋势,合理调整防控措施。
对县医院报告的手足口临床诊断病例,每月至少采集5份咽拭子样本送上级疾控部门做实验室核实诊断。
四、医疗机构督导
对全县*所乡卫生院和*所县级医疗机构每月进行巡回督导检查。对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管理、病例登记和报告、预检分诊制度、院内感染控制等方面进行检查和指导,确保手足口病例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五、做好重点人群防控
高度重视重点人群和重点区域的防控工作,疾控中心联合教育部门对全县*所幼儿园和*所小学校进行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指导,督导指导学校和托幼机构严格落实晨检、因病缺勤缺课登记报告、日常消毒等制度,学校疫情报告责任人发现病例要及时报告。
六、做好宣传
上街宣传手足口防控知识*次,面向群众开展手足口病的防控知识宣传,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到托幼机构、学校督导时发放宣传材料* 余份,学校和托幼机构也广泛开展了针对儿童和家长的宣传教育活动。
下一步我们还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密切关注疫情动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确保群众特别是少年儿童的健康。
布病防控工作
1、规范流行病学调查,做好疫情控制工作。近年来,我县布鲁氏菌病持续发生。各有关单位(特别是疫情高发、新发乡镇)要提高认识,落实布鲁氏菌病综合防制措施,及时开展疫情调查和疫区处理,加强培训和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我县布病防治工作水平,普及防制知识,降低布病发病率。对新发病例要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职业暴露人群开展血清学监测和必要的宣传教育工作,并撰写调查报告上报,同时做好新发病例的管理,减少慢性化病例的发生。
2、加强疫情监测、及早发现并规范治疗病人。根据市疾控中心安排,我县在3—4月份对贩运、屠宰及养殖等职业暴露人员开展摸底登记并进行血清学筛查,筛查阳性者送市疾控中心进行确诊,同时对职业暴露人员开展布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
3、加强部门沟通协调,落实防控措施。布病防治是一项涉及卫生、畜牧、农业、经济等多部门的综合性工作,针对布病疫情持续上升、疫区逐步扩大的严峻形势,要加强与畜牧兽医部门和动物疫情控制机构的沟通与协调,积极推动政府主导、畜牧与卫生为主、多部门分工协作的综合防控机制。
托县201·6防控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下面我就我县21293-49545年前三季度布病防控工作作一汇报。
一、基本情况:
全县大小畜总头数63.3万头(只),共养殖肉羊45.2万只,其中山羊5.6万只,100只以上的养殖户共有236户。
二、市政府、市农牧业局布病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7月1日全市布病防控会议精神,及市农牧业局布病防控工作培训会议精神,县政府云海龙副县长主持召开了全县布病防控专题部署会议。各镇镇长及分管镇长、畜牧兽医、卫生等部门主要领导参加了会议,会上传达了市政府、市农牧业局会议精神,分析了布病防控形势,研究制定了《托县2011年-2015年布病防控实施方案》。确定了全县布病防控目标及下阶段工作措施。并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杜延峰为组长,政府副县长云海龙、张志林(分管卫生的副县长)为副组长,畜牧兽医、卫生、财政、公安、交通以及各乡镇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布病防控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建立了工作制度,实行了行政、技术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责任落实到镇、村,并把此项任务作为各镇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对未完成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
建立了县、镇二级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将畜间布病免疫补贴、病畜扑杀补贴、基层动物防疫员补助经费,畜间检疫、监管、流调、消毒
等经费列入财政预算180万元。
三、布病防控的总体目标及工作措施
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全县五镇全部达到控制区标准,畜人布病感染率下降至16/10万以下的。完成这个总体目标分两个时间段,即2012年-2013年双河镇、五申镇、伍什家镇三镇达到控制区标准,对三镇10%的羊进行检测,对新营子镇、古城镇全部羊进行检测,检测出阳性羊进行扑杀无害化处理。第二阶段2014年-2015年,双河镇、五申镇和伍什家镇三个镇达到稳定控制区标准,新营子镇、古城镇达到控制区标准。
为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制定了防控措施:一是积极开展溯源灭点工作,每月月底根据卫生部门网报病例和主动普查病例,通过病人追溯畜间疫情,开展畜间布病流行性调查,对病人所饲养的羊及同群羊全部进行检测,发现阳性羊当月进行扑杀及无害化处理;
