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读后感(共7篇)
《开学第一课》读后感
今天晚上,我们在学校一起看了《开学第一课》这一个
节目,看完后,使我受益匪浅。
今年《开学第一课》主题是:“父母教会了我什么”。与
其说是给孩子上的第一课,不如说是对家长深深地拷问,我们到底教会了孩子们什么?身为父母无疑感到责任重大,不仅要为孩子提供经济保障,更要为孩子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
第一课讲的是“孝”。
给我们举得例子是一位八旬老
人,为抚养子女,哪里都没有去过,儿子为了尽孝心,改装了一辆摩托车,在他爸爸腿脚还利索的时候,带他去各地的名胜古迹游玩,这成了他爸爸最美好的回忆!王铮亮的一首《时间都去哪了》告诉我们是父母的老去,换来了我们的成长。这教会了我们要孝,孝是中华人民从古自今都遵守的一个品格。让我明白了在父母年纪大以后一定要照顾他,要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要帮助他们实现他们的想法。孝看似非常的简单,例如帮父母做一些事,多和他们交流,一点点学会帮助父母排忧解难,学会和父母长辈沟通并懂得虚心接受长辈的批评引导,学会保护自己让家长放心,学会并掌握一些基本家务技能帮助父母干些力所能及的事,多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这就是“孝
一个半多小时励志节目虽然不算太长,但是给在电视机
前观看的家长和孩子带来的触动,这一个节目教会了我许许
多多的道理,使我学会做人,这虽然不是我开学的第一课,但是在我心中就是“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课》读后感
今天是9月1日,我们已结束了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活,踏进了中学的校门,在学校的号召下,我们观看了《开学第一天》,使我感触很深。
《开学第一天》的主题是“幸福”。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看在你拿什么标准来衡量,和对“幸福”的理解,而我认为“幸福”是很奇妙的,它无形无色,看不见摸不到;
但它却可以活跃气氛,感染别人,让其他人的脸上也可以洋溢快乐的神色;
它可分享,却不会减半;
它可独享,却不可增加。。。。。。
对我而言,“幸福”就是一家人每天快快乐乐的在一起,体会家的温暖,虽平凡却不普通,无论贫或富,生活苦或甜,只要每天与家人在一起,有家人的关怀和理解,那么你就是幸福的。
在《开学第一天》中,是我最有感触的是孟佩杰姐姐的经历,我十分佩服孟佩杰姐姐,8岁的孟佩杰从学校回来后,买菜,烧火,做菜,打扫,等家务都压在了瘦小的肩膀上,8岁的她还没有做饭的灶台高,板凳上的她不知摔过了多少次。她从小父母便不在了,被养母收留,不知多少次被骂为孤儿,好不容易有了个家,养父不幸去世,养母也身患重病,瘦小的她要扛起整个家的生计,还有每天帮助养母做治疗。可她还是坚持学习,因为她知道,只有拥有知识才会出人头地,只有拥有知识,才能让养母过上幸福的生活。经过她的不懈努力,她终须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可还是不忘自己的养母,每天周而复始的给养母按摩,压腿,做着令人厌烦的事情。尽管现在养母已经成了她的负担和累赘,但她依然祈求她的养母长命百岁,感受有妈妈的温暖。她明白没有你哪有我,这种温馨平凡却不普通。
比起孟佩杰姐姐,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啊!生活在繁华的市区,在环境优秀设施先进的学校学习,吃各式各样的美味食品,还能依偎在父母怀里撒娇,提一些无理的小要求。和孟佩杰相比我是何等幸运,我要以姐姐为榜样,为理想而努力!
锦州市第五中学初一:侯明序
《开学第一》读后感
9月1日,老师给我们留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就是观看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以前小,不觉的看这个节目有什么意义,但是现在我能在《开学第一》中真正的了解我们的国家,真正认识自己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责任。
这次程的主题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我的意识里马上想到的是四大发明、弟子规、三字经等。这都是我认为的中国人的骄傲,中国的传统文化,然而主持人却把普普通通的汉字列在了首位,原来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每个汉字就像一个有生命的精灵,有他独特的含义和由来。有个外国朋友他在20岁时就喜欢上了汉字,并开始研究汉字,他说自己无论吃饭还是上厕所都会在手里拿着一个自制的汉字小卡片,随时随地的学习汉字,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研究汉字创作网站,即使他得了严重的心脏病也没有放弃,还得到了好多中国人的支持和帮助,久而久之大家都叫他“汉字叔叔”,听到他的故事,我觉得自己很惭愧,每一个汉字都包含着我们祖先的智慧,每个汉字都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作为中国人,我怎么能不热爱汉字保护我们的历史文化呢?
