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民主政治协商工作汇报
乡镇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我镇现有各类一定规模的非公企业36家,职工3500人,其中列统企业24家,职工2185人。目前,23家列统企业已建立了工会委员会,占应建会企业的%。近年来,我镇建会企业均已签订了集体劳动合同,签约率达100%,签约内容也涵盖了工资报酬等粗线条内容,可以说,工资集体协商在我镇有一定的基础。特别是今年以来
,我镇启动了工资集体协商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组织有力
镇党委、政府、人大高度重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把它作为“富民”实事工程来抓,将其列入年度目标责任制,制
定了阶段性工作计划。结合本镇实际,成立了以镇主要领导挂帅,工会牵头,司法所、劳动保障所、工商、妇联、企管站、调处中心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亲自抓,牵头部门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齐抓共管新局面。党委统领、政府发令、工会领跑、人大监督、企业执行的工资集体协商推进体系初见雏形,为推进我镇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领导保障。
二、强化指导,宣传到位
镇工会、劳动等部门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在宣传发动上下功夫,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抓好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江苏省集体合同条例》、《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等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贯彻工作。就工资集体协商召开了镇、村、企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动员会。还深入开展了送法入企、送法进村等活动,
使广大企业和职工对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有了初步的了解,集体协商的意识明显提高,为推进我镇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营造了浓烈的舆论氛围。
三、树立典型,整体推进
hy;全镇24家列统企业按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坚持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共谋企业发展为基本出发点;
以建立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为基本准则;
以实现企业效益和职工收入最大化为落脚点,落实工资集体协商措施。今年年初镇明翔工艺厂率先启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厂工会与企业行政充分协商,就企业的劳动定额、工价和特殊工作情况下工资标准及支付、工资分配制度、分配形式和支付办法,年度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方法以及行业、企业的最低工资等相关事项达成一致,职工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企业效益逐步攀升。厂长××*说,自从签订了工资协议后,出现了三个“想不到”:想不到厂里的效
益同比增长了30,想不到职工月平均收入同比增长了100元,想不到困惑已久的工人“留不住”、“招工难”的问题不再成为烦恼。
hy;工资协商工工作的推行,使我镇劳资纠纷数量锐减,稳定和谐的局面初见端倪。今年上半年我镇发生劳资纠纷2起,同比下降了50%,拖欠、扣压工资等情况不复存在,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面实现工资集体协商,任重而道远。为了进一步推进我镇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实现今年底我镇经营性事业单位和非公企业工资协商签约率达80以上的工作目标,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下一步,我镇将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工资协商工作的组织领导,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建立完善政府、工会、企业三方协调机制,实现长效管理。二是进一步加强宣传发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政策宣传活动,提高工资集体协商的社会知晓率,为深入
开展工资集体协商营造声势。三是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集中一段时间,对镇属企业协商代表进行一次轮训,提高协商代表的协商能力,提升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质量,四是进一步落实措施,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全面铺陈。建立和完善工资分配共决、工资增长和工资监督三个机制,把好法律法规执行、协议文本审核、首席代表签字三个关口,严格执行最低工资保障和职工工资增长两条底线,以点带面,典型推动,促使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在全镇生根开花。
各位领导,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动力,抢抓机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寻找新的突破口,以与时俱进只争朝夕的姿态,切实加强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领导,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大干三五年,再造新仪征”宏伟目标再作贡献!