截止9月底,通过溯源灭点共检测3176 只羊,检测出阳性羊239只,全部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二是在每月开展溯源灭点工作的同时,对古城镇、新营子镇两镇的羊进行全部检测,对双河镇、五申镇和伍什家镇三个镇10%的羊进行布病检测,由兽医局负责,组织疫控中心、动监所,协调乡镇,抽调精干的防疫人员和单位技术干部,逐村逐户检测,检测出的阳性羊全部扑杀。截止目前,共检测8个村11537只羊,检测出阳性羊476只,三是加大流调和监测力度。对监测扑杀后的村子要及时进行布病灌服免疫,发放宣传资料,限制羊从其它疫区购入,
保证检测一个村,免疫一个村,净化一个村。对检测净化过的村,免疫后6个月再进行抽样检测;
四是做好消毒工作,在采血前和全部检测后对圈舍进行压尘清毒。同时结合防疫计划定期对新老疫点、疫区、规模养殖场等进行两次中雨式的集中消毒,今年消毒面积达到了6.33万平方米;
五是严格把好流通环节的检疫监管关,在溯源灭点过程中,对疑似染疫动物限制移动,严格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动物布病检疫监督实施办法》和《内蒙古自治区贩运动物、动物产品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运输、饲养等环节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六是认真组织开展宣传和培训工作,加强对一线防控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防控技能和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加大对从事养殖、屠宰等重点人群的宣传力度,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达到群防群控。
四、资金匹配情况。
按照市政府“十二五”布病防控实施方案要求,县政府高度重视,对布病扑杀补贴、防疫员工资补贴、布病流调、清毒、监测等匹配经费共180万元安排了经费预算。在县政府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先期拨出布病防控经费20万元。
五、前三季度布病防控成效形式分析
1、新发病例情况分析
前三季度网报病例共100例,经流调确认,有5人查无此人,流调病例共95例,第一季度16例,其中老病例8例、新发病例8例;
第二季度50例,其中老病例30例、新发病例20例;
第三季
度29例,其中老病例12例、新发病例17例。根据数据显示分析,新发病例第二季度较第一季度明显增加,其原因是在第二季度我县卫生局开展了人间主动普查,新发病例明显增加,第三季度开始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新发病例第一季度持平,第二季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0%,第三季度下降了53%,前三季度总体来看较去年前三季度新病例下降了36.6%。
2、疫点确认及检测阳性率情况
第一、二季度主要是根据人间病例流调进行溯源灭点,第三季度主要是针对我县的两个重点乡镇的重点村,集中开溯源灭点工作。
第一季度监测5个村,检测羊150只,阳性13只,确定疫点5个,阳性率8.7%;
二季度监测10个村,检测羊1732只,阳性150只,确定疫点8个(包括第一季度的5个疫点),阳性率8.6%;
第三季度,监测28个村,检测羊12831只,阳性552只,确定疫点15个,阳性率4.3%。
今年前三季度共确定疫点23个,检测羊14713只,阳性715只,平均阳性率4.86%。数据显示根据人间病例溯源,阳性率还是偏高,重点村监测阳性率相对较低。
3、畜人布病感染率分析
畜人布病感染率第一季度6.3,第二季度9.1,第三季度7.4,(前三季度的畜人布病感染率为7.6)。数据显示前三季度畜人布病感染率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第二季度一跃升高的原因,主要与卫
生部门开展主动性普查有关(主动普查2000人),人间病例数据相对增高。
六、布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
前三季度共监测38村,350户,检测羊14713只。扑杀阳性畜715只,拔出疫点23个,发放补贴资金56.19万元,检测经费13.6万元;
消毒面积6.33万平方米,限制移动畜15万只,发放隔离通知书和扑杀处理通知书各 152份,发放宣传材料2万份,培训人员315人次。目前,两个镇的两个村仍在进行布病检测。
七、存在的问题
1、补贴金额偏低,农户有抵触情绪;
2、资金短缺和到位不及时仍是制约大面积开展布病检测的主要因素。
3、检测的数量大,技术性、防护性强,因此工作人员都是各镇防疫员中为数不多的精干人员,一是增加了患布病的危险性。二是人员补贴及防护用品费用增大。
以上是我县2012年布病防控工作情况,工作的不足之处和我们需要下阶段改进的方面,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我们一定全力以赴,完成布病防控的各项指标任务。
2012年10月19日
布鲁氏菌病工作汇报
疫病防控工作汇报
乡镇布病防控工作汇报
区狂犬病防控工作汇报
慢病防控复审工作汇报
上一篇:中学团委工作汇报总结
下一篇:公益活动工作汇报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