节目中有一位96岁的,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许渊冲,他对中国的诗词、小说、诗经十分的热爱,并把中华诗词翻译成各国的文字,让中国文化传播的到全国各地,他翻译的成果创造了吉尼斯纪录,至今也没人能超过,老爷爷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他仍然坚持每天的翻译工作,甚至工作到凌晨3点。这样的老人怎能不叫人敬佩呢?看到自己总把作业当负担,觉得不应该,我要学习老爷爷坚持不懈的精神,要把中国特色的诗词学好,热爱它,传播它。
看完《开学第一》,让我更加了解到中国的文化和中国人的智慧,我们应热爱自己国家的文化,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这是我的责任,也是全国人民的责任!
开学第一课读后感(一)
9月4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中央电视的《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现在,我们的生活十分美好。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战士用自己滚烫滚烫的鲜血换来的。
在抗日战争史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场。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还看到了19路军组织的敢死队出发前接受长官的指示。接着,
一、二八的战火首先在闸北燃烧。一个个19路军沉着应战。我还看到抗战1月27日午后,日军准备开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带的上海居民纷纷涌向租界避难。最后,蔡延锴军长临前线指挥
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忠贞奖章,血战台儿庄的杀敌大刀,武汉会战中毙敌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中缴获的战利品抗战初期,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对日军进攻进行了正面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
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开学第一课读后感(二)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晚上八点钟我和妈妈共同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英雄不朽,分爱国勇敢团结自强4个篇章,通过一个个英雄故事的真实讲述,让我们共同回顾历史。
整堂课围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精神指导,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跟抗战有关的英雄故事,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
开学第一课读后感
“爱是什么?”我带着这个令人深思的问题,看完了九月一日的《开学第一课》。第一个主题班会回答我们“爱是分享”。一个人只要懂得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一点点爱,就会得到更多的爱。
第二个主题班会告诉我们“爱是力量”。南方的雪灾,五·一二中国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台湾“莫拉克”台风······这些号消息与坏消息都告诉了我们,爱的力量是无限大的,它能让南方的雪灾,寒冬化春;
能让汶川的八级大地震变成纸老虎;
能在北京奥运会锦上添花;
能让台湾“莫拉克”台风化为春风······
第三个主题班会给我们的答案是“爱是承担”。一开始,班长蒋依依给我们介绍里一位新朋友——马鹏飞。马鹏飞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即将十四岁的男生,虽然和我年纪一般大,但是他那乐观的精神,积极向上的心态和那对生命的渴望,实在令我敬佩:在他出生才八个月大的时侯,父母双亲就离开了人世,他与年过花甲的奶奶相依为命。因为家里不富裕,所以他们天天省吃俭用。但是在小鹏飞四岁那年无情的老天爷,让他的奶奶不幸的患上了糖尿病。
因为病痛折磨,奶奶提前下岗了,每个月只有两百元的补助金,奶奶为了省些钱小鹏飞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连十几元治糖尿病的药也不吃了。但是在一年后,也就是小鹏飞五岁那年,因为长期不用药,而导致失去了双眼,再也不能去照顾才刚满五岁的小鹏飞了。在失明后的一段期间,鹏飞的奶奶经常是唉声叹气,怨天怨地的。小鹏飞也是天天闷闷不乐的,但是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直到不久后的一天,小鹏飞说了一句让鹏飞奶奶永远不会忘记的话:“奶奶,不要再哭了。以后,我就是你的大树,你可以在树荫下遮阴,乘凉。你看不见了,不要紧,以后我来做饭!”小鹏飞的语气十分坚定。这电视中的镜头使我的心颤抖起来,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就因此鹏飞的奶奶在现场十分激动的说:“在这九年的岁月里,我体会到了鹏飞不仅仅是我的孙子,还是我的儿子。她承担起了这个家!”