尊敬的郑市长及各位领导:
首先,谨让我代表民主村党支部、村委会向在百忙之中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的郑市长及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镇位于**县西南部,距城关*公里,辖区总面积*平方公里,全镇辖有*个行政村,*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万人,为全县人口最多的乡镇。1996年被省定为全省百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年被
*市列为全市*个“商贸旺镇”之一,*年被福州市定为“特色镇”。
民主村位于镇区所在地集贸中心,203省道两侧,大樟溪与青龙溪的汇合处,辖区面积2582亩,557户,总人口1846人。全村耕地面积370亩,人均0.2亩;
园地582亩,人均0.315亩;
林地面积940亩,人均0.5亩。2005年村财收入5.6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181元。全村总劳力1038人,从事第一产业258人,占24.86;
第二产业262人,占25.24;
第三产业518人,占49.9。200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36.6万元,其中农牧渔业182万元,第二产业198万元,第三产业456.6万元。全村以传统加工业远近闻名,茶籽油、线面、白粿、柿饼等农副产品加工质优价廉,遐名县内外乃至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工业企业发展较好,全村现有1家服装加工企业,员工150人,实现加工产值200万元;
1家竹草编加工厂,员工15人,年产值18万元;
1家规模工业,永泰振兴竹木加工厂,吸纳劳动力150人,年产值800万元,年交税收35万元。从1993年起,协助镇政府征占用地29020m2,完成建筑面积174340m2,安排485户,其中外村迁入384户,本村旧房改造50户,新增人口1448人。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县委建设“一园三基地”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进一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和经济建设,实现“十一五”的良好开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们初步的思路和目标是:
一、做大做强二三产业,努力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增长。
(一)以“两增”为目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一是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着力发展蔬菜生产基地300亩。二是小额贷款优先扶持食用菌生产,在洋头发展巴西菇5000m
2、香菇50万袋。三是引导村民扩大养羊、养猪、黄毛兔养殖规模。四是加强就业岗位培训,新增劳动力转移50人。五是落实社会低保保障制度,继续实行干部挂钩帮扶贫困户,提高贫困人群生活水平。
(二)把握发展机遇,进一步壮大二三产业。一是牢牢把握向莆快速铁路和福州至永泰高速公路规划经过**,高速公路还将在**开口这千载难逢的机遇,协助落实芳草工业小区规划建设,辐射带动西林工业小区的筹建;
积极为福清兴旺石材加工厂提供优质服务,促其尽快动工建设厂房,加快石板材开发加工;
着力亲情招商,拓展“回归经济”,抓好新引进的杉木精加工制品厂征地赔青工作,总投资200万元,新建厂房2000m2,新增产值500万元。二是扶优扶强振兴竹木制品厂,大力支持企业增资扩产,年实现产值1000万元。三是积极帮助成昌服装加工厂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吸纳更多的富余劳动力到企业就业。四是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扩大李干、柿饼、线面、白粿等土特产品加工业,坚持深加工、精包装、创品牌并重,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五是服从服务大局,全力推进装机2.2万千瓦**水电站的开发建设,促其早日投产发电。六是以城镇化建设为依托,不断增强镇区辐射带动功能,促进民主村商贸业的加快发展。
二、以中心集镇为依托,高起点规划建设民主村凤凰小区。
一是搞好规划,加快推进民主村凤凰小区新村建设。抓住新店电站、界竹口电站建设移民安置的有利时机,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高起点规划凤凰住宅小区,该小区位于新农贸综合市场北侧,203省道旁,首期(2006-2008年)建设用地56亩,总投资3163万元,道路硬化2km,新增绿地7493m2可安排238户,新增建筑面积49450m2。
二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推进镇区商贸经济发展。重点抓好农贸市场配套工程建设,需投入120万元,其中铺设水泥路面5360m2,投资66.8万元;
下水管道239m,投资19.4万元;
新增绿化带800m2,投资7.6万元;
建成220个摊位,投资11万元;
新建一座公厕,投资15万元。同时,配合镇政府实施中心小学混居农民13户搬迁工作,投资约70万元,促进学校规范教学和安全管理。新的农贸市场建成投入使用,将
尊敬的郑市长及各位领导:
首先,谨让我代表民主村党支部、村委会向在百忙之中莅临我镇检查指导工作的郑市长及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镇位于**县西南部,距城关*公里,辖区总面积*平方公里,全镇辖有*个行政村,*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万人,为全县人口最多的乡镇。1996年被省定为全省百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年被*市列为全市*个“商贸 旺镇”之一,*年被福州市定为“特色镇”。
民主村位于镇区所在地集贸中心,203省道两侧,大樟溪与青龙溪的汇合处,辖区面积2582亩,557户,总人口1846人。全村耕地面积370亩,人均0.2亩;
园地582亩,人均0.315亩;
林地面积940亩,人均0.5亩。2005年村财收入5.6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181元。全村总劳力1038人,从事第一产业258人,占24.86%;
第二产业262人,占25.24%;
第三产业518 人,占49.9%。2005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36.6万元,其中农牧渔业182万元,第二产业198万元,第三产业456.6万元。全村以传统加工业远近闻名,茶籽油、线面、白粿、柿饼等农副产品加工质优价廉,遐名县内外乃至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工业企业发展较好,全村现有1家服装加工企业,员工150人,实现加工产值200万元;
1家竹草编加工厂,员工15人,年产值18万元;
1家规模工业,永泰振兴竹木加工厂,吸纳劳动力150人,年产值800万元,年交税收35万元。从1993年起,协助镇政府征占用地29020m2,完成建筑面积174340 m2 ,安排485户,其中外村迁入384户,本村旧房改造50户,新增人口1448人。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年。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县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县委建设“一园三基地”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进一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优化发展环境,努力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和经济建设,实现“十一五”的良好开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涵盖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我们初步的思路和目标是:
一、做大做强二三产业,努力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增长。
(一)以“两增”为目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一是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按照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着力发展蔬菜生产基地300亩。二是小额贷款优先扶持食用菌生产,在洋头发展巴西菇5000 m
2、香菇50万袋。三是引导村民扩大养羊、养猪、黄毛兔养殖规模。四是加强就业岗位培训,新增劳动力转移50人。五是落实社会低保保障制度,继续实行干部挂钩帮扶贫困户,提高贫困人群生活水平。
(二)把握发展机遇,进一步壮大二三产业。一是牢牢把握向莆快速铁路和福州至永泰高速公路规划经过**,高速公路还将在**开口这千载难逢的机遇,协助落实芳草工业小区规划建设,辐射带动西林工业小区的筹建;
积极为福清兴旺石材加工厂提供优质服务,促其尽快动工建设厂房,加快石板材开发加工;
着力亲情招商,拓展“回归经济”,抓好新引进的杉木精加工制品厂征地赔青工作,总投资200万元,新建厂房2000 m2,新增产值500万元。二是扶优扶强振兴竹木制品厂,大力支持企业增资扩产,年实现产值1000万元。三是积极帮助成昌服装加工厂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吸纳更多的富余劳动力到企业就业。四是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扩大李干、柿饼、线面、白粿等土特产品加工业,坚持深加工、精包装、创品牌并重,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五是服从服务大局,全力推进装机2.2万千瓦**水电站的开发建设,促其早日投产发电。六是以城镇化建设为依托,不断增强镇区辐射带动功能,促进民主村商贸业的加快发展。
二、以中心集镇为依托,高起点规划建设民主村凤凰小区。
一是搞好规划,加快推进民主村凤凰小区新村建设。抓住新店电站、界竹口电站建设移民安置的有利时机,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高起点规划凤凰住宅小区,该小区位于新农贸综合市场北侧,203省道旁,首期(2006-2008年)建设用地56亩,总投资3163万元,道路硬化2km,新增绿地7493 m2 可安排238户,新增建筑面积49450 m2。
二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推进镇区商贸经济发展。重点抓好农贸市场配套工程建设,需投入120万元,其中铺设水泥路面5360 m2,投资66.8万元;
下水管道239m,投资19.4万元;
新增绿化带800m2,投资7.6万元;
建成220个摊位,投资11万元;
新建一座公厕,投资15万元。同时,配合镇政府实施中心小学混居农民13户搬迁工作,投资约70万元,促进学校规范教学和安全管理。新的农贸市场建成投入使用,将有力促进农副产品流通、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拉动镇区经济的快速增长。
三是着力实施镇区旧房改造和村容村貌整治,提高人居环境质量。**镇集镇用地集中在民主村,中心地段人口集居,建
筑密度大,旧街道拥挤,环卫设施落后。为进一步创建卫生整洁、秩序优良、安全畅通的镇容街貌,根据《**镇总体规划》、《**镇区环境规划》和《**镇消防专项规划》要求,我们今年要进一步加大融资力度,投入30万元继续抓好凤凰街拆迁工程建设,完成政府路段旧房改造20户,组建民主村环卫站,筹资12万元建成垃圾填埋场,进一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三、以精神文明建设为载体,着力构建和谐社会。
一是加强村级文化设施建设,筹建一个村级文化室,为群众提供必要的健康向上的活动场所,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大力推进诚信宣传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以禁黄、赌、毒为目标,倡导弘扬闽剧、民间诗词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活动,破除陈规陋习和封建迷信。三是规划建设民主村老人活动中心,建好宣传栏、阅报栏。四是全面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大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完善计生激励机制,有力推动计生各项工作的落实。五是扎实推进“平安村居”建设,深入开展“五五”普法,做好群众信访工作,落实群防群治各项措施,着力推进基层民主法治进程,六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健全环卫工作队伍,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消灭卫生死角,美化生活环境。七是积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和安全防范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以党的建设为核心,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着眼于提高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为实现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一是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着力解决发展稳定、党员队伍建设和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真正使整个先进性教育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二是加强以村级党支部“五个好”为目标的村级组织建设,以换届选举为契机,严格程序,依法依规,扎实抓好村级换届选举工作,有效激发村民参与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积极性。三是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凡是村里的重要事项,都严格按规定程序提交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让群众更直接地行使民主权利,参与村务管理,真正享有四权(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四是大力加强村级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党支部民主评议党员制度、“两公开一监督”、“三会一课”制度,完善村委会议事决策、民主理财、“一事一议”等制度,推进各项工作在民主化、规范化轨道上运行。
乡镇民政工作汇报材料(共16篇)
乡镇党委政协工作汇报(共8篇)
乡镇政协委员工作汇报(共6篇)
乡镇治保会民调会工作汇报(共11篇)
乡镇政协联络室工作汇报.(共3篇)
上一篇:区矛调中心一季度工作汇报
下一篇:司法行政安保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