第四个主题班会让我们知道“爱是荣耀”。有一名挥旗手对我们说:“我的父亲曾对我说过;
„你挥旗时,人们对你尊敬,不是因为你伟大,也不是因为你令人自豪,而是因为你手中的那面五星红旗,你手中的那份荣耀。”还有杨利伟——这位航天英雄也说过:“在许多华人,外国人面前,他们敬爱我,拥戴我,不仅仅是因为我是中国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还因为我代表了中国人民的荣耀。”现在你们知道爱是什么了吗?对了。爱是分享,爱是力量,
梦想,在长城绽放。8月21日,被人称为“史上最牛一课”的《开学第一课》在八达岭长城隆重开讲,这节课的中心思想是“我的梦·中国梦”。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其文化内涵中饱含着中国人民“勤劳、朴实、坚韧、向上”的精神和“友谊、和平”的梦想。由教育部、中央电视台和八达岭长城倾力打造的《开学第一课》面向全国3亿中小学生,以现场课堂的形式,讲述个人与国家“大爱”的梦想。
黑暗中,一盏照亮前进方向的灯就是梦想。从西南旱灾到玉树地震,从28省区市的水灾到舟曲泥石流,我们失去了很多,但梦想不曾失去。
特邀嘉宾老师李连杰、马云、李中华、章子怡分别用演讲的方式向孩子们讲述梦想成真的心路历程;
而作为辅导老师的庞清、佟健、房祖名、张静初、陈然、韩庚、王心凌等人,则以课间操、游戏和表演与孩子们融为一体。
来自玉树的才仁旦周是地震时最小的志愿者,为救援队当翻译拯救生命;
无臂的杨孟衡和刘伟给了人们更多感动;
来自舟曲遇难女孩父亲和校长的讲述让人们更加珍视生命的含义和学习的梦想。
从世博会到亚运会,从长城到中国,从我的梦到中国梦,梦想就是希望。在经历了2010喜悦与磨难交织的8个月后,开学了。开学第一课告诉孩子们,坚强、努力,从长城出发,实现梦想。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开学第一课》是每年开学第一天播放的,而今年的《开学第一课》却颇为精彩。地震最美舞者廖智、加油站女工郑亚波、退休教师潘其华。他们将与钢琴家郎朗、“太空教师”王亚平等主讲嘉宾一起,为孩子们带来充满正能量的梦想演讲。周笔畅、凤凰传奇、方俊、黄绮珊等众明星也倾情加盟,在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上亮相。
最让我感动的是加油站女工郑亚波。郑亚波是黑龙江鹤岗的一位加油站工人,她是一位单亲妈妈,可爱的儿子15岁。这位母亲为了她的智障儿子学了十年的音乐,现场,这位母亲在儿子的钢琴伴奏下唱了一首《亲爱的小孩》,全场300位梦想观察员无不被两母子感动,很多人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我当时就想:“加油站的工作因该很忙,虽然加油站收钱是一百一百的收的,但是那些在加油站打工的人工资也不见得高。她居然在忙碌的工作中抽出十年的时间来学钢琴,尽管她不喜欢音乐。可是,她在十年中付出的努力都是为了一个人——她的儿子。”她的儿子在出生几天内,就被医院定为脑瘫,全家悲痛欲绝。最可恶的是,他老爸居然在他四岁的时候抛弃了他和他妈。还好,皇天不负有心人,郑亚波的儿子在钢琴上的天赋还蛮高的,在中国梦想秀上有被钢琴家郎朗收为弟子。
梦想,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充满着神秘与美好的,同样,处于少年时代的我,对梦想充满了憧憬。新的学期开始了,另一个时光又开始了流动,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的梦想一定会成为现实!
七(12)叶静
《开学第一课》读后感
曾经读过这样一则故事: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对残疾夫妇,女人双腿瘫痪,男人双目失明。春夏秋冬:播种、管理、收获„„一年四季,女人用眼睛观察世界,男人用双腿丈量生活。时光如水,却始终未冲刷掉洋溢在他们脸上的幸福。
幸福就是,一种乐观豁达的胸怀,一种左右逢源的人生佳境!拥有了这种胸怀,心灵则空明澄澈,超然于名利纷争之外,感到宁静与满足。身居高位,钟鸣鼎食掌印管符,可谓荣华富贵。人在陋室,“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逗虫鱼养花鸟,自怡心性淡泊明志。拥有一份平常的工作,能感受到生活的平和安逸。“芙蓉如面柳如眉”,是先天的骄傲;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浸润,更能使你出类拔萃卓而不群;
即便是遇到挫折“行到水穷处”,也要坦然地迎难而上,潇洒地“坐看云起云涌”。这就是乐观,这就是幸福。
拥有乐观的人生态度是幸福的支柱。而幸福是乐观抵达的目的地,要想自己幸福,就要首先具备乐观的精神。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关键是看你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它:拥有一个正确的视角,你会发现生活原来如此的美好。让我们像那对夫妇一样,拥有这种生活态度,去发觉美,发觉幸福吧。
《开学第一课》读后感
抚顺市十五中学
八年二班
王储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00(共15篇)
开学第一天观后感(共11篇)
开学第一课演讲稿(共7篇)
人生第一课家长读后感 精选8篇
第一炉香读后感(共11篇)
上一篇:三国演义读后感50(共7篇)
下一篇:靠谱读后感2022